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俄南部海滨城市索契这个地名对我们而言并不陌生。无论是苏联领导人斯大林、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还是俄罗斯两位总统叶利钦、普京,都喜欢来到这里度假。政治对手更是趁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远在索契,发动"宫廷政变",前者拱手让出权力,而后者则因此成了70年苏联史的"末代苏联共产党中央总书记"。地球最北端的亚热带地区索契位于俄罗斯的黑海沿岸,由于大高加索山脉阻断了来自北方和东北方的冷空气,使这里拥有了宜人的亚热带气候。索契的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如春,夏季不超过30℃,冬天在8℃左右。这里也是地球上最北端唯一一块属于亚热带气  相似文献   

2.
1953年,苏联氢弹爆炸成功,为此做出巨大贡献的安德烈·季米特里耶维奇·萨哈罗夫(СахаровАндрейДмитриевиq 1921.5.21-1989.12.14)被誉为"苏联氢弹之父".但是,他在此后却为中止核试验和保护人权而斗争,因此,1975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70年代末,他因为强烈谴责苏联入侵阿富汗而遭到了逮捕和流放.戈尔巴乔夫当政后,重新处于重要的地位,成为新时代改革的促进力量.  相似文献   

3.
1991年的苏联剧变.距今已经20年了。 从时间上看。苏联剧变发生在戈尔巴乔夫执政的最后时期.与当时体制改革政策方面的失误不无关系。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积重难返,走进了死胡同。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苏联解体前后其技术哲学演化过程的全景分析,揭示苏联-俄罗斯技术哲学特色形成和演化的国内和国际动因.并以此为个案构建意识形态对技术哲学的"约束-筛选"作用模型和两者之间遵从自组织理论的作用机制,从而进一步阐明技术哲学的学科特点及其意识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5.
正孤独在现代社会成为一种越来越能引起人类共鸣的话题。诗人说,"孤独不过仍是与世界共度的时光"。借此与孤独的现代人共勉。孤独在现代社会成为一种越来越能引起人类共鸣的话题,但我们很少看到一种共性的概念,它更多的是一种个性化的描述和体会。有人因孤独而烦躁,有人因孤独而成长,有人将其比作"一个人的狂欢",也有人为了不孤独而不断参加集体聚会。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孤独更是一种特立独行。我们的文化更  相似文献   

6.
冷战结束20多年来,全球性核战争的噩梦逐渐远去,取而代之成为核安全议题热门内容的,是核武器扩散乃至落入恐怖组织之手的危险。对苏联核武器失控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只要有一枚核弹落入"流氓政权"或恐怖分子手里,就足以制造惊天之变。而在苏联解体后的一段时间里,确实有不少传言称,苏联的部分核武器遭到"贱卖"或是不知下落。好在从目前能够掌握的情况看,这种说法距事实相去甚远。好莱坞的剧本迄今没有成为现实,公众对此的恐惧也就只是在美国电影《碟中谍4》中再度得到体现。但这一切都要得益于美俄联手遏制核扩散的努力。流言频传吓坏西方公众冷战结束后的20多年间,不时传出苏联核武器被倒卖的消息。2005年1月28日,一家韩国媒体  相似文献   

7.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范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即从马克思主义一元论转向多元论、从科学的逻辑—认识论转向社会—文化论、从技术中心论转向人中心论。以上范式转换表明:从苏联自然科学哲学到俄罗斯科技哲学发生了革命性变革,俄罗斯科技哲学在思维习惯、理论旨趣、叙事方式等方面都有别于苏联自然科学哲学。一方面,范式转换使俄罗斯科技哲学更具有国际视野,富有活力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后现代主义和信仰主义的长驱直入,也会使俄罗斯科技哲学失去其原有的深刻性和独特性,间接伤及到俄罗斯的科学事业。  相似文献   

8.
此文为纪念俄罗斯技术哲学诞生100周年而作。П.К.恩格迈尔奠定了工具主义的,即把技术看成是与价值无涉的中性工具、手段的技术哲学的基础;而Н.А.别尔嘉耶夫则对技术中性论的观点提出了尖锐批评,指出了技术使人、人的精神和生活产生了异化。工具主义的技术观在苏联时期达到极致,但随着苏联的解体这一观点走向衰落。在当代,技术型文明带来了全球性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恢复人本主义在技术哲学中的本来地位。俄罗斯技术哲学的任务就是引领走出技术型文明的危机。  相似文献   

