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中国饮食文化以儒家文化和哲学思想为根基,追求"五味调和",讲究艺术享受,而艺术的灵感就来源于调味料。在5 000年前,就有了"制盐"的生产。大约在3 600年前就开始用盐加工调味品,形成了"甘、咸、苦、辛、辣"的"五味之说"。这些我们常见的调料不仅仅可以在烹饪的时候调味,还具有养生保健的功效。  相似文献   

2.
<正>"风马牛不相及"这句成语,难就难在"风"到底是什么意思。在这里,"风"肯定不是名词,也不是自然界刮的"风",目前的解释有两种。那么究竟是哪两种呢?成语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其中还有很多与生物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确理解这些成语的意思,可以帮助我们掌握许多生物知识。《尚书·牧誓》:"牝鸡之晨,惟家之索。"牝:母,雌性,与牡相对;索:尽,完结。母鸡报晓,家境就会衰落。旧时比喻妇女掌权当政,国运就会败落。  相似文献   

3.
我们做菜、进食时,总是会习惯性地丢弃食物中的某一部分。比如处理鱼的时候,总是会丢弃鱼鳞,吃橘子时,把橘络择得干干净净。可就在我们这样不断丢弃食物"废品"的时候,我们也丢弃了营养。你更想象不到的是,这些"废品"中,往往还含有比我们经常食用的"正品"还多的营养价值。聪明的你,只要多花些心思,就能将这些食物变"废"为宝。  相似文献   

4.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天宫一号"成功发射,从此太空有了"中国家"……人们对"天宫一号"的印象,最为深刻的是2009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闪亮登场的"天宫一号"飞行器模型。从那时起,中国人就开始企盼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的一天,盼望早日揭开我国空间站的神秘面纱。这一天很快就来临了。2011年6月29日,这个"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及其装载的各项科学实验载荷已完  相似文献   

5.
印度孟买一家公司近日在《印度时报》刊登的一则广告引起了舆论的喧哗。在广告中,这家公司宣称自己的一种产品是"从美国引进的最新技术,可以让你在怀孕之前就决定孩子的性别"。在这个叫基因选择公司的网站,你可以网购到他们的产品,这个玩意叫"生男生女魔盒"。这种"魔盒"有两种不同颜色——如果顾客想要男孩,就买  相似文献   

6.
正"喂,去校门口帮我拿个快递!""我不在学校啊!"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最近,漫画《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突然火爆朋友圈,比如"乘坐在友谊之船的两个好朋友,如果有一方变瘦,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甚至发展为流行语。还有各种版本风靡,比如"媒体狗"版就戳中许多人的内心。  相似文献   

7.
从空中往下看,只见一台巨大的"打印机"正在地面上"打印"出一条条巨幅的"纸带",这不是打印机,也不是科幻影片中的镜头,而是荷兰的自动铺路机工作时的场景。只要把砖块喂进自动铺路机的"大嘴",就出现平整美观的砖块人行道了。这台铺路机就像打印机一样为人们方便快捷地铺设人行道。这种铺路机名为tiger-stone,意思是"吞食石头的老虎机",听起来  相似文献   

8.
新德里科学与环境中心主任钱德拉·布尚:"我认为对一些失误提出质疑这没错,但如果因此就说气候变暖没这回事,那就有点太过分了。"  相似文献   

9.
第九讲:发明创造勤于"三动"发明创造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进行发明创造需要我们"想"、"说"、"做",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就体现在"想"、"说"、"做"的过程中。这就要求青少年勤于"三动",一是动脑想,二是动嘴说,三是动手做。动脑想。兰花是小学三年级学生,她用扫帚扫楼梯时,台阶  相似文献   

10.
救火     
《科学24小时》2012,(12):43
一个物理学家,一个化学家和一个统计学家被召到院长办公室,他们刚刚坐定就发现一个废纸篓着火了。物理学家说:"我知道怎么办,把材料温度降至可燃温度以下,火自然就灭了。"化学家不同意:"不对,必须先切断氧气的供应,缺少了反应物,火才会灭。"正当物理学家和化学家争论不休的时候,他们  相似文献   

