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乔治亚州是美国玉米面包、烧烤和蜜桃派最盛行的地方,同时也是胖子最多的地方,那里21.1%的人全是胖子。不过,10年前,乔治亚的人也同样爱吃这些美食,而那时的肥胖人口仅占总人口的9.5%。那么,是什么让胖子增加了呢? 1991年美国全国的肥胖人口占总人口的12%多  相似文献   

2.
《科学大观园》2014,(17):16-17
<正>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瘦子怎么吃都不会胖,宵夜、加餐无所顾忌。但对于胖子来说仿佛喝口水都要考虑热量,真是步步为营为减肥。其实选择一些食物并加以注意饮食原则,不仅吃得好还能帮助减肥。九种食物帮你"清除"脂肪1、蒟蒻(魔芋)不少人误会蒟蒻即是果冻,其实蒟蒻(又称魔芋),是一种草本植物,其根茎经去皮、烘干磨成粉后,再加工即可制成蒟蒻食品,包括甜品、面条及素肉等。蒟蒻几乎零热量,并且不含脂肪,却含有丰富纤维,可在肠胃内吸收水份,食用后易有饱足感,多吃也不怕。  相似文献   

3.
对于吃药减肥这件事,社会上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反对者说:"是药三分毒,能不吃药还是尽量别吃,药吃多了,人体产生抗药性反而给以后治病带来麻烦.你看人家外国人,感冒了都不吃药,吃几片维生素,多喝水,多休息,病就好了."支持者却认为:"肥胖也是病,是病就得治.别管用什么方法,治好了病才是最重要的.现在的胖子,10个里面就有9个是脂肪肝、高血压、心脏病……不治能行吗?  相似文献   

4.
脂肪减肥法     
21世纪,减肥似乎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高强度的运动计划,清淡寡味的节食餐饮,昂贵无比的减肥药丸、遍地开花的健身俱乐部……这一切并没有让我们更苗条,胖子却越来越多了。  相似文献   

5.
<正>根据最近公布的有关肥胖问题的国际研究报告,中国已排在第二位,仅落后于美国,而且正在迅速"崛起",很有成为第一的潜质。新华社报道说,目前中国超重和肥胖增长幅度都高于发达国家。更有意思的是,新华社进一步表示,中国或将成为世界肥胖超级大国的原因并不是我们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肯德基、麦当劳。让中国人变得肥胖的原因——火锅。甚至连蔬菜似乎也在使中国人变胖:越来越富裕意味着人们饭菜中的油水多了,而这显  相似文献   

6.
近日,中国科学院、沈阳市及朝阳古生物专家证实,朝阳北票市发现的巨型恐龙生活于一亿两干五百万年前,在其同族中是个"长脖的矮胖子".  相似文献   

7.
圆石 《科学大观园》2014,(20):64-64
<正>美国29岁的加比·琼斯在网上"走红"。体重超过280公斤的她与一般胖子不同,无意减肥,而是计划继续增肥。她说,自己的身体是件艺术品。据悉,加比在自身体重超110公斤后,开始主动增肥,并获得"长肉达人"称号。有意思的是,加比虽  相似文献   

8.
肥胖意味着肥胖症,肥胖意味着脂肪肝,肥胖意味着高血脂,肥胖意味着糖尿病……总之,肥胖与诸多疾病密不可分。专家提醒大家在健康饮食的基础上,也别忽视运动,否则会有赘肉"偷偷"长出,不仅让你体形飙升,还容易被疾病偷袭。专家建议,不要过早运动,早晨气温对于呼吸道来说刺激极大,选择下  相似文献   

9.
正科学研究发现肥胖与缺乏运动之间存在着关联关系——即为人越胖越不爱运动。而今美国国家糖尿病、消化病与肾病研究所的科学家亚历克赛·克拉维兹团队发现了造成人们肥胖了却难以"迈开腿"的秘密。肥胖会影响大脑变化在我们的大脑深处有个叫做"纹状体"的结构,在这个结构中的多巴胺和运动控制紧密联系在一起,比如帕金森氏症患者的运动症状,就与纹状体多巴胺的缺失有关。在运动控制的过程里,一  相似文献   

