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民主与科学,但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对“五四”精神向来就有不同的阐释和评价。胡适喜欢用“中国的文艺复兴运动”来形容“五四”;殷海光则用“启蒙运动”一词来表达“五四”;中国共产党人更强调的是“五四”的革命性。这些不同的阐释反映了时代的特点,打上了时代的烙印。现在,我们也应该从新时代的现代化建设出发去理解“五四”,接过“五四”的大旗,用理性和科学充实我们的头脑,创建中国型的民主。  相似文献   

2.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五四”新文学新就新在运用现代汉语,这几乎已经是常识了.我们一直认为:新文学是“五四”时期方才诞生的,它是“五四”一代作家用现代汉语创作的新型文学作品,正是这样一批新文学作品奠定了现代汉语的地位.按照胡适等“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者的说法,两千年来的中国文学,走的是言文分离的道路,直到“五四”白话文运动,才确立了“言文一致”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五四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五四运动不仅使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而且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获得了解放.五四运动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加速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红船精神"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土壤、阶级基础和文化养分.  相似文献   

4.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产生,是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相联系的。回顾一下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产生和发展,对进一步发展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使史学更好地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是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开拓的业绩──论五四时期新文化先驱者们的儿童文学理论构建单元中国现代儿童文学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之中。在那个涤荡旧物,为新时代的文化建设绘制蓝图的时期,新文化先驱者们,曾以少见的热情,关注着儿童和儿童文学,以至形成了一股令人瞩目的“儿童文学热”。...  相似文献   

6.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文化运动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从五四运动时期文化变革的发生,到抗日战争时期党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的形成,新文化运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经过了一个发展成熟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中国共产党文化实践的历史经历,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变革相结合的体现。研究民主革命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过程及其基本特征,对于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关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任何一种文化都具有二重性,“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化自然也不例外。本文对“五四”运动高潮之后的文化保守主义进行了梳理,认为这时的文化保守主义主要有抓住运动中的一些过火举动或过激言词向新文化运动泼污水、制造复旧舆论、弘扬国粹、大搞复旧活动等四种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8.
从新文化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史称“五四时期”。这个时期,是毛泽东一生中一个很重要的阶段,他由一个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为他后来发展成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铺下了最初的奠基石。 那么,毛泽东是怎样由一个普通农民子弟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其转变的标志是什么?我  相似文献   

9.
载入我国光辉史册的“五四”青年运动,以其巨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鼓舞和振奋了一代中国青年的爱国之心,开拓了一大批进步知识分子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的思想境界.“五四”运动后,不少有志青年满怀激情,走上了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在思想上迅速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从民主主义者转变成共产主义者.青年毛泽东就是其中一个.青年毛泽东是在“五四”运动后一年,即1920年夏,开始由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的.无疑,这是和“五四”运动巨大影响分不开的.那么,“五四”运动为什么能促使  相似文献   

10.
闽西老区,这光荣的名字,在中国现代史和中共党史上,闪耀着它灿烂的历史光辉。它的光源来自马克思主义。一九一九年的“五四”运动开始,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马克思主义在闽西得到广泛的传播,并在二十多年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一九一九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揭开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的序幕。她不仅是一次影响深远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而且也是一次规模空前的新文化运动。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等社会原因。浙江地处东南沿海,靠近上海,现代工业发展较快,最早经受帝国主义的侵略,鸦片战争以来,经过多次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文化渊源,因此,在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十分活跃,是全国先进的省区之一。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初的中国画坛,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经受着中西相融、新旧交替的阵痛。清束民初,不少留学西方或日本的中国画家接受了西方现代艺术的一些观念和表现技法,他们大多于“五四”前后归来,投身到社会洪流中去。于是,拉开了中国现代艺术运动的序幕,出现了如决澜社、艺术运动社、中华独立美术协会等颇具影响力的现代艺术团体。他们在30年代兴起了中国的现代艺术运动高潮。  相似文献   

13.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中国戏剧界曾随着旧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出现过改良运动,产生了时事新戏,文明戏等。由于辛亥革命的失败,资产阶级革命转入低潮,这一场改良运动便日趋下坡,以至于如《中国新文学大系·戏剧集·导言》中所指出的:“所谓文明戏,是整个的倒坍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戏剧改革就此停止。为时不久,“五四”前夕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戏剧改革便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部分而开展起  相似文献   

14.
方志敏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江西党组织创始人之一,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创建者。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生。方志敏同志博学多才,文武兼备,他不仅是一位驰骋沙场、叱咤风云的革命家,而且还是一位才气横溢,誉满文坛的文学家。他经历了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在短暂的有生之年,坚持文学革命,坚持新文化运动的方向。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和苏区文艺的积极倡导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居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从“五四”运动开始的中国文学革命,诗歌是一个重要方面,它与白话小说一起发挥了开路先锋的作用。白话诗的创作,实际上在“五四”前夕,新文化运动的酝酿阶段即已开始。李大钊、鲁迅、胡适、刘半农、沈尹默等在1919年以前,就已经写下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批新诗。其中,尤以胡适写得最早,最多,并且把它当成文学革命的实践和试验坚持下来。他们的白话诗,为中国诗歌的革命开辟了新道路。作为新诗对  相似文献   

16.
陈澜 《咸宁学院学报》2013,(12):46-47,50
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后,经过社会精英的翻译、评介和宣传,扩大了它在中国的影响,在与多种社会思潮的竞争中,马克思主义逐步为中国先进分子所接受和信仰。“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出现了新变化。  相似文献   

17.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发轫点,面对中国文化往何处去的问题,“五四”先驱做出不同的选择,主要有两种趋向,一是文化激进主义,否定传统,主张欧化;一是文化保守主义,采西学之长,给传统文化注进现代价值。而林语堂却独树一帜,为中国文化现代性建设引进现代基督教精神这一神性之维,从人文主义的个人主义立场出发,建立个人与上帝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一) “五四”新文化革命运动的到来,不仅促进了中国现代新文化的诞生和繁荣,也促进了中国现代美学的新兴和发展,出现了美学的新兴时期。在这个时期中,从事美学研究的人员激增,美学论著的大量发表与出版,是前所未有的。仅就我目前所查阅封的“五四”时期前后的部分报刊目录及专著来  相似文献   

19.
“五四”运动开创了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新纪元。它之所以能形成大规模的妇女解放思潮,其原因在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以及推翻封建制度的客观要求;“五四”时期的妇女解放思想,不仅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当今我国妇女运动也产生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大家对新文化运动的诠释总有着各种不同的话语。其中“文艺复兴”说甚为流行。但通过对“文艺复兴”说进行追根求源,并将新文化运动和文艺复兴运动在产生、发展、价值取向、作用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得出结论:新文化运动不是中国的“文艺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