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的日本是世界闻名的多地震国家,在日本,一年一度全国统一的“地震防灾日”甚至像节日一样,搞得轰轰烈烈。在全民参与这一基础上,日本的地震预防预报研究始终处于世界前沿。 推测中的日本东海大地震 1944年,日本东南海域发生海底地震,并引发一场特大海啸。震前,专家发现震区曾有海底的地壳隆起现象。以此为契机,日本政府设立了“东海大地震预测”这一大型科研项  相似文献   

2.
我国东部处于环太平洋地震活动带边缘.西部地区又被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活动带贯穿。在这世界上最大的两条地震带的影响下,我国成为一个地震灾害频发的国家,自古至今,不断有破坏力很强的大地震发生。我们祖先对历次特大地震都进行了细致的观察,给我们留下了大量弥足珍贵的文字记载。  相似文献   

3.
刘德富 《科学通报》1986,31(12):917-917
著名的1906年4月18日美国旧金山大地震(M=8.3级)发生至今已近80年。为探讨其发生原因,本文研究了该次地震前后的气象变化,发现加利福尼亚州北部地区震前确有气象异常。其变化特征与作者对中国华北地区邢台、唐山等地震所做的气象变化分析结果十分相似。因此在有限的时空范围内通过监视气象变化,有可能预测某些突发性强震。  相似文献   

4.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M w7.8级大地震,震源机制解结果一致表明该地震为低角度逆冲型.迄今发生百余次余震,其中包括M s7.0级以上强余震,并触发正断层型小震群.此次地震发生于喜马拉雅碰撞造山带中段,位于1934年比哈-尼泊尔M w~8.1级和1505年木斯塘M w~8.2级地震之间的地震空区内,是自1950年察隅M w~8.4级地震以来喜马拉雅主逆冲断裂上发生的最大震级地震.为更好地理解这次地震,本文综述喜马拉雅造山带的构造背景、断裂组合构成和几何形态、历史强震分布和破裂范围、现代小地震活动性特征、强震孕育的基本模式、震间加载和同震位移的空间互补性.在简单介绍同震破裂的断面初始解基本特征基础上,初步讨论了这次尼泊尔地震与喜马拉雅带特征型地震的关系,与2008年汶川地震的比较,以及低角度逆冲地震破裂的地表出露和对区域地震危险趋势的指示意义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新疆伽师强震群过程中加卸载响应比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加卸载响应比理论应用于新疆伽师地震序列 ,发现在序列中较大地震 (M≥ 5)前 ,均出现加卸载响应比高值异常 .这说明在一定条件下 ,加卸载响应比理论可应用于地震短期预测 ,尤其是发生中强地震后 ,地震序列的早期判断 .伽师地震序列的预报实践 ,再一次说明了这种可能性 .  相似文献   

6.
属美洲板块的加利福尼亚州沿海有一狭条地带,西北向横卧在太平洋板块上。1200公里长的圣安德列斯大断层及一系列次级的断裂标示该地为地裂处,因而每年引起地震约万次,其中有感地震廖廖无几。但墨西哥1985年9月大地震的余悸却使加州人始终不敢掉以轻心。该断层的中心地区在丘兰姆和圣胡安·巴蒂斯塔之间,那里两大板块间每年蠕动仅3.5厘米,故无大地震。在该地区的北面和南面,两板块边缘为摩擦力所顶住,但太平洋板块却发生周期性的错  相似文献   

7.
1960年5月22日发生在智利的大地震(又称瓦尔迪维亚大地震),是迄今观测史上记录到的规模最大的地震,其矩震级为里氏9.5级。这次地震引起的海啸波及到智利以外的夏威夷、日本、菲律宾、新西兰东部、澳大利亚东南部和阿留申群岛,并引发了断层带两侧板块交错滑移了20米~30米。事后,这场发生在智利的大地震掀开了地震科学领域的一片新天地。英国自由撰稿人罗夫·斯密思(Roff Smith)为此撰文回顾了50年前的这场地震以及由此展开的分析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8.
位于亚洲东北部的日本,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世界上里氏6级及其以上的地震大约20%发生在日本,震级在2级、3级的地震日本差不多每月都有。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地区发生大地震,致使14.3万人死亡,其中90%的人是被地震引起的大火烧死的。在近几十年中,日本又发生过不少次大规模的强烈地震,例如,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2004年和2007年的新溻地震。  相似文献   

9.
四川芦山地震勾起了国人对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回忆,再想到近年来印度尼西亚、智利、日本等国多次发生8~9级大地震的情况,人们不禁会想:地球进入地震活跃期了吗?美国地质勘探局地球物理学家杰西卡.特纳说,尽管近年来世界各地发生了多次震级较大的地震,但"我们只能说地球在运动,目前没有明显证据显示地震增加"。同属美国地质勘探局的专家伊丽莎白.科克伦提供的数据显示,全球平均每  相似文献   

