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老君山景区生态旅游植物资源及其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与传统大众旅游不同,强调开发与保护并举.文章介绍了老君山生态旅游植物资源,包括植物区系成分、濒危植物、植被类型,并对生态旅游景区植物资源的保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神农架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是保护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指标.在对神农架国家公园游憩区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地采用面积法、游道法、卡口法估测各个游憩地旅游环境容量;经测算神农架国家公园游憩区生态旅游景区最佳日环境容量为21 968人次,限制日容量为43 936人次.通过对神农架国家公园游憩区生态环境容量空间利用现状的对比分析,进而对神农架国家公园今后生态旅游的转型升级提出合理建议,力争使国家公园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得到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3.
旅游的发展给国家公园带来了深刻影响,作为主人的社区居民产生的感知与态度将直接影响国家公园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该文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将相对剥夺理论横向视角和可持续旅游感知与态度理论相结合,构建包括横向剥夺感知在内的可持续旅游感知与态度研究模型.运用混合研究的发展法,以湖北省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三个典型社区为调研地,两...  相似文献   

4.
翠华山是我国国家公园体系中典型的灾害遗迹保护地,山崩遗迹规模位居全球第三,且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景观观赏价值,开展科普旅游是我国国家公园探索全民共享机制的重要途径。该文以景区旅游解说为研究对象,在厘清旅游解说涵义的基础上,构建了旅游解说对科普旅游体验的影响模型。利用125份问卷调研数据,采用逐步回归方法,识别出影响翠华山科普旅游体验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标识牌解说中的科普专题解说、地质博物馆解说中的科普趣味性等6项指标是关键影响因素。研究结论一方面为翠华山旅游解说建设实践提供反馈,另一方面为拓展我国旅游解说效应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平均最邻近指数、空间基尼系数、标准差椭圆等数理统计模型和地理探测器分析福建省国家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及驱动因素.研究结果揭示了福建省国家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驱动影响机制,为优化福建省旅游景区空间结构,促进全省旅游景区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研究发现:福建省国家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趋于聚集型,且主要集中分布于沿海地区;福建省国家A级旅游景区具有极核状和带状空间分布态势;社会经济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均是影响福建省国家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的驱动因素,其中可达性的驱动作用相对较强.在此基础上提出:首先福建省要注意优化国家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促进全省旅游协同发展;其次要着重通过提高可达性促进落后地区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最后要结合福建省国家A级旅游景区分布特点,开发旅游廊道和发展全域旅游,提高旅游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旅游景区是构成旅游功能系统的关键要素,是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吸引物.以大别山革命老区119个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法探究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区域旅游联动发展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呈集聚类型,且均衡程度低;2)旅游景区整体表现出“中部和东部多而稠密、北部和西部少而稀疏”的空间分布密度特征;3)旅游景区空间发展不均衡,冷点区多于热点区,“东西轴热、南北轴冷”空间分异特征显著.最后,从空间联动视角,结合大别山革命老区城市战略定位、旅游资源禀赋、旅游交通网络结构等因素,构建“两核三廊四圈一环”的区域旅游景区联动发展模式,以期促进大别山革命老区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和高质量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目前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郊型乡村旅游,对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的研究相对较少.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地的开发有利于促进景区边缘乡村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景区旅游容量的压力,优化景区环境等.本文针对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开发,提出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开发原则,并以黄山风景区周边乡村旅游开发为例,提出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开发策略,即在处理两者关系上,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在旅游产品开发上,要整合资源与景区形成互补;在功能定位上,实现景区观光、乡村休闲;在布局模式上,实现景区和乡村旅游联动发展;在建设与管理上,要实现相互参与和团结合作的双向模式.  相似文献   

8.
旅游产业生态化成为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普达措国家公园优越的自然条件、独特的环境保护生态观、产品的生态化设计等方面对普达措国家公园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得出结论:普达措国家公园已具备初步的条件.但要实现旅游产业生态化的发展仍存在一定问题,需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新疆昌吉州辖区内的天山天池景区和杜氏旅游景区为例,分析了旅游资源丰度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天山天池景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但受制于靠山吃山的经营理念,景区开发和旅游业经营过度依赖优质旅游资源,形成了优质旅游资源的垄断经营,使得提升旅游业的创新能力和经营竞争力受到阻碍,导致景区旅游产品单一,季节性强,与区域经济的融合度低等问题。没有优质旅游资源的杜氏旅游景区则通过市场开拓和经营努力,不断推进旅游产品创新,在近年来新疆遭遇旅游接待人数滑坡的时期仍然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本文的研究结果揭示了旅游资源开发也存在着"资源诅咒"效应,旅游业经营需要警惕资源诅咒现象,避免过度依赖旅游资源,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活力,不断提升旅游业的创新能力和经营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老君山是滇西名山。《丽江府志》这样载道:“老君山,滇省之众山之祖,上多灵泉。”老君山名不在其高,与滇西太子雪山、玉龙雪山、哈巴雪山相比的确矮了点,其海拔最高不过4800米;老君山之名则出自神话传说,相传太上老君在此炼丹而得名。老君山还名在山上多灵泉,当  相似文献   