9.
正最近,一段"来自安徽亳州的大爷无健康码徒步千里走到浙江打工"的视频,戳中了无数网友的泪点。目前,葛大爷已被安徽老家的人从浙江接回家中。一位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因没有手机无法出示健康码,多次乘车被拒,无奈之下从安徽亳州徒步走到浙江,当晚寻亲未果露宿公园……人们难以想象,在2020年代竟会发生这种令人唏嘘的故事。跨省徒步半个月,老人是怎么一步步挨过来的?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60-80年代,科学伦理学在苏联已经形成。拉扎尔和弗罗洛夫两大学派对科学伦理学进行了极为深入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苏联解体后,在艰难的转型时期学者们没有中断对科学伦理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苏联对中国核技术援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研发核武器初期,苏联对华提供了积极的核技术援助,然而由于中苏领导人的政治分歧导致苏联最终停止了对中国核武器研发工作的援助,两国同盟关系也随之解体.文章简要回顾了这段历史并深入分析了苏联停止核援助的原因,提出中苏两国领导人个人层面的冲突、两党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认识分歧、对重大战略问题的不同考虑以及当时中共处理两国关系的立场和方式是使苏联终止对华核技术援助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关于俄(苏)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经历了"以俄为师"、"以俄为敌"、"以俄为鉴"三个阶段,苏联解体后一度沉寂,近来出现了复苏的势头。不能把苏联的科学技术哲学完全等同于正统的教条主义而全盘否定,1960年代一批具有改革倾向的哲学家对科学哲学所做的认识论中心主义诠释,极富启发性。新世纪前后俄罗斯科技哲学出现了多元主义、社会文化语境论和人本主义等新发展趋势,具有俄罗斯特色的科技哲学范式正在形成,其中技术哲学的转向尤有代表性。马克思主义虽已不是俄罗斯的指导思想,但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在俄罗斯哲学中仍有深远的影响,前苏联和当今俄罗斯立足马克思主义的科技哲学研究,是与西方科学哲学不同的另一维度,是发展比较科技哲学的重要生长点。  相似文献   

13.
<正>日常生活中,一些被称为"药罐子"、"病秧子"的老病号常能长寿,而平时看上去很健康的人有时却突然得大病重病,往往让人很不理解。美国一家保险公司对数百名年逾百岁的老人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长寿者中很多是体弱多病的"老病号",而那些平素健康的人却往往早早离开人世。研究证实,即使是患有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老人,只要摒弃不良嗜  相似文献   

14.
品位     
朋友从俄罗斯归来,说起苏联解体时的经济大萧条,说起当时普通人的生活,对俄罗斯人的坚韧性赞赏不已。在寒冷的冬天,大雪飘飘,人们整齐地排队,排一个上午买不到面包,是经常的事;但没有人拥挤、加塞儿或哄抢,且表情淡定。不仅是中年男女,即使是排队的青少年,也只是耸耸肩而已,他们似乎坚信困难和变故只是暂时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全面学习苏联的历史背景下,龚育之怎样积极地投入俄文翻译工作,并通过他的两篇评论科学译作的文章,概要论述了龚育之的"端正译风"、"信而顺"的科学翻译思想以及"学会剜烂苹果"的翻译批评态度①,最后就当前科学翻译界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结合龚育之先生的观点提出了可借鉴之策。  相似文献   

16.
<正>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出动数百万军队、近4000辆坦克闪电突袭苏联,苏德战争全面爆发。在突如其来的攻击面前,措手不及的苏联红军节节败退,大批坦克装甲车辆损失。但苏联人民并未因此屈服,这里讲述的,是一位普通苏联妇女和她捐献的坦克的故事。为纪念"十月革命"改姓"十月"玛利亚·瓦西里耶夫娜·奥克佳布里斯卡娅1905年生于乌克兰克里米亚半岛的一户农民家中,共有兄弟姐妹十人。战争爆发  相似文献   

17.
与工程职业共同体是延续时间很长的共同体不同,工程活动共同体一般都是存在时间不长的共同体。工程活动共同体的生命周期可分为三个阶段:酝酿和诞生阶段、发育和生存阶段、解体阶段。第一阶段"出场"的共同体成员是倡议者、委托者和领导者。在发育生存阶段,工程实施共同体不但增加了人数,而且成员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第三阶段,工程实施共同体既可能是"正常解体"也可能是"非正常解体"。  相似文献   

18.
据俄罗斯《航空舰队》报道,在1991年解体前,苏联完成了最后一笔援外项目,内容是向朝鲜提供米格-29歼击机。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充当朝鲜空军主力的飞机都有投掷核弹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科学大观园》2011,(19):66-67
向西方展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联盟实力最好的方法是什么?苏联意识到地大物博救不了国。只有“世界之最”才能把资本主义国家吓退。在联盟解体前的无数超级项目中,以下七大奇迹足以让你大开眼界。  相似文献   

20.
自苏联解体后 ,俄罗斯科学哲学研究发生重大转向 ,其转向的内容、转向的后果以及转向的原因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本文旨在揭示其重要转向之一———俄罗斯新自然哲学的兴起及其原因 ,并希望能够通过本文对中国科学技术哲学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