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叙利亚借美压以;美国将叙纳入中东和平轨道;以色列与美国则在调整关系;三方围绕“戈兰高地”纵横捭阖。中东和会自1991年10月在马德里启动以来,阿以双方在美国的推动和协调下进行了两年多的艰苦谈判。谈判从浅入深,终于在去年9月13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签署了巴以和平协议。  相似文献   

2.
5月4日~5日,旨在打破中东和谈僵局的巴以美三方会谈在英国首都伦敦举行。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分别同内塔尼亚胡和阿拉法特进行了多轮单独会谈,但最终未能弥合分歧。伦敦会谈无果而终。伦敦会谈没有结果是在预料之中的。这次会谈的中心议题是美国提出的以色列从约旦河西岸13.1%的土地撤军方案。实际上,根据巴以奥斯陆协议,以色列早应分阶段完成从约旦河西岸大部分领土撤军,即以色列在巴以最终地位谈判于去年5月开始前就撤出约旦河西岸40%的被占领土。巴勒斯坦方面一直坚持应按巴以已有协议确定以撤军幅度,但这次巴方在美国保证以色列将继续撤军的条件下接受了13.1%撤军幅度的美国方案。内塔尼亚胡虽然面临各方压力但仍拒绝接受13.1%的撤军幅度,据说以方最多只能答应交出11%的领土。实际上,在撤军幅度之争的背后,隐藏着双方更深刻的分歧,巴勒斯坦坚持要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家,  相似文献   

3.
“金钱换和平”、“‘结构’换和平”都非良策;土地换和平才是谈判基本原则。随着工党领袖巴拉克出任以色列总理,中东和平进程也出现了转机。去年9月,在美国、埃及等国的协助下,以色列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签定了《沙姆沙伊赫协议》;11月初,克林顿又借在挪威纪念拉宾遇刺逝世四周年之际同巴拉克和阿拉法特举行了首脑会谈,确定要在今年2月达成关于永久地位问题的框架协议,9月签署巴以永久和平协定。现在,巴以达成框架协议的期限已经临近,巴以关于永久地位的谈判问题日渐凸显。那么,巴以关于永久地位的谈判结果会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土地换和平”,是否会出现其他和平手段,如以“金钱换和平”、“‘结构’换和平”?成为人们  相似文献   

4.
经过三个多月的艰苦谈判,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终于在国际调解下,于1月17日正式签订了希伯伦撤军协议。这项协议规定以色列在10天之内从希伯伦80%的地方撤军,并规定从今年3月开始,按照1995年签订的第二个奥斯陆协议即扩大约旦河西岸自治协议,分三阶段撤出除犹太人定居点和军事地点以外的  相似文献   

5.
9月5日凌晨0点10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在埃及著名旅游胜地沙姆沙伊赫签署《沙姆沙伊赫备忘录》,从而打破了停滞3年之久的中东和平僵局。就在协议签署的前一天,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飞抵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与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会谈了两个多小时,转达了以色列愿意恢复叙以谈判的信息。而在此之前,叙利亚和以色列之间的频送秋波已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巴拉克旋风在《沙姆沙伊赫备忘录》签字仪式上,巴拉克饱含深情地说:“站在21世纪的门槛,中东人民正在迎接新  相似文献   

6.
王晋 《世界知识》2020,(5):48-49
1月28日,时值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访美之际,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佛罗里达的海湖庄园公布其上任以来首个有关巴以和平的方案——《从和平到繁荣:改善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人民生活的愿景》(以下简称"《愿景》")。  相似文献   

7.
10月11日第44届联大证书委员会通过决议草案接受民柬代表证书。巴解宣布巴以会晤5点立场;13日巴解拒绝美国提出的巴以谈判建议;14日针对维护自决权和实现中东和平等问题又提出新的5点和平计划;19日巴勒斯坦国总统阿拉法特提出访问叙利亚三条件。 12日以色列总理沙米尔拒绝美提出的美,埃及和以色列外长会谈的建议;24日以色列内阁表示原则接受贝克计划。拉美8国集团第三次首脑会议昨今在伊卡举行,发表《伊卡宣言》。 13日南非黑人运动领导人西苏鲁和其他7名政治活动家获释。 16日世界粮食日。以保守党主席杨·西塞为首的挪威新政府在奥斯陆组成。埃及提出推动中东和平三原则。萨尔瓦多游击队在圣何塞与克里斯蒂亚尼政府进行第2轮谈判。 17日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部分党员开会宣布该党依然存在,18日匈国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国名将“匈牙利人民共和国”改为“匈牙利共和国”,19日匈又另成  相似文献   

8.
9月28日沙龙“参观”圣殿山,引发了巴以之间的大规模冲突。然而以色列总理巴拉克在赴沙姆沙伊赫参加首脑会议前接受美国《时代》杂志独家采访时却说:“我不认为沙龙参观圣殿山是个好主意,但这并不是引发冲突的真正原因……沙龙去参观那些地方没有违反任何和平协议,这是以色列人的权利。”后来沙姆沙伊赫首脑会议发表主席声明,认为巴勒斯坦方面应立即收缴非法武器,重新逮捕冲突期间  相似文献   

9.
发轫于1991年10月的马德里中东和会,标志着不共戴天的巴以双方开始踏上艰难的谋和之途。从马德里的公开接触,到奥斯陆的秘密谈判,决定巴以两个民族命运的和平隧道一点点延伸着。1993年9月,巴以终于正式签署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奥斯陆协议》。  相似文献   

