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节能砌块隐形密框墙板受力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通过对6片节能砌块隐形密框墙板1/2模型的试验,研究标准墙体的主要破坏过程,并对钢筋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墙体的破坏过程大体可分为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破坏阶段,分别对应不同的力学模型.墙体中,肋梁、肋柱与内部填充砌块、墙板与外框具有良好的共同工作特性.此外,距边第二内肋柱在弹性阶段分担部分整体弯矩,在弹塑性阶段分担部分水平荷载;内肋柱分担部分水平荷载;肋梁主要承担水平荷载;边肋柱主要承担墙体的整体弯矩.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节能砌块隐形密框墙板的抗震性能,利用结构分析软件SAP2000V11建立了节能砌块隐形密框墙板简化计算模型,对该墙板进行push-over分析,分析了墙板在遭受罕遇地震后可能出现的破坏状况,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对所建立的墙板简化计算力学模型进行Push-over分析是可行的,且该墙板的抗震性能良好。该成果对隐形密肋框架结构体系的进一步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设计6片比例为1:2的模型墙体,通过拟静力试验研究节能砌块隐形密框墙体抗剪承载力性能,以及墙体受剪承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影响节能砌块隐形密框墙体受剪承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隐形密框的强度及墙体配筋起主导作用.通过模型墙体的拟静力试验及其数据的统计回归,定义混凝土砌块强度,配筋等对墙体抗剪影响因素的贡献值,提出节能砌块隐形密框墙体实用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4.
研究开洞节能砌块隐形密框复合墙体的抗震性能,对6片1/2缩尺的开洞密框复合墙体进行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研究不同参数对结构构件受力性能的影响.试验考虑了墙体的配筋率、开洞形式对构件的承载力、刚度、变形、延性耗能、破坏形态及刚度退化等的影响,得出相应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骨架曲线等,并建立相应的开洞复合墙体恢复力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肋柱配筋率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复合墙体承载力、延性变形性能,而肋梁配筋率的增加有利于约束后期横向滑移变形,变形性能较佳;随着墙洞比系数的减小,复合墙体的强度、刚度有所增加,滑移变形较少,极限位移变形较少,前期刚度退化较平缓,后期下降段强度变化较明显,滞回曲线相对饱满,延性耗能、抗震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节能砌块隐形密框墙板偏心受压承载力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片1/2模型节能砌块隐形密框墙板进行偏心受压试验,分析各试件的破坏过程、协同工作性能、破坏形态及承载力,得出承载力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且偏于安全,该公式可用于节能砌块隐形密框墙板的偏心受压承载力计算.随着偏心距的加大,试件由小偏心受压逐渐变为大偏心受压,其破坏荷载逐渐减小,而延性逐渐加大,符合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破坏规律.密框和砌块间可以很好地协同工作;试件的偏心受压破坏属于材料破坏范畴,不会发生试件平面外纵向弯曲破坏.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节能砌块隐形密框墙板材性复杂、弹性常数不易确定的问题,在6片比例为1/2的隐形密框墙板拟静力水平加载试验以及数值模拟的基础上,通过对墙板特殊构造的分析,利用复合材料力学的知识,按照截面上混凝土含量不变的原则,介绍单向纤维加强方法,在此基础上,将节能砌块隐形密框墙板等效为正交各向异性的双向纤维加强复合材料,建立墙板的复合材料力学模型;提出墙板等效弹性常数的理论计算公式;进而将墙板简化为各向同性的计算模型,给出墙板弹性常数的实用计算公式,为节能砌块隐形密框墙板的实用弹性刚度计算公式提供必要的参数.将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对墙体的弹性抗侧刚度的计算公式进行修正,提出适合于节能砌块隐形密框墙板的弹性抗侧刚度的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由等效复合材料力学简化模型推导的弹性常数及刚度计算公式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用价值,能够满足实际工程计算需要.  相似文献   

7.
对6片节能砌块隐形密框墙板1/2模型进行拟静力试验,分析墙板开裂过程及裂缝发展规律的试验结果,比较该类型墙板的几种破坏模式及受力机理.结果表明,裂缝在发展过程中呈段状分布的主要原因是隐形密框具有阻断作用;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对节能砌块隐形密框墙板的受力影响,随它们各自的参数变化而变化,可以考虑优化参数以达到墙板合理的构造组合.对于节能砌块隐形密框墙板,其剪切破坏是比较合理的破坏模式.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剪跨比节能砌块隐形密框复合墙体的抗震性能和恢复力特征,对6个1/2缩尺试件进行水平低周往复加载试验,考虑不同剪跨比对试件的破坏结果、滞回特性、骨架曲线、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指标的影响.根据节能砌块隐形密框复合墙体的滞回特性和受力特点得到该墙体的恢复力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当剪跨比增大时,试件的延性及耗能能力提高,刚度退化速率降低;试件滞回曲线捏拢明显且都为反S形;提出的不同剪跨比节能砌块隐形密框复合墙体恢复力计算模型与复合墙体的试验曲线有较好的吻合度.  相似文献   

