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青海省能源消耗状况与工业经济关联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重工业的发展是青海省能源消耗增加的重要原因.通过对能源消耗成因的分析,提出了青海省工业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苏建军 《甘肃科技》2007,23(3):15-17,98
采用青海省近年的统计资料,通过标准差、标准差系数和极值比率等参数的计算,分析了青海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总体特征和空间特征,提出了缩小差距,促进青海省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从Grossman分解模型的内容入手,根据模型的分解形式,结合青海省实际情况分析了青海经济发展中经济规模、经济结构以及技术进步的因素对青海省环境的影响,揭示青海省经济发展对环境带来的根本动因。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青海省2000-2007年的R&D经费内部支出、科技人员投入、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和GDP数据,通过T型关联度分析了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结论表明:青海省R&D经费支出、科技人员投入和地方财政科技拨款与青海省国内生产总值均有正相关关系,但是科技投入对青海省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是很明显.  相似文献   

5.
科技创新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关键要素。青海省科技厅以建设创新型青海为目标,以《青海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为重要抓手,全力推动全省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本文首先系统总结了"十三五"以来青海省科技创新取得的主要成效,然后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视角梳理了青海省科技创新面临的挑战与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进一步推动区位优势培育、加大研发经费投入、优化科技人才队伍、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落实现有科技政策等推动青海省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方洁 《科技资讯》2010,(15):221-222
旅游产业是世界上年轻的、也是发展最为迅速的产业之一。青海省作为一个旅游资源大省,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旅游业起步较晚,在很多方面存在问题,尤其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出现的资金短缺现象更为严重。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应以其强大的杠杆效应来影响青海省旅游经济建设的方方面面,大力支持旅游业的发展,使"大美青海"成为中国旅游业大发展的新亮点,成为真正的"世界旅游之巅",同时也成为青海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交通运输网地域性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交通运输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运输网络的完善程度、服务水平高低和运输成本的大小,直接影响地区经济的发展环境、空间布局及产品开发优势与市场竞争能力.通过分析青海省运输网体系的特点,结合青海地域特点,交通网的发展现状,社会经济产生运输需求量大小,对青海省交通运输网进行合理建设,从而促进青海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依据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构成的相关数据,运用Eviews软件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青海省1989-2009年间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反向净进口)对经济增长的动力作用.1989年以来,最终消费对青海省经济增长的贡献平稳,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的增长起到最主要的推动作用,货物和服务净进口波动较大,净出口对经济增长呈现负效应.最后提出青海省经济增长动力结构优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青海东部黄土高原区是青海省工农业生产基地,也是青海省自然灾害的多发地区,制约着区内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青海东部黄土高原区山洪灾害成因和基本特性分析,提出防治思路.  相似文献   

10.
青海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耦合演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海省地处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处于三江源头,是全国生态的屏障地区,在保护生态环境中起重要作用.详细研究青海人口一资源一环境的耦合演变关系,对于青海省的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能值分析理论为基础,通过选取青海省社会、经济、生态等原始指标,在数学运算基础上,详细分析了青海省1978~2000年的人口一资源一环境的耦合演变关系,得出相关结论,并从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和谐社会等角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青海省物质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的推动青海省经济建设和发展,以及为青海循环经济建设奠定基础,本文采用了分析资源问题的物质流分析方法,以青海省为研究背景,通过对青海省2000年至2006年的物质流分析计算,为青海省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定量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探索青海省1995—2019年出口贸易格局的演变态势,基于贸易引力模型,从经济自由度、文化差异、人口规模等方面研究青海省出口贸易格局的形成机制.研究表明:1)青海省的出口产品结构以技术水平较低的工业制成品为主,外贸依存度较低且在波动中逐渐下降;2)青海省出口格局呈现贸易伙伴多样化和出口规模均衡化的态势,与我国周边国家和其他大洲的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建立了密切的贸易联系;3)影响青海省出口贸易格局演变过程的核心因素为双方经济体量、出口国人口数量、经济自由度、与中国的地理距离及宗教亲近,次要因素为出口国与中国的区域贸易协定.本文对青海省出口贸易发展提出了建议,以期对其未来的高质量发展模式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3.
张素梅 《甘肃科技》2012,28(14):87-90
标准是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技术依据,其覆盖面从工农业扩展到服务业以及公共服务领域,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发展.近年来,在国家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指导下,青海省委、省政府对标准化工作高度重视,提出了全省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指导思想.青海省标准化管理部门认真贯彻,积极开展标准化工作.通过对标准的基本知识及青海省标准资源等情况的介绍,探讨了现代化的标准服务方式为用户带来的方便快捷,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用户对标准的需求,为青海省经济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苑尔芯  彭必源 《科技信息》2010,(15):137-138,113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青海省农牧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本文采用1985—2008年青海省农村居民纯收入的数据,就青海省农民收入增长态势及如何有效增加农民收入问题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1949—2007年青海省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及定量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产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等相关方法和技术,对青海省1949-2007年产业结构演进的特征进行了定量评价与分析.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SSM)计算了1978-1987年、1988-1997年和1998-2007年3个代表时段产业结构演进的数量特征,分析了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和竞争能力.结果表明:① 1949-2007年,青海省产业结构演变总趋势是:一产比重持续下降,二产比重持续上升,产业结构不断趋向优化,产业结构转换方向合理;②近10多年来,特别是1998年以来,青海省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效应有所改善,产业竞争力有所增强,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迅速发展的第二产业推动.但青海省当前的产业结构水平与全国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产业关联度低,3次产业之间及其内部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6.
张平 《甘肃科技纵横》2007,36(4):66-66,39
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中存在建设速度跟不上恶化速度、监督管理工作滞后、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应该通过培育环境友好型的生态伦理观、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加大投入等途径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实现青海省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康杰 《果洛科技》2004,(1):29-31
对青海省依靠现代科技发展进行了简述,分析青海肉羊业现状,问题对策,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发展青海省;肉羊业的对策措施,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国家经贸委、国家民委、国家旅游局、全国工商联的大力支持下,由辽宁、陕西、甘肃、广西、天津、重庆、新疆建设兵团、青海8个省区市共同举办的“2001年中国东部企业参与西部经济结构调整投资贸易洽谈会”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中共青海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蒋浩敏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青海地处青藏高原,因境内有全国最大的内陆成水湖——青海湖而得名。青海省的主要特点是:面积火省、人口小省、资源富省、经济穷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比较体育学方法对青海省五年高等院校九八级学生的成绩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显示,青海省五所高等院校学生身体素质平均水平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为青海省高等院校合理安排体育教学计划和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供理论依据,为西部开发,青海经济的振兴,提供合格的人才储备。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旅游产业经济规模也在持续壮大、经济效益不断提升,旅游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我国旅游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盲目投资的现象与融资瓶颈等问题.旅游业是实现旅游资源产业化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以产业运行的方式对旅游业投资效率进行评价分析还未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因此在对旅游业投资效率概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的理论及方法构建出旅游业投资效率模型,并以青海省旅游业作为模型验证对象,针对青海省18个景区,选取旅游收入、旅游景区数量、酒店数量等指标,采用DEA模型分析青海省旅游业2016-2018年的投资效率,进一步提出应对措施,为青海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