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自1990年12月至1995年10月,我院应用自制的中药制剂结痂酊治疗二度烧伤创面283例取得满意满意效果。抑菌实验证实结痂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力及绿脓杆菌有较强的抗菌能力。认为结酊是一种明显抗菌消炎、收敛生肌作用及应用安全、方便的烧伤外用药。  相似文献   

2.
对深海来源真菌亮白曲霉(Aspergillus candidus)进行固体发酵,并采用浸泡萃取法和中高压制备柱对代谢产物进行提取分离,从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和2,通过波谱解析确定化合物1为三联苯曲霉素(terphenyllin),化合物2为2,4-二甲氧基-1,10-二羟基对联三苯.对6种不同菌株进行抑菌实验,表明两化合物均具有抗菌活性.本实验是首次报道化合物2(2,4-二甲氧基-1,10-二羟基对联三苯),也是第一次从海洋真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  相似文献   

3.
以8-羟基喹啉和3,5-二硝基水杨酸合成了一种黄色的超分子化合物,用X-射线衍射法确定了其晶体结构,大量的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使此超分子化合物结构得以稳定。抑菌活性测试发现此超分子化合物的抑菌活性明显高于8-羟基喹啉和3,5-二硝基水杨酸,其中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二水合二草酸根络铜(Ⅱ)酸钾的制取及其组成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利用常观分析实验设备,通过二水合二草酸根络酮(Ⅱ)酸钾的制取及其组成的测定,构成一个体现多种 实验测试方法的综合性实验,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用自制的固载杂多酸催化剂PW12/C复相催化合成增塑剂二苯甲酸二甘醇酯(DBDE),通过实验确定了合成DBDE的适宜工艺条件为:苯甲酸30g,二甘醇10.4ml,催化剂2.1g,带水剂N2流量200ml/min,反应温度180℃,反应时间3h,在此条件下酯化率可达98.5%。重复实验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对于目标、约束皆二阶的二次规划,在Kuhn-Tucker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 一种考虑约束Hessian阵对方向影响的单重循环的序列二次规划解法。数值实验表 明,该法比约束一阶近似的序列二次规划解法效率高、收敛平稳。  相似文献   

7.
二烃基二硫是一类重要香料。采用硫酸与 NCS(N-氯代琥珀酰亚胺)反应.得到17种二烃基二硫。其中5种未见文献报道。经红外,核磁和元素分析,证明其成分和结构与预定的一致。通过反应中间体的捕捉, NCS与 NBS(N-溴代琥珀酰亚胺)对比实验及 NCS最佳用量和反应时间对产率影响的研究,提出该反应为氧化还原机理。文中还对不同结构硫醇的反应性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芳甲酰基烯酮-1,2-亚乙二硫基缩酮与乙基、丙基、丁基等Grignard试剂的加成反应,实验结果表明,该反应可以发生1,4-加成而得到一个羰基保护起来的β-二酮,为合成各种结构的β-二酮类化合物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天然食品防腐剂分子结构修饰与抗菌活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天然抗菌物质肉桂醛、肉桂酸和富马酸进行分子结构改造和活性预测,合成得到α,β-二溴代肉桂醛、α,β-二溴代肉桂酸甲酯和α,β-二溴代富马酸二甲酯3种新化合物.对3种新化合物最低抑菌浓度值进行理论上的计算,并通过实际测定加以验证.结果表明,随着α,β-二溴代及酯化,最低抑菌浓度值降低,即抗菌活性增强.3种新化合物在各自母系化合物中的最低抑菌浓度值相对最低,抗菌活性相对最强.3种新化合物最低抑菌浓度实测值和理论计算值吻合度大于85%,理论预测值与测定结果是相当吻合的.  相似文献   

10.
利用1,2-茚满二酮和相关的化合物显现纸张上潜在的指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简要介绍了1,2—茚满二酮的性质,着重阐述了利用1,2—茚满二酮及相关化合物显现纸张上潜在指纹的实验环境和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1.
从自然发生的2月龄幼兔肺脏中分离到3种类型的细菌(记作:a,b,c),经对所做的纯培养30株分离菌的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检验,结果表明a菌(17株)为支气管炎博德特氏菌(Bordetellabronchiseptica);b菌(8株)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c菌(6株)为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coli)。通过人工感染试验,表明其为相应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12.
转CaM基因工程菌的培养及重组钙调素的提纯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研究了转植物CaM基因的大肠杆菌的培养以及从该工程菌中分离纯化CaM的方法,观察到在含氨苄青霉素及氯菌素的LB液体培养其中,  相似文献   

