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抗冲击性能试验研究与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组钢纤维体积掺量分别为0、0.5%、1.0%、1.5%、2.0%的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圆饼试件进行了自由落锤冲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钢纤维的掺入可以提高轻骨料混凝土的抗冲击性能,而且钢纤维的体积掺量越多,提高效果越明显.由于试验结果具有较大的离散性,借助数理统计的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随着钢纤维掺量的改变,铜纤维轻骨料混凝土抗冲击性能的变化规律.采用对数正态分布和两参数的威布尔分布分别对5组钢纤维轻骨科混凝土的抗冲击性能进行概率分布拟合,拟合结果表明,对数正态分布和两参数威布尔分布均能很好地描述不同掺量钢纤维轻骨科混凝土的抗冲击性能.最后,采用两种分布拟合了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的抗冲击性能方程.  相似文献   

2.
史宇 《科技资讯》2012,(7):39+42-39,42
向再生混凝土中添加钢纤维可以明显盖上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特别是对其抗冲击性能的改善效果。由于钢纤维外形对再生混凝土的抗冲击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本文针对这一影响作用通过冲击性能对比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证实,钢纤维外形复杂或同型号长径比越大,对再生混凝土抗冲击性能提升越高。  相似文献   

3.
为增强低强度珊瑚混凝土的抗冲击荷载性能,进行了聚丙烯纤维增强0.33、0.4和0.47三种水灰比的珊瑚混凝土抗冲击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掺加聚丙烯纤维可以有效地降低珊瑚混凝土的脆性,延缓冲击裂缝的形成和开展,进而增强珊瑚混凝土的抗冲击性能;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聚丙烯纤维掺量的增加,初裂冲击次数和破坏冲击次数均呈递增趋势,珊瑚混凝土初裂和破坏时吸收的能量逐渐增大;过多的聚丙烯纤维在珊瑚混凝土基体中不易均匀分散,并使界面过渡区孔隙率与缺陷增多,增强效果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4.
以结构简化后的模块化平台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水下爆炸设备抗冲击试验设计标准,设计试验工况使其达到GJB150.18—1986规定的最严酷考核工况,对此单层隔振平台进行抗冲击试验并与设计谱输入下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试验设计合理,最严酷工况下谱位移达到设计要求,试验后模块化平台模型外观完好,未出现塑性变形,模块化平台冲击响应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符合,模块化平台的加速度峰值与谱加速度相较于浮动冲击平台内底减小幅度在95%以上,表明单层隔振平台具有良好抗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5.
针对基于弹簧支撑的缓冲单元抗冲击性能研究较少的现象,以某试验缓冲平台为研究对象,考察基于弹簧支撑的缓冲单元的抗冲击性能,以最恶劣工况考核了缓冲单元的抗冲击性能。研究表明基于弹簧支撑的缓冲单元具有较好地抗冲击性能。通过分析弹簧刚度对缓冲性能的影响,得出弹簧刚度应在200~250 kN/m范围内选取。通过研究,为基于弹簧支撑缓冲结构的进一步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钢纤维混凝土抗冲击性能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不同钢纤维体积分数与不同钢纤维长径比对混凝土基体抗冲击性能增强作用的影响,利用ANSYS/LSDYNA3D有限元计算软件,采用损伤材料模型,数值模拟了钢纤维混凝土圆柱体撞击素混凝土靶板的过程.分析了不同初速条件下靶板破坏体积与冲击动能的关系,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结果表明:钢纤维体积分数越大,钢纤维长径比越大,钢纤维混凝土基体的抗冲击性能越好;同时也说明,损伤材料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混凝土类材料在冲击作用下的破坏情况.  相似文献   

7.
非滑动型连接钢框架抗冲击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一种新型非滑动型钢柱脚减震装置进行了抗冲击性能研究,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非滑动型连接钢柱脚的恢复力模型,并以此对一钢框架模型进行了弹塑性时程分析.分析中采用了2种不同的方案:在钢柱脚加装减震装置;按传统外露式柱脚.将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非滑动型连接装置可以有效的减小结构的冲击残余变形;减震装置中的弹簧和楔块有效的实现了塑性耗能,控制了冲击荷载中结构刚度的衰减;钢柱脚减震连接对底层变形的影响较明显.研究表明,这种非滑动型连接装置对于控制结构变形、耗散冲击能量具有明显的效果,使结构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8.
水下爆炸抗冲击标准可以为舰船及舰载设备抗冲击试验的设计及实施提高科学的依据。搜集了国外水下爆炸抗冲击相关标准,以及依据标准建立的抗冲击试验设施和开展的抗冲击试验,分析了国外抗冲击标准的特点,对我国的抗冲击标准建立与完善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掺碳纳米管、钢纤维、碳纳米管及钢纤维混掺时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碳纳米管和钢纤维均能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单掺碳纳米管的最优质量分数为0.1%、单掺钢纤维的最优体积分数为2%;单掺或混掺纤维对钢筋混凝土的抗冲击性能的提升更为明显,同时当混掺两种纤维时对试件抗压强度和抗冲击性能均表现为正混杂效应。  相似文献   

