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量化景区周边道路实行拥挤收费政策后旅游出行方式分担率的变化,结合北京游客的出行调查数据,将出行链总时间和总费用作为出行方式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游客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的Mixed Logit模型,并对实行不同费率下的游客出行方式选择行为进行仿真分析。发现出行方式选择模型的效用函数中出行时间系数服从正态分布,出行费用系数服从均匀分布,拥挤收费的效果与出行距离和出行链复杂程度因素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游客在出行时间价值和出行费用偏好方面存在明显的异质性;收费对短距离出游的游客影响很小,出行距离越长转向公共出行方式比例越高;出行链复杂程度越高转向公共出行方式的比例越高。研究为科学制定旅游交通管理措施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前,用户查找旅游相关信息还缺乏一个有效的自动化信息服务整合工具.本文根据用户提供的出行时间、目的地、出行方法等信息,利用Petri网建立了一个旅游信息服务组合模型.该模型较全面地刻画了旅游相关信息的Web服务组合流程.原型系统的实现直观地说明了该模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研究暴雨灾害感知视角下秦岭华阳古镇和金丝峡景区游客理性行为的文化程度特征,以期为该区旅游决策制定和旅游安全管理提供参考依据.以秦岭华阳古镇和金丝峡景区不同文化程度游客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调查方法,分析了华阳古镇和金丝峡景区游客理性行为的文化程度特征.结果发现:秦岭华阳古镇和金丝峡景区游客理性行为受文化程度影响较大.两个景区不同文化程度游客的理性行为与游客对暴雨灾害知识的了解程度和防灾减灾态度间呈正相关关系.利用不同文化程度游客对暴雨灾害知识的了解程度和防灾减灾态度可以较好地模拟游客的理性行为,该模型可以为秦岭其他景区游客理性行为的模拟和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自下而上"研究国家森林公园游客感知评价状况,以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以游客网络点评文本为研究数据,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数据归纳编码,提炼出36个游客感知评价范畴,进一步归纳总结为出游期望、出行选择、旅游吸引物体验、配套设施与服务体验、整体评价和行为意图6个主范畴,构建了国家森林公园游客感知评价模型,探讨了国家森林公园与游客的互动模式,分析了游客感知评价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并相应提出了对策建议,对促进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可持续发展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以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为代表的新一代快速交通设施正迅速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媒介,极大地拓展了游客出行距离,改变游客消费行为,也给旅游目的地竞争格局带来革命性变革。以安徽省六安市为例,从空间的视角研究高速交通设施对区域旅游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试图为大别山区域旅游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中,居民出行碳排放逐渐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从居民出行碳排放的核算、影响因素和模拟三方面系统归纳了居民出行碳排放的研究内容及相关研究方法.可以认为:使用自下而上方法核算居民出行直接碳排放能明晰社区-家庭层级上居民出行碳排放的变化特征,由于数据获取困难,使用复杂方法核算居民出行间接碳排放的可操作性差;区域-城市环境特征和社区-家庭因素共同作用影响居民出行碳排放的变化,单方面分析居民出行碳排放的影响因素会出现研究结果的偏差,将二者结合使用复杂的数理统计方法量化各因子是揭示居民出行碳排放驱动机制的关键;基于时间地理学理论和GIS空间技术模拟居民出行时空轨迹可以较为直观地分析居民出行碳排放的时空特征,且为居民出行碳排放驱动机制分析提供支持.虽然考虑城市形态、土地利用、交通系统和居民个体行为的综合模型的时间和空间精度较低,却是未来模拟和调控居民出行碳排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游客不文明行为研究理论缺失的问题,从计划行为理论视角出发,深入分析游客不文明行为产生的根源及改善路径.根据Ajzen计划行为理论模型构建游客文明行为意向和文明行为态度概念框架模型,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一致性和突出信念原则设计调查问卷,选取典型旅游目的地、旅游客源地和旅游通道调查游客的文明行为态度和文明行为意向.研究结果表明,游客文明行为态度、出游次数和游客文明行为意向有显著的正相关,游客的职业、教育背景、出游次数和游客文明行为态度有显著的正相关.当前,改善大陆游客的文明行为态度应重点关注游客人类例外主义方面的缺失,并特别重视对不同旅游环境下游客的分层教育.  相似文献   