11.
晋城白马寺山森林公园的旅游开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野外实地考察和文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通过晋城白马寺山森林公园的风景资源特征分析与旅游业发展现状评价,主要探讨了目前该公园在旅游开发利用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从风景点的规划、旅游交通的发展、旅游点的链接和旅游产业的开发等四个方面提出了该公园的旅游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地访问、问卷调查等方法得知,在河南省A级以上景区内开展体育旅游活动的多为自然景区,有民俗活动、水上、山地、冰雪等多种项目;旅游资源多样的地市,景区开展体育旅游活动较多,反之较少;各地市开展体育旅游项目的景区数量与自然景区数量呈明显的正相关,与人文景区数量呈负相关等特征.同时对河南省景区内开展体育旅游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以森林风景资源为主体的城郊山岳森林公园.在实地调查与勘察基础上,对该公园功能区划和旅游产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设计.结果表明,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可分为6大功能区,主要定位为生态功能、科普功能、游憩功能和休闲功能;旅游产品分为7个主系统,19个子系统,68个主要产品项目.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产品的合理...  相似文献   

14.
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以森林风景资源为主体的城郊山岳森林公园.在实地调查与勘察基础上,对该公园功能区划和旅游产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设计.结果表明,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可分为6大功能区,主要定位为生态功能、科普功能、游憩功能和休闲功能;旅游产品分为7个主系统,19个子系统,68个主要产品项目.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产品的合理设计与开发将有助于提高该公园生态旅游服务,大力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大别山(六安)国家地质公园是2007年5月新建立的一个国家级地质公园。将直复营销引入地质公园旅游景区经营中,从旅游业发展趋势角度分析了在旅游景区开展直复营销的可行性。通过旅游景区开展直复营销需要解决的问题探讨发现,建立散客和团体旅游者数据库,整合大别山(六安)国家地质公园旅游产品,提高其竞争力,利用各种有效途径开展直复营销是大别山(六安)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营销中实施直复营销策略的主要内容。研究可为大别山(六安)国家地质公园各景区寻找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营销道路。  相似文献   

16.
太白山旅游SWOT分析与客源市场分类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作为国家4A级山岳性度假风景名胜区,其客源市场具有独特规律.文章通过实地抽样调查,采用"市场分类研究法"和"SWOT分析技术",对太白山旅游环境和不同吸引物所对应的旅游市场进行分类,发现客源的时空分布差异与法门寺游客的非共享关系.这些规律对分析太白山旅游需求趋势,培植旅游发展动力机制,制定旅游产品战略和市场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福建太姥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的分类、评价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清查福建太姥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根据《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国家标准对其进行分类,并利用ANP改良菲什拜因-罗森伯格旅游资源评价模型的权重处理方式,对福建太姥山国家地质公园的旅游资源进行分类与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福建太姥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种类齐全、数量丰富、质量优秀.其中,特级景源4处、一级景源15处、二级景源34处、三级景源80处、四级景源75处,旅游资源等级搭配较为合理;提出了深度开发10个旅游项目的设想,对太姥山旅游开发方案的制定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林超利  张兆干  张建新  李小明  刘娜 《河南科学》2009,27(11):1473-1478
以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风景名胜区孔明山景区为例,在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前提下,探讨在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中如何从游客行为角度出发,通过对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涵和游客行为及其特征的剖析,引导控制性规划中的土地使用、道路交通、景观、环境控制等重要任务的完成,为同时做到风景区保护和游客旅游体验质量的提高找到良好的解决途径,丰富和完善控制性规划的理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世界山地旅游日益形成热潮和我国多山的国情下,山地景区数量渐多且为人们所钟爱,促进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的紧迫仼务之一.文章应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构建了由吸引力、推动力、支持力、中介力“四力”和资源禀赋、自然生态环境、业态与产品等25个驱动因子组成的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驱动系统,对“四力”子系统、整体驱动系统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应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玉龙雪山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系统现状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玉龙雪山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系统现状水平综合得分为7.030 8分,属于较高质量水平,但仍有大部分驱动力子系统、驱动因子未达到高质量发展水平,需要进一步改进提升.基于如何促进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相关讨论,文章重点从吸引力、推动力、支持力以及中介力层面提出了提升建议.  相似文献   

20.
GIS技术在旅游线路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ArcView软件平台,借助该软件中的Network Analyst网络分析模块,以广东省南昆山七仙湖生态旅游区为例,分析旅游区内各景点之间的最短路径关系,并结合实地考察的情况在时间定量上加以修正,设计了该旅游区内的一日游线路5条,以此验证了将GIS技术应用于旅游线路设计时的技术路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