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北白绒山羊是省总站、榆林、延安广大畜牧兽医工作者经过二十多年的辛勤培育而成的一个白绒山羊新品种。它是我县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支柱性的品牌产业,是一个可再生的产业.今后必然会为靖边县的经济建设作出巨大贡献。所以从现在起,我们就要重视培育陕北白绒山羊这个产业。陕北白绒山羊最大的经济效益就是供种,现就“种”的问题,提出以下意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榆林市作为陕西省畜牧业生产基地,是陕北白绒山羊主产区,陕西绒山羊产业为榆林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饲养量居陕西省之首,2014年的全市饲养量达到800多万只。陕北白绒山羊肉质鲜美,无膻味,深受消费者青睐。但作为当地主要养殖品种,陕西绒山羊的产肉性能和肉品质一直没有被系统研究过。因此,本研究以当地引进的道赛特绵羊为对照进行对比研究,以期为陕西绒山羊的品种改良和推广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陕北白绒山羊以其独特的消化特点,几乎可以利用所有牧草、农作物秸秆、农副产品,能充分利用林业副产品,尤其对灌木林的利用是其它家畜无法比拟的。因此,可以这样说,林业是陕北白绒山羊的"空中牧场",陕北白绒山羊产业是林业最大的后备产业,是保证国家退耕还林不反弹的最好产业。舍饲可以更加促进羊农对这些饲草资源的利用。项目区乃至陕北地区年降雨量少,无霜期短,气候变化剧烈,各种自然灾害频发。而且土地贫瘠,土壤沙化,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种植粮食作  相似文献   

4.
郭子记 《榆林科技》2006,(3):25-25,24
我区陕北白绒山羊培育工作从1978年开始,历经20余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在各级业务部门的密切合作下,经过养羊科技工作者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到2001年全面完成了培育工作任务。陕北白绒山羊存栏量达到63.4万只,改良白绒山羊发展到50万只,分别占全区羊总量的23.5%和19.6%。全区羊绒生产能力达到137吨,占全市总量的25.5%。  相似文献   

5.
陕北白绒山羊精料补充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使用了40只不同年龄的母羊,通过一个对比试验,研究了陕北白绒山羊的精料补充料。结果表明,试验组比对照组在绒长、体高、体长、胸围、产绒量、体重、毛长等7个性状方面差异性显著。试验组的产绒量高于对照组80克以上。并实施了陕北白绒山羊精料补充料的推广试验,进行验证,显示出使用陕北白绒山羊补充精料补充料的羊只体格明显增大,体重增加,繁殖能力增强、生产性能提高。建议对陕北白绒山羊补充精料应该在陕北进行大面积推广,以增加羊农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对比实验方法对陕北白绒山羊的专用饲料添加剂进行了研究,试验通过对供试羊子绒长、毛长、体高、体长、胸围、管围、体重和产绒量以及繁殖等性能的观察测定,并对专用饲料添加剂进行了扩大试验。实验数据用SPS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各性状明显高于对照组,以1.5岁母羊为例,试验组比对照组的体重平均高出5.3kg,产绒量平均高出85g以上。可见,在陕北白绒山羊的饲料中添加饲料添加剂,对白绒山羊的绒长、体重、产绒量和繁殖率等性状的表现有很大影响。陕北白绒山羊专用饲料添加剂为陕北白绒山羊生长发育、繁殖和生产提供了全面的营养,解决了白绒山羊全舍饲条件下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缺乏问题,是增加羊农经济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陕北白绒山羊是根据市场需要和陕北自然经济条件,以辽宁绒山羊为父本,陕北黑山羊为母本,历经杂交改良(1977~1991年)、横交固定(1992~1995年)和选育提高(1996~2004年)三个阶段,经过各级政府,养羊科技工作者和广大农民群众25年的不懈努力,培育成的种群规模达15万余只的绒山羊新品种。该品种2002年4月通过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管理委员会羊品种审定专业委员会的现场审定,同年12月份通过了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2003年2月农业部已予公告。  相似文献   

8.
龙金 《榆林科技》2007,(3):56-57
横山是陕北白绒山羊的主产区,无论陕北白绒山羊的饲养量,还是羊子品质,均居全省首位。从1977年开始,横山县的畜牧科技人员率先从辽宁盖洲市引进辽宁白绒山羊杂交改良本地予午岭黑山羊.  相似文献   

