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稀土与L—组氨酸L—谷氨酸三元配合物的pH电位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在模拟生理条件(37℃,c=0.15mol.L^-1NaCl)下用精密pH电位法对15种稀土元素与L-组氨酸及L-谷氨酸溶液体系三元配合物稳定常数的测定结果,实验数据处理用程序Miniquad-82A完成,玻璃电极的选择及校正用Magec程序完成,结果表明在该三元体系中普遍存在3种类型的酸式配合物(1111,1112及1113型),且第一类型配合物的稳定常数相差较小。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pH电位法研究了Cu~(2 )与5-磺基水杨酸(H_3L)溶液形成的络合物CuL_2的水解反应,证明有碱式络合物生成,并在25°±0.5℃及离子强度μ=0.10M(KNO_3)时测得CuL_2的水解平衡常数以及碱式络合物Cu(OH)L_2的稳定常数K_(Cu(OH)L_2)~(OH)和二聚平衡常数。  相似文献   

3.
合成和表征了1.10-二氧-4,7,13.16-四氮杂18-冠-6(L1)母体及其两种乙酸乙酯臂式衍生物(L2、L3).采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水溶液中3种冠醚配体与Hg^2+、Cd^2+、Mn^2+、Zn^2+、Co^2+、Ni^2+、Cu^2+和Fe^3+络合的稳定常数.设计编制了一种新的多元配合物稳定常数计算程序(QB-TITFIT2005),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处理.用循环伏安法考察了水溶液中FeCl3及其配合物的电极反应行为,电位法测定的拟合结果表明,被测离子与3种冠醚均可形成l:1的配合物,母体L1的配合物都有较高的稳定性,但选择识别性能较差;臂式冠醚L2、L3的配合物稳定性稍差,但对部分离子的选择性有所提高,且对Hg^2+和Cd^2+表现出较高的识别能力,循环伏安测定结果与此一致。  相似文献   

4.
在利用连续浓度变更法测定配合物组成的同时,可进一步应用单曲线法或两曲线法(即双曲线法)求算配合物的稳定常数。而对于稳定的配合物,两曲线法求算稳定常数要更为准确些。自1958年Majumdar提出此法以来,两曲线法的应用还仅限于配合比为1:1的配合物,对于组成为MR。中n≥3的配合物的稳定常数的求算,报道还极为鲜见。计算机在单曲线法求算配合物稳定常数方面的报道早已问世,但在应用于两曲线法求算配合物稳定常数方面,还未见有文章发表。本文根据两曲线法求算配合物稳定常数的原理,以测定邻二氮非铁的稳定常数为例,设计了一套采用BASIC语言编制的通用程序,以利用微机求算组成为MR_n中n≥3的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相似文献   

5.
电位溶出分析法(P.S.A)可间接测定配合物稳定常数,本文根据这一方法原理,首次采用双通道FIA传递系统以及自制的静止电极壁喷式(wall-jet)流通池,分别用流动注射-电位溶出分析法(FIPSA)和P.S.A法测定了5种Re-EDTA配合物稳定常数,并导出了一组FIPSA法间接测定配合物稳定常数的公式。结果表明,间接P.S.A法测定配合物稳定常数的方法适宜于稀土配合物的研究,而对于FIPSA法,由于快速流体条件下,置换配合反应的不完全性及可精确控制其反应程度,使其能测定K_(MIy)与K_(MIy)相近的K_(MIy),优于P.S.A法。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乙腈介质中金属有机配合物[(dptap Ag)2](NO3)2(其中dptap为2 (2 吡啶亚氨基) 2H 1,2,4 噻二唑并[2,3 a]吡啶,2 (2 pyridylimino) 2H 1,2,4 thia diazolo[2,3 a]pyridine)在Au(111)表面诱导离解并形成有序银原子层的研究.STM结果显示,经在上述配合物的乙腈溶液中浸泡后,Au(111)表面形成(4×4)的吸附结构,此结构与Ag在Au(111)上较高欠电位下沉积所得到的结果类似.XPS结果证实所形成的吸附层中仅含有银原子.进一步用电动势法测定了[(dptap Ag)2](NO3)2的解离常数,并推测有序银原子层系与金表面相互作用从而诱导配合物的离解及Ag+的还原而形成.量子化学的计算结果与上述实验事实相符.这一表面诱导解离有望拓展至其他合适的有机金属配合物体系,从而发展为一种溶液法制备有序金属吸附层的通用方法.  相似文献   

