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8 毫秒
1.
运营公路路基病害快速无损综合检测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路基病害无损检测方法检测精度低、速度慢、对交通影响大以及很难在运营公路上进行路基病害检测等问题,本研究从探地雷达、高密度电法及瑞雷波法检测原理出发,对上述3种检测设备进行改造,设计了路基病害综合处理平台,提出了运营公路路基病害快速无损综合检测新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空气耦合天线探地雷达,并对高密度电法电极及瑞雷波法检波器布设方法进行改造,可实现公路路基病害快速检测;以不同检测方法检测指标及检测对象互补性为基础,采用多传感器融合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可实现路基病害综合检测;通过路基病害综合处理平台,可实现路基病害检测数据的联合解译及路基病害的可视化及网格化显示.运营公路路基病害快速无损综合检测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路基病害检测精度与效率,大大促进路基检测与养护水平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高密度电法应用于已运营公路路基空洞病害无损检测的可行性与适用性,依据长沙绕城高速公路路基空洞病害模拟试验,分别对同路段预埋病害区和正常路基区进行探测,并结合干燥空洞的电性特征,探讨了高密度电阻率法温纳排列对路基空洞病害的探测应用.通过比对分析探测结果可知,预埋病害区探测结果显示视电阻率有明显异常区域,并且视电阻率异常区位置及尺寸与预埋空洞大致相同.这也验证了高密度电法在路基空洞病害检测中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归纳常见铁路路基病害及成因,探讨了一种适用于既有线铁路路基病害检测的综合检测技术,并在实际路基病害检测中用于验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瑞雷波法应用于高速公路路基工程质量无损检测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提出利用瑞雷波频散特性、瑞雷波传播速度与路基介质力学性质的关系进行高速公路路基工程质量无损检测。通过与探地雷达方法配合进行无损检测综合技术试验研究,经少量钻孔地质基础资料验证,建立了高速公路路基结构层瑞雷波勘探方法弹性体系数学模型,确立了高速公路路基质量指标与检测物理参数间直接或相关关系,为解释路基检测中获得的地球物理异常特征,评价工程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社会经济和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对道路路基抗病害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探地雷达技术利用测线剖面图和单道波形图,对道路路基开挖引起的路基病害产生机理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土体脱空、疏松和滑移等典型地基病害的图像特征,为准确探明路基病害的位置和严重程度,解决道路路基病害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选用探地雷达进行路基病害无损检测试验,通过对探地雷达获取数据的解译和资料调查,研究路基下沉、道砟陷槽、路基翻浆冒泥和路桥过渡段填土不均匀沉降等不同类型的路基病害,从雷达信号反射波的波形、能量变化、同相轴等方面总结不同类型路基病害的雷达图像识别特征.选取具体试验地段,进行动力触探试验,并结合路基岩土体参数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和探地雷达检测结论基本一致,验证了探地雷达无损检测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结构光三维扫描技术在道路病害识别方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利用探地雷达进行路基病害探测是一种较为科学的方法。如果同时能够获取路面三维模型,将地上路面信息与地下路基信息进行关联互补,将能够有效地检测出道路病害。利用基于HALCON的激光三角测量法完成对道路模型的测量,以大型跨平台开源点云库(PCL)为主,应用大量点云相关的通用算法和高效数据结构,针对道路病害特点,对点云进行获取、滤波、特征提取、曲面重建、可视化等处理,能够从三维重构图中清晰分辨出道路病害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高速公路高填路基变形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了解高速公路高填路基变形和发展规律,以叶集至信阳高速公路高填路堤地段的路基变形为实验段对其进行长期跟踪观测和钻孔取样综合分析,找出了引起高填路基变形的原因,并为路基病害的处治方案提供了准确的资料.  相似文献   

9.
基于GPR的城市道路地下病害差值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下工程施工对道路路基破坏产生的地下空洞等病害是导致城市道路路面坍塌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探地雷达(GPR)以其无损、快捷以及浅层高分辨率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道路地下病害检测中。针对目前GPR技术在地下病害一次性检测中存在的环境干扰严重和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值检测的道路地下病害检测方法。首先通过差值检测算法对配准后的不同时相雷达图像进行差值处理,识别出变化区域即病害可能出现区域,然后利用改进的核匹配追踪算法,识别并提取道路病害特征。根据回波波组形态、振幅和相位特性、吸收衰减特性等方面特征,初步建立地下病害属性划分标准,进而将不同种类病害分级以指导施工修复。对北京四环路部分路段进行应用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有效提高道路地下病害的检测精度至80%。该方法可实现道路病害检测由一次性检测技术向周期性监测技术的转换,为保障城市道路和地下管线安全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地质雷达探测技术以雷达在有耗介质中的传播规律为理论基础,利用铁路路基各层电性参数的差异,通过典型特征分析,来探测路基病害,具有无损、安全、便捷等特点,近年来在铁路路基病害探测中应用广泛。对地质雷达探测技术理论原理进行了简要介绍,通过路基下沉、翻浆冒泥、含水量大、空洞或陷穴等典型图形分析和对陇海铁路天兰段路基病害的探测应用,为今后该项技术在铁路路基探测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提高公路路基养护质量,基于规范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国省道运营期路基技术状况评价进行了研究,结合广东省境内3条典型国省道开展了现场路基状况调查,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路基技术状况评价中21项评价因素和5类分项评价对象的权重参数,并计算出15段试验路的各类路基技术状况指数,最后将层次分析法的计算结果与规范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而利用层次分析法可以更客观、更详细地反映公路运营期路基的病害情况和各类技术状况,有利于合理、有针对性地进行公路路基养护.  相似文献   

