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0年,余姚市科技和信息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经济转型升级的中心任务,实施"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创新资源建设工程"和"科技服务精细化工程"。计划通过几年努力,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区域创新能力的迅速提升和高新产业的跨越发展。⒈实施创新能力提升工程,企业创新水平有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科技珍闻     
《科技潮》2007,(11)
》》》风向标航天"十一五"锁定九大任务国防科工委负责人日前透露,"十一五"期间,我国航天发展将重点"锁定"实施重大科技工程、拓展空间应用等九大主要任务。据悉,根据国务院批准的中国《航天发展"十一五"规划》,这九项主要任务包括:增强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启动并实施重大科技工程、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空间技术发展、积极拓展空间应用、持续开展空间科学研究、加强行业管理、实施人才兴业战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3.
《今日科技》2011,(2):F0003-F0003
"十二五"时期,浙江省科技工作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发展方针,以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以实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为抓手,  相似文献   

4.
瑞安市     
特约主编:瑞安市科技局局长项贻康■主编观点:今年瑞安市科技工作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瑞安科技"十二五"规划纲要为指引,以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振兴实体经济为主线,坚持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集聚创新资源,优化创业环境,全力推进六项重点科技工作:一是创建省级创新型城市,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二是引进市域外大院名校,共建科技创新载体;三是创建特色产业科技园,提升瑞安市特色产业层次;四是实施专利示范工程,提升知识产权工作水平;五是加强企业创新平台建设,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六是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助推科技型企业成长,为加快瑞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打造品质之城、建设幸福瑞安"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创新科技》2012,(8):31
<正>日前,《"十二五"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发展专项规划》正式发布。《专项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我国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技术创新和应用,支撑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据悉,"十二五"期间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重点发展的十项关键减缓技术包括:高参数超临界发电技术;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技术;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储能和并网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及低  相似文献   

6.
2011年,"十二五"开局之年。海宁,正着手启动实施"十二五"科技创新"12346"发展战略——即每年举办1届科技博览会;着力打造2大创新创业基地;发展壮大3类公共创新平台;大力实施4大科技创新工程;重点支持6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一幅科技发展的宏伟蓝图就此铺开。海宁——这座以"皮都  相似文献   

7.
《杭州科技》2003,(4):32-33
一、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工作目标和实施内容根据我区制造业现状和需求,以特色行业和重点企业为重点,组织实施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信息化试点示范项目,带动信息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广泛应用,提升全区制造业信息化水平,是实施信息化工程的重点任务。今后五年我区将以机械电器、纺织印染、羽绒服装、包装印刷、精细化工、建筑建材等行业为重点,从信息化单元技术推广、现代集成技术的应用示范、网络环境下的企业数字化工程等三个层面深入开展应用示范工作,促进优势、特色产业群的发展,把我区建设成为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制造业基地和国内先进水…  相似文献   

8.
实施"泉州制造2025"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针对泉州市装备制造业及其应用领域的产业特点,泉州市组织实施"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示范工程的主要任务是:突破机械装备、生产系统数控化的关键技术;选择典型产业和重点企业,建立应用示范;进行标准体系研究和关键技术标准研制;加强数控技术应用服务和培训体系建立。为"泉州制造2025"的实施提供多个要素保障:加强组织领导协调,聚焦政策支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强化金融服务,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9.
数据     
【首个】首个部级云计算"十二五"规划落地科技部9月18日公布了《中国云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这是首个部级云计算"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云科技发展重点任务为研究和建立云计算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突破云计算共性关键技术,研制云计算成套系统以及开展典型应用示范,推动产业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北京市发改委联合印发《北京市"十三五"时期金融业发展规划》(下称"规划"),规划实施时间为2016年至2020年。规划主要提出了"十三五"时期北京金融业发展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发展路径,为"十三五"时期北京金融业发展指明方向。据了解,"十二五"时期,北京金融业资产规模快速增长,2015年末达到111.5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一,较2010年末累计增长73.1%。"十二五"期末北  相似文献   

11.
我国“十二五”科技重点任务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十二五"科技重点任务选择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需求的分析,指出我国"十二五"科技重点任务的选择,既要满足国家长远发展需求,体现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衔接,又要突出"十二五"阶段性需求和实现的可能性。提出了我国科技重点任务的选择应遵循:重要性准则、竞争性准则和可行性准则,并对基于领域发展需求、基于技术竞争、基于国家目标导向的技术选择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正>厦门市认真贯彻科技部《"十二五"国际科技合作实施纲要》精神,将国际科技合作作为科技工作的重要抓手,以高效利用全球科技资源为重点,以提升全面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前瞻引导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与国际巨头强强联合,多方位多渠道地开展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活动,培育国际科技合作支撑经济转型的新亮点。近几年厦门市国际科技合作主要情况厦门市国际科技合作紧密围绕转变增长方式、产业结构调整等任务,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  相似文献   

13.
权威说法     
《信息化建设》2011,(4):3-3
■"‘十二五’将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3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上指出,"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以来,慈溪科技局紧盯争投"一转六大"工作任务,以建设省全面创新改革联系点为载体和目标,以"科技争投"为统领,组织实施了科技强基四项工程,着力提升创新环境、项目、人才、平台的支撑集聚和承载能力,为支撑引领慈溪市经济高质量发展,高标准建设创新活力之城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太原科技》2011,(5):110-110
“十二五”时期,太原市将通过实施六大工程,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打造“科技太原”,促进全市转型跨越发展。一是实施产业技术创新工程。开发300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重点新产品,延伸50条10亿元规模以上的产业链,建设10个百亿元规模以上的产业集群,促进结构调整,打造“绿色百强”。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东莞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调结构、促转型,不断加大科技投入、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举措,加快从过去的资源主导型经济向创新主导型经济转变.仅"十二五"期间,东莞市就连续5年,每年投入20亿元资金,继续"科技东莞"工程的实施,此举有力支持了东莞的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全面提升了集约发展水平和区域制造水平.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东莞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调结构、促转型,不断加大科技投入、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举措,加快从过去的资源主导型经济向创新主导型经济转变。仅"十二五"期间,东莞市就连续5年,每年投入20亿元资金,继续"科技东莞"工程的实施,此举有力支持了东莞的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全面提升了集约发展水平和区域制造水平。  相似文献   

18.
<正>《广东科技》:韶关市在"十二五"期间科技发展取得哪些突破与成效?刘光浩:"十二五"期间,我市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坚持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建设幸福美好韶关"的目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科技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十三五"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具体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科技发展综合实力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9.
正"十二五"以来,宿州市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推进企业自主创新为主线,以助力全市经济转型升级为目标,不断加快科技改革创新步伐,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多项工作实现了新的突破和提升,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一、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1.科技创新环境持续优化"十二五"期间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快,2014年,宿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  相似文献   

20.
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是通过直播卫星为有线网络未通达农村区域提供广播电视服务的惠民工程。是全国广电系统"十二五"期间的重要工作任务。实施"户户通"工程,具有重大意义和突出优势:直播卫星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是改善农村文化民生的迫切需要,是巩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的有效途径,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农村和谐文明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