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传统的图斑矢量化引起的面域交叉,对象撕裂等问题,研究了基于弧段图斑矢量化方法。并通过线状地物与图斑的叠合分析,建立线状地物与图斑拓扑关系,完成其属性信息的更新与图斑拓扑一致性的检验。实践证明该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现状图矢量化的工作效率,确保土地利用数据的精度和质量,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基于3S技术的土地利用现状图更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更新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必要性,采用"3S"技术更新了土地利用现状图,提出将外业调绘图、数据库、遥感影像图"三图"叠加进行更新的具体方法,阐述更新的基本流程及更新过程中图斑重叠、图斑缝隙、属性编码新旧地类转换、属性一致性等问题,详细说明了结点匹配、拓扑一致性检验、录入验证、统计验证等五级精度检验方法和过程,总结3S技术一体化为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大规模更新开辟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监测的实际业务需求,提出一种土地利用变化快速检测方法,即基于同一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图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叠加分析,通过土地利用现状图图斑边界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分割,并对分割单元的像素灰度值进行统计分析,以此判断图斑内对应的土地利用是否发生变化,从而提取影像发生变化区域范围。以某城市局部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为例,通过对该区域2013年高精度遥感影像与2012年土地利用现状图叠加分析,对938个图斑进行土地利用变化检测,发现变化图斑12个。其中,8个为实际发生变化图斑,4个为错判,无漏判。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有效地实现土地利用变化信息的检测和提取,并适用于识别提取新增建设用地占用农林用地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协调好各类用地,是一小时经济圈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保证.以重庆长寿湖周边地区为例,利用遥感与GIS技术,借助地质、地球化学、遥感等多源信息,按照国内外相关规范,对参评数据定标分级,通过AHP方法,以土地的自然属性为基础,建立了一套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多指标决策模型对研究区耕地利用现状做了适宜性评价.在评价单元上采取了图斑叠置分析法与土地利用现状图斑为单元相结合的方法,以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实用性.通过评价结果与土地利用现状、野外实地调研的对比分析,对研究区的耕地利用情况作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并结合该区土地在一小时经济圈的发展方向对其土地规划提出了建议.结果表明,以土地的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为基础的土地评价与规划方法可为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土地规划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基础,依据土地利用调查各项规定及监测流程,以重庆市为研究区进行了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研究工作,针对高分遥感影像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中的应用潜力做评价分析,为重庆市合理利用土地提供真实准确的基础数据.研究表明,重庆市2016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监测共提取图斑16 916个,面积11 394.1 hm~2(170 912.0亩). 2016年图斑总个数较2015增长2008个,增加百分比为13.47%;图斑总面积较2015年增加496.9 hm~2(7 453.7亩),增加百分比为4.56%,主要增加图斑类型为第2、5、7类.最后将高分遥感影像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利用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数字高程模形(DEM),运用DEM数据提取出高程数据和及地形起伏度,对广西都安县的不同地貌类形的土地利用分形研究,得到研究区基本地貌类形图,并与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进行叠加分析,运用分形理论,得到不同地貌类形下土地利用类形的分形特征,揭示了不同地貌类形下土地利用空间形态的变化机理。  相似文献   

7.
本文作者通过从事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工作的实践,从影像数据选取、影像正射纠正、影像辐射校正、图斑变化检测、影像配准统一多次监测图斑基准方面,分析了如何有效提高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的质量,最大程度地减少变化图斑的漏判、误判及用地类型的错误现象,使得各期监测成果有效统一,减少政府对土地利用监测的执法成本。实践表明,本方法较科学、合理,能有效地提高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的成果质量。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县级土地资源管理的具体要求和特点,提出了一个土地利用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案,介绍了系统的设计原则、内容和主要功能。并通过对图斑的多边形、界址点和界址线的管理,从而实现了土地利用的计算机管理。  相似文献   

