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7月16日,由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的超级早稻新品种“中早22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示范与“中国超级稻选育与试验示范”高产示范田正式开镰收割。验收专家组经过现场验收后宣布,该品种的“超级稻”达到了最高亩产693.71公斤的惊人纪录,这也创造了我国早稻单产的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2.
《青年科学》2014,(1):4-5
故事名称:《中国超级水稻成长记》 故事梗概: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穗纹陶盆上印着弯弯的稻穗,这样的图案确认了公元前五千年前的人们已经开始了水稻栽培。七千年后的今天.为让粮食增产,陈温福院士盯上了直立穗水稻,他带领团队经过10年试验,“孕育”出北方稻区第一个直立大穗超级稻——“沈农265”。沿着这个思路。更好的超级稻品种不断诞生.水稻产量年年提高……  相似文献   

3.
选用超级稻品种沈农265和辽宁省主栽品种辽粳294为试材,研究田间低钾对超级稻生长和物质转移的影响.结果表明:田间低钾使供试品种生长缓慢,叶片、叶鞘、茎秆和穗子的增长速度都慢于正常供钾条件;增施钾肥有助于提高沈农265叶片和叶鞘的物质转移。两品种茎秆的物质输出均为负值;钾肥影响茎秆的粗度,对辽粳294影响更大。所以生产上为了防止水稻倒伏,要注意钾肥的施用.  相似文献   

4.
记者从科技部等举办的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成就展上获悉,中国水稻创新育种技术在“十五”期间获得重大突破,超级杂交稻的产量在杂交水稻的基础上又提高了20-30%,超级稻亩产量迭800公斤以上,其中辽优系列在新疆获得亩产1077公斤的超吨产记录,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据初步统计,“十五”期间我国共审定优质超级稻新品种113个,一批亩产超过800公斤的新组合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5.
《合肥科技》2007,(11):14-15
尽管淮河流域遭受50多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由于实施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安徽省粮食总产今年仍保持在历史高位,水稻单产则连创历史新高。继9月中旬袁隆平院士选育的超级稻“两优293”,以亩产841.6公斤刷新该省水稻单产纪录之后,近日凤台县、天长市农民种植的“新两优6号”和“扬两优6号”高产攻关田,实收亩产分别达到843.7公斤、845.3公斤,再次改写了安徽水稻单产纪录。  相似文献   

6.
田间低磷胁迫对沈农265和辽粳294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典型直立穗型品种沈农265和直立穗型品种辽粳294为试材,研究田间低磷胁迫对其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田间低磷胁迫使两个水稻品种的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都下降,其中沈农265下降幅度较小.同时田间低磷使沈农265的穗数减少,穗粒数减少,着粒密度下降;辽粳294则表现为穗长增加,穗粒数和着粒密度增加,这可能是由于田间低磷使辽粳294分蘖减少较多所致;沈农265的综合耐低磷力属于一级指标,辽粳294属于二级指标,表明沈农265耐低磷力较强,辽粳294为中等耐低磷品种.  相似文献   

7.
“农丰1号”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籼型三系杂交中稻组合,2003、2005年分别通过安徽省和国家品种审定。我市2002年引种,近几年大面积推广,连续几年表现稳产高产,一般亩产550公斤左右,高产田块可达650公斤以上。该品种不仅高产、优质,而且抗病、抗倒、耐旱,综合性状优良。  相似文献   

8.
《安徽科技》2005,(9):F0004-F0004
农业科技进步成效显著。农业产品结构逐步优化,每年示范、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成果30项,在著名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直接支持下,安庆市“两系灿杂”及“超级稻”示范应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两系灿杂”试验示范每公顷单产超1.05万公斤,“超级稻”试验示范工作受到袁隆平院士充分肯定,也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  相似文献   

9.
在我省武威,临夏培有的甘肃白猪,在省畜牧厅主持下,经过专家鉴定.给予了较高评价。这是我省在猪种培育上,继甘肃黑猪之后,培育成功的又一新的猪种.甘肃白猪全身被毛为纯白色,体型外貌一致.性状遗传性稳定。具有生长发育快,瘦肉率高的特点,主要经济性状达到:产仔猪平均9.59头,45日龄断奶窝重平均65.2公斤,后备猪6月龄平均体重达70公斤以上,成年公,母猪体重分别为170公斤和150公斤,20~90公斤肥育期日增重600克以上.每增重1公斤需混合料3.8公斤,胴体皮薄,脂少.屠宰率为75%.瘦肉率在52~54%之间.在全国已经培育成的几个肉用型猪种中亦属高瘦肉率品种.同时还有4个各具特点的品系结构单位,符合全国猪新品种选育要求.  相似文献   

