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慧谷高科技创业中心成立于上1999年5月,是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徐汇区人民政府和上海交通大学联合组建的社会公益性科技服务机构。慧谷高科技创业中心立足于为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全程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高科技企业和企业家。上海高科技企业慧谷孵化基地是由上海交大科技园有限公司全额投资、上海慧谷高科技创业中心直接管理的高科 相似文献
2.
2002年7月25日,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上海交大慧谷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剑波在香港中环金钟道88号太古广场港丽酒店发表演讲,做上市前路演。各路投资商反应热烈,欢迎这个具有上海交大背景,上海市第一批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的发起式股份有限公司。 7月31日,交大慧谷正式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8205.HK),发行1.32亿股H股,当中包括1.2亿股新股及1,200万股出售股份,配售价为每股0.66 相似文献
3.
4.
5.
当人们穿梭于虹桥路宜山路路口时,可能会发现一幢醒目的楼宇,它的醒目不在于气势磅礴、高耸入云,而是四个低调的蓝字——交大慧谷,以及与其相衬的火炬标志.没错,在这幢甚至可以说不起眼的九层普通楼房里,坐落着一家在业内闻名遐迩的孵化器,它曾培育过许多知名企业:PPS、东方财富网、证券之星……同时,它也是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总部所在地. 相似文献
6.
7.
激涌而至的知识经济浪潮,已越来越凸显出我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实施科教兴国中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尽管知识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但其本身并不等同于经济的发展,关键是怎样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推动产学研的结合,建立起知识链与产业链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与机制,从而将知识创新的成果尤其是高科技成果迅速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清华同方)是中国知识型企业的杰出典范之一。上市一年来逐步形成了将自己定位于一个科技成果孵化器的独特的技术创新模式,为促进知识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进行… 相似文献
8.
10.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志君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2,(5):53-58
我国<高等教育法>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教育部在2000年全国高校技术创新大会上提出了高校"要把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放在与教学、科研同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1.
12.
一份由清华、复旦等国内20所高校联合完成的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研究报告显示,我国高校虽然每年取得的科技成果在6000项至8000项之间,但真正实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还不到十分之一.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高科技的开发、成果转化需要长期的巨额资金支撑,它通常没有固定资产或资金作为贷款的抵押和担保,在开发、投产和市场方面存在着一系列不确定因素。因此,高科技投资具有很强的风险性、极高的收益性。 相似文献
18.
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人类即将进入一个新的世纪,新的一轮综合国力的竞争焦点正转向“创新”这一制高点。把握历史机遇,实施科技兴国,推动 相似文献
19.
二次大战后,随着新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将新技术转化为高科技产品的投资活动迅速兴起。由于新技术及产品的研究开发具有很大冒险性,因而人们通常将投入此类技术及其产品研究开发的资金,称为风险投资。国外风险投资最突出的特征在于它集中于高新技术新产业的创建和新产品的研究开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