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探究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大剂量氨溴索治疗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效果。选取永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32例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6例。对照组采用大剂量氨溴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改善情况。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Lac及呼吸力学指标PEEPi、R均低于对照组,P(O2)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MLI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大剂量氨溴索治疗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能较大程度上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及呼吸力学指标,具有显著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布比卡因联合吗啡行腰麻用于剖宫产术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布比卡因联合0.4mg吗啡行腰麻对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I~Ⅱ级剖宫产产妇40例,腰麻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腰麻注药为重比重0.5%布比卡因3mL(0.75%布比卡因2mL+10%葡萄糖1mL),观察组腰麻注药为上述药液加吗啡0.4mg,观察两组术中术后镇痛效果(VAS评分,0~10)、镇痛剂用量和次数、新生儿Apgar评分及副作用如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低血压、尿潴留等。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和X~2检验。P<0.05差异显著。结果:术中2组均提供了满意的麻醉效果。术后24h内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镇痛剂使用人次及剂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01)。2组观察期恶心呕吐、低血压发生率相仿(观察组比对照组45.0%vs40.0%,55.0%vs50.0%,P>0.50),观察组有6例发生皮肤瘙痒(30.0%vs0.0%,P<0.005)。整个观察期间2组均未发现呼吸抑制。结论:布比卡因联合0.4mg吗啡能提供较为满意和安全的剖宫产术中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38例,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两组常规应用氨茶碱注射液治疗呼吸暂停治疗组加用纳洛酮注射液.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0.0%和95.0%,对照组分别为44.7%和73.7%.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 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优于单用氨茶碱.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纳洛酮治疗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入选55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积极控制感染,持续低流量给氧,维持酸碱、水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纳洛酮,对照组给以可拉明1.875 g 洛贝林15 mg加到500 ml液体中维持静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纳洛酮治疗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纳洛酮治疗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入选55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积极控制感染,持续低流量给氧,维持酸碱、水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纳洛酮,对照组给以可拉明1.875 g+洛贝林15 mg加到500 ml液体中维持静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纳洛酮治疗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观察并分析口服旋覆代赭汤联合艾灸神阙穴治疗肺癌含铂方案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效果。对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共100例肺癌铂类化疗患者进行分析。观察组纳入50例服用旋覆代赭汤联合艾灸神阙穴的患者。未口服旋覆代赭汤及艾灸神阙穴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止吐,观察组同时加用口服旋覆代赭汤联合艾灸神阙穴;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从化疗开始,连续治疗至化疗结束。观察两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消化道不良反应指数、控制率和KPS评分。P两组化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Ⅳ度恶心、呕吐发生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及2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旋覆代赭汤联合艾灸神阙穴可以减少肺癌含铂方案化疗患者的恶心、呕吐的反应,可以改善含铂方案化疗肺癌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70例发生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早产儿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4例,两组在胎龄、性别、出生体重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意义.治疗组给予纳洛酮治疗;首剂0.1mg静注,继而以纳洛酮0.4mg加入10%葡萄糖40mL中持续静滴,滴速5mL/h,1次/12h.对照组使用氨茶碱治疗首剂5mg/kg,30min内滴完,8h后用氨茶碱2mg/kg静滴,1次/12h.分别记录患儿在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纳洛酮组有效34例,有效率94%;氨茶碱组有效27例,有效率79%,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纳洛酮治疗原发性呼吸暂停与氨茶碱同等有效,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福替卡松治疗中重度慢阻肺患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稳定期中重度慢阻肺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66例采用氨茶碱治疗,观察组患者66例采用沙美特罗/福替卡松治疗,治疗时间为4周,采用圣·乔治呼吸疾病问卷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分析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的改变情况、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指标FEV1,FEV1/预计值,FEV1/FVC,6 min步行距离均明显增加,而圣·乔治呼吸疾病问卷评分却明显下降;观察组指标FEV1,FEV1/预计值,FEV1/FVC,6 min步行距离、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圣·乔治呼吸疾病问卷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美特罗/福替卡松是治疗稳定期中重度慢阻肺的有效药物,可明显改善肺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38例,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两组常规应用氨茶碱注射液治疗呼吸暂停治疗组加用纳洛酮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0.0%和95.0%,对照组分别为44.7%和73.7%。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优于单用氨茶碱。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70例发生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早产儿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4例,两组在胎龄、性别、出生体重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意义.治疗组给予纳洛酮治疗;首剂0.1mg静注,继而以纳洛酮0.4mg加入10%葡萄糖40mL中持续静滴,滴速5mL/h,1次/12h.对照组使用氨茶碱治疗:首剂5mg/kg,30min内滴完,8h后用氨茶碱2mg/kg静滴,1次/12h.分别记录患儿在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纳洛酮组有效34例,有效率94%;氨茶碱组有效27例,有效率79%,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纳洛酮治疗原发性呼吸暂停与氨茶碱同等有效,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昂丹司琼对舒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100例ASA为Ⅰ-Ⅱ级的手术后需要舒芬太尼静脉镇痛的患者,随机分为昂丹司琼组和对照组(各50例),通过PCA泵静注镇痛,昂丹司琼组配方为昂丹司琼4mg+舒芬太尼0.1 mg+生理盐水至120mL,接PCA泵前静注昂丹司琼4mg;对照组配方为舒芬太尼0.1 mg+生理盐水至120 mL,所有患者负荷量为3 mL,持续剂量为2 mL/h,PCA为2 mL,锁定时间25 min.