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禽流感在今年春又再次杀来,而且是新型的H7N9病毒引起的。禽流感病毒究竟是种什么样的病毒,居然可以在现代医学如此发达状况下不断出现,并让人紧张不已?人又非"禽",为何会频频感染禽流感,难道是我们的身体变弱了?这次新出现的H7N9病毒,是从H1N1演化来的"7.9版"吗?禽流感是越来越厉害了,还是正在被人类攻克,还是未来还可能有更强大的病毒出现?人类可能彻底消灭禽流感吗?  相似文献   

2.
经历了为期一年的停滞之后,世界各国顶尖的病毒学家们决心重新打开他们手中的"潘多拉魔盒"。他们的决定事关一种能导致全球一半人口死亡的病毒。2012年初,在荷兰科学家罗恩·富希耶的实验室中,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毒历经10个世代的变异,拥有了通过空气在人类之间传染的能力。类似的病毒也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河冈义裕教授的实验室中被创建。而  相似文献   

3.
<正>多年来,医生一直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但这种疗法有时会产生副作用。而今纽约的一组科学家们正在研究一种辐射疗法。形象地说,这种疗法就像是一种效率更高的智能辐射炸弹,治疗效果也更好。研究人员指出辐射疗法和抗逆反转录病毒疗法"双管齐下"有望最终攻克艾滋病。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对采用抗病毒  相似文献   

4.
汪忆 《科学大观园》2013,(16):70-71
科学家在再生医学领域又取得了开创性进步。他们的重大突破为打印耳朵和鼻子等人体的各个器官)铺平了道路。专家说要培育出整个功能性器官还需一段时间,但生物工程师现在已经可以培育出新血管,然后将其用在患者身上。当前的人耳替代品是用具有类似于泡沫聚苯乙烯兼容性的材料制造出来的。外科医生有时还会用患者肋骨培育耳朵来作为被选的一种。但这种方法既有挑战性,又令患者痛苦不堪。另外,用这种方法制造的耳朵很少看起来自然,而且它们的功能也不完善。而今,在世界各地的实验室里,科学家正为制造人和猪的心脏、肺、肝脏和肾的框架寻找方法,他们的最终目标是为患者提供量身定做的器官替代  相似文献   

5.
南都 《科学大观园》2012,(12):67-67
英国《自然》杂志刊登了一篇有关致命性禽流感病毒变异研究的论文。科学家在实验室研究中,对禽流感病毒进行基因改造。变异研究的消息一经传出便引发巨大争议,致使很多人陷入恐慌之中。令美国生物安全专家担心的是,变异的禽流感病毒可能被恐怖分子利用进而引发灾难性后果。  相似文献   

6.
在能源日益紧缺的当今社会,各种新奇的发电方法层出不穷,科学家们正在将病毒派上用场,类似"病毒发电机"这种可随时产生电能的技术成为各国科研人员竞相研究的对象。美  相似文献   

7.
<正>在南极洲工作的科学家们监听到神秘的"歌声",这种被称之为"南极BW29"的声音可能出自一种此前未知的新种鲸鱼之口。科学家们对其进行了分析,发现这种叫声并非来自于已知的突吻鲸种群。这一分析结果让科学家意识到神秘的"歌声"可能由一种新种突吻鲸所唱。尽管利用"歌声"导航的突吻鲸是第二大鲸类家族,但科学家对它们却知之甚少,主要原因在  相似文献   

8.
文文 《科学大观园》2014,(12):67-67
正恒星在"死亡阵痛"期间向外抛出的尘埃一直是科学家们未解之谜。但是要分析这些星际物质的行为就必须要进入深空,而且直到目前为止,了解这种物质的努力始终受到阻碍。不过,如今美国宇航局的研究人员已经找到解决这个难题的方法,他们设计的一种机器可在地球上制造出星际尘埃。这种名叫Cosmic的装置有助于天文学家们更好地了解在恒星周围形成的这些微粒的类型。在垂死恒星周围形成的这些尘粒被抛入浩瀚无垠的宇宙后  相似文献   

9.
张恒 《科学大观园》2013,(14):73-73
美国科学家发明出所谓的"时间隐形斗篷",能够弯曲光线,在时间中制造空洞,进而达到让时间隐形的效果。这项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让通过光纤传输的机密信息实现循行,进而提高机密通信的安全性。美国科学家发明的这种时间隐形装置被称之为"调节器"的装置,能够让以通讯数据传输速度传输的连续事件流隐形,速度远远超过2012年公布的一个类似发  相似文献   

10.
美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全新金属材料,这种新轻型材料被称之为“金属基复合材料”,由美军和科学家共同研发的该材料,可用于制造能在遭受结构损伤情况下仍不会沉没的战舰.此外,由于兼具重量轻和耐热这两大特性,新材料还能降低汽车燃耗.虽然复合泡沫塑料从问世到现在已经有很多年历史,但科学家研发金属基复合泡沫塑料还是第一次.纽约大学工程学院的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系教授、研究论文合著者尼克希尔·古普塔表示:“这种新研发的轻型金属基复合材料能够让钟摆朝着有利于金属材料的方向摆动.”  相似文献   

