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 delegation from Thailand Research Foundation (TRF) led by Dr. Suthawan Sathirathai, chief scientist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s of TRF, visited NSFC on November13,2008. The delegation consisted of 8 members from TRF, universities and institutes of Thailand.  相似文献   

2.
青藏公路穿越720余公里的多年冻土分布区,发育着基本稳定、准稳定、不稳定和极不稳定四种类型的多年冻土。自1985年,伴随着青藏公路黑色沥青路面铺设的全面完成,由于多年冻土退化导致的冻土路基病害一直困扰着青藏公路的正常使用,不同地段历经了3到5次不等的整治工程。各种模拟结果及预测显示,未来50年青藏高原年平均气温可能上升2.2~2.6 ℃,青藏高原的多年冻土将进一步退化。稳定性路段将大幅度减少,而不稳定路段将显著增加,将为青藏公路的正常营运带来新的冻害问题。笔者基于过去几十年来的研究成果,在考虑未来多年冻土退化的背景下,针对不同路段提出了初步的路基处理措施,为相关部门在进行青藏公路的冻害治理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水增温及热膨胀等因素的影响,未来全球海平面上升不可避免。大量研究表明,到2025、2050和2100年时,全球海平面平均上升量分别为4.75~42cm、22.95~87cm和60—266cm。未来全球海平面上升对社会的冲击主要表现在:全球气候变化、海岸地区被动淹没、海岸侵蚀、生态及生境变迁、海洋及大陆资源枯竭.、温湿地丧失、风暴潮及洪涝灾害、盐水侵入、环境污染、港口功能减弱、海岸抗灾能力降低、趋势性水位抬升等。未来全球海平面上升可能导致人类居住的地球的第二次突变.  相似文献   

4.
气候变化对华北农业水资源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莫兴国  夏军  胡实  林忠辉 《自然杂志》2016,38(3):189-192
水资源是制约华北平原农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气候变化对华北平原水资源和农业需水影响显著。1950年以来,华北平原气候总体趋向于暖干化,潜在蒸散呈下降趋势。近30年实际蒸散量呈现弱的上升趋势,与潜在蒸散有互补关系。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区域水分盈余量下降,华北地区干旱化趋势加重。作物生育期耗水量和灌溉需水量增加,其中北部地区水量亏缺更为严重,南部地区水量盈余则减少。调整春季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和空间布局,减少农业用水量,是适应气候变化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召开前夕的“气候门”(climategate)事件,将科学界对过去千年温度变化的“曲棍球杆曲线”(hockey stick)之争推向顶点。介绍了这一争议的始末,并根据相关文献对这一争议中的两个关键问题“中世纪暖期与小冰期是否在全球广泛存在、20世纪是否为过去千年最暖”进行了综述。结果显示:尽管大尺度的地表温度重建结果存在不确定性,但随着近20年来全球代用资料的不断丰富和研究方法的改进,大尺度温度变化重建结果的不确定性逐步降低,争议各方的观点正在逐步接近。特别是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虽然20世纪增暖迅速,温暖程度也很明显,但在过去千年中并不是空前的。  相似文献   

6.
史前时代人类向青藏高原扩散的过程与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藏高原是对人类生存最具挑战性的地区之一,研究史前人类向青藏高原扩散的历史及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对认识和理解人类对高寒缺氧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具有重要价值。通过青藏高原史前遗址的测年分析和动植物遗存的鉴定,结合古气候研究的最新进展,显示史前人类向青藏高原的扩散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旧石器人群在距今15 000年之前到青藏高原季节性游猎;新石器人群距今5 200年后大规模定居到青藏高原海拔2 500 m以下的河谷地带;距今3 600年后人类永久定居至海拔3 000 m以上地区。气候变化对狩猎采集人群在高原的活动有重要影响,而新石器-青铜时代欧亚大陆农业发展与传播是促使人类向青藏高原大规模扩张和定居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以来青藏高原绿度变化及动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藏高原作为中国乃至亚洲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载体,其生态系统变化已成为公众和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基于前人的研究结果,并结合相关数据分析,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视角阐释了2000—2013年青藏高原植被绿度变化的时空过程及其原因。结果表明:2000—2013年青藏高原生长季植被覆盖度总体增加3%~5%,或称变绿了,但局部地区植被覆盖度出现下降。约98.34万km~2的区域植被覆盖度呈现增加趋势,其中显著增加的地区面积为16.85万km~2,主要分布在高原中东部;约5.73万km~2的地区覆盖度呈现下降趋势,其中0.18万km~2的地区显著下降,主要位于西藏中西部。气候暖湿化和生态建设是高原植被绿度增加的主要因素,但局部区域人类活动强度增加和气候暖干化导致的高寒植被退化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
根据NOAA/AVHRR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Advanced Very High Resolution Radiometer)卫星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和CASA(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模型的计算结果,过去30 年间(1982-2011 年),青藏高原生长季植被覆盖度和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呈总体上升态势, 植被总体变好。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增强,占全国增加碳汇的10%左右。气候条件的变化是青藏高原植被总体变好的最为重要的驱动因子,退牧还草等大型生态工程的生态效应也比较显著。青藏高原植被总体变好的同时,存在着区域不平衡。植被变差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海拔较高的、生态更为脆弱的藏北高原、西藏“一江两河”和三江源的部分地区,尤其是藏北高原西部的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草地退化,其原因是气候变暖变干叠加人类活动(如超载放牧等)的影响。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植被的影响,应该加强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变化长期监测系统与平台建设,加大生态补偿和大型生态工程的实施力度。  相似文献   