7.
铜(Ⅱ)-二溴邻羧基偶氮氯膦显色体系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双波长β修正光度法研究铜(II)-二溴邻羧基偶氮氯膦(DBOK-CPA)显色体系,在中性条件下所生成络合物组成比Cu∶DBOK-CPA为1∶2.配合物的各级真实吸光系数和稳定常数均被测得,在630nm下络合物真实摩尔吸光系数ε=1.49×104L.mol.cm-1,络合物累积稳定常数K=8.58×109(15℃和离子强度0.01).  相似文献   

8.
合成并表征了1,10-二氧-4,7,13,16-四氮杂18-冠-6(L1)母体及其两种乙酸乙酯臂式衍生物(L2、L3).采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水溶液中3种冠醚配体与Na^+、K^+、Mg^2+、Ca^2+、Sr^2+、Ba^2+和Pb^2+硝酸盐络合的稳定常数.设计编制了一种新的多元配合物稳定常数的计算程序(QB—TITFIT2004),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处理.实验结果表明:硬酸离子3种冠醚配合物的稳定性主要决定于冠醚边臂的螯合效应;对于Pb^2+,冠醚母环的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采用pH电位法在相同条件下测定氯化稀土甘氨酸配合物RE(Gly)3Cl3·3H2O(RE=Y,La,Pr,Sm,Eu,Dy,Ho,Er,Lu)的逐级稳定常数,实验结果表明氯化稀土甘氨酸配合物的第一级稳定常数远大于第二级和第二级稳定常数.配合物的稳定性与稀土的原子序数有关.  相似文献   

10.
2,2’-联吡啶(2,2’-Dipyridyl,Dpy)是一种常用的二齿含氮配位体,它与铜等金属离子可以生成稳定的络合物.Cu-Dpy-AA的三元混配络合物也广为研究(AA为氨基酸).然而仔细审察以往的工作,可以发现在联吡啶-铜络合体系中,有些基本的络合行为并未透彻研究.例如,理论上讲联吡啶可以结合两个质子,但文献上却只见一级质子结合常数的报导.由于联吡啶与二价铜络合物的稳定性,Irving等用分配法测定了它的稳定常数.Anderegg认为用pH电位法研究此体系是较困难的,因此改用置换法及汞电极电位法.1977年,Pettit用pH电位法得到了两组Dpy-Cu(II)络合物的稳定常数,但结果  相似文献   

11.
Medically, bacterial ureases are important virulent factors and are used for treatment of peptic ulcers and urinary tones. Reported urease inhibitors are associated with various side effects including antibiotic resistance as a major one. Still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to synthesize new urease inhibitors. In this context we have synthesized new urease inhibitor i.e. AgL that is composed of Ag nanomaterials capped with N-substituted methyl 5-acetamido-β-resorcylate(L). The conjugation of L to silver was confirmed through FTIR, UV–vis and TEM analysis.Bare silver nanomaterials(Ag) were also prepared. The stability of AgL nanostructures was determined against various parameters(temperature, high salt concentration, pH) and found to be stable. The in vitro antimicrobial(antibacterial, antifungal), enzyme inhibition(xanthine oxidase, urease, carbonic anhydrase, α-chymotrypsin,cholinesterase) and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AgL were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with Ag, L and standard drugs.In comparison to other bioactivities, AgL shows statistically enhanced selective enzyme inhibition activity against urease enzyme. Urease inhibition activity of AgL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standard drug(thiourea),L and Ag. On a per weight basis, AgL required about 11–18 times less amount of L for inhibition of urease enzyme.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一种四氮杂大环高价银配合物AgL(ClO4) 2 ,其中L为 5,1 2 -二甲基 - 7,1 4二苯基 - 1 ,4,8,1 1 -四氮杂环十四烷 (简写Ph2 Me2 [1 4]aneN4)。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摩尔电导、电子顺磁共振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并研究了它的循环伏安性质。  相似文献   

