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科学触角     
闫凯 《科学世界》2013,(8):20-21
南极冰架缩小多因底部融化冰架是延伸于南极洲大陆周边海面上的大面积固定冰盖。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近年来南极冰架不断崩解,面积逐年萎缩。按照传统观点,南极冰架大多因冰山崩解而失去质量,但美国一项新研究表明,由海水变暖导致的底部融化可能是南极冰架不断缩小的主要原因。这一发现或将改变人们对气候变暖影响南极演化的认识。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研究人员6月13日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利用卫星观察及冰表面积累重建等方式,第一次全面勘测了环绕南极洲、总覆盖面积达150万平方公里的冰架。结果发现,2003~2008年间,每年南极冰架由于底部融  相似文献   

2.
尹传红 《科技潮》2009,(5):43-43
新近进行的冰核钻探和海冰监测结果表明,尽管专家对南极洲西海岸冰雪消融感到担忧,但南极洲大部分地区的冰并没有大面积融化。与以前人们普遍认为的全球变暖正使南极冰盖融化的观点相反,南极洲许多地方的冰在增加。4月中旬.南极条约国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在为此次会议准备的报告中指出,南极“最近几十年气温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3.
《中国西部科技》2007,(3):90-90
由来自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科学家所组成的南极调查小组25日表示,因气温上升导致崩塌的南极拉森(Larsen B)冰架下方的海域,今年1月发现了19种新海洋生物,专家忧虑地球温室效应可能带给南极周边海洋生态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前沿科学》2013,(2):82-83
美国一项新研究表明,由海水变暖导致的底部融化可能是南极冰架不断缩小的主要原因。科学家表示,这一发现有助于南极对海平面影响预测研究的改进。  相似文献   

5.
曹玲 《科学世界》2008,(3):84-87
2008年初的这场大雪和冻雨让拉尼娜“闻名”全国,措手不及的人们将其扔到“全球变暖”这个包罗万象的大筐里。大雪是否和全球变暖有关?人类能否完美地预测天气?[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信息快递     
“歼十飞机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国家优先发展1O大高科技产业;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全面启动;受全球变暖影响 长江流域未来4-6年可能大旱;江苏启动建设8个重点研发机构  相似文献   

7.
迎接气候变化的挑战,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经引起各界广泛关注。过去的100多年,地球平均温度上升了0.3~0.6℃。我国北方地表温度也已显著变暖。近90年来,东北地区冬季温度上升了0.5~1.0℃;华北地区建国以来年平均温度上升1.2℃。在全球变暖的同时,世界一些地区气候出现异常,旱涝和风暴增多。全球变暖还引起海平面上升。过去的1000里,全球海平面升高了18厘米,我国沿海一些地方由于地面沉降,海平面相对上升幅度甚至达到100厘米以上。 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是人类活动增加了大气温室气体浓度,致使大气低层“温室效应”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8.
《科学世界》2007,(11):76-78
为什么说现在的气候变暖是人类造成的?为什么关于全球变暖现象存在着“威胁论”和“怀疑论”两种不同的观点?我们今后应该怎么办?……多年参加IPCC,讨论关于全球变暖问题的权威施奈德博士谈到了所有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国际在线6月21日专稿:据澳大利亚《先驱太阳报》和《澳大利亚人》综合报道,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微生物学著名教授弗兰克·芬纳(Frank Fenner)称:"听起来可能有点不可思议,但人类可能在100年内灭绝,不仅我们的子孙,包括其他动物也会灭绝。"他补充道,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情况,这是人口大爆炸、无节制的浪费和全球变暖惹的祸。  相似文献   

10.
黑碳气溶胶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黑碳气溶胶是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气物理、大气化学、大气光学、大气光化学等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黑碳气溶胶对于全球变暖、区域气候变化有重要贡献,黑碳气溶胶可能是影响全球变暖的第二大重要因子,其作用仅次于CO2。因此,应控制黑碳的排放。考虑到黑碳气溶胶在全球变暖、区域气候、环境与健康等方面的作用,研究和评价黑碳气溶胶的作用已十分必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11.
有异于连续数年的暖冬,新年里京城连降几场大雪,气温异常寒冷,整个北半球也概莫如此。置身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公众的疑问在愈演愈烈的严寒中也不断“升温”:频频光顾的寒潮和暴雪是不是全球变暖的终结者?是不是意味着全球气候已走进拐点,步入变冷新阶段?  相似文献   

12.
资讯     
正1南极冰山坍塌使企鹅存活艰难据英国《卫报》2月14日报道,近年来,南极洲一处企鹅繁殖地附近一座巨型冰山坍塌,企鹅们不得不跋涉60公里到海里寻找食物,这导致了约15万只阿德利企鹅死亡。据悉,生活在英联邦海湾丹尼森角的阿德利企鹅过去栖息在大片的开放水域上。但在2010年,一座2900平方千米大小的巨型冰山崩裂,使得这些阿德利企鹅的繁殖地被陆地所  相似文献   

