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探讨雌二醇(E2)对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血脑屏障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的作用。方法制作摘卵巢后10d的大鼠EAE模型,随机分成E2组、EAE组、佐剂对照组。E2组自免疫后(p.i.)0~8d每日肌注E2一次。测定各组于不同时间的症状评分、E2浓度、脑脊液与血清白蛋白含量的比值(QA),依据QA评估血-脑脊液屏障(BCB)的破坏。在p.i.8~17d取脑和脊髓做髓鞘染色;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测量各组TGF-β的表达。结果p.i.8~14dE2组血清E2浓度较EAE组升高;症状评分E2组低于EAE组;发病率E2组低于EAE组;P.i.8~17dE2组QA峰值低且出现时间较EAE组推迟;P.i.8~17dE2组TGF-β表达较EAE组增高。结论E2能够有效抑制EAE,其抑制机制与E2保护BCB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增加TGF-β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雌二醇对去卵巢后EAE大鼠的免疫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制备去卵巢后10 d的EAE大鼠模型,随机分为EAE组、E2治疗组和佐剂组.E2治疗组在免疫后(post-inoculation,p.i.)0~5 d每日肌注E2(250μg/kg)一次.在p.i.6,8,10,12,14,16 d处死动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脑和脊髓不同部位ICAM-1,IFN-γ的表达,并对EAE组ICAM-1和IFN-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EAE组相比较,在p.i.6~12 d,E2治疗组血清E2浓度升高,临床症状评分降低,体重减轻减少,发病率较低,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p.i.10~16 d,E2治疗组ICAM-1与IFN-γ的表达降低,且具有统计学意义.EAE组ICAM-1与IFN-γ表达呈显著正相关性.结论E2能够有效抑制EAE,其抑制机制与E2下调ICAM-1,IFN-γ的表达进而促使Th细胞发生转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联合神经内分泌拮抗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人选的69例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组,n=34)服用S阻滞剂、ACEI和利尿剂,治疗组(他汀治疗组,n=35)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20mg/d),连续用药1年,出院后随访观察1年,采用超声心动图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提高20.23%(P〈0.005);治疗组左室舒张期末内径、左室收缩期末内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5);治疗组较对照组心律失常(如房颤等)发生率下降26.98%(P〈0.01)、再次住院率下降30.68%(P〈0.01)、死亡率下降29.58%(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神经内分泌拮抗剂治疗慢性缺血性和非缺血性cHF患者疗效明显,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应用干扰素α1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改善其肝纤维化情况的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09年8月期间我院门诊经病理确诊的慢性乙肝致肝纤维化患者67例,随机分为干扰素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中药(扶正化淤胶囊)保肝降酶治疗,干扰素治疗组加用干扰素a1β(赛若金)40腭肌肉注射,隔日1次,疗程均为24周。观察两组患者症状、体征,肝功能指标如丙氨酸转氨酶(ALT)、胆红素(BIL)、白蛋白(ALB)和白蛋白/球蛋白比例(A/G)以及血清胆碱酯酶(ChE)、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透明质酸(HA)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扰素治疗组肝功能显著好转。治疗组AⅡ为(58.8±26.4)U/L,高于对照组(129.6±36.9)U/L(P〈0.01);治疗组BⅡ为(31.0±17.9)μmoL/L,低于对照组(49.3±19.6)μmol/L(P〈0.01);治疗组ALB(40.5±6.6)g/L,高于对照组(32.1±6.1)g/L(P〈0.01);白蛋白/球蛋白比例(A/G)对照组高于治疗组(P〈0.01)。肝纤维化指标也有显著改善,如血清ChE治疗组(3919±101)U/L、对照组(2289±191)U/L(P〈0.01);TGF-β1治疗组(101±31)μg/L、对照组(144±19)μg/L(P〈0.01);HA治疗组(91.6±36.2)μg/L、对照组(149.1±30.9)μg/L(P〈0.01)。治疗组患者腹胀及肝区疼痛有不同程度的缓解,脾肿大有较大程度的缓解。结论应用干扰素a1β治疗慢性乙肝导致的肝纤维化患者,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促进肝功能在生化指标方面的恢复并缓解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5.
