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阐述蒙古民族在元王朗主政时期设立天文台、改进天文仪器和历法的历史功绩,初步分析了其发展条件及原因,以充分事实说明蒙古民族在中国古代天文学发展中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属文化的范畴,文化是每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每一个民族高等教育的演变都与这个民族的文化发展紧密相连。以游牧文化为根基发展起来的蒙古民族文化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极大的变迁性。从历史文化的视角看,蒙古民族高等教育的演变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15世纪初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在卫拉特蒙古贵族的扶持下,成为蒙藏民族中占主导地位的教派。文章主要论证格鲁派在准噶尔汗国的传播和发展,进而探讨它对卫拉特蒙古历史和中国西北民族关系格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民众文化时期是蒙古民族力求摆脱民族困境的时期,人们从思维方式的角度展开了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批判,展现了民族自强、奋进的精神。从对《罗·黄金史》、18世纪疑佛思潮等5种具有代表性的思维方式分析中发现:民族文化是蒙古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用反思与批判的思维方式探索了蒙古民族的精神出路;进化论的吸收是民族解放的精神先导。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蒙古族的现代教育也在不断的发展,其推动了蒙古族的现代化的进程,实现了蒙古族的快速发展。另外,一个民族教育的发展,需要做好民族文化的传承工作,将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有效的应用于现代教育中,有助于更好地指导现代教育工作,实现蒙古族教育的长远发展。因此,应该对蒙古族传统文化的现代教育的影响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了解蒙古族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哪些有利的影响,并且通过积极的实践和利用,不断的吸取蒙古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促进现代教育的发展。下面针对于蒙古族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影响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同时也为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蒙古民族有多古老?成吉思汗为什么神秘?“一代天骄”是什么意思?当年的蒙古骑兵如今安在?蒙古民族发祥于何地?为什么说额尔古纳河是蒙古民族的母亲河?为什么在2005年“中国魅力名镇”的评选中,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只有额尔古纳市的蒙古民族发祥地——室韦镇入选?这里的风情、风景如何?过去和现在,她有什么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百灵庙自治运动发生的原因:1、国民党政权在内蒙古设省置县,激化了蒙古民族和中央政权的矛盾;2、蒙古民族的民族意识增强;3、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4、德王及其追随者成为运动产生和发展的强有力的组织者和实践者。  相似文献   

8.
蒙古包是蒙古族等游牧民族传统的居所,经过漫长年代的发展演变,其制作技术工艺至今已经相当成熟。本文结合对蒙古包的源流与文化内涵的阐释,对内蒙古正蓝旗蒙古包厂的蒙古包制作技术工艺进行了考察,指出正蓝旗蒙古包厂制造的蒙古包的骨架采用的仍是传统的木质结构,其制作工艺保留了不少传统工艺的成分,是难得可贵的民族传统工艺瑰宝。  相似文献   

9.
文化旅游产业是拉动青海省海西州地区经济发展的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发展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产业就必须将当地民族文化与自然景观结合起来,走文化旅游创新之路。文中在分析青海省德都蒙古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基础上,利用SWOT分析得出政策优势、区位优势以及规划引领优势是发展德都蒙古文化旅游的优势所在;劣势主要体现在区域定位难度大、品牌宣传难度大、复合性人才缺乏、基础薄弱、思想观念落后、文化和旅游结合不紧密、制度不健全、政策支撑力不够等。通过与国内外其他区域文化旅游发展比较,本文针对德都蒙古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出了加大文化宣传和品牌推广力度、建立健全德都蒙古文化旅游制度建设、加强文化旅游设施建设、加大德都蒙古文化园区建设力度、引进和培育复合性人才、加大旅游文化产业开发力度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民族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民族教育是发展我国整个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我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所决定的,民族教育在我国教育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将随着我国民族地区的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越来越放射出自己独特的光辉。本文就黑龙江省蒙古民族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谈谈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巴而术阿而忒的斤为13世纪初高昌回鹘王国之“亦都护”,即国主,他在西辽后期国政腐败而蒙古政权蒸蒸日上之际,毅然率众斩杀西辽监国、归附蒙古并与蒙古王室联姻,巩固蒙、维关系,为畏兀儿人在元朝地位的确立及发展创造了条件.其归附蒙古顺应了历史潮流,有利于祖国统一,民族发展,在蒙、维关系史上书写了亮丽的一笔.  相似文献   

12.
三娘子是明代蒙古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她为维护蒙汉和平友好关系四嫁顺义王,在平定土默特蒙古内乱,维护土默特蒙古内部的统一,发展土默特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她作为民族友好关系的象征,将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  相似文献   

13.
<正> 西蒙古是蒙古民族的一支。蒙古民族在明代以后按其居住地区可分为西蒙古和东蒙古两部分,由于历史的原因,两部分蒙古族人在社会生活和文化习俗等方面都有着不少差异。西蒙古元代称为斡亦剌惕;明代称为瓦剌;清代称为卫拉特,又称厄鲁特或额鲁特;国外则称之为卡尔梅克。明末清初时,西蒙古分为和硕特、准噶尔、杜尔伯特和土尔扈特四大部落。在清代前期的一个多世纪中,准噶尔居于新疆天山南北,和硕特活动于青藏高原,而土尔扈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高举团结国内各民族共同抗日的旗帜,以开展蒙古民族工作为重点,逐步提出了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不仅使党的民族政策在理论上趋于成熟,而且在团结蒙古民族抗日的斗争中得到了正确的实施,为确立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政策和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5.
蒙古包是蒙古族等游牧民族传统的居所,经过漫长年代的发展演变,其制作技术工艺已经相当完善成熟.这里通过对内蒙古正蓝旗蒙古包厂的考察,比较全面地阐述了该厂蒙古包生产制作的技术工艺特点,指出其生产制作蒙古包的技术工艺保留了不少传统工艺的成分,是难得可贵的民族传统工艺瑰宝,需要对其加以重点保护.  相似文献   

16.
河南县域经济发展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海省河南蒙古族族自治县为例,分析了少数民族民族县域经济现状特征,结合经济增长理论,提出了促进河南县县域经济绿色发展的方略和思路。  相似文献   

17.
"五四"前后,李大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国的民族问题如民族自决、民族平等、民族发展和"联邦主义"等问题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并在中国民族革命的归属、联邦制和蒙古民族解放运动等方面为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做出了重大贡献。李大钊无愧为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的先驱。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随着内蒙自治区民族教育和科技事业的发展,普通中学和高等院校用蒙古语文授课的课程日益增多。这样,在数学教材的编印中一个新的问题产生了。  相似文献   

19.
清朝在内蒙古地区的政区基本管理体制为盟旗制度,它强化了各旗与清政府间的联系渠道,蒙古族地区因此获得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但这一制度也阻滞了蒙古民族整合的步伐,弱化了蒙古民族内部的各种历史联系。清末及民国时期,大量汉族农民的涌入,使蒙古民族的生产方式向多样性转变。同时,随着旗境内府厅州县的设立,盟旗管理体制趋于衰落,旗县并置成为常态,致使内蒙古地区发生了多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民族预科生是我国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从民族预科生过渡到普通高校大学生之后,这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仍然具有其不容忽视的特殊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也呈现出多元化的个性特征。针对不同个体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的现象与问题,进行科学地分析与研究,对于加强和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该文以从分析蒙古族大学生成长典型案例入手,探索蒙古族民族大学生成长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