13.
土著微生物对尾矿中重金属的淋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淋滤对尾矿的重金属污染处理的效果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在对酸性尾矿中的土著氧化硫硫杆菌以及氧化亚铁硫杆菌进行分离以及加富培养的基础上,分别运用单一菌种以及混合菌种对尾矿样本进行淋滤处理.通过12 d的淋滤实验,实验室结果表明,分离出的氧化亚铁硫杆菌以及氧化硫硫杆菌等土著微生物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同时实验表明,在采用...  相似文献   

14.
海洋沉积物中特有细菌类群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构建16S rRNA基因文库对中国南沙南海区沉积物中细菌多样性进行分析,并将获得16S rRNA基因序列与国际基因数据库GenBank进行相似性比较及聚类分析,结果发现来自海洋沉积物的未能培养的微生物往往组成一簇,并与现已获培养并鉴定的微生物自然分开,这一表象表明,海洋沉积物中存在特有的微生物属种。  相似文献   

15.
四种华重楼内生细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华重楼(Paris polyphylla var Chinensis)的新鲜块茎中分离得到107株内生菌.对这107株菌进行了液体培养,经初步检测鉴定,有6株菌产生薯蓣皂甙或其类似物等甾体皂甙,对其中4株菌的形态学和理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确定这4株菌分别属于德克斯氏菌属(Derxia sp)、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动性球菌属(Planococcus sp)、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sp).  相似文献   

16.
对文山州广南县9个具有代表性的农村饮用水源点进行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检测,初步了解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在选定的9个水源点进行水样采集,并用平板菌落计数法和多管发酵法分别对水样中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进行检测。发现水样6和水样7细菌总数〈100个/mL,其余水样〉100个/mL;9个水样的大肠菌群均有检出。通过检测发现,所抽取9个饮用水水源均不符合我国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不适宜直接饮用。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除铁滤池的成熟及其生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地下水除铁滤池成熟的生物机理,从实验滤柱成熟过程的不同阶段监测了进、出水的水质和分析测试了细菌样品.实验结果表明:生物滤柱的除铁效果好,其成熟过程是细菌有规律的增殖且固定在滤料和包埋于铁泥的过程.为加速滤池的成熟和有效除铁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优良的产细菌素乳酸菌,用含0.5%碳酸钙的MRS固体培养基从19份牦牛粪便样本中分离出91株乳酸菌,进一步采用牛津杯法筛选产细菌素的乳酸菌,并结合16S rRNA序列扩增测序鉴定该批乳酸菌.结果表明:在排除有机酸、过氧化氢等抑菌因素后,从91株乳酸菌中筛选到9株对大肠杆菌ATCC25922和金葡球菌ATCC25923有明显抑制作用的乳酸菌菌株,该9株菌株对蛋白酶敏感,初步认定为产细菌素乳酸菌;经16S rRNA序列扩增测序鉴定该9株菌分别为海氏肠球菌,屎肠球菌,蒙氏肠球菌株和植物乳杆菌,其对常见抗生素不耐药,可作为益生菌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19.
解钾菌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钾长石粉为惟一钾源的硅酸盐细茵选择性培养基筛选能够降解土壤中钾元素的细菌.利用梯度稀释分离法和平板划线分离法对其中的细菌进行筛选,用火焰分光光度法测定培养液和细茵细胞内的钾含量,以筛选出高效菌株.结果表明:dk8、dk7、dk14在解钾培养基上生长状况良好,以dk8分解钾长石的能力最强,可作为制作微生物肥料备选用菌.  相似文献   

20.
光合细菌的分离与生长特性初探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淡水、海水和厌氧生物反应器污泥中分离光合细菌,探讨其分离方法和生长特性.结果表明,平板涂布法有氧下培养适用于红螺菌科类光合细菌的分离,该类细菌在光照有氧下培养7d以上,大多能合成色素物质.光合细菌生长的适宜光照强度约为3000lx.由海水、淡水等分离源中分离的光合细菌,均能在0.1%-3%NaCl基质中较好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