9.
青藏高原极端天气气候变化及其环境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藏高原气候变化敏感性强、幅度大,而极端天气气候变化是高原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过去几十年高原气温增暖幅度明显大于全国平均值,高原绝大部分地区极端高温事件频次显著上升、极端低温事件频次显著下降,并伴随有风速和地表感热加热等气候要素的显著变化。高原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以及相应的地表和大气热源变化会对高原周边区域天气气候产生重要影响。高原冬春季积雪、春季感热强度以及夏季高原低涡东移发展是东亚夏季风异常和旱涝灾害预报的重要指标,可影响到其下游地区的大气环流和中国东部的天气气候异常。为构建稳固的青藏高原生态屏障,深化对高原极端天气气候环境事件及其对周边区域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建议国家加强高原上对流层-下平流层水汽和微量成分输送过程与机制的研究,加强高原湿地及其对周边区域气候环境变化的影响研究,以及加大投入灾害卫星监测和灾害预警系统的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0.
熊雄  吴辰熙 《自然杂志》2021,43(4):243-250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内陆水体的微塑料污染状况。湖泊由于其独特的水文水动力特征,可能成为流域内微塑料的重要汇,因此湖泊也是内陆水体微塑料污染研究重点关注的区域。目前,对北美洲、亚洲、欧洲、非洲和南美洲大中型湖泊的相关研究发现了丰度较高的微塑料污染。流域内人类活动产生的塑料垃圾是湖泊微塑料污染的主要来源,并且对湖泊中微塑料的分布产生重要影响。人类活动密集的湖泊和水库区域微塑料丰度也较高。风力和湖流作用下微塑料在湖泊内水平迁移;而在相对静稳的湖泊中,水动力条件、生物膜和颗粒物的协同作用、水生生物的摄食,使得微塑料从水表层到沉积物表层垂向迁移。未来,湖泊微塑料污染还需要采用标准化调查方法,进一步解析微塑料污染的来源,并从生态系统角度评估湖泊微塑料污染的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龙门山地区2008年9月和2010年8月发生的大规模的滑坡和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实地考察,并在详细分析龙门山北段平通河地震前后输沙率变化情况的基础上,对龙门山地区2008年汶川地震驱动的地质灾害空间分布情况、龙门山地区地形地貌特征和龙门山地区降水空间分布情况作对比分析,获得以下认识:①汶川地震对该区地质灾害的影响将是持续的,震后地质灾害形成的松散物源将以河流为载体,被输送到下游,并对下游水利建设、防洪防涝等产生较大影响;②构造因素(汶川地震)和地形地貌因素为地质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气候(降水量和降水强度)则为直接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12.
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凝结了设计者的智慧,需要消耗大量数据和计算资源,是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产出物,已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当中。然而,作为一种数字产品,如何保护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免于被非法复制、分发或滥用(即知识产权保护)是人工智能产业化进程中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难题。文章主要介绍基于数字水印的深度模型产权保护技术,通过总结深度模型水印的发展现状,对深度模型水印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2009年7月22日日全食的日冕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中为  张鸿  关震彪  张津维 《科学通报》2010,55(14):1416-1418
日冕是太阳的外层大气,其高温等离子体外流而形成太阳风,又发射很强的紫外和X射线辐射,日冕活动严重地影响日地空间环境.日冕结构与太阳活动有密切联系.2009年7月22日发生21世纪最壮观的日全食,是观测研究日冕的良机,但由于全食带地区大多阴雨而受挫,幸好在个别天气好的地方可拍摄到高质量的日冕数码像.本文选取其中部分像,进行数字图像处理,结合SOHO卫星LASCOC2所观测的当天的外冕图像进行分析,揭示日冕的一些结构,得到日冕两极和赤道的亮度径向平滑分布.2009年是第24个太阳活动周期的开始年,虽然太阳活动水平仍较低,但比去年的极小期活跃得多,日冕结构有较明显的变化,不仅显示赤道区比两极区延展,即使东西赤道区和南北极区也有较大差别.赤道东侧的冕流,尤其赤道北的大冕流很显著,南极区比北极区的冕羽由更多的极射线组成.日冕赤道区和极区的亮度径向分布接近于去年的太阳活动极小,但赤道东西方向的亮度分布差别较去年小,南极与北极方向的差别也较小.这些日冕特征也显示在日冕等亮度图上.  相似文献   

