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单昱 《河南科技》2012,(24):180
一堂成功的英语课应是言语表达与非言语表达的有效结合。本文通过对非语言交际的定义、应用及功能方面的探讨,强调非语言交际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无声胜有声"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洁 《漳州师院学报》2009,23(3):110-113
"请求"言语行为在任何语言中都普遍存在.它对交际的成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中美两个国家的人们由于其文化价值观念及语言本身的不同,在请求语的使用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为了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促使交际顺利进行,很有必要时请求言语行为在中美两种语言中的文化差异及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运用“花园路径现象”理论、TG理论,对言语/语言幽默二者共同作用的生成过程加以句法阐述:对非言语交际理论的“目治”的先在性和“耳治”的一维性的矛盾过程加以分析;对内部语言的“多维”与外部语言的“一维”理论反溯分析;同时也运用语用语境等理论;分析一组口语情景幽默的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4.
对外语教学的研究无疑是提高学生运用外语能力的有效方法.然而,我们基本上较为注重教学法的研究,而忽视了语言本身在外语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和掌握所产生的影响.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外语教学的两个方面——教学特性,包括教学方式;语言特性,包括外语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其中教学特性决定了对所学语言的理解和掌握,语言特性决定了对所学语言的运用和交际能力的体现,两者在外语教学中都具有同样的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5.
人称指示语有其本身的语法意义。然而,日常交际中,常出现人称指示语的变异用法,这恰是说话者为实现特定交际目的而采用的话语策略之一。通过对人称指示语变异用法的分析,探讨人称指示语在言语交际中承担的人际功能。  相似文献   

6.
《漳州师院学报》2017,(1):117-122
为研究教师对非言语行为的认知及使用情况,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及访谈的方法 ,对多模态课堂中教师非言语行为展开调查。结果表明,虽然教师对非言语行为的认识不够系统全面,但非言语行为仍是教师用来构建课堂话语意义的一种重要模态。  相似文献   

7.
本在研究外语教学中的语言知识、语言能力和言语能力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得出语感在英语教学中的位置十分重要,因为语言能力是在使用语言中形成和提高的,语言能力的核心是语感能力。  相似文献   

8.
引言 人们在用语言进行交际时,除要遵守必要的语言规则(如语音、语义、句法规则等)外,还要遵守交际中的语用规则(pragmatic rules)。言语交际的双方为了实现相互合作达到交际成功的目的需要遵守一些诸如真实、充分、关联、清楚等交际准则,这就是所谓的“合作原则”(Coperative Principle)。但是,在实际交际中常常有交际规则得不到遵守的情况发生。实际上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交际一方为了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故意在表面上违反一种或几种交际准则。这时就需要交际的另一方根据说话的语境推断出对方…  相似文献   

9.
陆红 《理工高教研究》2005,24(3):100-101,105
主题式教学模式是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一种外语教学方法。该模式以语言输入假设理论、交际能力理论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辅之于课件、网络等工具,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教学活动。本文通过实例介绍了该模式的设计、实施及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孙贻红  徐承生 《理工高教研究》2007,26(3):119-121,131
从提高大学英教学效果的思想认识出发,对艺术院校英语文化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继而从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优化教学模式三个方面构想了如何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系统和有效率地实施文化教学,实现融语言与文化为一体的教学机制.结合实践,提出了艺术院校跨文化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