10.
针对泥石流块石灾害频繁发生,提出了一种新型索网与钢管结构.通过固体球形块石冲击实验研究了该结构的冲击动力响应,对实验进行数值模拟,对比模拟与实际测试结果.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结构进行参数分析,得到结构的破坏模式.结果表明,结构有3种破坏模式,冲击物的质量、冲击物的速度和冲击高度影响结构的抗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11.
工业控制安全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控制的安全性是系统全生命周期内始终需要关注的重要指标。文章首先给出与安全性密切相关的重要概念的定义,并阐述了其中容易混淆的若干关键概念的区别;其次对工业控制安全中的主要科学问题,包括安全性设计和安全性评估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发展现状进行了叙述;最后进行总结,并对工业控制安全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基于JEDEC标准,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了具有5个POP封装组件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讨论了PCB板阻尼、焊点形状、焊点材料及焊点直径对该封装组件在跌落冲击过程中动态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POP封装组件关键焊点的最大法向拉应力随PCB阻尼和焊点直径的增大而减小;截顶球形焊点最大法向拉应力都大于柱形焊点的最大法向拉应力;无铅焊料焊点最大拉应力大于锡铅焊料焊点最大拉应力,而对于无铅焊料,角焊点最大拉应力随着含锡量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3.
采用砂浆磨损和简支梁冲击的实验方法,研究了石墨、滑石粉、玻璃维珠3种填料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冲击性能和磨损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填料的增加,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的磨损性能增加,但冲击强度急剧下降.因此,从工程应用的角度考虑,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的填料质量分数不宜超过10%.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材料在不同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动态力学性能,需测量冲击载荷与时间的变化规律。根据介质中弹性应力波传播理论和胡克定律,采用了冲击载荷间接测量方法、研制了相应的测试系统。利用钢球作为加载体对该测试系统进行验证,并得到了相应的测试结果。通过理论计算和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得出,所提出的冲击载荷间接测量方法正确、研制的测量系统可靠,可为后期的测试装置研制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5.
 流程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问题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聚焦工业企业运行的五大核心--“人、机、料、法、环”,以工业操作系统为平台,采用第五代移动通信(5G)、窄带物联网(NB-IoT)和云计算等技术,围绕人员安全、设备安全、物料安全、工艺安全和环境安全,提出了安全生产整体解决方案,以满足企业用户的安全需求,为工业互联网时代工厂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强夯法的加固机理和强夯过程中土体的变形规律,专门设计了半模试验箱和用于测试动应力的微型土压力盒,采用半圆形夯锤,进行强夯法加固粉土地基室内模型试验.分析夯击次数、落距、能级和锤径等参数变化时,土体内部动应力和位移的变化规律,研究各种参数变化对强夯加固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能级一定时,单击夯沉量和影响深度随着夯击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累积夯沉量和影响深度随着夯击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在不同能级作用下,随着落距的增大,影响深度总体是在不断地减小;夯坑深度和影响深度都随着能级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影响深度与夯坑深度比值介于3~4之间;影响深度随着锤径的增大而减小,影响宽度则随着锤径的减小而有所增大.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动态加载下红陶土的动态力学特性,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动力学试验系统,开展了含水率分别为5%、7%、9%、11%、13%和15%,冲击速度分别为6 (m·s-1)、8 (m·s-1)和10 (m·s-1),共计 18组不同含水率和冲击速度的红陶土试样测试实验,分析了不同含水率和应变率条件下红陶土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冲击速度的增大,红陶土具有明显应变率效应;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红陶土的动态应力–应变关系曲线随加载应变率的不同呈现2种曲线类型,分别为脆-塑性破坏和脆性破坏,随着应变率的增加,红陶土破坏过程由塑-脆性破坏逐转变为脆性破坏;在冲击速度单一因素影响下,红陶土的抗压强度、动态弹性模量均随应变率的增大而增加,并随着含水率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钢管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耐撞性能,采用落锤式冲击试验方法对其抗侧向冲击性能及破坏特征进行研究.获得钢管混凝土试件在不同冲击能量下冲击力时程曲线和试件的最大侧向位移,并分析了试件破坏形态及特征.实验结果表明:管壁厚度一定时,冲击力时程曲线经历3个阶段:迅速加载、平台值和卸载;随着冲击能量的增加,试件的侧向挠度增大;当钢管混凝土受到侧向冲力时,构件有明显的屈服现象;冲击能量越大构件的动力响应越明显.表明钢管混凝土构件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19.
液-液两相介质中液滴在冲击作用下的演变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自行研制了一种用于研究冲击作用下,液-液两相体系中液滴变形及其破碎现象的坠落实验装置,并通过在油为连续相环境中生成球形液滴,对液滴在冲击作用下的演变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装置在液.液两相介质中液滴变形破碎机理问题研究中展示出其特有的优势和潜力;通过高速摄影所记录的液滴演变过程,总结出本实验条件下四种较为典型的演变模式,根据其演变特征分别称之为袋状、帽状、竹节状和蘑菇状模式.这些模式所伴随的变形、破碎等过程具有不同的特点,其中有些模式在已有的公开文献中尚未见到相关报道.此外,针对几个重要参数,如冲击强度、液滴直径、相界面张力、液滴及外环境油相密度等开展了一定的研究.在此基础上,重点关注冲击强度和液滴直径两个参数对液滴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坠落高度和液滴直径存在一定的等效性,即适当的坠落高度和液滴直径搭配可以得到类似的演变模式.  相似文献   

20.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进行焊接热模拟实验,研究16Mn钢经微Ti和Ti-Mg处理后焊接热影响区组织及冲击性能的变化,并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法观察和分析实验钢的夹杂与冲击断口形貌.Ti和Ti-Mg复合处理试样的热影响区显微组织分别主要是晶界块状铁素体+晶界侧板条铁素体和晶内针状铁索体+晶界块状铁索体.经Ti处理后钢中夹杂物主要为5μm左右的TiOx+MnS复合夹杂,经Ti-Mg复合脱氧后钢中夹杂物主要为2μm左右Ti-Mg-O+ MnS组成的复合夹杂,且后者明显细化了钢中夹杂物尺寸.Ti-Mg复合脱氧试样中存在大量细小夹杂颗粒,一方面可钉扎裂纹,另一方面诱导形成了使大量针状铁素体,大焊接热输入条件下Ti-Mg复合脱氧试样热影响区冲击韧性明显强于单独Ti处理的试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