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各种文明及文化在碰撞与磨合中通过大学的交往功能,达到相互了解、沟通与交流,直至相互理解、包容和融合;日益凸显的大学“交往世界”新功能是伴随社会经济发展,应随经济全球化而产生,具有社会其它组织不可替代性;提出了现代大学交往世界,促进文化与文明沟通的四大策略。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在当今世界已经是一个不可漠视的现实。简而言之,全球化就是世界各国和各民族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不断交流、交融而相互影响所形成的不可分割的世界性格局;全球化的进程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扩张、世界的现代化和西方化而逐步开展的;然而,20世纪后半期以来,全球化的进程明显地表现出同质化和异质化,冲突和融合,世界化和本土化的同时并存。在这样的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也必须适应这种同质化和异质化、世界化和本土化、冲突和融合同时并存的格局,真正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让各种美学流派充分展现自己的风貌;在这种多元共存的形势下,实践美学的发展也要适应全球化的新格局,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主义的宏阔视野和坚实基础,在同质化和异质化、冲突和融合、世界化和本土化的辩证运动之中发展壮大。蒋孔阳的“实践-创造美学”为此作出了光辉的典范。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是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必然波及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对世界文化发展产生新的影响,形成世界文化发展的新特点,即文化发展呈现出全球化与本土化、冲突与融合、中心论与边缘论对立统一的新特点。把握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新特点,有利于我们正确处理文化发展的多样性与世界发展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的经济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促进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为我们与世界其他各国在思想、政治、文化方面的交流与融合提供了一个极为有利的条件,孔子学院的设立正是基于文化交流这样一种目的而建立的,是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的一项重要措施,也为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一个相对统一的伦理道德规范,做出了自己的实际贡献,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孔子学院在现实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我们只有在不断地探索中才能寻找到一条把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同世界其它各国文化思想结合起来的道路,振兴上千年的中华传统文明。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一体化和信息全球化时代已经到来,这是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全球化也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在经济文化大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外国电影潮水般向中国席卷而来,特别是那些在影片中运用了中国元素的外来电影,表面上是向中国和世界观众展现中国特色、传播中国文化,实质上是在向人们传播西方思想文化价值观,让中国观众喜爱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对中国进行了文化侵略和文化殖民,而且中国观众还不自知。本文以好莱坞动漫大片《功夫熊猫》为例,分析其中的文化传播现象,以此警惕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邹玲 《科技信息》2012,(32):76-76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经济全球化不仅为我国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遇,而且有利于加快国内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有利于国内企业的成长,造就了“中国式发展”。经济全球化叩开中国的大门,在带来千栽难逢的发展良机之同时,也对我国产生了威胁和影响。经济全球化这一趋势对世界各国都是有利有弊的,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是毋庸置疑的。处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我们必须正视挑战,必须客观地、全面的认识它,在充分的利用其有利的一面的同时将其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发展和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经济、技术交流的日趋频繁和密切,妊然引起全球范围内各种文化间的交流与碰撞、冲突与融合。从而带来文化的全球性发展。置身于其中的中国文化要想发展自己,就必须在全球化语境下。把握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努力构建中国现代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8.
有着五千年光辉灿烂文化的中国,同样有着独特而完善的体育文化,由于中国独特历史和地理环境,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也有着鲜明的特点,正因为如此,它与奥林匹克体育文化某些方面自然也存在一些冲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中国体育与外界接触日渐频繁,两种体育文化在碰撞中相互更加理解从而走向融合,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的举办,是华夏儿女期盼以久的愿望终于得到实现,更是奥林匹克运动对中国的认可,是中国体育与奥林匹克从差异走上融合不可辩驳的事实.  相似文献   

