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采用固定化多菌种进行酒精和醋酸的双轮发酵生产保健红醋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第一轮发酵以德氏根霉、酿酒酵与产香酵母共固定化细胞对大米原料进行糖化和酒精发酵,试验结果表明:酿酒酵母与产香酵母共固定化细胞的最佳菌种量配比为4:3:2;固定化细胞粒子接入量为10%;第一轮糖化及酒精发酵的最适温度为30-33℃,发酵时间为70h左右。  相似文献   

2.
对采用固定化多菌种进行酒精和醋酸的双轮发酵生产保健红醋的工艺进行了研究 .第一轮发酵以德氏根霉、酿酒酵母与产香酵母共固定化细胞对大米原料进行糖化和酒精发酵 .试验结果表明 :根霉、酿酒酵母与产香酵母共固定化细胞的最佳菌种量配比为 4∶3∶2 ;固定化细胞粒子接入量为 10 % ;第一轮糖化及酒精发酵的最适温度为 30~ 33℃ ,发酵时间为 70h左右 .  相似文献   

3.
以糙米和糯米为原料,通过添加酒曲、酵母发酵得到米酒,在此基础上添加混合水果(青苹果、番石榴、脐橙、芒果)和醋酸菌发酵得到一款具有强抗氧化活性、适合多类人群饮用的水果发酵饮料。研究结果表明,水果饮料的最佳发酵工艺为:糙米与糯米比例1∶1;酒曲添加质量分数0.80%,糖化温度30℃,糖化时间3d;酵母添加质量分数0.06%,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7d;水果与糙米糯米酒比例2∶1,醋酸菌添加质量分数0.30%,发酵温度33℃,发酵时间4d。水果发酵饮料的总糖质量分数为4.62%,酒精度为4.41%,可滴定酸度为3.00%,pH值为3.49,总酚质量浓度为1420.14mg/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10.14mmol/L,氧自由基吸收能力为16.65mmol/L。  相似文献   

4.
利用PEG诱导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进行糖化酵母单倍体26007(α,STA,inh,ade)和去除了INH1基因的耐高温酒精酵母单倍体菌株Z6-10(α,STA,inh,arg)的同型原生质体融合实验,在再生基本培养基上挑选融合子,获得一株既具有较强糊精利用能力,又耐高温和个产酒精的融合株F41。经与亲本酒精酵母二倍体菌株210025玉米发酵性比较,使用F41菌发酵可减少40%的糖化酶用量。  相似文献   

5.
红枣汁经果胶酶降解后,经过酵母发酵和醋酸发酵两个阶段制成红枣果醋工艺,以及通过在整个发酵过程中红枣汁中主要物质的浓度变化,摸索红枣汁自然发酵制作果醋的最优工艺条件.从腐烂的苹果中划线分离出3株酵母茵和3株醋酸菌,并在摄像显微镜下做初步的形态鉴定后,并以此作为发酵菌种,研究不同温度、接种量、不同发酵时间对酒精度、还原糖、总糖、酸度影响.结果表明酒精发酵最适温度为30℃,发酵时间为5天,接种量为3%;醋酸发酵最适温度34℃,发酵时间为5天,接种量为10%.  相似文献   

6.
玉米秸杆发酵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产生纤维素酶的菌种与不同的酵母菌,使玉米秆转化为具有高蛋白含量和生物活性的蛋白饲料。通过生物糖化、发酵实验,分离出适合玉米秆发酵的菌种,生产出含糖量高的蛋白饲料。结果表明:单株菌种中,用绿色木霉糖化后含糖量可达334.36mg/g,白腐真菌 绿色木霉 黑曲霉等糖化效果最好,糖化后含糖量可达389.56mg/g。从牛胃内含物中分离出的假丝酵母、牛胃白、牛胃红均有较好的产蛋白率,其中以假丝酵母最佳,3种菌有较好的共生性。  相似文献   

7.
完成了以芭蕉、菠萝和糯米为原料的多菌共酵食醋酿造工艺实验。糯米、芭蕉和菠萝的百分比为20%、40%、40%。所用微生物有:苏州甜酒药,贵州根霉曲,红曲(D2-1),酿酒酵母椭园形变种(AS2.607),异常汉逊酵母(AS2.300),弱氧化醋酸单孢菌(AS1.186)和一株自己分离的醋酸菌。  相似文献   