14.
刘志雨  夏军 《自然杂志》2016,38(3):182-188
洪涝灾害是中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它不仅分布广、发生频率高, 而且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是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 中国洪涝有明显的高频期、低频期的阶段性年代际特征。近30年来,南方典型洪涝风险区和中小流域极端洪涝事件的频次和强度总体呈现增加、增强态势,大城市和特大型城市暴雨内涝事件也呈增加趋势。在全球气候变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未来中国部分地区强降水、洪涝等极端事件有可能增加、增强,从而加大洪 灾风险和防汛调度指挥难度,并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流体包裹体在沉积盆地中广泛分布,它是封存于矿物晶穴或裂隙中的原始流体,是流体运移聚集过程的原始记录。流体包裹体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因后期油气继承性活动的叠加改造而消失,在这些保存至今的形成于油气生、运、聚、散各阶段的原始样品中,含有丰富的油气成藏信息,对成矿流体的运移聚集成藏具有重要的示踪作用,成为追踪盆地流体活动的有利工具,近年来流体包裹体技术在油气成藏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文章运用流体包裹体测温方法确定上古生界的油气成藏期次和成藏时间。  相似文献   

16.
在“双碳”(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背景下,以氢代碳的氢冶金成为钢铁企业优化能源结构和工艺流程、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通过为时间节点,梳理和追溯了氢冶金的发展历程。从“以煤代焦、以气代焦”到“以氢代碳、以氢减碳”,铁矿石冶炼工艺由以减少焦炭和焦煤依赖为初衷,转变为以降低碳排放为重心,再到以净零碳排放为最终目标,逐渐形成高炉富氢冶炼和全氢直接还原工艺两大技术路线。从目前中国钢铁生产结构以及降碳目标来看,长流程产钢量占90%,高炉炼铁碳排放占比大、基数大。高炉低碳冶炼是规模化实现中国钢铁工业低碳的重要路径,而高炉富氢冶炼对“双碳”过渡时期的炼铁工业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从未来钢铁行业发展及能源结构转变来看,全氢直接还原工艺是实现钢铁行业净零碳排放的重要路线。发展氢冶金的关键问题包括如何解决绿色经济化制氢和安全规模化用氢。  相似文献   

17.
郭晓强  桂耀庭 《自然杂志》2018,40(2):151-156
史密斯是一位著名的分子生物学家,于20世纪50年代发明凝胶电泳,于80年代又发明基因打靶,从而为DNA、蛋白质体外分离和体内功能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手段,极大地推动了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史密斯还由于基因打靶的重要贡献而分享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相似文献   

18.
本文调查了油气田水的组分及产生现状,着重阐述了油田水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目前我国治理的现状,并对油气田水的综合利用及发展方向进行了综述,提出了油气田水的治理与综合利用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9.
孕中期肾蛋白(Midkine,MK)和多效生长因子(Pleiotrophin,PTN)组成一种新的肝素结合生长/分化因子家族。它们都是分泌性单肽链蛋白,蛋白质结构都类似。MK和PTN基因均可在胚胎发育期在多种组织大量表达,而仅PTN在出生后,有一种神经系统的短暂表达高峰,两者不同地见于数种成年期组织。这些发现结合体外实验结果,提示它们在发育上有重要的促生长/分化作用,并具有神经营养活性,在成年期也有某些未知的生理功能。其中,尤以对神经系统的发育和维持最为重要。它们还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纤溶活性,并可能作为肿瘤生长因子在某些肿瘤的发生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20.
胡煜昭  任涛 《自然杂志》2019,41(1):44-48
越来越多的证据揭示,沉积盆地中的很多金属矿床之中及附近发现有油气显示和沥青残斑,甚至油气藏。沉积盆地中的大多数金属矿床的流体包裹体中检测到甲烷和乙烷等有机气体,甚至一些矿床包裹体中还检测出原油。反过来,在很多油田的原油中也发现高含量金属元素。然而,长期以来,大多数研究者对沉积盆地金属矿床或者油气藏的研究是孤立进行的。文章对沉积盆地中金属矿床与油气藏这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地质体进行了空间关系、物质关系和时间关系的分析,结果认为盆地中上述地质体的形成是对统一地质事件的响应,即在构造应力或者岩石静压力驱动下,成矿流体和油气向沉积盆地的隆起以及其他有利部位运移并成藏成矿。该认识对沉积盆地中金属矿床和油气藏的勘查也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