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密钥交换协议的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两种攻击的分析,指出缺少认证性的密钥交换协议是不安全的.从认证性入手,在以下两个方面探讨了密钥交换协议的安全性:一方面讨论该协议应采用的消息元素和密码体制,为规范此类协议的设计指出了一个可行方向;另一方面通过两个密码学游戏给出了安全密钥交换协议的定义,该定义量化了协议的认证性,与以往的定义相比,可更准确和直观地分析这种协议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研究对称密钥算法产生的安全问题. 根据网络安全的特点设计了两种简单认证协议: 点到点简单认证协议和可信第三方的简单认证协议. 通过使用形式化分析方法(基于知识与信念推理的模态逻辑方法〖CD2〗SVO逻辑), 对以上两个认证协议进行了安全性分析, 证实其达到了面向密钥的目标、 密钥确认目标和相互信任密钥目标.  相似文献   

3.
CSP方式的安全协议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使用通信顺序进程(Communicating Sequential Process)建模和分析认证协议,CSP有着良好的语义来描述认证协议,并且比较适合分析协议的特性.本文阐述了如何使用CSP对协议建模并在CSP基础上描述了安全协议的安全性所要满足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在安全协议的形式化分析方法中,串空间模型和基于串空间模型的协议认证分析方法是比较常用的验证方法.分析了DKNRP协议存在一定的缺陷,并提出一种新的电子邮件协议,基于扩展的串空间模型采用认证测试方法,验证了新协议可以满足其安全目标.  相似文献   

5.
认证性和保密性是认证协议设计的两个关键目标,针对在Needham—Schroeder和Otway—Rees两个协议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认证协议,首次利用串空间模型理论对此协议进行形式化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协议满足设计所要求的认证性和保密性目标.  相似文献   

6.
对目前基于NTRU的RFID认证协议进行了安全性、效率及成本分析,提出一种基于NTRU密码体制的RFID双向认证协议。其首先将基于SVP问题的密码体制、截联及相关数据相结合从而实现阅读器与标签的双向认证,然后分析了它的安全性及计算性能并采用BAN对其安全性进行了证明,最后将相关协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本协议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与效率以及更低的成本。  相似文献   

7.
王斌 《甘肃科技纵横》2007,36(2):18-18,183
身份认证作为实现网络安全的第一步,是网上商务信息安全交换的关键。而认证协议一旦存在漏洞。必然会导致秘密信息的泄漏,这就需要采用一种形式化的方法去描述和验证认证协议。本文采用着色Petri网描述身份认证协议,同时提出了一种用1-可达性分析方法和向回分析方法相结合的策略,验证了该身份认证协议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基于椭圆曲线密码体制(ECC)的射频识别安全认证协议无法抵制服务器假冒攻击的的问题,对认证过程进行改进,设置用于实现标签对服务器认证的环节,提出基于ECC的轻量级射频识别安全认证协议.改进后的方案满足抗服务器假冒攻击、抗标签假冒攻击等各项射频识别认证协议的安全特性.计算及通信开销分析表明:该协议在提供更高的安全性的同时能很好地应用于资源受限的射频识别认证.  相似文献   

9.
物联网环境下RFID电子标签通常具有明显的群组特性,传统单标签认证协议已不能满足这种需求,标签的群组特性对RFID安全认证协议的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基于广义逆矩阵,以合理平衡安全和标签的成本为原则,设计了一个符合EPC Class1Gen2标准的组证明RFID协议GIM-GP,并从安全性、匿名性、离线性、独立性和高效性五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该协议具有处理群组标签认证的能力,为物联网环境中低成本标签的群组认证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将消息类型的概念和检测方法引入认证测试的分析过程,提出基于消息类型检测的认证测试分析方法,从而完善了认证测试在对称密钥协议验证中的应用,使其具有发现消息重放攻击和类型攻击的能力.对Neuman-Stubblebine协议和Kao-Chow协议的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消息类型检测的认证测试方法能够发现对Neuman-Stubblebine协议的类型攻击,并且为Kao-Chow协议提供更为准确的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