10.
时事概览     
正美国迁馆激化巴以矛盾5月14日,美国驻以色列大使馆正式在耶路撒冷开馆。此举激化了巴以矛盾,给巴以冲突的解决制造了新障碍,也给地区紧张局势增添了更多不稳定因素。开馆仪式上,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过视频发表致辞称,美国驻以使馆从特拉维夫迁至耶路撒冷是一件早就该做的事。他宣称,美国仍"致力于促成(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持久  相似文献   

11.
正6月24日至28日,英国王室重要成员、王位第二顺位继承人威廉王子出访约旦、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成为首位正式访问巴以的英国王室成员。访问期间,威廉王子在耶路撒冷和约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分别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巴勒斯坦国总统阿巴斯举行了会晤。但鉴于巴以关系紧张,且恰逢美国将驻以使馆迁至耶路撒冷引发巴勒斯坦人强烈抗议并进一步导致血腥冲突的敏感时期,威廉王子不得不在访问期间审慎而行。  相似文献   

12.
时事概览     
《世界知识》2017,(24):8-8
特朗普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12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并将启动美驻以使馆从特拉维夫至耶路撒冷的搬迁进程。在前一日的12月5日晚,就有3名美国匿名高级别官员透露了这个消息。他们表示,此举主要是对"现实的认可",也是兑现特朗普竞选时的承诺。但新使馆选址是否位于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争夺焦点东耶路撒冷区域,还不可知。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发表声明说,美国政府这一决定是对所有为实现和平而付出的努力的"蓄意破坏",标志着美国已完全放弃其过去数十年在中东和平问题上所发挥的作用。欧  相似文献   

13.
在过去的一年,中东保持了总体局势的基本平稳。虽然发生了不少突发性事件,地区性冲突与矛盾的潜因依旧存在,但和平与理性占了上风,人们不再过分沉湎于敌意和仇恨,寻求和解与稳定、促进合作与发展已成为地区形势变化的主要趋势。和平进程深入谈判难度加大1995年中东和平进程取得的最大进展是9月28日巴以之间签署了巴勒斯坦第二阶段自治即扩大约旦河西岸自治协议,即《塔巴协议》。这是巴以自1993年  相似文献   

14.
根据巴以关于巴勒斯坦人首先在加沙和杰里科实行自治的原则宣言,巴以和平进程将分三个阶段加以实施。第一阶段,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双方实现相互承认,以色列在协议签署后4个月内从加沙地带和杰里科镇撤出军队和行政管理机构,由巴勒斯坦人实现自治;第二阶段,协议签署后9个月内整个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将在国际机构监督下选举产生一个委员会以取代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行使行政和司法管理权;  相似文献   

15.
半月新闻     
10月23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在华盛顿签署临时和平协议。23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在华盛顿签署临时和平协议。6日耶路撒冷发生汽车爆炸事件,死3人,伤21人。以色列内阁宣布无限期推迟审议巴以和平协议。阿富汗武装派别塔利班与联合国在伊斯兰堡签署安全保障协议,为联合国工作人员和国际非政府组织返回阿富汗工作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6.
<正>巴勒斯坦国旗9月30日首次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升起,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当天在联合国表示,既然以色列拒绝履行巴以协定,巴勒斯坦也将不再受相关协定的约束。以色列必须作为占领方而负起一切责任。阿巴斯是在当天的联大一般性辩论上做出上述表示的。他同时呼吁联合国根据国际人道法保护巴勒斯坦人民。  相似文献   

17.
大事记     
16日为期两天的欧盟首脑会议在马德里结束,会议制定了未来5年的《欧洲政治规划》。欧盟和南方共同市场在马德里签署一项合作框架协定。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结束对叙利亚、以色列、约旦和巴勒斯坦为期3天的穿梭外交,其主要成果是确定了叙以恢复谈判的时间表。17日巴西总统卡多佐结束为期6天的访华。俄罗斯举行国家杜马选举,俄罗斯共产党在450个议席中获得157个,成为第一大党。俄罗斯车臣共和国总理扎  相似文献   

18.
美国国务卿舒尔茨于5月10-13日,对以色列、埃及和约旦作了一次为期三天的访问。舒尔茨此行,除了参加以色列举行的纪念第二次大战结束40周年的活动外,其主要目的是“找出办法来”“使以色列同其阿拉伯邻国进行直接谈判”。舒尔茨在行前就明白目前的局势同“在中东实现稳定与和平之间,显然存在着许多难题”。主要难题之一是关于约旦、巴勒斯坦联合代表团的组成问题。此行结束后,舒尔茨虽然说,“在解决僵局方面,已取得一些进展”,但他承认,“很难找到巴解组织与以色列都能接受的巴勒斯坦谈判代表”,“许多难题依然存在”。舒尔茨此行未取得任何引人注目的突破,对此他早就心中有数。既然如此,他为何要作此行呢?此行又为何成绩平平呢? 这要联系美国目前的中东政策来看。  相似文献   

19.
在巴以、约以谈判相继取得突破之后,关于巴勒斯坦自治问题的谈判和约以开放边界、双方实行经济合作等步骤,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相形之下,中东和平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叙以谈判仍处于僵持状态就显得特别突出。如果叙以争端的和谈无实质性进展,中东实现全面和平的目标就依然是个悬念。正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所说“阿以之间要和平不能没有叙利亚”。因  相似文献   

20.
局势又趋紧张7月30日,发生在西耶路撒冷闹市区的两起恶性爆炸事件,再次冲击了已停顿数月的巴以和平进程。以色列国内极为恐慌。以色列不仅立即取消了原定恢复的巴以谈判,并关闭加沙与埃及之间、杰里科与约旦之间的通道,对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实行“完全封锁”,而且还冻结了巴勒斯坦人上缴的、由以政府代为转交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