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乌克兰"铠甲"雷达可探测800千米远的空中目标,是目前世界上捕捉目标最远的雷达系统。尽管乌克兰政府已多次声明,没有向伊朗出售过"铠甲"被动雷达系统。但美国仍然疑云不散,总怀疑伊朗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成果》2006,(4):12-15
1.高分辨探地雷达系统Radar Eye研制成功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分辨探地雷达系统RadarEye在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研制成功.该项目在国家"863"计划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主题支持下,充分发挥学校在超宽带雷达理论、系统研发和实验能力的优势,历时三年完成.  相似文献   

3.
尽管美军还没有完成伊战中“爱国者”导弹系统作战性能的评估,但已开始着手解决所暴露的问题,主要是无法防御巡航导弹和造成友军误伤。通信和传感器问题是该系统无法防御巡航导弹的原因;而雷达接收了错误信号是造成误伤的因素之一。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美军拟对“爱国者”导弹系统采取如下措施:①改进雷达防护罩,提高其屏蔽能力,使雷达系统能在复杂的电磁干扰环境下正常工作;②改进软件系统,使其能更好地区分弹道导弹和飞机;③改进系统作战操作程序;④对“爱国者”导弹进行改进,使其打击吸收目标时的射程提高1倍,对弹道导弹的作战范围扩大50%。  相似文献   

4.
小卫星分布式雷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小卫星分布式雷达是一种新概念雷达系统 ,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讨论了小卫星分布式雷达的基本概念 ,探讨了其在未来航天装备中的作用和地位 ,阐明了小卫星分布式雷达技术的科技内涵 ,最后提出了对我国发展天基雷达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电磁涡旋波雷达在超分辨率成像、目标三维重构以及旋转多普勒提取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其相关研究受到了科研人员的重视。对电磁涡旋波雷达的模态生成、目标散射特性和成像处理方法 3个方面的研究现况进行系统阐述,着重介绍国内研究团队进行电磁涡旋波雷达动目标检测外场试验的相关进展,并对电磁涡旋波雷达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结合电磁计算数据和微波暗室测量数据,基于弹道目标全极化回波仿真软件平台,生成不同战情下的弹道中段目标雷达动态全极化回波数据,分析影响导弹中段目标雷达回波极化特性的主要性能参数,并统计分析其对中段雷达目标典型极化特征参量的影响规律及变化趋势,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这对弹道目标极化起伏模型构建、真假目标识别等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2013年1月27日,日本用H-2A火箭成功发射了分辨率为1米的"雷达-4"雷达成像侦察卫星和一颗光学试验卫星,前者的开发费用约为16.6亿人民币,后者的开发费用约8.1亿人民币,能提供分辨率0.4米的图像,用于试验日本第3代光学成像侦察卫星技术."雷达-4"可与目前正在使用的"雷达-3"雷达成像侦察卫星和"光学-3""光学-4"光学成像侦察卫星组成星座,每天能对特定地点至少进行一次拍摄.  相似文献   

8.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正在开展一项名为"百年星舰"的宇宙探索计划,希望在百年内能够让人类冲出太阳系,抵达其他遥远的星球。该计划的第一个目标是火星,或是火星的两个卫星。不过,由于目标遥远和资金所限,这项计划存在致命缺点——是一张有去无回的单程票,宇航员几乎不可能返回地球。建人类星际殖民地  相似文献   

9.
1引言 2003年1月3日,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公布了2003年科技新政策,新政策配合印度"十五"计划的实施,提出了15个目标、十几项战略和行动措施,强调科技在印度发展成为发达国家进程中所能发挥的关键作用,提出到印度第10个五年计划结束时(2007财政年度),科技投入至少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比现在的0.7%高2倍多).  相似文献   

10.
伊朗于今年2月初发布了一款自主研制的新型战机,以纪念伊朗伊斯兰革命34周年。据伊朗媒体报道,该机由"特殊材料"制成,"物理特性独特、雷达散射截面非常低",能躲避雷达侦察;可低空作战,装备"先进航电系统",能在短跑道起降,"符合伊朗空军需求"。  相似文献   

11.
英国正在研制一种具有革命性意义的超级无人飞机,其速度超过音速,具有单翼隐形的设计能轻松逃脱雷达的搜索,而且还能自己选择目标进行攻击。这种新型无人飞机以凯尔特神话中的雷神"Taranis"命名,而且很可能被用于对付恐怖主义的战争中。英国军方高层认为,"Taranis"战机的突破性技术将开启一个崭新的时代,携带超强火力的新型战机可以从英国本土飞往世界各地发动袭击。然而新战机的发展也引发了争议,因  相似文献   

