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科学大观园》2011,(14):1-1
在非洲广阔的草原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大型动物,角马是其中的一种。雨季期间,雨水充足,大地一片生机,广阔的草原上散布着一匹匹非洲角马。但到了旱季,为了寻找新鲜的草料,非洲角马不得不离开这里.它们聚集起来,数量多达150万头,成群结队地去寻找食物,每天要走48公里。  相似文献   

2.
角马是东非大草原上最常见的动物之一。角马的头像牛,身体像马,蹄子像羊,纤细的尾巴又像驴,故而有人说角马是由其他动物身体的一部分拼凑起来的怪物。严格地说,角马既不是牛,也不是马,更不是羊,它的学名叫"白须牛羚",动物分类学上划归狷羚亚科牛羚属。雄性角马体重可达180公斤,雌性达120公斤,是一种大型有蹄类动物。每年5月末至6月初,大雨季结束,季风云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的华盛顿州,有一条宽阔而美丽的艾尔华河,在这条欢快而清澈的河水里,生长着成千上万的三文鱼,它们世代繁衍,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在这条美丽的河水两岸,生活着为数不多的居民。建国初期,美国政府为了加快河岸两地的经济繁荣,让更多外来者来这里定居,让他们开拓城镇,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美国方面开始计划兴修水利大坝。  相似文献   

4.
《科学大观园》2005,(11):31
每年的6~7月,随着旱季来临和青草逐渐被吃光,上百万头的角马(最多的时候达到200万头)从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Serengeti,世界最大的野生动物园)北上,向着肯尼亚的马赛马拉(M asaiM ara)国家自然保护区进发,寻找从东面印度洋的季候风和暴雨所的充足水源和食物,到11月前,再从马赛马拉返回。这是一段3000千米的漫长旅程,途中不仅要穿越狮子、豹子埋伏的草原,还要跨越布满鳄鱼的马拉河。在途中,有数十万角马将死在路上,抛尸荒野,但也有数十万头小角马在路上出生。这是自然界最伟大的迁徙过程之一。百万角马大迁徙$新华网…  相似文献   

5.
河边,一群角马正低头贪婪吸饮,伺伏在旁的巨鳄突然一跃而起,场面顿时混乱,鳄鱼利齿鳞列的长嘴咬着角马的脖子,拖向深水,一路翻滚、甩打、撕扯,很快,片片碎肉成了鳄鱼们的开宴美食……这是电视记录片《鳄鱼》中一个充满血腥的镜头,鳄鱼的一番扭动、翻转,就是让人谈“鳄”色变的“死亡翻滚”。“死亡翻滚”是鳄鱼对付体形庞大的猎物的“必杀术”。被鳄鱼咬住拖下水的动物肯定会拼命挣扎,这时,鳄鱼会在水里不停地翻滚,只要翻上几圈或者几十圈,就是再凶猛的动物也被折腾得没气了。因此,鳄鱼得了个“天生猎手”的称号。如此残暴的动物,一个叫格林…  相似文献   

6.
1873年。英国布莱顿水族馆里每天都会有一条鲂鱼莫名其妙地消失.没人知道是怎么回事。直到一天早上水族馆的工作人员在鲂鱼鱼缸内看见一条章鱼,事情才真相大自。原来,这条章鱼发现了邻近鱼缸内的鲂鱼之后,居然每天趁着夜深人静的时候发起突击。在饱餐一顿之后又爬回自己的水缸内,装着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相似文献   

7.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在英国有这么一座奇怪的桥: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有50条狗从这座历史悠久的桥上跳下毙命,而且都是长鼻子、嗅觉灵敏的品种。它们是被超自然力量吸引还是有其他原因?研究人员最近揭开了这个长期困扰着当地人的谜团。  相似文献   

8.
正在印度洋深处的海底热液口附近,生活着一种长着"铁盔甲"的蜗牛——作为海洋中生活的腹足类动物,称它们为"海螺"其实更为恰当。这种螺的名字叫鳞角腹足蜗牛,它们的螺壳由铁的硫化物组成,腹足上覆盖着铁质鳞片,这在动物世界中是独一份。这种令人惊奇的天赋其实要归功于鳞角腹足蜗牛体内的共生细菌。地球上还没有其他动物能以这种方式利用铁元素。而且,由于这种蜗牛的铁化合物具有磁性,有人甚至开玩笑地把它们称  相似文献   

9.
<正>每年暖流到达的时候,从南非到中国东海,数十亿条沙丁鱼会沿海岸洄游,以获取暖流中的浮游生物。这些银色的沙丁鱼会形成6千米-7千米长的鱼群带,宽度则达到1千米-2千米。它们在受到攻击时,鱼群带会分割成几个巨大的球型,以迷惑捕食者。洄游时它们将遇到数千条海豚、同样数量的鲨鱼、数十万计的鲣鸟以及巨大的布氏鲸的劫掠。这是一场无比壮观的战役,没有任何人类的战争能够相比。  相似文献   

10.
《科学大观园》2010,(23):70-72
这是一条地理学家划出的虚拟线,然而却没有任何一条经纬线有它如此神奇的魔力。  相似文献   

11.
《科学大观园》2007,(15):27
相貌凶恶的鳄鱼是最令人望而生畏的动物之一,而美国一位动物学家为了拍摄纪录片,竟然把自己伪装成一条鳄鱼,爬到它们聚居的洞穴,身边同时围绕着几条"货真价实"的鳄鱼,真是令人胆战心惊。  相似文献   