盐酸法舒地尔抑制小鼠EAE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盐酸法舒地尔(Fasudil hydrochloride)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抑制作用和可能的机制.方法按平均体重将C57BL/6雌性小鼠分为EAE组、盐酸法舒地尔治疗组和佐剂组,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多肽(MOG35-55)诱导EAE模型,佐剂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治疗组于免疫后6d开始按50mg(/kg·d)腹腔注射盐酸法舒地尔,EAE组和佐剂组用等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比较各组小鼠的各种表现,并进行症状评分.免疫后18~20d取各组小鼠,制备脾脏淋巴细胞悬液,用MTT法检测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用ELISA法检测并比较各组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NF-γ、IL-17、IL-10的水平.结果盐酸法舒地尔能够显著改善EAE的症状,减轻中枢神经系统(CNS)炎性浸润及髓鞘脱失等病理变化,并且可抑制脾脏淋巴细胞分泌INF-γ、IL-17(P〈0.05),促进IL-10的分泌(P〈0.05).结论盐酸法舒地尔可以有效抑制小鼠EAE,这种抑制可能与其对脾淋巴细胞中INF-γ、IL-17表达的下调和IL-10表达的上调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吸烟对成年男子体质健康的影响,采用机能测试的方法,共检测邵阳市成年男子2493人,其中吸烟组1674人,不吸烟组819人.结果发现:(1)吸烟组体重明显低于不吸烟组(p〈0.01),但身高无显著差异;(2)吸烟组的机能水平明显低于不吸烟组(p〈0.01);(3)吸烟组的身体素质明显低于不吸烟组(p〈0.01).结论:吸烟对成年男子的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有明显损害.  相似文献   

7.
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被认为是成骨细胞分化和功能状态的重要标志,为评价正畸牙移动过程中ALP活性的变化趋势及其所起的作用,选择17颗需远中移动的正畸尖牙,分别在加力前与加力后1h、24h、7d、14d、21d和30d收集尖牙近远中侧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GCF),生化分析ALP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加力后7d、14d和21d,GCF-ALP活性均较受力前显著增加(p〈0.05),且在14d达到峰值(p〈0.01);近、远中位点GCF-ALP活性存在差异,近中侧大于远中侧(p〈0.05).表明GCF-ALP活性的变化趋势反应了正畸力作用下牙周骨组织改建模式,并与牙移动过程密切相关.ALP是反应正畸牙移动和牙周组织改建生物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灯盏花素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灯盏花素的防治作用。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模型后,在第12-13周采用彩色多谱勒对各组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进行血流参数的测量,包括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期最低流速(EDV)、平均血流速度(MY)、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糖尿病组大鼠CRA的血流速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而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则显著增高(P〈0.05)。在灯盏花素治疗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流动力学得到显著改善,与糖尿病组相比CRA的血流速度显著增加(P〈0.01),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显著降低(P〈0.05)。12周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已开始出现血流灌注不良和血流减少,但灯盏花素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视网膜的血流动力学,增加血流量和灌流量。  相似文献   

9.
