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汽车配套的零部件也得到迅速发展.为了保证汽车线束的安全使用,需要一套完整的汽车线束检测系统对汽车线束进行有效的检测.根据汽车线束检测中的实际情况和对检测故障的分析,设计出一套联合使用PC机的汽车线束检测系统.该文主要分析汽车线束检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汽车线束检测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组成,旨在提高线束检测系统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一种实用的线束检测系统,该系统具有最大可检测1200点的可编程检测功能,能够准确快速检测各种线束的断路、短路及线束中的电阻、二极管等故障,保证了产品质量,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文对检测仪设计的总体方案进行了探讨,对线束检测仪的硬件设计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基于89C51的线束检测仪的硬件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设计了一种实用的线束检测系统,该系统具有最大可检测1200点的可编程检测功能,能够准确快速检测各种线束的断路、短路及线束中的电阻、二极管等故障,保证了产品质量,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文对检测仪设计的总体方案进行了探讨,对线束检测仪的硬件设计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在汽车研发做标定或者售后维修手册开发故障码验证时,经常会使用到开关盒。一般的开关盒是专用型的,只能与汽车电控模块(ECU)一对一匹配使用。该文论述的是开发一种多模块通用型开关盒,其线束部分与盒体是可分离的,针对不同的ECU接口,定制对应的线束即可实现一对多的匹配。通过使用该开关盒可设置、模拟并验证汽车电控模块故障,避免了汽车线束及元器件的破坏,任何一种模块随时可以进行故障设置和解除,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5.
汽车线束固定支架的支架本体为长条形平板,在支架本体上设有线束紧固孔,线束紧固孔分别设置在该长条形平板靠近两端的位置;线束固定支架上还设有支架紧固孔、支架安装结构,支架安装结构是在支架本体的平面上伸出一块,并与支架本体形成夹角为90°的折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线束固定牢固,避免了线束磨损、烧蚀,有效地保护线束、保证了线束的可靠性,从而提高线束的安全性和整车质量;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合理,结构简单和紧凑,安装拆卸方便。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汽车自动驾驶、数字化、电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的功能不断增加,车辆内部线束也随之增加。由于过多的线束导致车辆自重增加的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出行方式的可持续性,开发人员需要通过优化线束布置来尽可能多的减轻车辆自重,同时降低成本。由于与线束相连的车辆零件位置固定,因此需要一个算法在车辆零件位置为限制条件下,优化车辆线束布局。之前的研究方法通常只考虑线束设计的部分限制因素,且没有考虑线束三维结构。在本文研究中,开发了一种新型的优化线束布局的方法,该方法考虑了与包装,温度负载以及装配难易相关的各种限制因素。该方法可以根据设计需求来控制线束布置方法,如在沿着车辆纵轴方向布置更多线束,以避免在车辆外围布置线束。通过该方法,可以高效地计算出线束长度、直径,以及精确的布线路径。  相似文献   

7.
李鸿刚 《科技信息》2011,(24):I0173-I0173
车用传感器是汽车计算机系统的输入装置,它把汽车运行中各种工况信息,如车速、各种介质的温度、发动机运转工况等,转化成电讯号输给计算机,以便发动机处于最佳工作状态。车用传感器很多,判断传感器出现的故障时,不应只考虑传感器本身,而应考虑出现故障的整个电路。因此,在查找故障时,除了检查传感器之外,还要检查线束、插接件以及传感器与电控单元之间的有关电路。  相似文献   

8.
汽车电器不变线束连接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决传统线束由于车载电器不断增加而带来的复杂性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连接汽车电器系统的不变线束系统。该种线束系统利用了汽车智能化电器接口的趋同化,接插件标准化,网络线束一致化,包括控制器局域网(CAN)线束、局域网络(LIN)线束和电力线束3种线束。基于该线束系统的特点,提出了2种对三维布局的方法。将该线束应用于一辆国产客车的电气系统,并进行了三维布局,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线束系统进行汽车电器的连接是可行的,且比传统线束大大简化。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传统线束由于车载电器不断增加而带来的复杂性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连接汽车电器系统的不变线束系统。该种线束系统利用了汽车智能化电器接口的趋同化,接插件标准化,网络线束一致化,包括控制器局域网(CAN)线束、局域网络(LIN)线束和电力线束3种线束。基于该线束系统的特点,提出了2种对三维布局的方法。将该线束应用于一辆国产客车的电气系统,并进行了三维布局,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线束系统进行汽车电器的连接是可行的,且比传统线束大大简化。  相似文献   