8.
一、绪言作为淀粉质原料酒精发酵的发酵剂有翅法(包括酒蕖或酒饼种、(?)子等)、麦芽法、(?)法、阿明露法、阿明露变法及酸糖化法等。(?)法历史最久,但由于菌种没有经过选择,且操作不够清洁,往往被有害菌侵入,因此,发酵时发酵率很难得到保证与提高,通常不过30—70%。麦芽法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把淀粉质原料糖  相似文献   

9.
贾思勰著《齐民要术》(530~550年)记载的酿酒技术 ,是我国古代酿酒技术最完整的记录。其中记载的制曲方法共有19种。有许多制曲原料采用蒸、炒、生混合的方法。如三斛麦曲法 :“蒸、炒、生各一斛”。神曲法 :“麦蒸、炒、生三种齐等”。其中有的曲中添加中草药。这些方法根据现在试验结果证明 ,是很有道理的。对文献记载我个人有以下几点体会 ,写出来供与参考 ,不当之处请同道者批评指正为盼。1蒸、炒、生各有特点1.1蒸料在蒸料过程中起到杀菌作用 ,将原料上附着的野生生酸菌杀死 ,使发酵得以顺利进行。使原料淀粉糊化 ,便于曲霉菌旺盛生长繁殖。试验证明 ,凡是蒸料曲坯上的曲霉菌都是优势菌。1.2炒料通过炒料加热杀死由原料带来的生酸菌。炒料最大优点在于水分少 ,加热时 ,水分少的原料中的蛋白质难以因加热而变性 ,有利于根霉菌的生长。由于根霉菌缺乏酸性羧基蛋白酶难以分解加热变性蛋白质 ,所以在熟料上生长得不好。炒料就不存在这个问题。1.3生料保留部分生料 ,主要利用在原料颗粒上附着大量野生菌及其孢子在曲坯上起到接种作用。生料最大优点是能使根霉旺盛生长繁殖。尽管如此 ,推论在制曲时可能采取 :“曲信(曲母)”接种。在制曲配料上...  相似文献   

10.
1马铃薯饴糖麦芽制作方法:将六棱大麦在20-25℃清水中浸泡1—2小时,当其含水量达45%左右时将水倒除。继而将置于25℃室内发芽,用喷壶给大麦洒水,每天2次。4天后当麦芽长到2厘米以上时便可使用。马铃薯渣料制备:马铃薯渣研细过筛后,加入25%谷壳,把80%左右的清水洒在配好的原料上充分拌匀放置1小时,分3次上屉。第一次料物%,等上汽后加料30%,再上汽时加上最后的30%,待大汽蒸出起计时2小时,把料蒸透。糖化方法:将蒸好的料放入木桶,并加入适量浸泡过麦芽的水,充分搅拌。当温度降到60℃时,加入制好的麦芽(占10%为宜),…  相似文献   

11.
TQ914.10031沙棘色素的研究(刊)王建英……(山西师范大学化学系)//山西化工──1995年,(1),7~9,27利用压榨果计的下脚料─—果皮渣作原料,从中提取橘黄色色素。本研究讨论了色素的化学结构,安全性,药理作用及应用前景。比较了两种不同...  相似文献   

12.
食盐在发酵中能防止杂菌的繁殖,所以传统酿制酱油要以18%的食盐水发酵,但食盐对酶活性也有抑制作用,随着食盐浓度的增加,相对地延长了发酵周期。固态低盐发酵,发酵周期也较长,固态无盐发酵周期短,但制品香气不足,对控温要求严。笔者经多年实践摸索出一种前段无盐,中段低盐陈酿的两段发酵法。这一技术明显增加了原料蛋白的转化率,使着油的质量、香气独具特色。现将生产工艺简介如下:(1)两段发酵法酿制原酱油的原料—豆饼、小麦、麸皮经粉碎后润水、蒸料、接种等同常规酱油生产工艺,主要是增加了堆温制曲,无盐和低盐发酵,使…  相似文献   

13.
以西府海棠果和玫瑰香葡萄为原料,通过调配海棠果与葡萄比例、酵母添加量、酵母酶解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L9(34)正交试验,确定海棠葡萄复合果酒的最佳发酵工艺。试验结果表明:葡萄比例20%、酵母添加量0.2%、酵母酶解时间3 d为最佳发酵工艺。实验所获海棠葡萄复合果酒透明澄清、酒体丰满、口味清爽、酸甜清新、风格独特,具有西府海棠和玫瑰香葡萄两种水果特有的果香酒香味。  相似文献   