12.
老邮差     
二战。华沙。一位老邮差被关进犹太区,犹太区被封锁了起来。老邮差的邮袋里还有一封没有送出的信。这是一位老翁给老妻的信,一封来自远方的信。邮票上是两颗相依相偎的心。天黑后,老邮差潜出封锁区,在越过封锁线的刹那间,他的双腿被乱枪击中。老邮差爬行在华沙的一条街上,雪地里,拖出一条长长的血迹……爬过一条街,敲响一扇门,他送出了那封信。送出信件,老邮差就静静死在了雪地里。这对老夫妻的第一封信是他送的,信中写着3个字:我爱你。这对老夫妻的最后一封信是他送的,信中写着3个字:我爱你。——摘自2006.8《.扬子晚报》老邮差@赵恺…  相似文献   

13.
在世界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马赛马拉,每年都会上演世界上最壮观的自然奇观,那就是举世闻名的动物大迁徙。届时百万头的角马.数十万计的斑马、羚羊、上千万只火烈鸟,组成声势浩大的队伍,从南面的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保护区前往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公园。它们逃过沼泽地带的大鳄鱼、逃过深深隐蔽在草丛中的凶猛的狮子和花豹,前仆后继,横河跨境,进入北方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4.
圆石 《科学大观园》2011,(12):64-64
天文爱好者胡安·卡洛斯·卡萨多把9张夜空照片结合在一起,制成一张场面宏伟壮观的银河全景图。所有这些照片都是在远离光污染的加那利群岛上的一个国家公园里拍摄的,它们的清晰度异常高。这张数字融合图是一张360°全景图。天空中的那条光带是我们的螺旋星系的星盘。从图上看,它好像围绕着我们的地球,事实上这是因为我们就置身在这个星盘里。在图片中间部位还能看到特内里费岛上的泰德火山。火山地形后面有很多大石头。  相似文献   

15.
李奇 《科学大观园》2011,(24):66-66
人们在一座美国国家公园内捕获并杀死了一条长达4.8米的缅甸巨蟒,这条巨蟒是佛罗里达州南部地区迄今发现的最大一条。蟒蛇专家斯基普·斯诺对其尸体进行解剖时发现其胃里竟然有一只重约34公斤的完整成年鹿。他说:"很明显这样的案例是非常罕见的。这表明它们能吞下巨大的猎物。"这是生物学家们第一次在巨蟒吞下鹿之后及时将其逮到,这难得机会可以让科学家们了解这些巨蟒究竟能吞下多大的猎物。  相似文献   

16.
与自然科学相比,人文社会科学似有诸多不够规范的地方。其中最明显之处在于,缺乏尊重发现或创新的优先权意识。无疑,尊重发现或创新的优先权,对于自然科学来说,是一条极为重要的学术规范。这条规范包括两个基本原则:一是独创性。它强调科学是对未知的发现或探索,因而每一项科研成果都应当具有独创性,否则就无所贡献于科学;二是惟一性。它鼓励人们在科学上争当第一个发现者或创新者,并强调在科学的功劳簿上只有第一,没有第二。这条规范对于自然科学的健康发展有着无比重大的意义:它不仅有力地推动着自然科学不断做出重大发现和重…  相似文献   

17.
一名印度女了爱上了一条眼镜蛇,并嫁给它当老婆。蛇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动物,仙足对印度人来说,它们却是最亲密的伙伴,甚至是“爱人”!日前,一名印度女子就声称与一条眼镜蛇坠入爱河,而且按照印度教礼仪与这条蛇举行了盛大婚礼。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一座神圣金字塔的考古发掘,人们找到了更多与阿兹特克帝国那些血淋淋的祭祀仪式相关的线索。但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那位最令人害怕的皇帝的踪迹。在墨西哥城著名的索卡洛广场边上、紧挨着阿兹特克神圣金字塔废墟的地方,出土了一具动物骸骨——可能是狗,也可能是狼——它死于500年前,被放在一口2.5米深的石砌竖井里。它生前很可能既没有名字也没有主人,不过,这只无名犬科动物显然曾经对于某人有着某种意义。它戴着一条玉珠做的项圈,耳朵里塞着绿松石,脚镯上带有纯金打造  相似文献   

19.
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一直是传奇故事最好的发源地,人们津津乐道的传说和典故也为这些城市烙上了独特的印记,它们塑造着城市的历史和现在。很多城市都有辉煌的过去,它们的故事一般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当它们还没有暮气沉沉,当它们还充满活力的时候:另外一些城市则似乎一直是废墟的堆砌,在它们的  相似文献   

20.
海峰 《科学大观园》2006,(16):53-56
在上埃及的古都乐蜀(希腊人称之为底比斯)以南,一条路沿着尼罗河众多支流中的一条,通向阿黛玛村。沿途可以看到一些居民的砖房,人和骡子都背负着收获的庄稼往家赶。村庄南面种植着甘蔗和阿拉伯茶,一个大约100英亩的沙丘高地兀立其间。与其他沙漠村庄的不同之处在于大约20个沙土色的帐篷,它们在一片沙地的中央排成正方形,由阿拉伯战士荷枪守卫着,让人想起游击队的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