10.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气系统的神经中枢,其设计制造工艺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整个汽车电器系统的正常工作。电子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汽车线束设计制造工艺提出了越来越苛刻的要求,尤其是对汽车线束传输信号的质量。因而,仅仅通过在汽车线束生产中采用诸如屏蔽线、双绞线、镀金端子等远远满足不了这些要求。事实上,超声波压接工艺也是提高汽车线束传输信号和输送电流质量的一大措施。  相似文献   

11.
随着汽车电子设备的增加,汽车线束也越来越庞大,智能线束等网络控制技术也应运而生。本文概要介绍东南汽车常用的4种汽车网络通讯技术,主要介绍其中的智能线束系统的组成、通讯协议、结构原理、信号传输与控制以及信号波形检测等。  相似文献   

12.
如何快速、直观地设计出线束工艺图纸一直是线束生产企业需要重点解决的难题。利用通用CAD系统进行线束设计缺乏特定领域所具有的语义,无法精确地表达设计意图。本文基于操作语义的思路,重点研究了线束构件的各种几何约束,提出了一种操作语义的模型结构,并且对其解析算法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线束工艺设计系统。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汽车电气线束回路表的格式、组成及作用,并介绍传统电气线束回路表的绘制方法及其优、缺点;对如何使用Solid Edge的BOM功能及Excel绘制电气线束回路表的方法进行探讨,并将2种绘制方法进行分析比较,最后以某款出口重卡牵引车为例,利用新的方法绘制主线束回路表和底盘线束回路表.  相似文献   

14.
我们知道,二维射影变换、使得一个点列与它的对应点列,线束与它的对应线束间的关系,成为射影对应关系。那么,在什么条件下,这个影射对应关系,成为透视对应关系呢?在射影平面上成透视对应的点列,线束的分布情况又如何呢?从几何特征讲,判断一个点列与点列(线束  相似文献   

15.
对二射影对应线束形成二阶曲线的图形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用作图法确定共面的二仿射平面场对应线束形成的二阶曲类型  相似文献   

16.
针对线束的不均匀性及线束中导线间距的随机性,提出了一种采用统计学理论来预测不均匀线束串扰的方法。在弱耦合和电小尺寸的假设条件下,基于集总电路近似模型运用统计方法推导出了串扰电压比的期望值和方差,预测了最坏情况下的串扰。与273RDSI模拟仿真对比,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最后分析了不同的导线数目和线束距地面高度的情况,结果表明:串扰的期望值和方差都会随导线数目的增加而降低;增大线束距地高度,期望值变大,而方差的变化不是很明显,说明方差对线束距地高度不是很敏感;随着导线数目的增加,期望对高度的变化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17.
从 MRP的一般原理、功能出发 ,通过对汽车线束工艺流程的详细分析和研究 ,将 MRP信息系统应用到汽车集团公司的汽车线束生产中 ,利用计算机工具 ,成功地解决了线束生产方面的一些重大难题 ,使生产效率显著提高 ,从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其应用方法对其他相关行业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从而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相似文献   

18.
赵临龙 《河南科学》2012,30(4):404-406
利用射影几何有关线束与点列的交比关系,给出广义蝴蝶定理的线束夹角的三角函数及斜率表示形式,并且统一给出蝴蝶定理的线段表示新形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桑塔纳轿车接插件上常用线束端子压接体的主要质量指标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实验研究,提出了线束端子压接工艺和模具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郝冬晶 《科技资讯》2013,(16):19-20
飞机电气系统的线束设计主基于AutoCAD的二维图纸,和excel表格来完成。这需耗费大量的人力时间来完成从原理图到线束分叉图的整个设计过程。而且由于二维图纸没有校验措施,错误较难避免,且大量表格维护更是费时费力。为此将美国Mentor Graphics公司的CHS(Capital Harness System)专业线束设计软件引入飞机电气系统线束设计的二维图纸设计过程,并根据飞机设计求进行二次开发,使所设计的图纸可进行电气校验,建立电气元器件库整合进二维图纸的数据库,大大的提高了设计的效率,同时也保证了设计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