13.
本专题著作是“Chikyu Ondanka Kenkyu no Saizensen(全球变暖研究方法技术形势)”的英文译本,是针对日本政府内阁科学与技术政策委员会(CSTP)所制定的全球变暖研究倡议书的五份报告书之一。其余四份报告书分别为废弃物清理和资源循环技术、关于江河流域与城市地区生态和谐发展的改造、化学物品风险管理以及世界水循环圈。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为了研究中国对全球变暖的响应,提出一种通过分析气温0℃以下温度段和25℃以上温度段的天数变化情况,反映中国气温变化的研究方法。采用1980—2014年我国大陆范围内184个气象站点的日平均气温值,结合有效的统计学方法及插值方法,以0℃以下温度段和25℃以上温度段的年总天数值以及每个站点在两温度段的天数值为依据,研究1980年以来中国大陆范围内气温变化对全球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我国大陆区域对全球变暖的响应明显。且不同区域存在差异,对全球变暖响应明显的是新疆地区、青海地区、内蒙古地区、东北地区以及我国40°N以南中东部区域,35°N附近区域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冰架裂缝的冰雪填充物(Mélange)分布和变化受冰架变化的影响,同时会影响冰架的稳定性.2019年9月25日,东南极埃默里冰架“松动牙齿”裂缝系统发生崩解,形成了面积>1 600 km2的冰山,裂缝内的填充物出现部分流失.采用Landsat-8卫星光学数据和哨兵1号卫星SAR影响数据,结合CryoSat-2卫星测高数据和南极参考高程模型计划(REMA) 8 m分辨率DEM产品,对埃默里冰架“松动牙齿”裂缝L1、T1、T2的填充物表面形态特征及其变化进行了定量评估.结果显示:T1裂缝填充物的高程平均高于T2裂缝,表面起伏变化更明显;2016—2018年L1裂缝系统填充物高程逐年降低;在诸多影响因素中,冰流缝合区的存在对填充物冰厚度的影响不容忽视;裂缝中填充物的存在很可能促进裂缝的延伸发育.   相似文献   

16.
拉森的苦恼     
怎样挽回美国新闻署早已失去的“信誉”,怎样使外国人相信“美国新闻署一直是讲真话的”? 这个问题,一向苦恼着去年11月上任的美国新闻署署长阿瑟·拉森。拉森先生来头不小。他当过美国政府的劳工部副部长,做过匹兹堡大学法学院院长,干过“升官阶梯”的律师,现任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委员,出席内阁会议,参加制定政府政策的工作,有政治经验,有后台老板,可就在这个问题上弄得焦头烂额。今年7月底,拉森在华盛顿对美国新闻署的工作人员打气,要他们更加卖力地宣传“美国生活方式”和在社会主义国家进行颠复活动。他说:“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对付人们的思想的新时代,旧式宣传起作用的时代大半已经过去了。”在这个新时代,“我们将设法打得更狠”。  相似文献   

17.
全球变暖会导致气候严寒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对美国国防部“秘密报告”中全球变暖可能导致严寒的理论根据和现实可能性作了分析,指出由于气候变暖、极冰融化影响大洋的环流,进而影响全球气候;这样的事件在历史上曾有多次发生。但目前还不能说已经开始发生这样的过程。而且没有这样的先兆。因此,到2020年,发生“秘密报告”中所提出来的情景的可能性很小,但是不排除在更长时间发生某种气候受变的可能性,所以加强对气候突变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正1全球气候变暖,北极航道可望被利用北极航道是指穿越北冰洋,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海上航线,包括东北航道、西北航道和中央航道。该航道的开通和利用能快速便捷地连接东北亚、欧洲、北美、俄罗斯,成为全球很重要的海上航行新通道。相比传统的航道,北极航道具有里程短、无海盗、无吨位限制等优势。全球气候变暖,特别是北冰洋海冰快速退缩,使北极航道的开通成为可能。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预测,到本世纪末,北冰洋夏季将成为无冰的海洋,北极航道有望全年通航。中国  相似文献   

19.
当南极洲上空的臭氧层空洞日益扩大、当喜马拉雅主峰上的景观因为冰川的消融而改变、当海平面不断上升威胁到太平洋上的小岛时,全球变暖的现实向世界各国的人们敲响警钟。1992年,各国政府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目前,已经有185个国家参与该条约,并成功  相似文献   

20.
以“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等为主要内容的低碳论,认为以化石燃料为主的高碳经济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而气候变暖将会给人类带来生态大灾难。因此,人们必须学习低碳知识,开发低碳能源,实施低碳经济,实践低碳生活。实际上,低碳论基本上是“气候变暖”论的翻版,只不过增加了低碳的内容。理论和实践可以证明,地球气候变暖与人类活动排放二氧化碳,没有完全的正相关关系;二氧化碳并不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更不是导致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历史事实表明,温暖的气候更有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而不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节能减排是我国能源开发利用的战略方针。目前,我国能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问题是:能源资源消费数量巨大,能源利用效率低,污染物排放量大,大气环境污染问题严重。节能减排与“低碳经济”不是同一个概念。节能减排战略的减排对象是大气污染物;“低碳经济”的减排对象则是人为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目前,二氧化碳,还没有被国家列入大气污染物。节能减排与二氧化碳的排放没有直接关系。以“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等为主要内容的低碳论,缺少足够的科学理论基础和充分的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