辛伐他汀对鸡产蛋性能及蛋中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40羽80周龄新罗曼商品代蛋鸡随机分为5个组,试验Ⅰ、Ⅱ、Ⅲ、Ⅳ和对照组的添加量分别为2.089mg/d只、4.259mg/d只、6.356mg/d只、8.263mg/d只和0mg/d只。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辛伐他汀,试验各组与对照组间及试验Ⅱ组和其他各组间采食量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Ⅱ和其他各组间产蛋量差异均显著(P〈0.05);试验Ⅳ组和其他各组蛋黄、肝脏和卵巢中胆固醇含量差异均极显著(P〈0.01)。综合分析显示,药物的添加量为6.356mg/d只时对鸡的产蛋性能及蛋中胆固醇含量降低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LA)与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回顾复习我科住院且有完整资料的脑血管病人,分为脑出血、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并与健康正常组比较,通过头颅CT检查判断有无脑白质疏松(LA),统计LA发生率和分级情况。结果脑血管病患者白质疏松症的发生率较健康正常人有非常显著差异性(P=0.008),腔隙性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的LA发生率分别为53.3%、40%,与健康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性(R〈0.01),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LA发生率为23.3%,无差异性(P〉0.05)。腔隙性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伴发LA的严重程度也明显重于其它三组。结论脑白质疏松症与脑血管病,特别是腔隙性脑梗死和脑出血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枸杞多糖治疗溶血性贫血大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大白鼠经腹腔注射乙酰苯肼制备溶血性贫血模型,应用不同浓度枸杞多糖治疗大鼠的溶血性贫血,通过溶血性贫血各项贫血指标进行疗效观察。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明显降低(P〈0.01),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枸杞多糖大小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均能使大鼠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明显提高(P〈0.01),SOD活性明显提高(P〈0.01);但枸杞多糖大小剂量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枸杞多糖对溶血性贫血模型大鼠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习惯性吸烟对血浆内重金属含量变化以及DNA损伤的影响.方法 湘南学院94名健康大学三年级男生,20名不吸烟者(对照组,C组);74名吸烟者,按照吸烟数量分为E1组(≤20支/周),E2组(>20支/周);测定每个大学生血浆内汞、镉、铅及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的含量,并比较了组间有无差异.结果 C组,E1组,E2组血浆中:①汞含量分别为0.022±0.016、0.036±0.018、0.058±0.013 μmol/L;镉含量分别为0.012±0.008、0.020±0.010、0.031±0.013 μmol/L;铅含量分别为0.209±0.028、0.251±0.018、0.272±0.032 μmol/L,三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②8-OHdG分别为204.23±28.48、354.84±36.13、517.15±19.74 μg/L,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③吸烟者吸烟指数与血浆中镉、铅及8-OHdG的含量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646、0.520、0.743,P 〈 0.05).结论 习惯性吸烟能够导致机体重金属的集聚性中毒,并且伴有机体DNA的损伤.随着吸烟量与吸烟时间的累积,这种有害效应的危险性也将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以往研究发现链霉素作为牵张激活离子通道阻断剂,可抑制机械电反馈时心脏的电生理效应,但多为离体研究。由于慢性心肌梗死时心肌细胞问存在较为明确的牵拉,故本研究探讨了在大鼠体内应用链霉素是否可以抑制慢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脏牵张诱导的电生理改变。创新要点:首次探讨了在大鼠体内应用链霉素对慢性心梗时心脏机械电反馈现象的影响。研究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n=15)、链霉素组(n=15)、心梗组(n=15)和心梗±链霉素组(n=15)。结扎左前降支(LAD)8周制备慢性心梗模型,术后肌注链霉素(180mg/(kg·d)7天后,钳夹主动脉5秒牵张心脏,观察牵张效应包括90%单相动作电位时程(MAPD90)、室性期前收缩(PVB)、室性心动过速(VT)等。重要结论:研究结果发现牵张使得对照组((50.27±5.61)msVS.(46.27±4.51)ms,P〈0.05)和心梗组((65.47±6.38)ms vs.(57.47±5.76)ms,P〈0.01)大鼠心脏MAPD90缩短。链霉素可抑制牵张引起的正常((46.27±4.51)ms vs.(49.53±3.52)ms,P〈0.05)和梗死心肌((57.47±5.76)ms vs.(61.87±5.33)ms,P〈0.05)MAPD90的缩短(见图1)。