12.
美国政府基于国家利益组织的"雷达研制"等军事研发工程,有力地促进了大学跨学科研究的发展和繁荣。雷达研制在美国能取得巨大的成功,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多学科领域的科学家、工程师等人之间进行有效的跨学科研究。从雷达研制的复杂过程可以发现,多任务协作的跨学科研究合作需要合理的多学科人才结构匹配,即:战略决策人才、组织管理人才、科学研究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7):12-12
高频地波雷达能超视距探测浪场、流场、风场等海洋动力学参数和舰船、飞机等海上移动目标.跟传统海洋探测设备相比,高频地波雷达具有覆盖范围大、实时性好、全天候、造价适度、运行费用低等优点,被认为是监测海洋专属经济区的理想工具.  相似文献   

14.
《科学大观园》2013,(16):72-73
谷歌的一位未来学家预测说,只需30多年,人类就可把整个思想上传到电脑,变成数字化不朽之身。这一结果被称为"奇点"。谷歌公司工程部门主管雷·库兹韦尔还说,人体的生物部分将用机械部件取而代之,这个目标最早于2100年可以实现。他在纽约举行的全球未来2045年国际大会上发言时提出这些主张。这次会议由俄罗斯大富豪德米特里·伊茨科夫创办,以构想2045年世界面貌为主题。库兹韦尔表示:"根据对功能上模仿人脑的计算量的保守估计,我们将能够把我们的智力范围扩大10亿倍。"他还提到摩尔定律。根据摩尔定律,计算力平均每两年翻1倍。他还用基因测序和3D打印技术的发展证明了这一点。在库兹韦尔的书《奇点临近》中,他用曲线图阐述了奇点的发展和进程。而奇点之所以称为数字化不朽之身,是因为大脑和人的智力将通过数字技术永远储存起来,即使在人死后也能做  相似文献   

15.
芬兰通力电梯公司研制出超级坚固的碳纤维绳索,这种被称之为"超级绳索"的碳纤维绳索可取代当前使用的钢索,让摩天楼的电梯发生革命性变化。这是一项具有革命性的技术突破,被誉为"摩天楼工程学领域的圣杯",能够让世界上的摩天楼再长高1倍。超级绳索能够让电梯的上升高度超过1千米,远远超过当前世界上最高的摩天楼——828米的迪拜哈利法塔。通过提高摩天楼的高度,这种超坚固绳索能够改造世界各地的地平线,提供更多生活空间,缓解地球不堪重负的人口压力。通力电梯公司研制的超坚固碳纤维绳索引起了建筑师安东尼·伍德的浓厚兴趣。这位高层建筑和城  相似文献   

16.
正利用"玉兔二号"月球车上的测月雷达,月球背面地下结构被首次揭晓,中国科学家还利用它探测到月幔物质出露的初步证据。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底部成功着陆。之后,"玉兔二号"月球车便利用全景相机、红外线光谱仪、测月雷达等先进仪器,对月球背面展开科学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7.
大卫 《科学大观园》2012,(20):74-74
透过一英尺厚的墙壁,"看"到墙那边人的位置、移动速度和动向,甚至根据细微的呼吸探测到静止不动的人,这就是英国国防部最近资助研究的Wi-Fi穿墙雷达。体积小巧的它非常适合巷战或警方解救人质的行动。而且由于其本身并不发射任何无线电波,所以不会被反雷达装置侦测出来。20世纪30年代,美国海军研究人员偶然发现了雷达的原理:当他们看到飞机飞过无线电发射塔时反射了无线电波。而如今的美国有61%  相似文献   

18.
人到中年,挺着一个肚腩看似是自然的"发福"现象,但大肚皮下的脂肪,正隐伏许多慢性病"杀手"。据香港大公报报道,一项调查显示,十个心脏病友中,约有三个属"大肚腩一族",近八成患者知道"大肚腩"易患心脏病和糖尿病。有心脏医生表示,中央肥胖人士患慢性病的风险较正常人高出两至三倍。  相似文献   

19.
朱翔 《科学大观园》2005,(14):40-41
英国科学家赖利等人研发了一种能粘在蜜蜂背上的微型雷达跟踪系统,并用它追踪了蜜蜂的整个采蜜过程。他们发现蜜蜂确实能够读懂舞蹈中所包含的编码信息,而且在飞向目标的过程中也不会受风向变化的影响。该发现打消了科学界长久以来关于蜜蜂舞蹈语言的争议。蜜蜂是人类最喜爱的昆虫之一,人们常常为它的勤劳感叹不已。奥地利生物学家弗里施自1915年开始对蜜蜂进行了50多年的试验研究,认为蜜蜂之所以能够有条不紊、迅速而敏捷地采到花蜜是因为它可通过舞蹈语言相互交流。蜜蜂可以用舞蹈方式指示它的同伴食源的质量、距离和方位。  相似文献   

20.
在目前所见的网页、教材、科学和技术文献中,大多数作者用"组播""多播""多点传送"和"多点播送"来表示"multicast"。笔者觉得这些术语是收发关系颠倒的术语,建议使用"多目标广播"来表示"multicast"。同样,IP multicast用"IP多目标广播"来表示。尽管平常习惯使用2~3个字构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