10.
按照《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13号令)第二条规定:“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是指建设项目竣工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办法规定.依据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或调查结果,并通过现场检查等手段,考核该建设项目是否达到环境保护要求的活动。”而环境标准贯穿于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的方方面面.验收监测中方案制定是确定验收监测内容的依据之一.是现场监测中采样和测试的质量保证手段.是监测报告结论的准绳.  相似文献   

11.
不同氮素水平对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物质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两个不同穗型水稻品种沈农265号和铁粳4号,在不同氮素水平下物质生产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氮水平下,直立穗型品种沈农265号显示出本身的优势,经济产量高于弯穗型品种铁粳4号,而低氮条件下则相反.  相似文献   

12.
扬麦158是春性较强的大穗大粒型高产小麦品种,运用小麦高产群体质量优化调控技术,能充分发挥该品种高产潜力。在里下河地区400公斤产量结构,常年有效穗26-28万,每穗实粒38-42粒,千料重40克以上。为实现叶蘖重一系列高产群体质量指标,其优化调控技术为:在箱降前后适期早播;群体起点降到8-12万;增加有机和磷钾肥用量,亩施纯氮17公斤左右,拔节肥和穗肥分别亩施尿素5-7.5公斤和7.5-10公斤  相似文献   

13.
冯钟 《安徽科技》2009,(6):29-29
近日.丰乐种业杂交水稻新品种“丰两优香1号”被农业部确认为第三批超级稻示范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在建设创新型安庆进程中,我市科技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项目支撑成效明显,全年共实施国家、省级科技项目54项,获得国家、省1500万元科技经费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健康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56亿元;农村科技试验示范彰显活力,在袁隆平院士的支持下,“三期超级稻”试验示范工作成效显著,平均亩产达784.69公斤,“抗虫杂交棉”试验示范呈现新亮点,亩产超过500公斤,创下我国长江棉区单产最高记录;  相似文献   

15.
《科技潮》2011,(12)
近日,“樱桃优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工程建设”课题通过了专家组的验收。由顺义区科委承担的“樱桃优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工程建设”课题针对顺义区农业主导产业的特色优势和樱桃产业的实际现状,通过樱桃优良新品种和砧木引进,成龄樱桃园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集成,集约省工的架式栽培技术研发与示范等,培育新品种17个,建成千亩樱桃示范园一个,亩均增产300公斤以上,节水65%,并培训果农1200人次。  相似文献   

16.
K326是美国、巴西等国当前以质量高著称的推广品种。1987年引入玉溪地区试种成功,表现优质、高产、抗病、高效益。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出单行稀植、科学施肥、控制单株有效留叶数、成熟采烤等完整配套的栽培、烘烤技术。一般单产180公斤左右,比现行品种“红花大金元”、“G-28”增产15公斤,上等烟提高10个百分点,每公斤增0.2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7.
《宜宾科技》2006,(4):4
受四川省科技厅委托,宜宾市科技局于2006年8月8日邀请省内有关专家对翠屏区实施的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第二阶段进行测产验收。该工程2006年目标任务,实施面积10万亩,模式为中稻+再生稻强化栽培技术。验收组专家们深入项目核心区牟坪镇水稻高产田,对不同户主种植的冈优188,Ⅱ优7号品种进行实地测产,拆合亩产分别达到662.00公斤和764.70公斤的高产、丰产水平,顺利通过了测产验收。  相似文献   

18.
漾皮1号系勉县巴颜水稻所育成的新型无融合超级杂交稻新品种,是我省唯一育成的一个“面皮”专用稻米品种。经过数年的试验示范,亩产可达750公斤以上,为陕南“四绝”之一的“汉中面皮”解决了自育自产的原料问题。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于1993年培育出的能适应夏季栽培的高温型四孢蘑菇“夏菇93”(原名“浙AgH-1”),去年在深圳进行引种生产性栽培试验成功,并通过了由深圳市科技局组织专家对此规模示范所作的现场验收鉴定,单产达8.2kg/m~2。至此,该品种已在浙江、四  相似文献   

20.
11月7日,全市“二代超级稻“试验示范工作会议在望江召开。市农委,各县(市)区科技局、市种植业管理局、农科所和皖河农场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市科技局局长方争鸣、副局长殷宗学,望江县副县长王希明出席会议。会上,各县(市)区科技局与有关试验示范单位交流了工作经验,市科技局对“二代超级稻“试验示范工作进行了总结,并部署了2007年“三代超级稻“试验示范任务。会议认为,市科技局牵头引进、连续4年组织试验示范著名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亲自选育最新农业科技成果——“二代超级稻“新品种在我市获得成功,4年间,全市各县(市)区、皖河农场共种植“二代超级稻P88S/0293“新品种9000亩,平均亩产达到700.2公斤,高产田块亩产达838公斤,圆满完成“二代超级稻“试验示范任务,实现增产增收增效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