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悲悯的入世情怀和雄健的军人气质是当代"文化大散文"代表作家之一李存葆文化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儒家文化的滋养使他具有悲悯的入世情怀;雄健、刚劲、慷慨悲壮的军人气质深入到他的血液中,使他的散文有一种大气磅礴、阳刚勃郁的"力之美"。  相似文献   

2.
当代“文化大散文”代表作家之一李存葆是个文体意识很强的作家,他对散文文体作了多方面的探索。他发挥自己的优势进行跨体、跨文类写作,借鉴小说、诗歌、论文、报告文学、戏剧的笔法写散文,将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等表达方式融为一炉,根据需要随意取用,体现了他驾御多种文体并融汇贯通的高超能力,使他的作品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3.
擅写军旅小说的李存葆,其散文中的鸿篇巨制《鲸殇》亦具有深刻的思想内蕴和独特的艺术魁力.本文认为,《鲸殇》是一部德行反思史:人类的文明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掠夺史、野蛮史;《鲸殇》文本中,知识性、趣味性、历史性、使命感、忧患意识使作品表现出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在艺术上也属臻鼎之作.这些都表现出《鲸殇》不愧为"巨型叙事"之代表作,暗合了大散文大气和大器这一不可动摇的审美砝码.  相似文献   

4.
王鼎钧和李存葆都是极具现代意识的作家,针对当下的生态问题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这和他们都曾经生活于齐鲁大地,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有着必然的联系。然而在齐鲁文化的大背景下,由于生活环境的差异性,人生经历的不同点,这又形成了他们不同的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5.
文化散文的出现曾给1990年代的中国文坛带来一定程度的震动,使当时的散文热达到高潮。但在较短时间里,文化散文的书写就呈现出文本的模式化状态,它以历史故事 传统文化精神的宣讲 抒情 议论为基本结构模式,其主要成因是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兴起,大众文化的势不可挡及“文化工业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人受教育的过程,即是人的文化心理结构的生成过程。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其早期受本民族文化的影响,生成本体结构,随之受汉文化的影响而生成本民族文化和汉文化相互交融的双重文化结构,再因接受外部文化而生成一种多时态共存的文化心理结构。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文化散文”是中国散文界当红的散文品种,其代表人物是余秋雨。余秋雨的散文从《文化苦旅》到《霜冷长河》,是一个逐渐遗落“散文”和“文化”的过程,也是他的散文观从高谈阔论“人类整体感觉”下降为强调“困惑”对散文写作的重要性,到最终声言自己“谈不上什么困惑”的破产过程。从大散文现象的兴起至败落这一过程审视余秋雨文化散文现象,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市场化环境中,俗之妆扮为雅,雅对于俗的包装,以及俗对于雅的败坏这一文学吏中常见的雅俗关系的再次体现。  相似文献   

8.
任雪松 《科技信息》2012,(25):470-470
余秋雨散文自问世以后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构成了20世纪末期中国文坛的一大景观。通过余秋雨散文对个体人格和群体人格的思考,来探讨余秋雨散文的内在价值。  相似文献   

9.
"V+P+N"是一类常用的结构,性质比较复杂.本文首先综述对"V+P+N"结构研究的几种观点;然后根据原型理论,通过时"X于"结构的考察来预测"V+P+N"结构的发展趋势;最后用方言材料来为我们的观点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其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在互联网时代要坚持民族文化的先进性,就必须加大民族文化及其文化心理的开放性,吸取其他文化的长处,发扬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有时代价值的因素,抵御由网络造成的“数字化殖民”、“人性分裂”、“民族文化的网络异化”等,构建和发展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系统,促进民族文化的创新繁荣。  相似文献   

11.
散文诗作为一种新文体在19世纪的法国生成、发展与当时的文化环境密切相关,是新的生活意识和审美观念在寻找它的表现形式。法国诗歌严格戒律对创作的束缚必然遭到浪漫主义运动的反抗。随后出现的象征主义作品与理论丰富和深刻着新崛起的审美意识,也很好地促进了散文诗的创作。  相似文献   

12.
当下散文创作中涌现出不少追问"自我"的文化反思佳作,它们的反思视阈较之新时期反思文学更为宽泛,寄寓着作者对人生苦难和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和追问,有着人类性主题的深刻内涵,并以其真实而丰富的体验,睿智而明净的哲理,从容而娴熟的表达,重构散文的深度、高标诗性和思性。文章以三位代表作家的作品为个案,就当下散文创作的文化反思现象作一释读,分别涉及历史人生反思、自然生态反思、伦理亲情反思。  相似文献   

13.
李之仪是北宋后期苏门文人集团的重要成员之一,在文学创作上颇有建树。笔者在对李之仪散文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拟对其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以及散文理论略加探究,以加深我们对其人、其文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章学诚在古文方面少年时即蒙庭训,后亲炙朱筠门下,奠定了古文写作上的基础。通过讨论章的师承,我们可以分析1789年之前章学诚古文世界的渊源,以及在以朱筠和周震荣为中心的两个知识社群中,章与其他学者的学术交往。在此基础上,运用场域与文化资本的概念,可进一步思考其在清代中期文化场域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李广田散文的朴素美与中国古代文学创作朴素的审美追求在重视主体情感的纯真表达和文学语言的本色自然及艺术形式的质朴无华却蕴藉丰厚等方面存在着潜隐的精神契合,这一契合是李广田受到传统文学影响的产物。他散文的这一特色客观上使传统朴素的艺术精神在现代文学语境中得到了潜在的传承。  相似文献   

16.
进入90年代,当代散文呈现出新的景观:十分关注当代人的精神与灵魂现状,构建新的人文精神;文化日渐对散文进行强烈渗透,使之显示出深厚的火化底蕴;散文的体裁疆域大大拓宽,散文家族中不时出现新的面孔;体闲散文的繁荣表明散文更进一步走向世俗生活,贴近民众。这反映了社会转型期文学发展的某些趋势。  相似文献   

17.
陆九渊的文道观一方面是实本文末,一方面是文道一体。在肯定文学抒情本质的前提下,陆九渊强调散文内容要真实、充实。陆九渊重视文学形式,表现在散文上,即是重视散文的气象,赞赏简畅自然的文风,关注炼字及作文法度。陆九渊对散文创作的指示是强调要发明“本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