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详细阐述东华大学科技史学科建设,科技史素质教育以及科技史教材改革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7月12~13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科技史教学专业委员会与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科技史与发展研究战略中心联合主办的"科技史与通识教育"学术会议暨第五届全国科技史教学研讨会(图1)在哈工大科学园国际报告厅举行。开幕式由哈工大姜振寰教授主持,哈工大校长助理徐晓飞教授代表学校致辞,向与会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希望这次会议的召开能够提供宝贵的教学经验,促进哈尔滨工业大学科技史与通识课程教学水平的提升。科技史学会副理事长、科技史教学专  相似文献   

3.
1956年,为了支援边疆,李迪先生从当时的东北师范大学调到内蒙古师范学院任教.到了内蒙古以后.他自然地想到了蒙古民族在古代的科技成就问题,于是把蒙古族科技史研究选作固定课题.就这样,一直沿着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之路走了近50年,李迪先生认为.搞科技史研究没有什么诀窍和捷径.只能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归纳成“专”、“恒”、“勤”三个字.少数民族科技史要研究的内容很多.李先生将其归纳为三个大方向:第一,民族科技文献研究;第二,科技考古研究;第三,民族传统工艺研究。  相似文献   

4.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15(3):111-111
2009年8月1日,从布达佩斯传来好消息:在第23届国际科技史大会上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刘钝研究员当选为国际科技史学会(IUHPS/DHST)主席.  相似文献   

5.
著名教育学家波斯纳曾提出一个教师成长公式.即“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而所谓“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己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反思。它能帮助教师迅速获取反馈信息,找出教学思想及教学程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偏差.从而为调整教学建立可靠的依据,进而不断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6.
北冥 《华东科技》2006,(10):12-15
2006,注定是一个将在中国科技史上画下浓墨重彩的年份: 新年伊始,新世纪首次全国科技大会——第四次全国科技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会议前后,国务院制定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及其配套的“60条”政策。 上海在全国科技大会之后迅速响应,于3月下旬胜利召开了上海市科技大会。大会明确提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大力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积极探索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自主创新道路”,同时部署贯彻、落实《上海市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并于5月23日颁布了“36条”政策。 为如实反映上海各个区县如何落实科技大会精神.制定中长期规划配套政策,挖掘各区县在“十一五”期间科技工作实施规划中的亮点、重点,呈现一个“开局之年勃勃向上”的上海科技全貌,本刊走访各个区县科委,深入区县所在企业,看各区县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如何想,听企业对政策、对科技管理部门的感知、感受和期许,以特别策划的方式全面反映上海科技工作“如何开好‘十一五’之局”。  相似文献   

7.
首届全国科技史教学研讨会纪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北京大学哲学系主办,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协办的“首届全国科技史教学研讨会”,2006年8月21-22日在北京邮电疗养院召开。会议正式代表60人,列席代表15人,代表来自35个高校和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8.
卷首语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15(2):I0001-I0001
2008年10月30至31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和东华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全国科技史教学科研会"在上海举行.  相似文献   

9.
2012年6月16~17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科技史教学专业委员会与西南财经大学通识教育学院联合主办的“科技史与通识教育”学术会议暨第四届全国科技史教学研讨会(图1)在四川成都西南财经大学柳林校区国际报告厅举行。开幕式由西南财经大学通识教育学院院长唐晓勇教授主持。西南财经大学刘灿副校长代表学校致辞,向与会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希望这次会议的召开能够促进高等学校科学史与通识课程教学水平的提升。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科技史教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吴国盛教授代表学会发表了致辞,对西南财经大学成立通识教育学院的魄力以及通识教育学院对科技史课程的重视、教学方式表示了赞赏,希望此次会议能够成为科技史、科技哲学领域学者深入交流的一个平台。四川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四川大学教授胡良贵代表四川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致辞。  相似文献   

10.
在高校中广泛应用的一卡通系统,主要有两种发卡模式:学校自主发卡和银校联合发卡(简称“银校卡”).在介绍了两种模式的优缺点和东华大学利用“银校卡”模式而取得的成功应用的基础上,分析东华大学为了克服“银校卡”模式的不足而采用的关键技术,如:使用性能优异、安全可靠的非接触式射频卡——Mifare 1卡,合理规划卡扇区,开辟“共享扇区”,建立稳定安全的一卡通网络架构,采用数据同步机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