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利用有效介质理论导出了二元无规混合物的有效介电常数的普适计算公式。并且从二元无规混合物的两种拓扑结构出发,用自洽的方法改进了该二元无规混合物的有效介电常数计算公式。用该理论分析了金属微粒-绝缘介质的远红外吸收和油水现两元混合物的有效介电常数,与实验结果比较符合。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二元无规混合系统提出了一种边界条件,改进了在渗流阀值附近的简单有效介质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线性(或非线性)的带壳球形颗粒分布于一线性基质的复合介质的线性(或非线性)有效介电响应进行了研究.以前的研究表明,在与核和壳的介电性质有关的条件下,这种三元复合体系(带壳)可等价于一个二元体系(不带壳),然而,研究结果表明,当壳和基质的介电性质满足一定条件时,该三元复合体系也能等价于无壳实心球颗粒无规分布于原来的基质中的一个二元复合体系.这个等效的无壳实心球颗粒半径比上述三元复合体系中的球核颗粒大。若核颗粒为非线性材料,则满足一定条件时,该复合材料的体非线性介电响应也可得到增强.最后,我们讨论了带壳的球状颗粒复合介质的有效介电常数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测量微波集成电路基片复介电常数的新方法。通过测量贴于开口矩形波导外的介质基片的等效导纳值,可计算得到基片的介电常数和损耗角。经过理论分析,给出了修正的导纳计算公式和求解复介电常数的优化算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验和理论方法研究了异丙醇(IPA)和二氯甲烷(DCM)二元混合物的分子间缔合行为和玻璃化行为。常压下测定了IPA与DCM二元混合物在293.15 K和298.15 K下的密度,并计算了其超额摩尔体积。研究发现,计算的超额摩尔体积在两个温度下均呈不对称的S形曲线特征,其归因于分子间的堆积效应以及自缔合和交叉缔合竞争效应。同时,结合红外光谱技术和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对该二元混合物的分子间缔合行为作了深入探讨。此外,研究了该二元混合物在摩尔分数为0.85和0.25时的介电行为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实验和理论计算结果表明,该二元混合物中分子间缔合行为与混合物组成密切相关,而且其组成对混合物结构和性质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用PR方程计算氮-烃类二元混合物的自由焓,提出判别氨-烃类二元混合物互溶性的方法,并计算了该类混合工质的汽液平衡、液液平衡和汽液液平衡特性,为寻求新的混合工质对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理论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传统传感器存在的尺寸过大,灵敏度受限的问题,利用超介质的非常规特性,设计了一种基于六边形互补开环谐振器(CSRR)的二元混合物浓度传感器,提出一种将微流体管嵌入该传感器中心的方式来检测少量样本。将3种二元混合物:甲醇-水、乙醇-水和甲醇-乙醇,分别以20%的步长配置出6种不同浓度和具有不同介电常数的溶液。通过分析仿真数据中谐振频点或谐振点深度与混合物浓度的关系,得出在工作频率为2~3 GHz时,设计的传感器对介电常数相差较大的甲醇-水、乙醇-水的灵敏度分别高达19.7 MHz/10%浓度、26.1 MHz/10%浓度。更值一提的是对介电常数非常接近的甲醇-乙醇的灵敏度也能高达7.5 MHz/10%浓度,并通过实验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此外,仿真并分析了不同的环个数和环形状(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和圆形)对S参数的影响,得出六边形为最优结构,并利用等效电路对传感原理和设计结构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传感器在最优结构条件下,具有高灵敏度、尺寸紧凑、非接触式传感、选择性高的特点,在多功能传感器应用领域具有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8.
氮—烃类二元低温混合工质的工作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PR方程计算氮-烃类二元混合物的自由焓,提出判别氮-烃类二元混合物互溶性的方法,并计算了该类混合工质的汽液平衡、液液平衡和汽液液平衡特性,为寻求新的混合工质对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理论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给出了介质界面处的介电常数和场强的计算公式,并通过论证结论的正确性,澄清了对介质界面处电场强度的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10.
应用复合二元颗粒材料的空间平均电场 、平均电位移 之间的关系及复合介质的非线性光学性质,表示出复合介质的有效介质函数 。假设在线性极限下第i组份的 为常数时,应用微扰理论,导出了复合介质的非线性有效极化率 ,该结果与MG近似理论和EMA近似理论比较应用范围更广。用该理论对Cu纳米颗粒嵌入(SiO2)基质中组成Cu-SiO2薄膜进行相应分析,其结果与Hamanaka的实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paper, the nonlinear response of granular composite medium is studied. The composite medium considered here is composed of nonlinear cylinders with linear concentric shells randomly distributed in linear host. In the dilute limit, the effective linear dielectric constant and the high - order nonlinear susceptibilities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2.
如果复合介质内的电场是均匀的,即各组元内的局域电场的空间涨落充分小,就可以用复合介质的有效非线性介电函数作泰勒展开的方法,导出n组元复合介质的有效高阶非线性极化率的公式。公式在低密度极限下对三组元的复合体系作了应用。  相似文献   

