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子永 《科技信息》2010,(11):409-409,413
1 哺乳母猪乳房炎的发生与防治 1.1 病因 1.1.1 多发生于初饲养母猪者.因担心母猪泌乳供应不足,采取的补饲方法不当,补饲时间早,往往在母猪分娩后就补饲,且补饲的饲料质量过好,数量过多,导致泌乳量过多,加之仔猪小,吮乳量有限,乳汁滞积而致发乳房炎。  相似文献   

2.
鲁建成  宋虎成 《汉中科技》2009,(6):30-30,32
论述了种母猪分娩前、后各阶段的饲养管理方法和注意的问题,对于改进种母猪的阶段饲养管理,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然分娩人工饲养能否获得净化的五指山小型猪。方法母猪自然分娩后2 h内,将仔猪处理后转到隔离器,用奶粉、米粉、饲料分别过渡人工饲养。其间分别接种7次益生菌、补充铁硒制剂两次。饲养至42 d,测定其携带病原抗体。结果仔猪成活率为75%,原猪场所具有的病原均被隔离,达到净化试验目的。结论自然分娩人工饲养能获得无多种人畜共患疾病的净化五指山小型猪。  相似文献   

4.
王梅 《汉中科技》2010,(5):41-41
针对农村部分养猪场和养猪户饲养管理不当,常发生母猪分娩期间难产、死胎、产后少乳、缺乳等问题,提出了母猪分娩期间饲养管理要点:日粮合理、运动适度、接产及时、护理仔细,对做好母猪分娩期间饲养管理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5.
哺乳仔猪下痢是常见疾病。本文分析了哺乳仔猪下痢的病因:生理性下痢、营养性下痢、应激性下痢、病理性下痢和母猪异常。阐述了临床症状,提出了防治原则和综合防治措施:加强母猪分娩前后倒养管理、做好仔猪饲养管理和药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陈绍霞 《遵义科技》2006,34(4):49-50
我镇地处贵州的边远地区,经济基础差,农民的主要收入来自农业,因地理环境、饲料来源等的限制,农民主要是饲养生猪,有很多农户为了增加经济收而喂养了母猪。那么怎么养好母猪就成了关键,对于母猪的饲养管理大家都比较熟悉,这里我主要想谈谈母猪在泌乳期时乳房炎的防治。在母猪的泌乳期间怎么样才能做好母猪的乳房炎的防治呢?  相似文献   

7.
哺乳母猪除了要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和增长体组织外,还要泌乳哺育仔猪,母猪泌乳期通常为60d左右,泌乳量可达200~400kg,日产奶量5~8kg。由于母猪整个泌乳期间的体重约下降30%,且主要集中在产后第1个月,泌乳量和乳中的组成成分取决于饲料中营养成分的供给数量,而泌乳量和乳的质量又直接影响仔猪断奶体重和存活率。所以哺乳母猪的饲养应以前期营养补充为重点,以防止母猪失重过多,同时提高母猪的泌乳性能,使断奶后能尽快发情。如果泌乳期营养负平衡则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近年来饲养断乳后家兔幼兔的一些初步研究成果,包括养殖场地的建设、日常饲养管理技术和疾病的防治等。  相似文献   

9.
随着养猪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选留母猪,以扩大规模,增加效益,而在养殖过程中,人们发现每逢夏季母猪的受胎率明显下降。所以,笔者就结合实践,从夏季母猪受胎率低的原因分析,提出一定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谢龙儿 《科技信息》2013,(9):469-470
选取产期相近的长大二元怀孕母猪20头,分为两组,每组10头,一组为试验组,饲喂新型哺乳母猪料,另一组为对照组,饲喂传统哺乳母猪料,饲喂期从母猪分娩前10天开始至出现第一次发情。结果表明:试验组母猪所产仔猪断奶均重为7.24±0.53kg,极显著高于(P<0.01)对照组的6.48±0.52kg,影响极为明显。但试验组母猪从分娩后至第一次发情的平均天数(25.3±1.7d)和对照组(25.4±1.6d)差异不明显(P>0.05)。  相似文献   

11.
在炎热季节,台湾科学家在分娩笼里给母猪垫上冷垫料,已获得较好的断奶效果. 台湾糖业协会动物工业研究所的最新年度报告说,在夏季,给母猪铺垫冷垫料或在猪舍上部安装一台电风扇.与未降温的对照组相比,这些母猪吃得多(5.6公斤/日对4公斤/日),而体重损失小(5.9公斤对17.1  相似文献   

