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对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保健品中的砷元素残留进行方法学研究。方法:选用砷标准溶液对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砷残留进行方法学研究,并对我公司生产的鳕鱼肝油软胶囊中的砷进行检测。结果: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保健品中残留的砷具有较高的灵敏度,0ng/ml至0.2ng/ml浓度范围内的线性、精密度良好,以该方法检验的鳕鱼肝油软胶囊产品中砷元素残留量,供试品溶液2小时内的稳定且重现性良好。结论: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法能够用于保健品中的砷元素测定,以监控其质量。  相似文献   

2.
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标准煤样中砷的含量,其精密度和准确度都符合要求,测试结果显示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完全可以替代国标GB/T3058-2008《煤中砷的测定方法》,即砷钼蓝分光光度法和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法,且操作方便,数据稳定准确,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原子荧光法与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砷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氢化物原子荧光法与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在测定水中砷的含量方面的不同仪器性能.氢化物原子荧光法与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的检出限分别为0.043μg/L和2.20μg/L,精密度分别为1.37%、1.12%和2.24%、1.20.回收率分别为97.4~102.6%和95.3~103.0%.在水中砷的测定方面,氢化物原子荧光法要优于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在氢化物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各种无机酸介质及其浓度对氢化物形成的影响,说明了钢铁中一些常见离子和几种也能形成氢化物的元素对砷测定的干扰情况,确定了一种测定钢铁中砷含量的简单、灵敏、快速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选择了样品最佳消化方法、 砷化氢和汞蒸气生成及检测最佳条件的基础上, 将流动注射与氢化物原子吸收光谱法相结合, 建立了土壤中砷和沉积物中汞质量浓度的测定方法. 结果表明, 流动注射氢化物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中砷的检出限为2 ng/L, 精密度为1.36%~5.08%, 准确度为93.6%~106.1%. 测定沉积物中汞的检出限为3 ng/L, 精密度为0.97%~5.53%, 准确度为93.2%~109.6%. 流动注射氢化物原子吸收法简便、 快速, 分析精密度和准确度均满足环境样品的分析测试要求, 可以用于土壤中砷和沉积物中汞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为测定小麦中的微量砷,并研究其自然迁移规律和生物吸收比的特性,以河南省安阳县白壁镇郭盆村的土壤和小麦为样品,用微波炉密闭消解体系进行消解,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进行测定,在优化的测定条件下,砷标准曲线的工作范围为0~80μg/L,相关系数r>0.999,检出限为0.073 1μg/L,仪器测定标准溶液的RSD为1.4%(n=11),加标回收率为91.57%~107.1%.研究结果表明小麦中砷的生物吸收比随土壤中总砷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小于1%.  相似文献   

7.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中药中的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药中砷元素含量过高会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所以对中药中砷元素的测定具有重要的意义.砷的常规测定方法有比色法,分光光度法[1,2],极谱法[3],原子吸收法[4]等,本文研究了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中药中砷元素的方法,方法检出限为0.10ug/L,线性检测范围为0~10ug/L.  相似文献   

8.
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ICP-AES测定巴豆中砷锑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建立了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联用技术测定中药巴豆中砷、锑、铋的方法,并对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条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工作条件等进行了优化选择,砷、锑、铋的检出限分别为1.5,1.9,1.2μg·L-1,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1%,3.8%,4.2%,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城市污水中总砷,确定了试验的最佳测定条件。结果表明砷的测定线性范围为5~50ng/mL,回收率100%~103%,测定6条标准曲线的剩余标准差为1.3,检出限为0.26ng/mL,该方法可用于测定其它不同水体中的总砷。  相似文献   

10.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废水中微量砷蒋海龙1张超2吕九如2(1江苏淮阴师范学院化学系,江苏淮阴223001;2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西安710062;第一作者,男,33岁,讲师)砷的测定目前多采用光度法、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法和催化极谱法,测定微量砷的化学...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应用流动注射分析结合光度测定进行低亚硫酸钠(保险粉)的测试。所采用的载流为K_2Cr_2O_710g溶解于111.8×10~(-1)mol/l的H_2SO_4溶液,流速为2.8ml/min。在590nm处测其吸光度。试样通过填有海绵的玻璃管直接抽吸入FIA仪器进行测定。与传统的碘量法相比,其相对误差小于1.5%。数据表明有良好的重现性。  相似文献   

12.
从一般光度法、动力学光度法、荧光光度法、化学发光法、电化学法等方面综述了国内流动注射分析法测定碘研究的进展,并展望了碘化物流动注射分析方法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流动注射分析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简单地介绍了流动注射分析检测技术在化学中的应用和发展,特别是在化学计量学中的应用也作了一些描述,同时对流动注射分析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韩小战 《山西科技》2007,(6):127-128,131
简要介绍了流动注射分析技术(FIA)的发展状况、基本原理、检测技术及在分析领域中的重要地位。通过FIA与传统分析方法的联用技术,介绍其在水质分析领域中所取得的进展,并且针对FIA存在的问题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Microdialysisisarelativelynewbioanalyticalsamplingtechniquewithremarkablepotential.Initiallythetech niquewasdevelopedforfollowingneurotransmitterreleaseinthebrain[1 ] .Nowadays ,ithasbeenextendedtouseinmanyfieldsincludingpharmacokinetic[2 ] ,toxicology[3] ,bio…  相似文献   

16.
研制出一种新型的氢化物发生器.将该仪器与石英炉原子化器-原子吸收光谱仪联用测定痕量锑、砷、钅必、硒、碲和锡.发生器的特点为:(1)在负压下产生和收集氢化物,(2)将一定量的空气与氢化物混合,(3)使用真空泵将混合的气体吸入到电热真空石英炉内以测量样品的吸收信号.该发生器简单、分析速度快.使用这种仪器能改善灵敏度和检出限.  相似文献   

17.
采用流动注射氢化发生法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联用测定了人发中的痕量硒,对样品的预处理、氢化物发生及流动注射等系统的工作条件进行了优化,Se的检出限可达0.06μg/L,用所建立方法测定了国家一级标准物质人发,测得值与标准值相吻合.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环境水中砷和汞.本法是在盐酸介质中,以硼氢化钾作还原剂,将待测元素转化为挥发性氢化物,以高纯氩气作为载气将挥发性氢化物从溶液中分离,并导入石英炉原子化器中原子化.以高效空心阴极灯作激发光源,被测元素原子受激发后发出原子荧光,荧光强度在一定范围内与被测元素的浓度成正比.讨论并确定了试验的最佳测定条件,方法的检出限:As为0.018μg/L,Hg为0.006μg/L,对As、Hg混合标准溶液(As:5ppb,Hg:0.5ppb)连续测定11次,相对标准偏差:As为2.4%,Hg为10%.并对不同来源的水样进行了分析,回收率为95%~110%.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干扰少.  相似文献   

19.
Amide-based composite system has the potential to meet the needs of onboard hydrogen storage for fuel cell vehicles due to its relatively high hydrogen capacity and tunable thermodynamics. A large number of amide–hydride and amide–complex hydride composites have been developed in the past decade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state-of-the-arts of amide–hydride composite systems with the focus on the materials design and modification.  相似文献   

20.
利用流动注射分析具有高精确度、高重现性等优点和人工神经网络具有自适应性和解决非线性问题的能力,改进三层BP神经网络,解析流动注射-光度分析测得的邻、间、对硝基苯酚的重叠光谱,建立了不经分离同时测定邻、间、对硝基苯酚的新化学计量学方法,具有较好的多元校正和分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