12.
钻孔注浆桩多用于地基加固和基础防渗工程,针对既有铁路路基桥涵过渡段不均匀沉降病害整治较少,为此决定采用在路基边坡斜打注浆孔注浆加固并改良土体的路基整治方案,该方案的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预期效果。文章重点阐述钻孔注浆加固改良机理和数值模拟分析。  相似文献   

13.
青藏公路高路基病害的形成及其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以纵向裂缝为主的青藏公路高路基病害的形成及其机理,在大量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高路基病害形成的原因,分析认为高路基病害不仅与融化盘有关,还与融化夹层、冻结核和冻土环境等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高路基病害与路基高度及坡向直接相关;路基高度大于2.5m的路基内高路基病害占总量的75.7%,且阳坡侧病害占总量的66.5%;当路基高度小于临界高度时,融化盘及其偏移是形成路基病害的主要原因;反之,在高温冻土区,融化夹层则是主要因素,而在低温冻土区,冻结核形成的"凸"滑动面与阳坡侧坡脚下融化盘的联合作用引发了一系列高路基病害;施工质量与冻土环境的破坏等构成了影响高路基病害的人为因素;高路基病害的治理应因地制宜,结合病害的形成特点采取不同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4.
黄土地区公路路基冲击压实试验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7  
基于中国北方某湿陷性黄土路基工程,利用动力触探和面波法等方法对冲击压实工后的黄土路基进行对比检测。试验认为,冲击压实效果主要受路基填土含水量、起始压实度和颗粒组成等因素的影响;冲击压实能使路基整体强度得到均匀提高;可以用核子法、面波法、动力触探与标准贯入测试方法检测冲压质量。研究还表明,正确掌握试验与检测的时效性,有利于准确评价公路路基压实质量。  相似文献   

15.
钱晓强 《科技资讯》2010,(36):79-79
目前,钻孔灌注桩在国内基础工程领域中已占据重要地位。钻孔灌注桩成桩后常见的质量事故有桩身混凝土离析松散、裂缝、夹泥、断桩和桩位出现偏差等。随着钻孔灌注桩基础的广泛采用,其检测技术和质量事故的处理方法也在工程实践的探索过程中不断积累和完善。常用的桩基质量检测方法有低应变反射波法、声波透射法和钻孔抽芯法等。  相似文献   

16.
刘勤 《科技信息》2011,(18):I0075-I0076
本文针对公路测量的特点及过程,论述了公路测量采用的方法,并阐述了公路测量技术的应用原理。从施工测量、路基土方施工和路桥过渡段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阐述了路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办法,并讲述了路基施工过程中一些病害的现场处理方法。另外介绍了GPS技术应用于公路测量是公路外业勘测的应用,RTK技术的发展由来,对传统测量技术与RTK测量技术做比较,并介绍了RTK技术在公路测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路基压实度是路基施工质量检测的重要指标.目前路基压实度检测的主要方法有:灌砂法、环刀法和核子仪法等.目前公路建设中灌砂法是应用最广泛的压实度检测方法,但灌砂法也存在缺陷.基于此提出了1种新的路基压实度检测方法,并设计了1种路基压实度检测用取土设备.  相似文献   

18.
高填方路堤由于施工和工程完成后在自然环境影响和汽车反复荷载的作用下,容易出现一些路基病害,引起路基的整体下沉和局部沉陷,边坡坍塌,影响公路的正常使用,降低了公路的评定等级。因此,为了正常发挥公路的使用功能,对于路基出现的沉降问题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使路基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工程中常采用的处置措施有:换土复填法、固化剂法、粉喷桩法和灌浆法。本文着重介绍灌浆法的加固方法和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霍延霓 《科技信息》2011,(20):303-303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黄土地区的路基病害越来越引起重视。本文针对黄土地区路基工程容易产生的滑移、崩塌和滑坡等常见病害,通过分析上述病害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减少和控制黄土地区路基病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高应变动力测试技术是近年来国内外迅速发展并推广使用的一种桩基检测方法。本文通过郑州市G107-金水东路互通式立交桥2根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桩身质量高应变检测,简要阐述了高应变动测技术的工作机理和测试分析要点,并就其完整性检测结果与传统的埋管超声透射法进行了试验对比。从方法的采用、测试的效果以及测试的精度等方面论证了高应变动测技术检测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可行性,以期为设计、施工和工程监理提供必要的技术参数和工作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