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日益深入普及,用户产生了一个现象学意义下的"现象身体"。基于用户体验的现象身体是"部分与整体"、"在场与缺席"、"同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它使人们在自然世界的基础上延展出一个主体认知与把握的心物感知世界。它带给人类更为明确的自我认知以及自由驰骋的世界。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向物联网的发展,也存在着否定自由意志的可能。结合互联网技术剖析现象身体的内涵与外延,对于唤醒人们在技术框限下反思技术的发展与人类日常生存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引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具身关系中技术"延展"还是"并入"身体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能引起"身体所有权"的变化,工具的"身体所有权"即工具不再是附着在身体上的单纯的物体,而是退回到身体的感觉运动装置。身体图式的开放性能够阐释身体与工具的耦合中导致运动和感官能力的变化,但会丧失朝向他人开放的可能性。人的"虚拟身体"作为一种从潜能到现实的可能性的天然倾向,能够糅合"身体图式"与"身体意象",兼顾感官、社会、文化的维度,可以为技术具身问题开启一种存在论意义上的理论维度。  相似文献   

3.
在空间意义上,身体生态既指人的身体与外部环境的生态匹配以及对其所处环境的生态适应,也指身体内部环境的有机性和健全性;在时间意义上,身体生态指身体超越"自在"状态而进入"自为"状态。"身体生态"危机是现代生态危机的重要表现形式。在现代社会,身体常常因技术的过度控制、改造和重塑而成为"驯服的身体",具体呈现为生产的身体、消费的身体和有毒的身体。消解"身体生态"危机,就客体角度而言,需要不断凸显技术的身体维度和身体意蕴,对于技术本身以及通过技术介入而控制和改造身体的行为进行合理规制;就主体角度而言,需要建构基于全面性身体感觉和身体需要的"生态自我"。  相似文献   

4.
《科学大观园》2012,(3):7-7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哈拉尔德一哈斯表示,他研发出一种全新的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可利用普通的电灯泡完成整个过程。在打开房间电灯的同时,用户也打开了互联网连接。哈斯将这种装置称之为“LightFidelity”(简称Li-6),可用于传输来自电视波段“自空间”的无线数据或者未被使用的卫星信号。  相似文献   

5.
张恒 《科学大观园》2013,(14):73-73
美国科学家发明出所谓的"时间隐形斗篷",能够弯曲光线,在时间中制造空洞,进而达到让时间隐形的效果。这项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让通过光纤传输的机密信息实现循行,进而提高机密通信的安全性。美国科学家发明的这种时间隐形装置被称之为"调节器"的装置,能够让以通讯数据传输速度传输的连续事件流隐形,速度远远超过2012年公布的一个类似发  相似文献   

6.
分析技术哲学进路由于难以充分描述技术物的"结构-功能"关系,成为在本体论上、继而延伸到伦理学领域的"难问题"。之所以是难以消解的,其原因在于两种"经验转向"的相互割裂。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进路为消解这一"难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资源和解决思路。一方面,梅洛-庞蒂对身体结构的现象学分析使身体的"结构-功能"获得了稳定的一致性,技术物的"结构-功能"可看作是身体"结构-功能"的延伸;另一方面,技术物所"具有"的道德恰恰是由身体意向性所赋予的,对技术物道德地位的讨论因而不能脱离具体的身体知觉情境。身体现象学进路不仅有助于厘清分析技术哲学的"难问题",而且也有助于弥合两种"经验转向"。  相似文献   

7.
基于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生物识别等技术的融合,"监控"逐渐成为人类世界的常态行为。此处所指的"监控"不是针对"物",而是针对"人",从学理上需要对"监控"进行重新解读。与此同时,监控社会日渐缓慢地、微妙地呈现出来。监控技术固然具有重要的价值,为人类社会带来便利及效率,但它对人类的身体自由、身体隐私、身体认知都会产生影响。因而本文从技术身体的视角对监控技术引发的伦理困境问题进行描摹,并对伦理困境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8.
代孕技术自20世纪后半叶产生以来就备受争议,它已经打开了道德与法律争论的"潘多拉魔盒",这一新的生育形式引起代孕母亲子宫工具化的争论。实际上,代孕母亲子宫工具化的争论其本质在于代孕母亲是否享有身体自主权。在反驳受术夫妻促使代孕母亲子宫工具化的基础上,基于汤姆·比彻姆和詹姆士·邱卓思的"自主"理论以及"身体权"理论,尝试论证了代孕不仅没有促使代孕母亲子宫工具化,反而是其身体自主权的体现。因此,代孕作为目前一种解决女性不孕的有效手段,其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伦理正当性与道德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木星异魔     
“啊!”里特尖叫着从噩梦中醒来。嘭,房门打开,站长约翰冲进来问:“里特,你又做噩梦了?”“又是珍妮复活回来了,站长,你也梦见了吗?”里特反问。  相似文献   