10.
《科学大观园》2006,(23):12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身材苗条是当代女性追求的时尚。苗条不仅是体形美,而且符合健康的理念。遗憾的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女性朋友中胖子越来越多。北京地区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成人超重者中67.3%为女性。但减肥如抽丝,而且  相似文献   

11.
正英国《每日电讯报》有过这样的一篇新闻:英国沃克里大学研究人员发现,肥胖也会"传染",如果你和肥胖的人一直在一起的话,自己变胖的可能性就会变大。主要是因为和肥胖的人比较,大家会认为自己所增加的一点点体重没有问题。研究人员说,女性常拿自己的身高体重指数与同龄女性的身高体重指数进行比较;男性也同样会这么做。要是自己的朋友比较肥胖的话,他们就觉得没关系。"大部分的关于肥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1945年8月9日清晨3时48分,美国的B——29型轰炸机队起飞了,扮演主角的是B——29型超级空中堡垒式轰炸机。机上载着那个将至4万人于死地的“胖子”。长崎时间10时55分投弹手比汉上尉把“胖子”投了下去,落在了三菱兵工厂之间。11时2分,随着沉闷的轰响声,刮起了一阵飓风。在原子弹投下去的同时还有一封信也随着测量仪表投了下去。  相似文献   

13.
《科学大观园》2012,(3):47-47
报告说,追求美味享受或心理原因造成的饱餐和痛饮行为造就了今天西班牙40%的胖子。  相似文献   

14.
正南京医科大学课题组近日研究发现,巨噬细胞中有一种蛋白,能像"刹车"一样减轻慢性炎症对机体的损伤,该发现对治疗与肥胖相关的代谢性疾病有启发意义。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上。据该校基础医学院陈琪教授介绍,代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脂肪肝、心血管病等,高糖高脂食物摄入过多容易引起肥胖,肥胖会诱发慢性炎症,目前尚无针对炎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肥胖与代谢异常有关,它是导致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主要原因.然而,这些数据并未能阻挡肥胖人群壮大的脚步. 此前,发表在《衰老神经生物学》上的一项研究表明超重或肥胖还会显著减少大脑血流量,而且腰围每增加1厘米导致的脑血流减少相当于人年长1岁后的情况.这意味着肥胖者可能脑子"老"得更快.  相似文献   

16.
正我们传统中医中是没有高血脂这一称谓的,但是其症状散见于"眩晕、中风、脑痹"等病证中,属"痰浊"、"痰痹"的范畴。中医认为,高血脂是因为机体脏腑功能失调,膏脂输化不利而致,主要致病因素就是痰浊。所以,在中医看来,想要治疗高血脂,就要宽胸化痰。在中医文献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肥人多痰"的论点,这种痰显然是指肥胖之痰浊,也就是脂肪过多。临床上我们见到的体型较为肥胖的人,只要稍一运动就  相似文献   

17.
正7月15日,美国伊利诺伊大学Krista A. Varady团队在《细胞—代谢》上发表论文,揭示了限时进食对肥胖患者体重和心脏健康的影响。限时进食方案已越来越流行,但很少有研究探索其减肥功效。研究人员进行了第一项人体试验,比较了两种常见的限时进  相似文献   

18.
言论     
《科学大观园》2011,(9):80-80
看看赵本山,除了偶尔说了句乡长“扯淡”外,把全部的包袱放在了嘲弄口吃、胖子、傻头傻脑和锱铢必较的农民身上,这就是赵本山的本事.只能嘲笑那些弱势没有危险的群体。  相似文献   

19.
正脂肪组织包括储能的白色脂肪和擅长产热的棕色脂肪,对维持机体的物质和能量平衡发挥着极其重要且精准的调控作用。然而,当人们挣扎着走出温饱线,从面带菜色到体态丰腴,不愁吃穿、衣食无忧的生活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其中之一便是肥胖。越来越多的临床及基础研究表明,当今人们多吃少动的生活方式导致肥胖发生率逐年攀升,导致慢性代谢病的大规模爆发,严重威  相似文献   

20.
《科学大观园》2011,(23):45-45
尽管经常受到"不要撒谎"的教育,在任何情况下永远讲真话的人是极少的。我们或多或少会讲一些假话,最常见的是为了避免引起人际矛盾。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的心理学家罗伯特·费尔德曼称,人们不希望听到赤裸裸的真相,例如体形肥胖、衣服难看等,因此学会了对真相有所保留。有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