牵张后心梗组大鼠心肌PVB(7.93±1.66VS.1.80±0.86,P〈0.01)和VT(7 vs .1,P〈0.05)的发生较对照组增多。链霉素可抑制正常(0.93±0.59VS,1.80±0.86,P〈0.05)和梗死心肌(5.40±1.18VS,7.93±1.66,P〈0,01)PVB的发生。以上结果表明,牵张诱导慢性梗死心肌出现MAPD90的改变并产生心律失常。在大鼠体内应用链霉素可降低PVB的发生但对VT无影响。因此,牵张激活离子通道可能参与到慢性心梗的机械电反馈中,涮时可能有其他机制参与到牵张诱导的VT中。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经口暴露大剂量和小剂量高效氟吡甲禾灵90d后大鼠血液、尿液、脏器重、生化指标及病理组织学的变化.方法:依据GB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对其分别进行了为期90 d的毒性实验.结果:大剂量暴露组28 mg/kg以上剂量时雄、雌性大鼠周平均体重从第2周开始至实验结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小剂量暴露各剂量组各时间段与对照组比较基本无差异.大剂量暴露组28 mg/kg以上剂量组雄、雌性大鼠的食物消耗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雄性大鼠在大剂量喂食高效氟吡甲禾灵原药90d后,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水平都随剂量增加有下降;而小剂量喂食高效氟吡甲禾灵原药90 d后,仅rbc和hb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雌性大鼠在大剂量喂食高效氟吡甲禾灵原药90d后,wbc水平呈下降趋势,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差异(p <0.05,p<0.01),各剂量组rbc及h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而小剂量喂食高效氟吡甲禾灵原药90d后,各剂量组wb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还是具有显著性的(p<0.05),hb在剂量达到1.78 mg/kg时,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但各剂量组rb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雄性大鼠在大剂量喂食高效氟吡甲禾灵原药90d后,各剂量组血清ALT水平显著升高(p <0.05,p<0.01),各剂量组血清ALP、TBIL、CHE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而TP、TG呈下降趋势,各剂量组T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 <0.01);小剂量喂食高效氟吡甲禾灵原药90 d后,ALT、AST基本无变化,与大剂量暴露一样,ALP、CHE随剂量增高指标有所增高,TBIL、TP(p<0.05),TG的变化与大剂量暴露相似,也呈下降趋势.有意思的是,在小剂量暴露后雄性大鼠血糖,胆固醇呈下降趋势(P<0.05),大剂量暴露时GLU、CHOL指标则无此变化.雌性大鼠在大剂量喂食高效氟吡甲禾灵原药90 d后,各剂量组ALT、AST、ALP与对照组比较均有升高(p <0.05,p<0.01),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各剂量组血清ALB(p<0.01)、TP(p <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下降,肾功能中BUN(p <0.01)、CREA(p <0.05)与对照比较呈下降,且有剂量效应关系,大剂量喂食高效氟吡甲禾灵原药90d后各剂量组极显著地影响了CHOL、TG水平(P<0.01);小剂量喂食高效氟吡甲禾灵原药90d后,各剂量组血糖水平显著下降(P<0.05),显著降低了血CHOL和TG水平,其中血TG水平下降迭显著差异(p<0.05).结论:大剂量暴露和小剂量暴露产生了不同的毒性效应,98%高效氟吡甲禾灵原药对雄性大鼠经口染毒剂量为1.78 mg/kg·bw·d、雌性大鼠经口染毒剂量为7 mg/kg·bw·d以上时,对大鼠有毒性效应,雄性大鼠靶器官是睾丸.对雄性大鼠经口染毒剂量为0.18 mg/kg·bw·d、雌性大鼠经口染毒剂量为1.78 mg/kg·bw ·d以下时,对大鼠无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缝隙连接是否参与抑制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以原代及传代培养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为模型,实验分2组:对照组、缝隙连接阻断剂18α-甘草次酸(18α-—Glycyrrhetinicacid,18Q—GA)组。MTT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染料示踪分子传递法(划痕标记染料传输法)检测细胞的缝隙连接功能,Western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缝隙连接蛋白40(Cx40)和43(Cx43)表达。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18α-GA组MTT法测得的氏,。值及细胞周期S期比例均降低(P〈0.01),细胞增殖活性减弱;(2)与对照组相比,18α-GA组罗氏黄荧光染料传递百分数显著降低,缝隙连接功能明显减弱(P〈0.01);(3)与对照组相比,18rGA组Cx40和总Cx43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磷酸化Cx43与非磷酸化Cx43的比值显著降低(P〈0.01)。由此可知,18α-GA可能主要通过下调血管平滑肌细胞磷酸化Cx43蛋白表达,引起缝隙连接通讯功能减弱,从而抑制了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6.