9.
基于通用有限元计算分析软件并结合自定义材料子程序模型,对水平往复荷载及轴压力下的密肋复合墙体框格试件进行了梁式建模、壳式建模及梁壳式建模方式下的数值模拟.基于不同有限元建模方式,混凝土材料模型分别选用汪混凝土本构模型和经典混凝土弹塑性+断裂本构模型,而钢筋材料模型统一采用汪钢筋本构模型.通过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探讨了影响往复荷载下密肋复合墙体框格数值模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约束砌体的受力性能,探讨约束砌体的非线性分析方法,通过合理的计算假定,建立了约束砌体的有限元模型,对约束砌体进行了非线性全过程有限元分析,与试验结果的比较表明,在合理的假定下可以获得较为准确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1.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考虑框支梁高跨比(hb/l0)、抗震墙截面宽度与高度比(Bw/Hw)、密肋复合墙高跨比(hw/l0),通过对框支-斜交密肋复合墙结构计算结果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对构件关键部位内力和整体结构最大转角影响因素进行显著性分析,得出hb/l0和Bw/Hw对框支梁和框支柱的部分内力具有显著影响,对整体结构最大转角具有一定影响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框支梁内力系数实用设计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应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以复合墙体剪跨比、边框柱截面尺寸及配筋率等作为变化参数,依据前期的密肋复合墙体压弯剪复合受力性能的试验及数值分析结果,对密肋复合墙体的破坏模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非线性数值分析.根据密肋复合墙体弯压破坏模式影响因素的交互性,提出了复合墙体工程设计中防止发生脆性破坏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通过有限元程序分析了钢丝网架节能墙板相关设计参数对变形的影响程度,为钢丝网架节能墙板的设计、试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建筑工业化的迫切需求,进一步拓展钢框架-钢板墙结构和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结构2种典型结构体系在高烈度区的应用,以某高烈度地区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为结构方案原型,分别对其进行多遇地震下的反应谱抗震设计,并补充了弹性动力时程分析验算,同时对比分析了罕遇地震下2种结构的弹塑性抗震性能。结果表明,钢框架-钢板墙结构体系在地震作用下的侧移模式呈弯曲型,塑性铰主要出现在钢板墙附近的梁端和柱端,而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结构体系侧移模式呈剪切型,塑性铰主要出现在结构中间层的梁端。2种结构体系均能够满足预期的抗震设计要求,适用于高烈度区的多高层民用建筑。  相似文献   

15.
高智琛 《实验室科学》2012,15(6):120-123
高校实验室是隐性知识储量最多、资源最丰富和集中的部门,也是能够代表和反映学校科研水平、教学水平、学术水平的重要部门。从高校隐性知识的概念出发,在论述挖掘高校实验室隐性知识必要性的基础上,针对目前高校实验室在隐性知识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从促进隐性知识转化与共享的条件出发,探索促进高校隐性知识转化与共享的具体措施,对于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声誉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层建筑隔震设计时,由于使用要求,业主会提出一些特殊的设计要求,因此如何在满足各项要求下取得较优隔震效果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以某拟建工程为研究对象,根据隔震设计目标,进行方案设计比选和参数分析,主要考虑了单纯隔震方案、增设剪力墙+隔震方案以及增设阻尼器+隔震方案三种情况,通过大量的参数分析和方案比选得到了满足设计目标要求的最佳方案。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高层隔震结构来说,增设剪力墙是提高减震效果的一种手段,但是增加较少剪力墙对减震效果的贡献有限,增加较多剪力墙则会涉及到建筑使用功能要求等相关事宜;而改变隔震层非铅芯支座的个数,优化隔震层阻尼器的设计参数可以得到理想的减震效果,有效控制隔震层位移。  相似文献   

17.
大型锻造液压机全预紧机架的整体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三维有限元接触计算方法分析了大型锻造液压机全预紧机架的整体工作性能,较为确切地计算了各部件的变形及彼此间的接触内力分布,并给出了梁-柱结合面缝隙的具体形态。在此基础上确定了预紧参数。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动力特征,特选取某典型的高层短肢剪力墙结构,并将其和普通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动力特性进行比较.根据模拟振动台试验的结果,运用SATWE 软件进行分析,得出短肢剪力墙结构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