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李雪霞 《中国西部科技》2010,9(26):24-24,23
目前采用的各种沉降预报方法特别是施工期间沉降的预测还不能满足工程应用的要求,预报最终沉降和历程与实际观测相差较大。本文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最终沉降和沉降历程以及施工期沉降速率等问题进行预测分析,通过施工过程中监测路堤沉降数据建立了预测沉降的灰色模型,为预测软土地基路基填筑施工引起的沉降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从而达到动态控制施工,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王敏 《科技信息》2009,(21):I0036-I0036
1.工程概况 本工程全长约4.9公里.分为沉降、位移等四大监测项目。监测断面在符合设计要求的基础上,以现场实际所监测的断面数为准,为了达到设计要求,圆满完成监测项目,观测人员需现场驻地监测,以便更好地获得最新监测数据满足施工需要,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文章结合以往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经验进行了总结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导致施工中出现沉降现象的各类原因,同时介绍了具有针对性的能够控制施工中出现沉降问题的方法和对策,从而为本工程项目顺利施工及以后同类工程的设计、施工工作提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张庆  涂翔  文黎 《中国西部科技》2011,10(24):33-34
重庆北碚东阳配气站隐患整改地基加固工程采用压力注浆的方案进行治理,既有效控制了施工区域内已有沉降、兼顾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又未对已建成的设备和管线造成破坏,保证了供气工程的安全性。文中介绍了压力注浆法在该加固工程中的设计过程和施工应用,并计算得出了处理后的地基最终沉降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京承高速公路某段高填土路基沉降工程治理,说明灌浆法的施工程序和方法,并介绍了本工程采用的一种新型的高水速凝材料,在压浆后1h内固结硬化的技术,通过对采用和未采用压浆技术的路段沉降观测对比研究,总结了该项技术的优点和取得的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6.
以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新白杨湾下穿高速公路隧道工程为依托,研究了超浅埋隧道下穿高速公路施工沉降及控制问题.结合相关规范和类似隧道工程,提出本工程下穿高速公路路面沉降控制标准为20 mm.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GTS NX建立台阶法、CD法和CRD法3种不同工法施工模型,分析其围岩变形、围岩应力、塑性区域以及地表沉降等影响路面沉降的力学特性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围岩变形方面,台阶法控制效果较CD法和CRD法好;从塑性区的分布范围和塑性变形值来说,台阶法较优;台阶法施工最大路面沉降为12.6 mm,CD法和CRD法分别较之增大了39.68%和53.17%,所以台阶法控制沉降最佳.综合分析基础上提出浅埋隧道下穿高速公路施工变形控制措施,对同类工程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临钢中板生产线原厂房沉降量进行了实施观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沉降观测的结果,指导相关部门调整了施工方案,从而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赵岩  巫洪涛 《甘肃科技》2005,21(12):153-154
为了保证路堤的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通过多方面的观测。文章采用采用图表分析法绘制了水压力过程线,并结合土压力观测和沉降对孔隙水压力进行了分析。根据观测指标分析,评价工程是否满足设计与施工要求,在路堤施工阶段用来控制路堤填土速率,保证软基路堤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为防止地铁施工造成西安市护城河的损坏,保证护城河的安全,依据相关标准和已有资料确定护城河地表沉降控制标准.文章结合施工工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和既有工程的数据资料,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建立三维模型对西安市地铁2号线穿越南护城河段的地表沉降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盾构法施工造成地表最大沉降在11.2~13.5 mm之间,满足护...  相似文献   

10.
