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收入,从长远看,国民经济的增长还有赖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性转移。因此,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由贫穷落后走向富裕的必然过程,也是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过程。本文就目前制约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只有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变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促进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剩余劳动力规模大。而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是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及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吉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的介绍及对吉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受到的制约因素的剖析,提出了推动吉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伴随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而必然出现的经济现象。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不仅是农村改革与发展的难点问题,也是我国如期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河南作为农村人1:7占75%以上的农业大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尤为突出。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进一步合理有序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关系到河南省能否顺利搞好现代化建设必须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从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以及遇到的问题入手,找出河南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和制约因素,并分析探讨当前形势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和对策,从而加快河南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以期早日实现河南由农业弱省向经济强省转变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劳动力剩余问题具有特殊的表现形式:一方面我国劳动力数量充足,低素质的劳动力大量剩余;另一方面。高素质的劳动力极其短缺。人力资本短缺是我国劳动力结构性剩余的最根本原因,分析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科学技术水平提高的关系及其各自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以人力资本投资为核心,充分合理地利用人力资本,成为促进我国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黄李艳 《广东科技》2014,(24):159-160
“三农”问题历来都是我党和国家最为重视并努力解决的问题。然而,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巨大,绝大多数的农民增收缓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出现的问题也极为突出,如何解决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成为我国应重点关注的问题。主要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我国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面临的困难和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这一发展中国家必须处理好的重大战略问题,分析目前在二元城乡结构的制约下,我国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面临着农民工进城后就业难、土地制度不健全、二元户籍制度和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缺乏统一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农业剩余劳动力自身素质低等困难。认为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可通过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以促进城乡同时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和二元户籍制度,建立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等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的经济社会中,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通过分析我国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情况,剖析了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因素,提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应坚持总体规划、分类指导、相互配套、分步实施的原则,并就新形势下,如何有序转移农村劳动力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加速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过低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问题。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对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就业技能、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既是我国实现持续经济增长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重庆市1996—2010年的数据建立动态模型,实证分析表明:重庆市工业、城市服务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去向,农业、建筑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虽然对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促进作用,但相对较弱。进一步发展农业经济,使得更多的劳动力从农村解放出来;大力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使得第三产业能够吸收更多的劳动力,是解决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剩余状况相当严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面临诸多障碍。要采取大力发展小城镇,推进城市化进程;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解决进城劳动力的后顾之忧;积极发展国际劳务输出等措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地转移。  相似文献   

1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具有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经济增长的基本途径。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必须从法律层面创新户籍制度、土地流转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劳动就业制度;并不断完善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真正转变政府职能,担负起对农民工管理、服务的法定责任,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提供政策支撑;同时不断完善劳动法体系,切实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2.
牛艳华  黄向球  李赛 《河南科学》2013,(12):2269-2274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是实现健康城镇化的关键因素,也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重要前提.为探索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利用近几年来河南省县域农村劳动力转移抽样调查数据,重点分析了县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具体特征、发展趋势及促动因素,并针对目前农村劳动力进城落户面临的主要障碍,提出应重点推进户籍管理制度、土地管理制度及城乡就业制度创新,同时提升各级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建立城乡互通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这些措施促使县域农村转移劳动力能够真正融入城镇,进而使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相似文献   

13.
湖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开发利用农村人力资源的一种重要方式.分析了湖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障碍,提出了促进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主要经济指标的回归分析可知,农村非国有企业转移或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对农村经济总收入影响显著,农村非国有企业从业人员的增加对企业总产值的影响显著。可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不仅会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对于农村非国有企业本身而言,也有益于其成长和发展。因此,须充分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大力发展农村非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15.
论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进一步合理、有序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把人口数量优势变为资源优势和经济优势,是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劳动者素质偏低已构成阻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瓶颈因素。发展职业教育,减少素质偏低  相似文献   

16.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成功转移是目前山东省乃至全国都面临的一个突出难题.通过运用历史数据分析了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状况,并运用推拉理论,以城市为视角,实证分析了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巨大吸引力,同时指出城市在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产生的推力.最后提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运用诺德豪斯指数分析工具实证研究了皖北地区18个县劳动生产率的收敛性问题,试图找出皖北地区经济欠发达的原因.结果显示:一方面,纯生产率效应在各县劳动生产率增长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劳动生产率差距拉大主要是纯生产率效应的配置格局演变导致的,包莫效应和丹尼森效应在决定劳动生产率演变方面起着辅助作用.由此得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招商引资力度不够、外资利用率较低是皖北地区经济欠发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模式与农村劳动力过剩的自我强化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称采取了农民工这种扭曲的方式,虽然从静态看农民工模式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了缓解,但是从动态来看农村劳动力供给却增加了,农村劳动力过剩存在一种自我强化的机制。因之要通过提高农业的技术水平和农业生产率、户籍制度及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增加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等方式推动城市化进程,减少农村劳动力供给,从而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对整个劳动力市场的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