10.
破坏了这个国家的首都和使它的核心成为一滩废墟的墨西哥城大地震一年后,地震学家们开始揭开了围绕这一事件的几个恼人的秘密。这些科学家们说,最终,他们的研究可能修正他们对地震破坏城市的方式的理解。这次墨西哥地震是从太平洋底爆发,通过几条山脉和穿越250哩后才带着被减弱的力量冲击首都,造  相似文献   

11.
洪汉净 《自然杂志》2011,33(5):266-270
1990年日本云仙岳火山和1991年菲律宾皮那图博火山喷发,引发了菲律宾海板块西缘的活动。全球板块运动以及相应的地震、火山活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特大地震活动以南半球为主, 发生了2004年苏门答腊Mw 9.1大震(Mw是矩震级),2010年智利Mw 8.8级大地震。火山活动也有类似表现,两个VEI≥5(VEI是火山爆发指数)的喷发都发生在南半球。2011年日本仙台东发生Mw 9.1级大震造成巨大的灾难,也影响了世界地震活动的格局。考虑到1933年日本三陆大震后的图像,日本弧大震可能没有完全改变全球活动格局。  相似文献   

12.
汶川8级地震的形成机制与中国大陆近期地震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万天丰 《自然杂志》2008,30(3):125-127
此文概略介绍了四川汶川8级地震的主要特征和形成机制,介绍了余震的情况,讨论了关于地震预报问题。笔者认为,以历史地震资料为依据的中长期预报是比较可信的,临震预报的难度较大,目前尚未获得满意的成果。根据近百年来中国地震活动周期性的变化规律,探讨了未来几十年内我国大陆强震活动的可能分布特点。根据上千年的历史地震资料,讨论了华北地区未来相当于唐山地震的强震活动可能将在240年以后、300年以前的期间发生。  相似文献   

13.
在龙门山中、北段发生汶川Ms8.0级特大地震5年之后,2013年4月20日在龙门山南段发生了芦山Ms7.0级地震。基于芦山地震基本特征及其所处的龙门山断裂带的构造特征、地貌水系特征、重力异常分布特征,分析芦山地震发生的区域地质背景,并探讨2013年芦山地震与2008年汶川地震之间的关系。初步获得以下认识:①芦山地震并不是汶川地震的余震,它们是两次独立的地震,芦山地震与汶川地震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汶川地震可能促进了芦山地震的发生;②下地壳流向上仰冲可能是芦山地震和汶川地震共同的成因机制,这一成因机制可以很好地解释汶川地震与芦山地震之间的空区;③龙门山南段在山前发育多条断裂和褶皱带,使得这一地区由北西向南东的应力在山前多个断裂和褶皱带得到一定的释放,因此不具备发生类似汶川地震这样特大地震的构造条件。  相似文献   

14.
本文概要地总结了我国地震预报的主要进展,分析了短临地震预报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的主要原因,并从辩证认识角度探讨了短临预报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1 Introduction to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on Geophysics and Seismic Hazard ReductionThe earthquake is a natural phenomenon, which often brings serious hazard to the human life and material possession. It is a physical process of releasing interior energy of the earth, which is caused by interior and outer forces in special tectonic environment in the earth, especially within the lithosphere. The earthquake only causes casualty and loss in the place where people inhabit. Seismic hazard reduction is composed of four parts as seismic prediction, hazard prevention and seismic engineering, seismic response and seismic rescuing, and rebuilding.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龙门山地区2008年9月和2010年8月发生的大规模的滑坡和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实地考察,并在详细分析龙门山北段平通河地震前后输沙率变化情况的基础上,对龙门山地区2008年汶川地震驱动的地质灾害空间分布情况、龙门山地区地形地貌特征和龙门山地区降水空间分布情况作对比分析,获得以下认识:①汶川地震对该区地质灾害的影响将是持续的,震后地质灾害形成的松散物源将以河流为载体,被输送到下游,并对下游水利建设、防洪防涝等产生较大影响;②构造因素(汶川地震)和地形地貌因素为地质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气候(降水量和降水强度)则为直接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17.
林慧榕 《科学之友》2007,(10B):38-39
文章阐述了地震烈度为8°及以上的地震区域,电气设备的抗震设计及抗震措施。  相似文献   

18.
电气设备抗震设计及选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地震烈度为8°及以上的地震区域,电气设备的抗震设计及抗震措施。  相似文献   

19.
前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布利亚特地质研究所斯捷潘诺夫娜(Н.З.Степанновна)以勒拉—维柳伊河间地带为例,通过风洞实验、矿物学研究及野外考察,第一次划分出一种新的非传统砂金成因类型——风成砂金,以详实的资料论证了风成砂金的成因、形态、分布规律及富集特点。指出环形及空心球状金粒是鳞片状金在风力环境中机械改造的结果,提出了风成砂金矿类型划分依据。  相似文献   

20.
NSFC Earth Sciences Department is about to approve two Director's Fund projects to provide better scientific support to the rescue and relief efforts and collect first-hand data with major scientific significance in post-earthquake Wenchuan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One project is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stress field of post-earthquake (M=8.0) deformation and the strong aftershocks in Wenchuan County and the other is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studies on geological hazards and secondary disasters of blocking up river caused by earthquake in the Coun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