11.
<正>宙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神"。他手里除了有进攻利器"闪电杖"外,还有防守神物"宙斯盾"——一面雕有蛇发女妖美杜莎头像的盾牌。传说谁见了这面盾牌就会立即变成石头,宙斯盾因此得名……1969年12月,美国海军提出"空中预警与地面整合系统"的概念,由于其英文缩写(AEGIS)的意思刚好是希腊神话中的宙斯之盾,因而也被译为"宙斯盾"系统。宙斯盾系统通常搭载在巡洋舰或驱逐舰上,成为舰队的"眼睛",甚至是"大脑"。而搭载有宙斯盾系统的巡洋舰或驱逐舰,也就顺其自然地被称为宙斯盾舰。  相似文献   

12.
刘珍平 《科学之友》2007,(12):141-142
就"文明窗口"的建设,论述了加强和改进"文明窗口"建设的意义,并提出如何加强和改进"文明窗口"建设.  相似文献   

13.
古往今来,有关"鬼屋"的传说层出不穷。在印度,曾发现过这样的"鬼屋":凡是住在这些房屋中的人,不多久就会得一种怪病——口齿不清、面部发呆、手脚发抖、双目失明、精神错乱,最后全身扭曲惨叫而死。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也有过一座"鬼屋",谁住进这座房子,很快就要得大病,严重者很快离开人世。在我国,这种"鬼屋"也不罕见。我国南方某地就曾有一座这种"鬼屋",人住进去不久就会犯病,继而死去.后来有三名身强体壮的小伙子,为了破除迷信,特地搬到里面去住,几天过后没发现任何问题。过了一年左右,这  相似文献   

14.
正画笔不止一种,艺术家的创作方式就像他们的作品一样,天马行空、创意无限。本期"图味百态",我们就来领略下意料之外的"妙笔"和艺术气息浓郁的笔尖之作。  相似文献   

15.
含羞草或合欢等豆科植物白天打开叶子,一到夜里就闭上叶子"睡觉",这种由叶子的开闭引起的植物的"睡眠运动"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最早的记录可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留下的亚历山大帝命专部下调查"何以睡眠"的记录。到了18世纪,法国  相似文献   

16.
<正>从幼年开始,他就被"天才"、"神童"、"叹为观止"、"难以置信"等与神奇相关的词语包围:2岁就用积木教更大的孩子如何数数;9岁开始学大学数学课程;13岁成为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迄今最年轻的金牌获得者;20岁获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24岁成为正教授;31岁获被誉为"数学界诺贝尔奖"的菲尔兹奖……  相似文献   

17.
<正>"海燕"、"海鸥"、"凤凰"等名称除了代表鸟类,你知道它们还是台风的名字吗?是的,"台风"对于我们来说应该算是熟悉的字眼,通过各类媒体我们常常能听到台风的相关天气预报,从"狂风"、"暴雨"、"洪涝"等这些与之关联的词语,就能对它们"暴躁的脾气"了解一二了。殊不知台风带来自然灾害的同时,也有"可爱"的一面,它们常常不走寻常路,有的移向陆地,有的消散在海洋上,爱跟科学家预报员们调皮地捉迷藏。台风在海洋上走过的轨迹就像一场盛装舞蹈,它们穿着蕾丝花边裙迈着优雅的舞步出场,又拖着长长的白纱绝美谢幕。  相似文献   

18.
有人曾对一些参加考试的学生做试验,发现这些学生若把最后的三分钟时间想成"只剩三分钟",就容易使自己产生紧迫感,如果想成"还有三分钟"时,心理上就会比较乐观,答题也就会容易得多,这就说明.在同样的时间内,人们的心态不同,采取的措施不同,其结果也会大不一样。  相似文献   

19.
在20—21世纪之交,我们曾经论及,就科技领域而言,如果将20世纪称作"物理学世纪",那末或许就可将21世纪称作"物理学应用世纪"。目前这新世纪已过去了十年,20世纪初叶起始的现代物理学,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构建和延拓,已经展示出光  相似文献   

20.
方草 《科学之友》2010,(1):22-22
科学技术进步给人类带来极大的方便和自由。可是真不是吓唬你,许多电子设备和仪器可以对你进行全面监控,你很快就会被"罩起来"。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这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