9.
肖萍 《科技信息》2010,(16):I0133-I0133
在全球化背景下,英语作为世界语已经深入到世界经济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中国传统英语教学中几乎全是以英语文化为媒介的教学方式,而忽视了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随着奥运会,世博会在中国相继展开,中国正全面融入经济文化全球化浪潮,中国文化和文明越来越引起世界的关注,本文从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现状出发阐明了中国文化缺失的原因和其带来的消极影响,从而呼吁在英语教学中加强中国文化的输入。  相似文献   

10.
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后,与全球化发展趋势所造成的文化交融,文化渗透现象同步,文化多元也在我国产生了日益明显的影响。多元文化的现象使身处高墙内的大学生在人生意义,人生价值上有了更丰富的选择。同时,多元文化带来的一元与多元的冲突,经典与现代的融合也给大学生带来了价值缺席,认知困惑等问题。由于传统文化片面地,单向度地引导学生,阻碍了学生在价值观上的自主性。本文将从多元文化的发展现象入手,探讨如何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给予学生有效的价值观引导,使学生能科学地认识自我,自主选择价值取向,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不仅发达国家将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就是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近年来也十分重视文化产业。作为中国特有的武术文化,如何善加利用,转化为资源,并形成可持续的循环发展,需要我们用发展的观点去分析和总结中国武术、武术文化在转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元化的发展,需要各国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国际视野、善于跨文化交际的高级人才,教育国际化已然成为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成为衡量一所大学是否优秀的重要指标。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对全球影响力的加大,提高国家的软实力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之一,孔子学院遍布世界各地,渴望了解中国、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如何抓住机遇,利用我国高等教育比较优势,加强汉语国际教育,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文化创新与大国形象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创新遭遇的一个强敌就是中国的文化失败主义,这是对内而言;对外而言,中国文化形象模糊不清.内部的虚空与外部的游移不定是中国最大的文化安全问题.内部的协调和团结、外部的蒸蒸朝气,是中国文化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文化创新是要培育一片生态世界,其契机就是太空文明、也就是时间空间本体论.中国经济的崛起正好与太空文明同步,新的文明时代将是一个后传统的时代,传统文化的精髓依然对这个世界产生重要的精神作用.太空文明开拓了崭新的人类经验,将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触媒.随着文化世界观的逐步拓展,中国的文化创新也必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开始:从体系创新、范畴创新、艺术创新,到文学创新.中国文学批评是文化创新的窗口但问题很多(殖民化、肤浅化、炒作化是其主要弊端).有必要进行文化清理和思想重建,以引发中国文化艺术精神之建构和中国形象之重塑革新生机.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精神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代人的发展,以及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今后,要不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文化,使其走向世界,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5.
先秦至明初的中外化交流中,中华化焕发着勃勃生机,闪烁着灿烂夺目的光彩,影响、推动了世界明的进程。勾勒、缕析、总结这一段中外化交流史的特点,不仅有利于我们借鉴,摄取中外化的精萃,而且对我们建设、创造中国先进化,促进世界多元化的交融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6.
文化多元化已经成为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不可阻挡的趋势.文化在社会发展和进步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它已经变成为一种最重要的资源,改变和决定着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式.据此,从毛泽东的文化观分析入手,指出毛泽东的文化观已成为引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方向.面对新形势,只有积极应对,才能使中华文明走向世界,才能使中华民族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7.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吸收了古今中外政治文化优秀成果的基础上,由中国共产党人集合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和政治文化理想创造而行成的。它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政治文化基础、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也将与时俱进,不断取得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渐进式经济改革道路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历史进程的必然选择,是中国人自己创造的结果,是特殊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历史文化传统以及改革路线的产物。实践证明,中国渐进式经济改革道路是正确的选择。中国渐进式经济改革的成功既让国人瞩目也得到了世界的普遍认同。  相似文献   

20.
平遥古城是我国境内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县城,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是"珍贵的中国建筑艺术宝库之一"。探析了影响古城文化遗产的消防安全因素及当前火灾防控措施,提出了提高火灾防控能力的设想,为更深研究和更好地保护平遥古城这一文化遗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