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小学历史教学中思维训练的准备工作和前提条件,并把发散性思维和传统思维方式作比较;本文就如何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的方法和发散思维的作用进行了阐述,以此与一线教学的老师们共同探讨交流。  相似文献   

2.
衣同学 《科技信息》2011,(1):267-267,206
发散性思维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课堂教学中的案例,分析了发散性思维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探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邵鹏程 《科技信息》2011,(31):447-447,429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是发散思维的特征。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愈来愈重要。本文就发散思维培养方法提出了自己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成分,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是教育、教学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就如何有效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从发散性思维的特征、意义和培养方式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数学教学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而数学发散性思维培养是核心和关键。从发散性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这三个特征入手,对数学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进行分析和研究。阐述了数学发散性思维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数学课堂教学探讨数学发散性思维培养的一些做法和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6.
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是指人的思想沿着多种方向展开,以获得不同的思维结果,发散思维的结果具有积极性、广阔性、求异性、联想性等。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有意地运用这些思维特征对学生进行训练与培养,可以促进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积极思维的能力,提高他们的体育教育素养。  相似文献   

7.
在智力结构中,最能体现创造性思维的因素是思维的发散性加工。发散性思维“是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思考的,即有时去探索新运算,有时去追求多样性”。“发散思维能力有助于提出新问题,孕育新思想,建立新概念,构筑新方法”,“数学家创造能力的大小应和他的发散思维能力成正比”。发散思维在思维方向上具有逆向性、横向性和多向性。在思维内容上具有变通性和开放性,它对推广原问题、引申旧知识、发现新方法等具有积极的开拓作用。因此创造能力更多地寓于发散思维之中。  相似文献   

8.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求异思维,对创造性思维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利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9.
在构成智力教育的各要素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占据着核心地位。发散性思维是一种推测、发散、想象和创造的思维过程。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认为,发散性思维是指"从给定的信息中产生信息,其着重点是从同一的来源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为数众多的输出"。它具有流畅性、变  相似文献   

10.
文章围绕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论述了发散思维的形式作用及培养发散思维的措施。发散思维可分为横向发散、纵向发散、侧向发散、反向发散四种形式。发散思维的训练,可以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把握知识的深广度与灵活度,优化思维品质。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必须抓好物理知识的教学,重视智力开发,克服发散思维的思想障碍,将发散思维与收敛性思维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1.
唐中裕 《科技信息》2008,(29):284-284
创造性思维是人在创造活动中或者在需要创造性解决的问题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有创见的思维。创造性思维包括两种: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对于创造性思维来说,发散性思维特别重要,但集中性思维也是必不可少的。两者之间有机结合,构成了各种水平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2.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思维的主要部分,有意识地加强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发散思维具有多端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三个特性.在教学中,结合多向辐射、正向反求、同中求异的方式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增强创造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3.
积极性、求异性、广阔性和联想性等是发散思维的特性,在数学教学中可从概念教学、公式法则教学和解题方法训练等方面有意识地抓住这些特性进行训练与培养,逐步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4.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成分,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是教育、教学关注的热点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多渠道就如何有效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谈谈自己的心得。  相似文献   

15.
发散性思维在法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散性思维是法学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是创新性思维的核心。通过发散性思维的运用,引发思维向不同方向辐射,增加教学信息量。发散性思维还可以融会贯通各科知识;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和综合,加深对法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科学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学生提高求知能力,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效果。加强思维训练应主要从学习主体入手,培养其发散性思维,并克服某些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是一门培养思维能力的基础课,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面对新世纪,要培养全新意识和全新能力的新型人才,就必须在数学课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核心是发散性思维.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显得至关重要.现侧重从发散思维的多向性、广阔性、变通性等特点出发,以解题为例,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8.
朱建芳 《科技资讯》2005,(24):113-114
本文结合职业教育的特征,系统的分析了发散性思维方法在培养学生求同存异,变通独立创新中的作用,并提出培养发散性思维的途径,指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会对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包括人具面对压力的心理承受能力,应变能力,决策能力,判断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等个人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例说高等数学中的发散性思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学是一种理性的思维,这种理性思维包括多种形式,其中之一就是发散性思维,它又称为求异思维,它是一种重要的创造性思维。本文通过对一个具体求积分问题的多种解法来说明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20.
就注意课堂提问的层次性、创没求知环境,引导学生求异思维,注意发散思维等方面,讨论了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