12.
赵建丽  韩梅  张静 《科技信息》2009,(17):348-348,164
奶牛孕期的饲养管理的好坏与产后产乳量有直接关系,分娩前后的饲养护理到位与否则影响着犊牛和母牛的健康状况。针对这个重要时期的一些注意要点,本文做了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临床试验表明,对妊娠111天的长×约母猪单独肌注国产氯前列烯醇0.1mg后平均34.23±6.80h(n=30)开始分娩,分娩持续时间为3.29±1.20h,与对照组84.24±13.48h(n=30)和4.23±2.48h相比前者差异极显著(P<0.01),后者差异较显著(P<0.05)。应用氯前列烯醇24h后配合肌注催产素10iu,其开始分娩的时间从初用药计算为29.39±5.16h(n=30),平均产仔时间为2.94±1.67h,两组数据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极显著(P<0.01),与单独用药组相比开始分娩的时间提前约4.8h,差异极显著(P<0.01),分娩持续时间缩短1.29h,差异显著(P<0.05)。各组间平均窝产仔数和平均窝产死仔数的差异均不显著。两种激素配合使用比单独用药分娩时间更趋于集中,产后下奶良好,可作为一种控繁手段准确诱导母猪于白日分娩,达到提高管理分娩母猪质量,减少仔猪死亡头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围产期一般是指奶牛分娩前3周至产后2周的乳牛,其中分娩的前3周为围产前期,分娩后的2周为围产后期。根据乳牛阶段饲养理论和实践,围产期是奶牛整个的泌乳周期中最至关重要的一个时期,在这个阶段,奶牛经历了巨大的生理与代谢变化,抵抗力较差,故发病率要比泌乳中、后期均高,因此,围产期乳牛饲养管理的成功与否决定着乳牛整个泌乳期生产性能和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近十几年来,为缩短母猪分娩间隔,提高年产胎数,很多国家都研究和使用仔猪提早离奶的方法,以提高母猪繁殖力,这是改革养猪技术的途径之一。广东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在去年春交会中获知日本已研制出一种效果较好的人工奶,他们即在顺德县顺峰山农场先后两批共对15窝150头仔猪进行提早离奶试验,获得较好效果,现将初步试验结果简介于下。1.提早离奶对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效果:母猪均为大白花母猪,据14头提早离奶母猪观察结果,平均离奶时间为产后31天(25~35天)。离奶后平均在4天(2~10天)再发情,6天  相似文献   

16.
任俊  张纪平  莫义平 《汉中科技》2009,(2):38-38,19
针对母猪不发情或屡配不孕问题作了专题凋研,结果表明,农户饲养管理不当,造成母猪体况过肥或过瘦,是导致母猪不能正常发情的主要原因。措施是加强饲养管理,确保营养平衡,按不同月令标准投放料量,采用激素类药物等。  相似文献   

17.
针对适龄母猪在妊娠期、分娩期、哺乳期等3个不同的生理阶段的特点。介绍了适龄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并对母猪不同症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在各种猪坊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且其病因多而复杂,难以诊断,一直困扰着我国养猪业发展。本文总结了引发母猪繁殖障碍性疚病的因素及如何临床诊断,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优良的种用母猪是从好的后备母猪挑选出来的,而后备母猪的选育又基于3个重要的基础,它们是遗传基础、生理基础和营养基础。这3个重要的基础是现代能繁母猪群通过遗传改进所获得的,是提高种母猪群繁殖效率的重要条件。分析它们作为遗传生理、合理饲养在现代种用猪群的繁殖效率提高中的作用,重点是在后备母猪的选优。  相似文献   

20.
猪肾虫病是我国南方常见而重要的猪病之一,其幼虫侵入猪体,破坏肝脏,影响仔猪生长发育,公猪、母猪受侵后影响繁殖,造成猪体衰弱,严重时,引起死亡。特别对集体养猪危害较大。去年11月9日至12月8日,我班师生在增城县新塘公社进行动物饲养学课程的开门办学,开展了猪肾虫病专题调查。先后调查了该社群星、新河两大队的大队猪场以及下东、沙巷、高地、前进、向阳、朝市等生产队的集体猪场,了解母猪肾虫病的寄生及危害情况;并到公社食品站屠场剖检观察肉猪被寄情况;还进行了驱虫和灭卵试验。现将初步结果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