8.
智慧旅游建设的目的是要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和改善游客旅游体验。针对现有的旅游景区电子讲解系统缺乏自然语言互动交流能力的问题,研究一种基于自然语言处理和本体知识检索技术的旅游景区智能讲解系统,以便旅游景区能为游客提供自然语音对话式的个性化智能讲解服务。笔者设计了系统的物理架构和逻辑架构,然后分析实现文本向量化处理、命名实体识别、对话策略管理和讲解知识检索等关键技术,最后通过开发、测试系统原型,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依据陕西省旅游资源调查、分类与评价项目获取的数据,采用原型法和面向对象相结合的系统设计方法,建立了面向旅游管理部门和广大游客的西安旅游信息系统.系统中关于旅游数据的采集管理、空间信息检索、电子地图控制、辅助决策、景点虚拟展示、旅游信息动态发布等功能,为旅游管理部门实现科学管理提供了可靠依据,也为游客方便快捷地展现了西安地区旅游资源信息.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旅游网站的景点评论进行情感分析,综合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领域本体构建技术,准确把握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满意度和需求;将群体智慧和个人偏好有效地结合,为游客出行制定合理的个性化推荐策略.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推荐策略能够有效地将碎片化的游客评论数据转化为对其他游客出行地选择的辅助信息,提高了游客获取旅游知识的效率,真实地反映游客的旅游感受,为游客景点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论地域分异规律在旅游地理区划中的主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域分异规律揭示了自然环境差异的根本原因,旅游环境分异也受它的制约.主要表现在地域分异规律的等级尺度和旅游地理区划等级单位系统形成的密切关联性上.用地域分异规律理论作指导,可克服旅游地理区划中的主观随意性,使旅游地理区划真正建立在科学基础上,更好地为区域开发旅游资源及发展旅游业服务  相似文献   

12.
中国旅游业发展区域差异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采用系统的数据和计量分析方法,系统地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差异及其变迁,结果表明我国区域旅游业发展差异巨大,虽然区域旅游收入的相对差异逐渐缩小,但是绝对差异却呈扩大趋势;通过对区域旅游业发展差异的地区构成进行分解,发现东部地区内部的省际差异及东中西三大地区之间的差异是造成我国区域旅游业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城市游憩项目开发多方案决策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设计开发城市游憩项目,以提高旅游点的竞争能力,满足消费多方面的需求,使旅游淡季变为旅游旺季,使旅游冷线变为旅游热线,使非旅游区变为旅游区,创造旅游事业的持续繁荣,带来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方法运用需求导向法、GIS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结果设计开发具有吸引力的游憩项目,是一个城市旅游生命力的重要标志。结论根据区域旅游经济发展趋势,并结合城市游憩需求特征分析,提出了城市游憩项目设计开发应遵循针对性、地方性、逼真性、多样性、新异性、参与性、可持续性、社会性、经济性、可达性的基本原则;同时,也提出了多方案项目矩阵综合评判决策模型,为旅游项目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旅游人力资源与经济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辽宁区域旅游人力资源和旅游业发展的状况,并根据区域旅游经济与旅游人力资源两项重要因子的相关性,分析了区域旅游业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了发展辽宁省旅游人力资源的措施:充分利用现有条件;调整旅游人力资源结构,提高人才素质;创新完善现代人力资源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15.
旅游地学研究的对象是旅游资源、旅游客源市场等的地理分布及其规律,认为区域旅游地学资源的分布受控于区域地质和地貌等条件,即地质地貌等的条件决定着该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程度.本溪地区素有"地质摇篮""地学殿堂"之称,旅游地学资源丰富,种类齐全,区域旅游地学资源特点突出.通过本溪旅游地学资源所表现出的地层发育齐全、地域垄断性、不可再生性、历史性、文化性、观赏性、美学性、民族性等特点的分析,按照属性及成因研究本溪旅游地学资源中地质历史旅游地学资源、动植物旅游地学资源等5个类别的属性及成因,提出本溪旅游地学资源开发利用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区域旅游是在充分研究区域内旅游资源、客源和设施的基础上,按照同一性和差异性原则划分旅游区域、组织旅游活动、指导旅游业发展和开拓旅游经济的一个特殊的研究领域。陕西省旅游业面临的困难问题,有认识问题,也有实践问题。其解决途径是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重视区域旅游的研究和实践。陕西省可分为6个旅游地区,16个旅游区。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研究——以河南省三门峡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范围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国内旅游业迅速兴起,区域旅游产业的地位基本确立.区域旅游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传统旅游区面临旅游产业转型和升级.以三门峡市为例,在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产业集群和区域旅游增长及构建的角度,提出"点轴驱动、集群开发、重点突破"的发展思路,构建一个重点突出,产业互动、集群开发的产业布局网络,实现区域旅游空间布局由点状分布向点线结合网络互动集群式布局转变.  相似文献   

18.
任少鹏  高万辉 《河南科学》2014,(9):1915-1921
区域产业一体化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基本的空间演变规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逐渐向工业后转型,旅游业已成为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区域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国外学术界已对区域旅游的空间发展与绩效进行了大量研究,我国学术界也已逐渐深入到区域旅游的一体化研究.该文以大西安为例,探讨其旅游景区(点)对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机制、动因及其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9.
针对新疆冰雪资源集聚地在进行冰雪旅游深度开发时所面临的同质化竞争难题,本文建立了以重点冰雪资源集聚地为焦点的区域竞合博弈模型,得出的结论是:在无政府参与下,各旅游地的最优选择是实施区域合作战略;在政府参与下,政府的最优选择是制定最佳的税费政策以使社会福利最大化。最后,基于本文的结论与新疆冰雪旅游开发的现阶段状况,本文提出了"政府主导,区域合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区域旅游协作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区域旅游协作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需要,是实施“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区域旅游协作的理论依据、协作内容、保障措施等方面的研究。指出了区域旅游协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