13.
带有表面层复合材料有效电导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带有表面层的介质球颗粒与另一线性介质颗粒无规混合的有效电导率.对于带有表面层的球颗粒可以等效成一个不带表面层的实心球颗粒与同一介质颗粒无规混合,等效后其实心球颗粒的半径等于原表面层的半径.利用Keller的倒易定理(RT),得到系统的有效电导率,其结果与有效介质近似(EMA)所得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梯度壳层球形颗粒复合体系的有效介电响应,推导了具有任意多壳层的球形颗粒的等效介电常数的一般递推公式;用微分有效偶极近似的方法推导出任意介电梯度形式球形颗粒的等效介电常数的一般微分方程,并以壳层的介电常数为半径的幂函数形式为例,得到了梯度壳层球形颗粒的等效介电常数.从而在极稀释条件下,根据Maxwell-Garnett近似(MGA),得到了梯度壳层球形颗粒复合体系的有效介电常数.  相似文献   

15.
采用溶液混合法制备PZT/PVDF (Pb (ZrxTi1-x) O3/Polyvinylidene Fluoride) 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介电特性和介质损耗特性进行了测试,设计了用于ISM波段的复合材料微带天线,由于复合材料具备高介电常数、低损耗和柔性的特点,实现了天线的小型化,并应用于高速公路自动收费系统.  相似文献   

16.
周祥  刘学观 《贵州科学》2008,26(1):24-28
高速数字电路的设计受到PCB基材色散特性的影响,本文在介绍微带传输线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研究根据两同质微带长度差和测量得到的相位差来测定基材有效介电常数的方法,设计了以典型材料FR4为基材的50Ω传输线,并利用网络分析仪测量其传输系数的衰减、相位曲线,通过数据拟合得到了衰减系数频域计算式,同时利用测试数据计算得到了有效介电常数,最后对PCB板的色散特性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综述介电材料CaCu3Ti4O12(CCTO)研究的新进展,提出本研究领域需要进一步深入的方面,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发展前景。方法在介绍CCTO相结构的基础上,对其巨介电机制模型、制备方法、掺杂改性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结果根据CCTO巨介电机制模型,设计新的巨介电材料或者复合材料,进一步降低其介电损耗,开发该类巨介电材料的应用新领域。结论 CCTO陶瓷具有巨介电常数及优异的温度稳定性,进一步降低其介电损耗将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采用MGT和EMA理论研究了金属/绝缘体颗粒复合物的介电特性和吸收特性随随频率的变化规律;着重讨论了金属颗粒的形状是球形和球形时退化因子对它们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低介电常数聚酰亚胺(PI)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重点讨论了介孔氧化硅、二氧化硅管和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在降低PI 介电常数方面的应用,并对低介电常数聚酰亚胺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将多孔材料添加到PI 中,形成具有骨架结构的孔洞,所制备出的复合材料,具有较低介电常数的同时也有较好的力学性能,为低介电PI 材料的制备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