10.
<正>一种可以发现、瞄准并制止商用无人机的新装置,可能被用来让这些飞行机器人远离不欢迎它们的区域,比如政府建筑、机场或你家的后院。据报道英国的三家技术公司已经研发出了这种新的"反无人机防御系统(AUDS)"。它拥有雷达探测元件和先进的跟踪能力,并搭载一个能让无人机无法靠近的小型神秘装置。这种新的"反无人机防御系统(AUDS)"并不像波音公司新  相似文献   

11.
最矮的双胞胎 美国佛罗里达州的约翰和格雷格兄弟身高均为86.3厘米,这使得他们成为在世的身体最矮的双胞胎。虽然身体矮,但这并没有妨碍他们成为成功的商人。20世纪70年代,他们因投资房地产而赚到了一大笔钱,如今仍在经营一个拥有几百万美元资产的名为"奇思妙想"的公司。  相似文献   

12.
技术归化是20世纪90年代从文化与传媒研究领域引入技术论研究的新概念,它把握住了用户在技术消费使用过程中的能动性,为理解用户与产品关系提供了关键的视角。技术归化是指将技术产品融入到应用环境,使其成为用户所处实践与文化网络一部分的过程。技术归化是一个学习与赋予意义的过程,正是通过技术归化,技术产品的社会文化价值才得以形成。对一项技术进行归化的集体过程既可能导致技术根深蒂固,难以排除,也可能使地位确立的技术"祛稳定化",后者提供了一种打破技术锁定,摆脱路径依赖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3.
<正>对于许多人来说,区块链技术听起来依旧是一个距离生活很远的存在,其实,它已经被应用在多个生活场景中,从版权保护到信息加密,看原本区块链如何用技术手段来维护数字世界的安全。"我不想让孩子每天打开手机后,看到的都是些乌七八糟的东西。"谈到为什么要创办一家区块链公司时,上海七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吴鹏如是说。互联网改变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各界对通信网络的需求不断提高,CPN(customer premises network)已成为当前的热门课题之一,目前常见的译名为"用户驻地网"或"用户宅内网",与之相伴的名词有CPE(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常见的译名为"用户驻地设备"或"用户宅内设备"),但以上译名却不够恰当.(如原邮电部技术规定<接入网技术体制>、<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名词术语>以及信息产业部最近下发的<关于开放宽带用户驻地网运营市场的框架意见>等文件.)  相似文献   

15.
《科学大观园》2005,(3):64-68
一款好游戏可以让玩家废寝忘食,一部好电影可以让观众百看不厌。不过,电影和游戏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完整的情节,以及一个假设的起点和一个必然的终点。对于游戏玩家来说,即便是超级高手,一款新游戏的终点也很难一蹴而就,存盘是必然的。而电影中的主人公恰好拥有了所有运气与关键的判断力--他可以畅快淋漓地过通关。游戏本身的难度以及可变性或许正是吸引玩家的关键;影片中的特殊"玩家"表演的玩命欣赏性则在另一个程度上吸引了观众--两者的优点恰巧又成为对方的缺点。在玩游戏的时候,相信任何一个玩家都不想错过欣赏CG 动画,而看过电影后是否也会把自己假想成为主人公呢? 为此,不少电影被拿来作了游戏的素材,而游戏也时不时成为电影的题材。如此做法虽然不见得能让用户享受到自  相似文献   

16.
折叠世界     
<正>三星、华为两大智能手机厂商先后推出折叠屏产品。合上是手机,打开就是PAD,折叠屏手机给用户带来了颠覆式体验。伴随着多款5G版折叠屏手机亮相,手机正迎来跨时代变革。在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持续下滑的大背景下,折叠屏幕等新技术有望成为智能手机行业的下一个风口。  相似文献   

17.
"发现身体"是传统形而上学终结和哲学转向标志。身体不再是笛卡尔灵与肉对立意义上的身体,而是物质与精神、工程学的技术哲学与人文主义的技术哲学汇聚、整合的契合点。技术阐释的身体维度研究要实现从解释世界向改造世界的转变,就要借鉴马克思主义人的社会存在、技术实践思想,从马克思主义技术思想中汲取更多思想养料和现实力量。  相似文献   

18.
在虚拟的赛博空间里,实在感因身体而存在."肉"作为"虚拟实在"之载体、比特文本之"内面",实现了虚拟实在感,进而使交往成为可能.也正是因为"肉"与"虚拟实在"之间的密切关联,既让人们享受到虚拟实在所带来的及时的、责任飘零的、碎片化的快乐,同时又不得不承受虚拟生存惯习对现实生活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计算中心承担的"863"计划项目取得重要成果,研发的连续逆流提取装置及超声波提取装置投入市场后,受到国内外用户的高度重视,以先进的性能击败欧盟各国著名提取设备制造商,取得国外用户的系列定单.这标志着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天然植物提取设备已正式进入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20.
科技史与一般史的融通已成为近年来倡导科技史"再建制化"的学者们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此文章从新文化史取向出发,当代新文化史家思考技术的视角和方法,涉及物质文化视角的技术史研究;日常生活中身体对技术体验的研究;以及书籍史阅读史视角的技术史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