13.
使用常温溶液合成方法,成功合成出了2个新的基于β-Anderson阴离子{Cr(OH)6Mo6O18}3-配体的Ag(Ⅰ)离子配合物:[{Ag(C6H5NO2)2}2][Ag{Cr(OH)6Mo6O18}(H2O)2](C6H5NO2)21和(NH4)3[Ag{Cr(OH)6Mo6O18}][Ag2(H2O)2{Cr(OH)6Mo6O18}]·10H2O2,并通过元素分析、单晶X射线分析、红外表征、热重分析和X射线粉末衍射等技术确定了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配合物1是β-Anderson{Cr(OH)6Mo6O18}3-阴离子使用桥氧桥连Ag(Ⅰ)离子,形成一维链状结构;其配阳离子是Ag(Ⅰ)离子与异烟酸吡啶环氮连接,形成线性结构的{Ag(C6H5NO2)2}+配阳离子,由于存在AgAg和吡啶环π-π弱相互作用,在晶体结构中形成双聚{Ag(C6H5NO2)2}2+2结构,并且进一步与多酸阴离子端氧弱配位连接,形成二维结构.配合物2的主体结构是由Ag+和β-Anderson结构阴离子{Cr(OH)6Mo6O18}3-通过配位键连接形成二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14.
在含有Ag^+、Ni^2+、K3Fe(CN)6的胶体混合溶液中,用电化学沉积方法制备了铁氰化镍/银复合膜(NiHCF/Ag)修饰石墨电极(SG).在pH5.00的醋酸-醋酸铵缓冲液中,NiHCF/Ag/SG修饰电极对盐酸麻黄碱的电极反应有催化作用,盐酸麻黄碱还原峰的峰电流与浓度在8.00×10^-6~1.30×10^-3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82),检出限为5.00×10^-7mol/L.该电极已成功用于医用注射液中盐酸麻黄碱含量的测定,回收率为95.4%~104%.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瓦斯水合物生成速率,利用可视化水合物实验设备,研究了四种不同甲烷体积分数的高浓度瓦斯气样在0.3 mol/L四氢呋喃(THF)和0.2 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复配溶液中水合固化过程,获取了瓦斯水合物生成过程的压力-时间曲线,结合水合物生长速率模型对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甲烷体积分数的提高,瓦斯水合物生长速率呈增大趋势,最大可达5.40×10~(-6)m~3/min;THF-SDS复配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瓦斯水合物生长速率,促进了水合物的形成。该研究为应用水合物技术进行瓦斯固化储存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6.
用密度泛函方法(DFT),在B3LYP/6-311+ +g(d,p)的理论水平上计算研究了AgX与HC≡CH中碳碳三键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计算结果显示:复合物中Ag -X的键长缩短,伸缩振动频率变大,会发生蓝移;AgX与HC≡CH间非共价相互作用能按照F,Cl,Br的顺序依次减小,即,AgF…HC≡CH> AgCl… HC≡CH> AgBr…HC≡ CH.由AIM理论分析可知,Ag与碳碳三键之间有一个临界点,而且▽2p(r) >0,表明AgX与乙炔(HC≡CH)中的碳碳三键间存在偏离子性的银键.进一步的NBO理论分析表明,AgX与HC≡CH之间的电荷转移对这种π型银键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鲢为对象,通过设计室内试验,控制水体总磷(TP)和叶绿素a(Chl a)的初始浓度(0.355mg/L,57μg/L),改变总氮(TN)浓度(2.892mg/L和3.714mg/L浓度梯度),研究了鲢对设定富营养化水体的消减作用.结果表明,向100L实验水体中投入(10±1)g鲢(1尾)后,两种处理组水体中TP、TN和Chl a均降低,但初始TN浓度为3.714mg/L时鲢对富营养化水体的作用效果比TN浓度为2.892mg/L显著,表明鲢对富营养化水体的治理与TN浓度相关.  相似文献   

18.
采用常温还原法合成纳米银及微波超声波组合法合成纳米氧化锌样品,运用X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UV—Vis光谱对样品的组成及形貌进行表征.将纳米银与纳米氧化锌进行混合,采用菌落计数法测定混合物对大肠杆菌(E.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Are/AS)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所合成样品为分散性好的5nm银颗粒及均一棱柱状结构的纳米氧化锌.二者混合物在银含量减少一半时对两种细菌的抗菌活性明显高于单独的纳米银或纳米氧化锌,表明混合物中纳米银和纳米氧化锌在抗菌时发挥了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废水中低浓度化学需氧量(COD)的分析时所加入Ag2SO4用量进行试验研究的结果表明,在对低浓度COD的分析时,Ag2SO4:H2SO4的用量由10g/L降低为2g/L时对分析结果无影响.  相似文献   

20.
银掺杂聚L-苏氨酸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对多巴胺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银和L-苏氨酸在玻碳电极表面电化学聚合的条件,制备了银掺杂聚L-苏氨酸修饰电极。并研究了多巴胺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测定多巴胺的新方法。在pH=6.5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扫描速率为20mV/s,多巴胺在修饰电极上产生一对明显的氧化还原峰,峰电位分别为Epa=0.218V,Epc=0.189V。用示差脉冲伏安法测定时,峰电流与多巴胺浓度分别在8.00×10-7~1.00×10-5和1.00×10-5~1.00×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7mol/L。用于药物中多巴胺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