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点讨论了中心有脉冲量生的γ射线暴火球模型,假定在火球的中心有一强磁场的毫秒级脉冲星,改革以往文献中的能量转化方程,计算出GRB970228的辐射流,与观测结果符合的很好,自然解释了GRB970228余辉的光变曲线特征。  相似文献   

2.
γ射线暴火球模型的光学余辉辐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按照γ射线暴火球模型的动力学演化规律,利用相对论电子在磁场中作同步加速辐射时谱分布的特点,用求峰值频率辐射的方法,计算了γ射线暴红光波段余辉辐射流量随时间的变化与γ射线暴GRB970228的观测结果比较,符合甚好,说明同步加速辐射是γ射线暴余辉主要的辐射机制,也进一步证明了火球模型的正确。  相似文献   

3.
重点讨论有自吸收的γ射线暴余辉的能谱,考虑了在火球模型中同步加速辐射中的自吸收效应,用含有吸收系数的同步加速辐射谱公式计算了GRB970508余辉的辐射谱.解释了GRB970508射电和光学波段余辉的光变曲线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研究1996年公布的CGRO(Compton Gamma-Ray Observatory)卫星中BATSE(Bursts and Transient Source Xxperiment)探测器记录的1000多个γ暴数据。改进了过去Meegan(153个暴)和Fishman(260个暴)对γ暴计数的研究,进一步支持γ暴处于宇宙学距离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运用半径典量子理论的电子回旋共振吸收系数,由辐射转移方程计算了通过磁中子星表面附近等离子休后的辐射谱,与γ射线暴的观测谱符合得很好。结果表明,有吸收特征辐射谱的γ射线暴可能是由强磁场的中子星产生的。  相似文献   

6.
7.
本文从三火球模型的基本思想出发,建立了强子-强子非单衍过程的Monte Carlo产生器,并利用它较为全面地给出了能够和质子-反质子对撞实验结果拟合的数据,从而进一步肯定了三火球模型的合理性,检验了在三火球模型的解析计算中采用的近似假定的可用程度。  相似文献   

8.
基于脉冲星定时模型的自主导航定位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脉冲星定时模型的基本原理,在分析脉冲到达时刻(time of arrival,TOA)向太阳系质心传递时的各项时间延迟修正的基础上,给出了航天器进行深空自主定位的一种迭代方法,并推导了定位算法的线性化形式.以航天器初始位置估计作为脉冲星定时模型的输入,计算脉冲TOA的预测值和93算值的偏差,通过最小二乘法进行航天器的位置修正.最后,分析了建模误差和参数误差等影响定位精度的主要误差源.  相似文献   

9.
年轻的转动驱动脉冲星有较高的自转能损率(Lsd≥1036erg.s-1),而且都有非常高的非热X-射线辐射,利用新的外间隙模型,计算年轻脉冲星的非热X-射线光度,并与观测到的17颗年轻脉冲星的非热X-射线光度能量范围为2~10 keV的观测结果进行比较,模型的计算结果和观测数据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
11.
研究了幂律分布电子的同步曲率辐射在伽玛暴(gamma-ray burst,GRB)的物理条件下的表现,并用同步曲率辐射机制代替同步辐射来解释伽玛暴的瞬时谱,尤其是那些出现拐点和高能过剩的谱,还拟合了几个实际的有拐点和高能过剩的伽玛射线暴的瞬时谱.从中可以看出,同步曲率辐射机制对整个瞬时谱能够做出统一和合理的解释.在对高能过剩部分的解释中,同步曲率辐射机制不需再人为引入任何其他机制,因此可调参数少.此外,该机制还能对发射区磁场给出更加详细的描述,尤其是对磁场的曲率半径有了严格的约束,因此对磁场的形成机制给出严格的限制,支持了磁场产生于激波的理论模型.将来对更高能部分的更精细的观测将能够对我们的模型进行进一步检验.最后用同步曲率辐射对GRB 941017的谱的瞬时谱部分的演化进行了拟合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
釆用3种辐射分量来拟合典型的γ爆GB780325的观测能谱.这3种辐射分量分别是:起源于同一辐射区的同步辐射谱和正负电子对湮灭谱,以及从源区逃逸出来的正电子所形成的成束粒子系的同步辐射谱.由拟合参数,获得以下源区物理特性:磁场B=4.3×10~8T,电子密度n_(?)≈6.12×10~(28)cm~(-3),源区厚度τ≈2.45×10~(-5)cm,源距离d≈0.975Mpc.  相似文献   

13.
伽玛射线暴(简称伽玛暴)可以发生在很远的宇宙深处,其余辉(尤其射电余辉)的长时标发射使得长期观测成为可能,从而可测量其红移并证认宇宙学起源和研究寄主星系性质。随着红移的增大,伽玛暴射电余辉的流量密度也会随之减少,这对高红移伽玛暴的探测造成一定的困难。然而,500 m口径球面射电天文望远镜(FAST)具有很高的探测灵敏度,利于对暗弱的高红移暴的观测。我们利用余辉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射电余辉流量密度随红移(距离)的变化关系,以此评估FAST对高红移射电余辉的观测能力,同时预测其对不同类型伽玛暴射电余辉的探测率。  相似文献   

14.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achievement of pulsar observation in China were introduced. The history is very short, only ten years. The cooperation program about pulsar timing observation at 18 cm using a 25-m radio telescope of UAO between China, Australia and Great Britain has been carried out since 1997. Some scientific results such as glitch, model changing, interstellar scintillation and the spectra of pulsar have been obtained. The plans of development of the pulsar observation were also introduced using Chinese radio telescopes.  相似文献   

15.
宇宙线的能谱延展到超过1015电子伏特(PeV)的能段,这表明银河系中存在超高能的宇宙线加速源.而近期的甚高能伽马射线观测表明,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主要宇宙线加速源的超新星遗迹很难把宇宙线加速到超高能.因此,寻找超高能(PeV)宇宙线加速源是宇宙线起源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其中一个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寻找加速源附近宇宙线与星际气体相互作用产生的超高能伽马射线辐射.我国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由于其在超高能伽马射线能段世界领先的灵敏度,成为这一研究的理想工具.LHAASO半阵列建成后一年之内,已经在银盘上观测到了十二个超高能伽马射线源,在这一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本文将介绍这些已得到的观测结果,并对LHAASO全阵列建成后可能的新进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用我国自行研制的脉冲星观测系统在新疆乌鲁木齐天文站25m天线上成功地观测了8颗脉冲星,并观测到PSR1133+16的模式变化现象,就脉冲星模式变化总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脉冲双星系统中,Rmer延迟修正项是指由于脉冲星的轨道运动,引起脉冲信号到达地球的时间变化。本文中考虑了包含自旋与轨道耦合作用下的二阶后牛顿运动方程,在此基础上推导了新的Rmer延迟修正表达式,并给出了自旋对Rmer延迟影响的量级分析。新的Rmer延迟修正考虑了脉冲星自旋对其轨道运动的影响,这为更高精度的脉冲射电天文观测和引力检验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利用新的外间隙模型,研究计算了老年脉冲星的非热X-射线光度,并与Chandra观测到的七颗老年脉冲星的非热X-射线光度的观测结果进行了比较,模型的计算结果和观测数据吻合较好,同时计算了老年脉冲星可能的伽玛射线光度和流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