以上海市轨道交通10号线隧道上部穿越运营隧道1号线工程为研究对象,对该穿越段的工作难点、施工措施、实际施工情况等,进行了说明及讨论.主要通过穿越前、穿越中、穿越后3阶段控制隧道穿越工作的实施,保证了被穿越隧道及上部建筑物的沉降变形在安全可控的范围内.通过探讨本穿越段的施工,对以后不断出现的轨道交通上部穿越施工项目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欧小艳 《科技信息》2009,(29):I0545-I0546
本文结合京承高速公路某段高填土路基沉降工程治理,说明灌浆法的施工程序和方法,并介绍了本工程采用的一种新型的高水速凝材料,在压浆后1h内固结硬化的技术,通过对采用和未采用压浆技术的路段沉降观测对比研究,总结了该项技术的优点和取得的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飞机起飞对隧道施工过程中地表沉降的影响,依托某机场隧道工程实例,利用MIDAS GTS NX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飞机荷载对单线隧道和双线隧道地表沉降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飞机由单线隧道左侧滑行至右侧时,地表沉降最大值由左侧移至中间偏右位置,且最大值不断增大。飞机滑行经过双线隧道工程上方时,地表沉降最大值由先行隧道上方逐渐转移至后行隧道上方;当飞机经过两隧道中间滑行至后行隧道拱肩上方时,地表沉降值最大且超过30 mm。单线隧道和双线隧道的最大沉降均位于拱顶位置处,向周围方向沉降值逐渐减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除了应定时进行监测外,需重点关注拱顶处沉降情况,保证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3.
以武汉市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工程黄浦路站至徐家棚站区间的盾构隧道为例,对工程现场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探讨盾构施工对武九铁路的结构及周边地表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盾构掘进过程中,沉降量逐渐趋于稳定,且在沉降允许范围内;断面的沉降槽沿隧道中线呈对称分布,盾构推进对地表的影响范围基本在隧道中心线左右两侧7m的范围之内。本研究成果对盾构下穿铁路的方案优化和安全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保证北京某新建地铁风道工程近接施工安全,借助FLAC3D软件对该风道CRD工法的施工过程进行动态数值模拟。计算模型为地层结构模型,土体材料模型采用摩尔-库仑准则。结果表明:既有地铁车站最大沉降量为2.54 mm,发生在该车站东南出入口及风道结构转接的位置,车站与出入口的连接处最大沉降量为0.63 mm。靠近新建地铁风道开挖一侧的既有车站出入口侧墙最大水平位移为0.49 mm,车站与出入口连接处的纵向最大水平位移为0.28 mm。新建地铁风道工程对既有地铁车站整体结构变形影响较小,既有车站最大沉降量及轨道最大差异沉降值均在安全范围内。该研究为地铁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工程耐磨砼地面施工中采取了严格的施工技术主要介绍了其施工工艺和技术要点,保证了工程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6.
郑州市郑新主线桥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斜腹板现浇连续箱梁结构,为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采用了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文中重点进行模板支撑系统的方案设计,施工过程中支架预压的目的,预压方法、沉降测量,预压变形量及实施过程,最后介绍了模板支架的搭设及拆除的安全保证措施。该支架保证箱梁的施工质量、进度和安全,保障了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谈红福 《甘肃科技》2014,(7):123-125
宝兰客专西坪隧道进口段为湿陷性黄土浅埋段,隧道下穿新石器时代柴家坪遗址及310国道,地表沉降控制要求极高,该隧道施工中采用了小导管超前注浆预加固,三台阶八步临时仰拱法,此工法能有效将初期支护拱顶沉降及地表沉降控制在最小程度,保证了施工安全及地表设施安全,同时本方法满足了大型机械作业条件,及施工进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针对建筑物施工过程中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与步骤,阐述了在沉降观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建筑物施工时的沉降观测的质量,保证施工的安全进行。  相似文献   

19.
结合温州等地的工程经验,采用了桩基-下隔板结构处理桥头跳车问题。考虑到工程造价和处理效果等因素,文中比较了桩长、桩间距和桩径等参数对桩基-下隔板路基沉降的影响。以温州平阳地区温瞿公路高架桥深厚软土路基施工为背景,采用三维有限元对该路堤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主要包括不同工况下施工期间3个月和工后180个月的沉降、水平位移、应力分布等。计算结果表明:桩长、桩间距和桩径等参数对路堤基础沉降的影响较大,长桩(大间距)对抑制施工期间和工后路基长期沉降的效果最优,为今后开展本工程及类似工程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徐兰生 《甘肃科技》2013,29(2):103-104
主要介绍了内蒙古京海煤矸石电厂综合水泵房地下水池的施工技术。本工程为地下现浇混凝土水池,水池池壁较厚,为防止水池渗漏,本工程在混凝土、模板、施工缝和伸缩缝等方面分别采取了相关的施工措施,以保证水池的施工质量。经盛水实验检测水池无渗漏,证明本工程采取的施工技术措施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