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阐述了“和”与“和谐”的内涵,探讨了如何构建和谐阅览室的“软”环境和“硬”环境,指出和谐阅览室的构建关键在于营造和谐人文环境与和谐物理环境。  相似文献   

2.
论和谐     
薛邦城  薛青 《奇闻怪事》2009,(10):107-107
孔子曰:“和为贵,”墨子曰:“兼相爱”、“爱无差,”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和谐,具有精诚团结的意思。要达到和谐,需要全社会的努力,需要贯穿于每个人的具体行动中,两千多年来,人们从不同角度提出过“大同”社会的理想,反映了我国人民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追求,本文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3.
和谐的课堂话语权状态有利于课堂教学和谐有效。然而,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师生课堂话语权存在不和谐现象,教师独享课堂话语权,整个教学活动成了教师的“独白”和“一言堂”。该文在对课堂和谐话语权内涵诠释基础上,分析当前我国课堂教学中师生话语权存在的不和谐现象及原因,并对课堂和谐话语权建构:转变教师话语观,重建民主的师生关系;唤醒学生主体意识,实现师生话语共享;引入“对话”,共建和谐课堂。  相似文献   

4.
和谐思维与辩证思维的关系是学术界颇有争议的话题。基于辩证逻辑的角度,在界定“和谐”与“和谐思维”涵义的基础上,阐述和谐思维是辩证思维的具体表现形式,并进一步论述和谐思维的运用是对辩证逻辑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当前,建设和谐社会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首要任务,和谐社会的主体应该依靠和谐的人,而培养和谐的人需要实施和谐教育。完成和谐教育的主力军又是教师,需要教师从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相统一的实际出发,调控教育过程中诸多教育要素的关系,使教育节奏符合学生发展的规律,进而使“教”与“学”产生“谐振效应”,促进学生基本素质获得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和谐”是孔子思想中的重要内容,以“仁”为内容,“礼”为形式。文章以介绍孔子的和谐思想为切入点,进而说明其对维护当今社会秩序的启示。孔子的和谐思想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两个方面,突出指出其中“义利观”、“尊尊”、“仁政”等观点对现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维护社会秩序的现实指导意义。但由于孔子所处时代的局限性,我们对待孔子的和谐思想应采用辩证的态度对其扬弃,从而使孔子的和谐思想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和谐校园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校园,既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又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和谐校园建设旨在把校园建设成“以人为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的人文“土壤”,并使之孕育出“健康快乐、坚毅顽强、热情活泼、团结进取、开拓创新”的“祖国花朵”.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使这块“土壤”充满生机的血液,是培育。‘祖国花朵”的“养份”,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支柱”.阐述了和谐校园的内涵,并详细地论述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中很重要的一个思想是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矛盾,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思想可以追溯到我国传统的道家思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在道家思想中有着系统的体现。先秦道家把人与天地万物进行整体性的考察,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性,提出了“天地父母”、“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珍贵思想,体现了对人与自然和谐的追求,这些理论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鲁杰 《科技信息》2008,(35):156-156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之下,司法机关应该树立“和谐司法观”。“和谐司法观”主要是强调在司法公平正义的基础上.做到司法为民、以人为本,最终通过和谐司法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  相似文献   

10.
日本型经营体系中充满了员工与员工的和谐,员工与管理者的和谐,管理者与组织的和谐,组织与社会的和谐;日本型经营形成了充分发挥子系统和系统成员的能动性、创造性的条件、环境和氛围;系统中各子系统的活动相互协调,系统最终达到整体和谐.“和谐”是日本企业和管理者的管理哲学,和谐思想已渗透到日本企业的各个层面,即和谐是日本型经营体系的主体和精髓.我国要进行和谐社会主义的建设可以从中得到借鉴——首先要提高社会活力与建立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11.
和谐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主题,也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理想境界。概括了和谐高校图书馆的内涵,列举了制约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一些不和谐现象,并且提出了构建和谐高校图书馆的若干举措。  相似文献   

12.
和谐--最高的审美理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和谐是中国人最高的审美理想,其表现是:认为美存在于和谐之中,美的本质是和谐;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把“天人合一”作为最高的审美境界;追求和谐的社会关系,要求人与社会的关系和谐,要使家庭和谐,要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追求和谐的艺术,认为艺术的本质是和谐,艺术的作用是对人的心理与社会进行调节,使人的心理与社会关系和谐,文艺作品追求和谐的美。  相似文献   

13.
宫崎骏的动画电影《龙猫》是一部寄寓他生态理想的杰作。整部影片洋溢着温馨的和谐整生之美,这主要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整生之美;二是人与人的和谐整生之美;三是人与自身的和谐整生之美。  相似文献   

14.
哈贝马斯的人际交往理论蕴涵着哲学语境下的和谐意义,并为社会管理中人际关系的和谐开辟了一条理性之路。在理性光辉照耀下,通过“主体交往资质”和“理想话语环境”的实现以促进人际关系及其他社会关系走向新和谐。  相似文献   

15.
老子的无为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子的无为而治为其治国之理想境界。而要实现自然和谐的理想社会,崇尚节险,爱惜民财,才能广积少费,和谐有效地利用资源。谦下不争,君主就可以王有天下,贤人能重用,国际间达到和平共处。老子的和谐思想对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节约型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而且必须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和支柱,又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用实现共同理想阶段性的物质成果,来解决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用共同理想的精神力量,来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增强信心,凝聚力量,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国两大思想渊源的先秦儒道两家虽然对理想人格的认知及其实现途径的选择不同,但它们都追求身心内外的和谐统一,以塑造理想人格为目标,从而走上了一条殊途同归的道路。但与此同时,古代中国士格与仕途圆融两难又伴随其中,解决此两难问题又是文之另一指向。  相似文献   

18.
生态女性主义是妇女解放运动和环境保护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追求整体和谐与生命解放,反对压迫。生态女性主义的理想是建立一个生态的、可持续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人类与自然、男性与女性平等相处、相互依存、和谐发展、共同繁荣。本文旨在运用生态女性主义的观点分析海明威在《雨中的猫》中所体现的生态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9.
城市人居理想和城市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城市人居理想的核心内容是安全、天人合一、宜人性、 平等和文化性,分析了我国现代城市一系列问题:民工潮、人口老龄化、生态环境破坏和文化冲突等,指出通向城市人居理想的途径就是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这两对矛盾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理想中包含了一些深刻命题,并保持了历史的生命力。在近代以来的社会变革中,大同、小康、民生、和谐等都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含义,成为批判资本主义,追求社会主义的民族文化资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必须与传统理想现代转化相联系,也就使这些传统理想中的命题,成为其中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