柿叶黄酮的降血压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N^G-硝基-L-精氨酸甲酯(N^G-nitro-L-arginine-methlester,L-NAME)复制高血压大鼠模型研究柿叶黄酮对高血压大鼠的降血压作用。试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柿叶黄酮低、中、高剂量组(20mg·kg^-1·d^-1,40mg·kg^-1·d^-1,80mg·kg^-1·d^-1)、卡托普利组(10mg·kg^-1·d^-1)。每周测大鼠尾动脉压,给药4周后处死大鼠,测定血清中一氧化氮(N0)、血浆内皮素(ET)和血管紧张素(Ang)Ⅱ的含量。结果显示,柿叶黄酮能明显降低L—NAME诱导的高血压大鼠的血压(P〈0.05),并在剂量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血清N0含量上升[(77.15±15.14)μmol·L^-1vs(30.77±10.62)μmol·L^-1,P〈0.01],血浆ET含量降低[(56.21±9.23)pg·ml^-1vs(87.28±11.75)pg·ml^-1,P〈0.01],血浆AngⅡ含量降低[(503.4±33.40)pg·ml^-1vs(666.62±33.45)pg·ml^-1,P〈0.01]。柿叶黄酮可能是通过增加内源性舒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和减少内源性收缩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来调节两者之间的平衡而发挥其抗高血压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刘向东  李阳 《河南科学》2014,(5):730-733
通过建立大鼠下坡跑运动损伤模型,研究一次力竭性离心运动后不同时刻大鼠血清CK从亚细胞水平探讨一次力竭性离心运动后,骨骼肌超微结构损伤发生的机制,为运动训练和大众健身提供理论依据.将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安静对照组(C),运动后24h组(E2),运动后即刻组(E0),运动后48h组(E3),运动后12 h组(E1),运动后72 h组(E4),以速度16 m/min,坡度-16°进行跑台运动,运动100 min后,休息5 min,然后再运动100 min.在不同时刻观察大鼠血清CK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运动后即刻血清CK活性(2 035.42±426.49 U/L)与对照组血清CK活性(293.66±76.07 U/L)相比,非常显著的增高(P0.01),达到了峰值,而后逐渐恢复,运动后72 h组血清CK活性(425.51±143.34 U/L)与即刻组血清CK活性相比已显著恢复(P0.01),与对照组相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没有完全恢复到安静时水平.一次力竭性离心运动后即刻大鼠血清CK活性显著增高,而后逐渐恢复,运动后72h接近正常,血清CK活性的变化能够反映运动后骨骼肌超微结构损伤的状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鼠急性心肌梗塞(AMI)后在不同部位移植胚胎干细胞(ESC)的心肌组织形态学及血液动力学变化。方法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梗塞未治疗组(梗塞组)、梗塞中心移植组(中心组)、梗塞周边移植组(周边组)共4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成急性心肌梗塞模型,梗塞后1周移植体外分化并经标记的ESCs,移植后4周分别检测组织形态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变。结果周边组移植细胞稳定存活,而中心组移植细胞未能存活。心功能及组织学检测表明中心组与梗塞组无显著差异(P〉0.05);与梗塞组比较,周边组梗塞面积显著小于梗塞组(P〈0.01),(21.0±1.3)%VS(40.7±2.2)%;左室重量小于梗塞组(P〈0.01),(702.0±24.0)nagVS(882.2±32.6)mg;反应左室收缩功能的指标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和左室内压均大于梗塞组(P〈0.01),分别为(7.9±0.7)X103mmHg/sVS(5.9±0.5)×103mmHg/s和(117.5±10.7)mmHgVS(89.24-8.1)mmHg;而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均明显小于梗塞组(P〈0.01),(8.5±0.3)mmHgV8(13.6±1.2)mmI-Ig。结论梗塞周边区移植ESCs可以阻止心室重构、减少瘢痕面积、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