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理论界传统上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研究视野限定在新中国建立之前,将五四运动作为划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两个传播阶段的分界线。在此,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当代传播也纳入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研究范畴,并以新中国建立作为划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传播阶段的分界线。新中国建立前后社会背景的差异决定了其主要任务、传播方式的本质性区别。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科技、经济的发展,社会文化的更加多元化,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途径也更加丰富。微博作为一种新兴媒体,整合了互联网的传播优势,空前扩大了大众的话语权,强化了信息的及时传播性和发布随时性,增强了信息的透明度。这些特点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影响。文章以传播理论为基本视角,将各级党政机关、权威媒体报刊杂志、高等院校作为切入点,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以微博为载体的传播路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河南由于地处中原,军阀势力强大,很长一段时间封建思想占据统治地位,经济发展缓慢,民众社会意识落后.相比于国内其他省区,马克思主义进入河南要晚一些,然而带来的积极回响却是强烈的.马克思主义在河南的早期传播可谓在各种阻碍中艰难前行.通过传播者的努力,加之传播形式的创新,马克思主义不断与河南实际情况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  相似文献   

4.
朱执信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中最早把马克思和恩格斯介绍给中国人民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他不但客观介绍、主观认同马克思主义,他还尝试着用马克思主义观察和研究中国社会,解答中国革命的具体问题。所有这些,都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有了极大的发展。但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的问题。本文将从逐步界定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的概念基础上,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存在的几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作者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初,李大钊和胡适展开了一场“问题与主义”之争.胡适认为“主义”的兴起正是为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而提出的具体主张,把这种主张概括为某种“主义”就是为了它更快地传播.李大钊认为,“主义”与“问题”是不可分离的,“主义”的作用恰恰在于引导全社会形成对当前首要问题的共识,形成社会的共同的运动;“问题”的解决离不开“主义”引导,“主义”的传播更离不开“问题”的解决.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能否正确把握中国问题直接相关.透过中国问题的维度,我们才有可能掌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清晰的路线图.  相似文献   

7.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和本质要求,十八大再次重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一战略任务。中国早在俄国十月革命后就开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索,产生了诸如阐述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与工农阶级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中国实际问题的好经验;也有大众化的传播主体比较局限、理论具有不完整性、渠道单一的不足。这给予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须重视并创新大众传播方式、促进理论内容的大众化、用通俗的形式普及马克思主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借鉴具有非线性传染力的阶段结构SI模型,建立了具有阶段结构的信息传播模型,分析了结论并进一步简化了模型。  相似文献   

9.
本文力图通过对中、俄的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特点的对比性历史研究,揭示出中、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中、俄无产阶级政党理论准备的若干特点,进而总结马克思主义在中、俄两国传播的经验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得以顺利推进,除了马克思主义顺应了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外,也与其契合了传播美学的精髓密切相关。从美学角度顺应了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进行分析,有助于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研究视野,并为今天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当前,在西方有些资产阶级思想家为适应垄断资产阶级反动势力的“和平演变”战略的需要,竭力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歪曲和篡改性的“研究”,大肆宣扬什么“马克思主义生命力已经衰蝎”,“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已在瓦解”;国内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人,步西方反马克思主义思想家的后玺,鼓吹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社会主义大失败论”之际,我们简要研究一下马克思主义在当代西方的传播和影响,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揭穿“衰竭论”、“过时论”、“失败论”者的歪曲和篡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12.
笔者试图从马克思主义在新疆的早期传播环境、传播主体身份以及传播内容等三个方面分析归纳马克思主义在新疆传播的特点,并且总结在当时马克思主义在新疆传播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流域生态安全研究的历史阶段划分——以汾河上游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流域生态安全问题具有深刻的历史渊源,与生产技术水平相应,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的生态安全阈限应是一个动态数值。以汾河上游为例,从人口、政策、技术等对生态环境干预度较高的人文因素入手,以森林、草地覆盖率变迁、水土流失程度为主要指标,对流域生态簧全历史阶段划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30-40年代是新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新疆地区的中国共产党人利用学校教育、新闻出版阵地以及丰富的文化艺术活动等,在新疆广泛地宣传马克思主义。为新疆的和平解放事业和民族民主革命事业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提升了新疆各族群众的政治觉悟和文化素养,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在新疆传播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5.
五四科学思潮与马克思主义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提倡科学到传播马克思主义,由尊崇科学到选择科学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五四时期中国先进分子不断弘扬科学精神、不断超越自我所实现的一次重大飞跃.由此可以看出,五四科学思潮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前者为后者扫清了道路障碍,奠定了思想基础,提供了相应的思维框架和解释学背景.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根本上属于两种文化之间的传播。只有从文明这一宏大视野出发,才能从根本上看清在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空间区域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文化现象的真正意义。从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些文化传播现象中总结规律,可以为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重要参考,从而解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遇到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大众化传播采用的各种形式进行了分析.运用符号学的理论,解读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中符号的意义与作用.这对当今引进西方先进文化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网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加快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广大学生中的进程,但是网络境遇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大学生中的传播也受学术色彩浓厚、理论工作者的素养不高、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挑战与多元化网络内容的挤占等因素的影响。解决的途径在于构建有吸引力的网络传播平台、树立积极主动的传播理念、加强网络传播队伍的建设、提升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相似文献   

19.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划分方法探讨——以福建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划分的主要理论依据和方法,归纳了各种划分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并以福建省为例,采用改进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判别该省1991年-2005年处于工业化中期这一阶段,结果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其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在大众群体中的传播过程,其主体、内容、路径和实践效果四个维度都有不同要求。在当下的社会变迁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必然面临挑战,也带给我们有益的启示。从大众化的传播来看马克思主义,对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社会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