14.
果渣固体发酵生产黄腐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由苹果渣发酵制取黄腐酸。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连续二次固体发酵工艺。结果发酵的最佳物料比为果渣:豆饼:麸皮=50:4:3(质量比),含水量为20%(质量分数);发酵最佳工艺为先接绿色木霉和康氏木霉各2.5%(孢子液/固料,质量分数),28℃,发酵12d,灭菌;再接假丝酵母、酿造酵母、枯草杆菌和棒杆菌各2.5%(孢子液/固料,质量分数),32℃,发酵12d,黄腐酸得率为42.2%。结论苹果渣固体发酵制取黄腐酸是一条可行、经济和快速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果米双菌共酵制造苹果醋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苹果、大米为原料,探讨快速生产苹果醋的工艺.酒精发酵的最佳关键技术条件:质量比为l∶1的苹果汁和大米糖化液的总糖浓度调整到13°Bx,加入0.15%(NH4)2SO4、0.15%KH2PO4、0.1%MgSO4,灭菌后25.5℃培养,酵母发酵最佳周期为100 h,可生产出酒精度为8.0%的酒精液.醋酸发酵的最佳关键技术条件:发酵初始酒精度为5.5%,接种量为7%(先接醋酸菌DT-2 4.2%,后接AD1为2.8%),培养温度28℃,摇瓶转速120 r/min,初始pH 5.5,发酵时间为6 d,苹果醋发酵过程中理想的加糖方式为分次加糖,产品质量和口感最佳.采用双菌共酵生产苹果醋,为苹果醋的生产提供更为广泛的原料来源,降低了生产成本,保证了苹果醋的风味和营养.  相似文献   

16.
果实采后病害拮抗菌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水果、叶片表面及果园土壤中分离到76株细菌和26株酵母菌,通过平板对峙法和果实接种法筛选到1株细菌2株酵母菌,对梨黑斑病菌(Alternaria kikuchiana)、柑橘青霉病菌(Penicillium italicum)都表现出显著的拮抗效果.根据其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以及细菌的16SrDNA序列的进化树分析,初步鉴定这3株菌分别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假丝酵母(Candida sp.)和克勒克酵母(Kloeckea sp.).  相似文献   

17.
稻草秸秆预处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的化学试剂与汽爆组合处理稻草秸秆的研究,确定了有效的预处理条件:稻草秸秆与3%氢氧化钠溶液的固液比为1:5,混匀,置126—128℃保温5min,放气.此预处理能使秸秆中木质素去除75.58%;秸秆酶解(酶解条件:2%底物,0.2%纤维素酶,pH=4.8,0.2mol/L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46℃水解48h)糖化率达91.98%.  相似文献   

18.
以酒精糟、白酒糟、碎玉米、啤酒糟等为原料,添加尿素、(NH4)2SO4及营养液F,采用“液体种子培养,多菌种混合固态发酵技术”生产奶牛生物(活菌)饲料。饲料粗蛋白平均含量36.55%、提高率1635%;酵母菌、有效细菌总数及活菌率分别为:7.85×10^8个g、7.11×10^9个,g和82.2%;β-淀粉酶1356mg/(g.h)、纤维素酶168um/(g.h)、中性蛋白酶1088ug/(g.min)、碱性蛋白酶372ug/(g·min)、糖化酶110u/(g.h);VA80IU/(100g)、VB:2.35mg/(100g)、VD2945IU/(100g)、VC1.1mg/(100g)、烟酸10.7mg/(100g)。  相似文献   

19.
杨玉华  李存民 《河南科学》1998,16(3):371-374
本文报导以小麦为原料,采用半地下发酵池,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分容器、分场地进行固态发酵生产优质食醋新工艺的研究。经过近2年的大量条件试验和多批扩大生产稳定试验,原料淀粉利用率平均达到50.7%;主料出品率平均达到5.78kg(以5%醋酸计)。  相似文献   

20.
范怀德 《甘肃科技》1999,15(5):33-33
在酒精发酵过程中,发酵醒中往往因操作、灭菌工作、设备清洗等操作不当,而产生大量细菌(主要为乳酸菌、醋酸菌等)的生长繁殖,阻碍了发酵醪的正常的酒精发酵。在淀粉质原料或其他原料生产酒精时,要控制发酵醪的pH值,既要适合酵母菌的生长繁殖和代谢,又要适宜各种糖化酶的作用。传统工艺中,往往采用HZSO4来调节,以便降低发酵醪液中的pH值,防止杂菌的污染。本文通过对青霉素的应用研究试验,取得良好的防止杂菌污染,是一种可行的途径。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青霉素:40万单位,华北制药厂生产;糖化酶:4~5万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