9.
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及乡村治理规划是新世纪国家土地管理的基础,为实现数字国土工程以及形成以图管地的土地使用机制,合理使用每一寸土地提供数字依据。本文阐述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及乡村治理规划的工作过程及其使用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陈松林  施明乐 《科技资讯》2007,(34):122-124
长乐市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快速发展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土地利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以GIs为主要技术支撑,以1990和2000年两期土地利用现状图为主要数据来源,结合其他自然、社会、经济数据,建立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库,运用综合分析、实证分析、GIS和数学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长乐市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及其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成果不仅可为长乐市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其他地区开展类似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在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缩编过程中,图斑选取的方法多种多样。本文分别采用资格法和定额法,对北京市朝阳区和密云县的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1∶5万到1∶10万缩编,并对不同方法的缩编结果进行评价。通过实例研究发现,与定额法相比,采用资格法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图中面状图斑的选取,不能较好地保持土地利用结构;定额法中,整体选取的定额法稳定性较高,但不能兼顾每一地类的重要程度;在保持地类结构稳定性方面,分类选取的定额法在三种方法中最优,更为有效可行,为更好地实施土地利用现状图缩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是国土信息化工程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目的是全面查清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实现对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为推动“数字城市”的建设打下基础。该文探讨了利用ArcGIS软件构建县镀土地利用数据库问题,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理论基础上,以ArcGIS为平台,依据土地利用数据建库标准,根据阜新地区已有的土地资料,建立了土地利用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并对数据库的更新方法做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提出适用于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地图自动综合方案,提高土地利用现状图制图综合的自动化程度。采用数学形态学中变化的闭运算及基于Majority Filter的元胞自动机模型。阐述了实现该方法的详细过程,综合结果分析表明,在大幅减少图斑数量的同时土地利用结构保持基本不变。结合数学形态学算法与元胞自动机模型进行土地利用制图综合,能有效提高综合的自动化程度,并取得较好的综合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土地利用变化信息自动提取方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在深入研究了基于 3S 技术更新土地利用图件的方法基础上,从实用化的角度出发,建立了一套利用 3S 技术更新土地利用基础图件的技术流程与方法,并针对不同的数据情况和变化信息自动提取难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土地利用图斑单元的知识库变化信息自动发现方法、多波段遥感影像交叉相关分析变化识别方法及面向对象的遥感影像分类变化检测方法。然后结合实验数据,对整个工艺流程进行了编程实现和试验验证。实验证明,更新方法在国土资源部的课题中得到证实是切实可行,并取得了一定的效益。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介绍了3S技术在云南省禄劝县土地更新调查中的具体应用。遥感技术和GPS技术相结合为土地利用数据提供了现势、准确的信息源,而地理信息技术用于存储和管理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也为政府决策分析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柴达木盆地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柴达木盆地土地资源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获取了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后备资源方面的数据,以此为基础,讨论了柴达木盆地土地利用现状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土地开发潜力作了简要的评价,提出了土地持续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对璧山区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以2000、2005、2010、2015年4期的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将土地利用类型分为5大类,利用2000—2015年璧山区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及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量。利用GIS和地统计学,分析研究期间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分析得出其变化驱动因子。旨在解决当前璧山区经济发展与用地矛盾问题,为璧山区土地可持续利用与发展以及城市建设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在柴达木盆地土地资源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获取了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后备资源方面的数据,以此为基础,讨论了柴达木盆地土地利用现状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土地开发潜力作了简要的评价,提出了土地持续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根据抚州市临川区2005年、2009年及2014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图及变更数据,从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和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3个方面探讨了临川区土地利用类型总体的演变特征。根据2005年-2014年临川区社会经济数据选取了17个因子进行了定量分析,利用SPSS19.0对选取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以及相关分析。结果显示:1)临川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用地类型为耕地和城乡建设用地,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在不断提高;2)总结引起临川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主要包括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等因素。  相似文献   

20.
城镇污泥土地利用与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国内外城镇污泥处置方法特点及污泥土地利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污泥土地利用的方式、效益和环境风险,认为城镇污泥土地利用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在中国西北黄土地区污泥可广泛用于土地改良、林地绿化和受损土壤修复等方面,但必须注意土地利用过程中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病原菌等有毒有害物质所带来的环境风险.可以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同时建立完整的"使用、管理、监测和监控"体系,防止污泥土地利用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为城镇污泥在西北黄土地区的土地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