记录术后48 h出现恶心呕吐的例数,比较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 昂丹司琼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 昂丹司琼对舒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恶心呕吐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重症胰腺炎患者血液净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28例,其中,观察组68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加用连续性血液净化,记录患者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3、7 d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外周血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Ⅱ、肾素、醛固酮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恶心和腹痛症状、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酶水平恢复正常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管紧张素、肾素、醛固酮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1、3 d,观察组血管紧张素、肾素、醛固酮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IL-6、IL-8、TNF-α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1、3、7 d,观察组C反应蛋白、IL-6、IL-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3 d,观察组TNF-α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能够改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炎症因子水平,明显缩短患者临床症状的恢复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对肺癌患者术后康复的促进作用.方法 选择85例择期手术治疗的周围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综合呼吸功能训练,比较观察两组患者胸导管留置时间、引流量和术后住院时间;两组患者肺功能恢复情况(指标FEV1、FVC、PEFR);两组患者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胸导管留置时间、引流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减少,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围手术期综合呼吸功能训练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肺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丁苯酞注射液对脑梗死急症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以我院脑梗死急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另外选取健康者30例作为健康组,观察组患者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胞磷胆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NIHSS评分、hsCRP变化及临床恢复效果.结果:与健康组患者相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hsCRP水平显著升高,但不具有比较意义(P0.05);治疗14d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NIHSS评分及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脑梗死急症患者临床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15.
探讨在急性肠胃炎治疗中应用中西医联合的临床效果,给后期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选取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2例急性肠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73.91%),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主要症状和体征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中具有恶心呕吐、发热、腹胀腹痛、腹泻、黏液便、水样便等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患者所占比例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应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急性肠胃炎治疗中应用中西医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38例,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两组常规应用氨茶碱注射液治疗呼吸暂停治疗组加用纳洛酮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0.0%和95.0%,对照组分别为44.7%和73.7%。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 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优于单用氨茶碱。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硬膜外腔注射地塞米松对吗啡镇痛引起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预防作用.选择子宫切除手术患者24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手术结束前观察组一次性硬膜外腔注入吗啡2 mg+地塞米松10mg+0.9%生理盐水6 m L.对照组吗啡2 mg+0.9%生理盐水至6 mL.记录24 h内病人的镇痛效果和PONV的发生率.结果表明,术后24 h内PONV总发生率:观察组9.2%,对照组为42%.(P<0.01).可见,硬膜外腔注射地塞米松可有效抑制手术后吗啡镇痛引起的PONV.  相似文献   

18.
探讨艾灸配合奥曲肽对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效果。选取甘肃省华亭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肠梗阻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69例。对照组给予奥曲肽治疗,观察组给予艾灸配合奥曲肽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并比较肛门排气时间、腹胀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恶心呕吐消失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腹胀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恶心呕吐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少(P0.05)。艾灸配合奥曲肽对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45例随机分为标准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均匀给予氧疗、无创正压通气、抗感染、解痉平喘、止咳化痰、纠正酸碱失衡、营养支持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注射剂(0.4mg/支),首剂负荷量0.8mg加入生理盐水20ml中静脉推注,以后给予纳洛酮注射液2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每日2次,用微量泵24小时持续静脉泵入,24小时纳洛酮总剂量4mg,连用3天。结果治疗组23例患者中20例治疗好转,另外3例因病情无变化或恶化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22例患者16例治疗好转,6例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组平均住院日、插管率、病死率、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洛酮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可减少患者的气管插管率,临床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对原发性肝癌的近远期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9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患者应用腹腔镜进行精准肝切除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肝癌外科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各时间段术后肝功能情况、术后患者肿瘤复发率及术后生存率.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手术时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项肝功能指标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术后1 d肝功能各项指标参数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后,两组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a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而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在临床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患者创伤及肝功能影响小,术后并发症少,利于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