11.
正几千年前的古希腊数学家对立体形态进行了分类,包括柏拉图在内。此后,科学家只发现几个几何立体形态,最后一次是在400年前。但而今的美国科学家认为,他们发现了第四种等边凸多面体,被称之为"戈德堡多面体"。这种新立体形态的发现要感谢人眼中天然出现的形态。戈德堡多面体的发现可能促使科学家发现数量无限的类似形态。  相似文献   

12.
<正>尽管生物学家一直在不断发现新物种,但有些生物还是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例如不久前发现的这种被称为巨型船蛆的"重新被发现"动物,生活在长管状硬壳中的它们头部朝下,在海边潟湖的泥土中觅食。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首次对这种学名为Kuphuspolythalamia的船蛆进行  相似文献   

13.
<正>大量的动物病毒在人类中导致了毁灭性的疾病。然而,大自然中可能还有更多的"存货"。美国研究人员在一项的研究中估计,仅在哺乳动物中就可能潜伏着超过32万种未知的病毒。如果其中的一种感染给人类,就有可能引发下一场流行病大暴发。科学家估计,大约2/3的新发传染病都起源于野生动物,例如鸟类、蝙蝠、  相似文献   

14.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现已统计人体肠道内存活着14万多种病毒,其中一半以上(7万多种病毒)是之前未发现过的,它们生活在人类肠道中,感染吞噬着人类肠道细菌,但迄今为止,这些神秘病毒如何影响人类身体仍是一个谜团. 肠道微生物群,即人体消化系统中携带的微生物群落,它们在食物消化和调节免疫系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许多研究也将肠道微生物失衡与肝病、肥胖和神经性过敏等疾病关联起来,近年来人体肠道微生物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热门领域. 但令人震惊的是,科学家对肠道微生物群了解甚少,尽管该微生物群包括各种微生物——细菌和病毒等,但之前的研究主要聚焦于肠道细菌,因为肠道细菌更容易被检测到.  相似文献   

15.
文文 《科学大观园》2013,(15):30-31
科学家在中国长江流域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灵长类动物化石,距今5500万年。这种被命名为"阿喀琉斯基猴"的灵长类动物体型很小,还不及侏儒鼠狐猴。侏儒鼠狐猴是当前世界上最小的灵长类动物。在《自然》杂志上,科学家对这种最古老灵长类动物的骨架进行了描述。体重不到1盎司  相似文献   

16.
文文 《科学大观园》2014,(14):67-68
<正>火星或存在过微生物生命科学家在火星上发现一种被称之为"斯蒂文石"的黏土矿,证明这颗红色星球可能一度出现生命。因为科学家发现地球上最早期的微生物能够形成这种矿物,说明火星上也可能出现过类似微生物,形成这种黏土矿物。人类自古代以来便开始使用斯蒂文石,埃及的努比亚妇女会用这种矿物美容,不过,科学家一直认为这种矿物只能在极端环  相似文献   

17.
被戏称为"胡桃钳人"的原始人类是人类的远古近亲,因其强大的颚部和巨大的牙齿而得名。科学家表示他们可能更喜欢吃草。这种原始人类属鲍氏傍人100万年前曾与人类的直系祖先共同生活在非洲大陆。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学波尔得分校的马特·斯波海默教授指出,科学家长久以来一直认为鲍氏傍人喜食坚果、籽和硬果,原因就在于他们长有强大的颚部肌肉和巨大的  相似文献   

18.
正新型冠状病毒是什么?中国科学家快速甄别病原体、对病毒进行基因测序,并同世界分享研究成果。开展病毒溯源、研究传播途径、研制检测试剂、启动疫苗研发……连日来,冲在疫情防控一线的,除了广大医务人员,还有大批科技工作者。随着科研攻关成果的陆续涌现,新型冠状病毒的神秘面纱也被逐步揭开,这令人们在应对这场"战疫"时更添底气。  相似文献   

19.
正科学家们曾猜测的一种只会与物质粒子发生短暂引力反应的神秘亚原子粒子可能并不存在,至少当前的反应堆数据的情况是如此。科学家们长期以来就注意到在核反应堆中产生的反中微子数量,理论与实际观测之间存在偏差,反中微子就是中微子的反粒子,因而有人提出这种差异是否有可能是存在一种所谓"惰性中微子"所导致的。但如今新的分析认为,这种在理论上被假设出来的粒子可能并不存在。  相似文献   

20.
<正>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布法罗大学的科学家成功揭示了埃博拉病毒的家族史。研究发现埃博拉和马尔堡病毒都是线状病毒家族成员,它们的祖先拥有悠久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1600万到2300万年前。科学家指出,这一发现不但有助于研制埃博拉疫苗,也改写了埃博拉的家族史。此外,这项研究加深了科学家对线状病毒的认知。专家们一度认为线状病毒在大约1万年前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