9.
闫昱 《榆林科技》2007,(3):32-44
引言陕北白绒山羊是根据市场需要和陕北自然经济条件,以辽宁绒山羊为父本,陕北黑山羊为母本,采用两品种简单育成杂交方式,经25年的培育而形成的以产绒为主,绒肉兼用型山羊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我国西北农牧交错带在气候、地理、农林牧产业结构、生态、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均具有自己的特殊地位,对于区域PRED系统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拟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的宁南山区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影响该地区PRED系统协调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区域环境及其影响机制,探讨区域PRED系统功能整合的可行性措施和对策,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榆林科技》2007,(3):F0003-F0003
榆林市陕北白绒山羊研究所是2002年由市科技局批准成立的民办科研事业机构,隶属市科技局管理。专门从事陕北白绒山羊生产性能、饲养管理和繁殖等技术研究。注册资金50万元。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以往在陕北黄土高原有关土地及其形态单位的分布、演替和生态设计研究的基础上,对陕北黄土高原土地演替与生态设计模式的进一步研究;通过对典型地段土地形态单位的生态设计模拟,并由土地形态单位生态样地和生态功能地段的有规律结合,构成土地基本单位的土地生态系统网络;目的在于人为的控制土地的动态演替趋势,并与现实生产紧密结合起来,提出一个带有规律而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态设计模式。为治理黄土高原,实现以林牧为主、农林牧综合发展建设方针的规划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榆阳区是陕西省的养羊大区,2007年羊子饲养量达165万只,其中白绒山羊占到了93%,以羊为主的畜牧业产值占到了农业总产值的56.6%,羊产业已成为榆阳区农村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白绒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又叫山羊支原体病,是由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高热、咳嗽、肺和胸膜发生浆液性或纤维素性炎症,死亡率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市科技局局长谢军一行赴榆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检查指导"陕北白绒山羊基因敲除技术应用"项目,该项目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榆林学院,在榆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陕北白绒山羊良种繁育中心实施,主要敲除了成纤维细胞生长基因(FGF5)和肌肉生长基因(MSTN)。成纤维细胞生长基因(FGF5)是  相似文献   

15.
薛瑞  龙金 《榆林科技》2007,(3):75-79
一、概述 陕北白绒山羊是以辽宁绒山羊为父本、陕北黑山羊为母本,采取简单育成杂交方法,历经25年培育而成的、农业部2003年254号公告公布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16.
陕北白绒山羊多绒型变异个体的遗传性能稳定,外观特征如绒球状,在不同群体间出现的比例平均为5.6%。它是今后陕北白绒山羊选育提高的极好基础,其绒长、毛长、产绒量与产毛量等大多比所在群体的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正4月21日,横山县科协、科技局、卫生局、610办一行来到赵石畔镇政府广场开展科普宣传活动,这次活动的主题是"普及科学知识,助推创新创业"。活动中,横山县科技局发放《舍饲陕北白绒山羊疾病综合防治技术》、《山杏嫁接改良大扁杏技术》、《森林病虫害防治知识回答》、《陕北白绒山羊优质牧草栽培技术》、《旱地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露地甜瓜栽培技术要点》、《中  相似文献   

18.
 东部与西部发展差距不断拉大, 根本在于城市发展差距不断拉大; 西部大开发战略能否成功, 关键在于能否造就若干具有现代经济意义的城市及完善的城镇体系。新疆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新疆开发建设的切入点必须是“以资源开发促进产业建设, 以产业发展带动城镇建设, 以城镇带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以经济发展促进城镇区域生态功能的增强和环境质量的改善, 以秀美的山川保障新疆区域与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具有重要的核心地位, 农业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小城镇则是联系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纽带。  相似文献   

19.
以体重为指标比较玉米秸秆与不同灌木组合对陕北白绒山羊增重的影响,对常见灌草的饲养价值进行综合评定,提出灌草养羊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试验组羊只的采食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D组的羊只在连续饲喂一个月以后体重增长与对照组A组相对照差异显著(p﹤0.05),其他两组与对照组A组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屈雷 《榆林科技》2007,(3):48-50
到2005年末,榆林全市陕北白绒山羊和改良羊发展到320万只,生产山羊绒能力达到768吨,存栏羊只均产绒228.6g,产绒量占全国产量的4.4%。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羊只养殖中的实用高新技术没有在陕北自绒山羊得到充分应用和推广,陕北自绒山羊的深层次研究也不能与其目前的发展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