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长平 《工程与建设》2010,24(2):195-197,204
总结安徽省山岭区公路隧道建设实践经验,地层岩性,不连续结构面、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问题是隧道围岩稳定性及施工的控制性地质问题,初步勘察阶段必须重视解决.通过岩体结构面调查、桥隧相连处隧道洞口边坡仰坡调查、隧道水文地质调查、工程物探、钻探与测试等方法手段综合勘探,把握判断隧址区控制性地质条件及主要不良地质问题,结合围岩工程地质条件分段评价,以利进一步提高岩质隧道勘探成果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景清龙 《科技信息》2012,(27):368-368
结合本地区已建成或在建隧道的施工技术与工艺,主要论述山岭隧道新奥法施工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从而指导工程实践,选择适合于不同地质情况的支护方式。  相似文献   

3.
新奥法既不是单纯的施工方法也不是单纯的支护方法,它是充分利用和调动巷道围岩强度与自身承载能力,按岩石力学、围岩支护共同作用原理制定的一套完整的地下工程设计、施工、支护、监测新慨念。按新奥法的基本原则制定的施工方法和支护措施能有效地适应和控制地下巷道围岩变形,防止围岩松动。提高工程质量,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因此,自新奥法问世后在国际上既受到高度重视,也在隧道及地下工程中得到广泛地应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国内交通建设迅速发展,隧道工程建设量快速增加,隧道建设往往有着工程施工工期短、施工质量要求高、施工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因此其对机械化的需求日益增强。隧道建设品质化是未来发展必然趋势,其中机械化更是隧道建设品质化的首要任务与前提条件。针对山岭隧道施工机械化、信息化水平不高的问题,国家交通运输部提出了打造品质工程的要求,许多山岭隧道施工在全工序大型机械配套设备的条件下,开展了全断面机械化施工技术探索,大大提高了山岭隧道施工的机械化水平,出现了许多新装备、新技术,山岭隧道施工机械化可以分为分步式机械化与整体式机械化两类。  相似文献   

5.
工程地质勘察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水利水电工程可靠性。提高工程地质勘察水平,缩短勘察周期,提高效率,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孙瑞义  黄帅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11):4627-4633
鉴于山岭隧道的隐蔽性、模糊性等不确定性特征,针对山岭隧道的施工风险管理展开研究,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影响因素结构模型,并确定评价指标权重,与模糊综合评判法中的隶属度评价矩阵结合,建立复杂山岭隧道的风险评估模型.依托怀邵衡铁路苍稼岭隧道工程,应用构建的风险评估模型进行综合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苍稼岭隧道的风险等级为较高风险,与工程实际情况相吻合,验证了风险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基于风险评估结果,提出了山岭隧道常见施工风险(塌方、涌水、瓦斯)灾害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杨晓林 《科技资讯》2007,(18):55-56
论述了地质勘察工作在山岭区高等级公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勘察设计(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等)、施工、运营等不同阶段的地质勘察工作要点,分析了目前在山岭区公路设计阶段地质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喷射混凝土因其高效、低成本和高质量,广泛应用于山岭隧道工程中。目前喷射混凝土强度低、回弹率高且对运营期隧道耐久性影响差,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目前喷射混凝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对高性能喷射混凝土在山岭隧道工程中应用取得的重大进展进行综述。以喷射混凝土在山岭隧道工程应用为背景,首先从掺液体速凝剂、优化材料组分及掺纤维增强材料三个方面系统阐述提高隧道喷射混凝土力学性能实现途径;然后从抗渗性能、抗冻性能、抗碳化性能以及硫酸盐侵蚀性能四个方面系统阐述改善隧道喷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保障技术。最后结合当前喷射混凝土在山岭隧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需要,指出山岭隧道工程喷射混凝土结构应用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尽管在近些年修建的铁路隧道中都采用了新材料与新技术进行综合治水,但是仍有相当多的铁路隧道在建成后不久出现严重渗漏,这表明目前工程上流行的防水技术措施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作为从业者我们一定要深入探索防排水技术,从而保证工程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以湖南省某公路山岭隧道断层大塌方处理为例,结合目前隧道塌方处理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出了一种更适合隧道断层大塌方处理的施工技术.通过在该山岭隧道断层大塌方处理的实践证明,该施工技术不但能很好地满足施工速度、经济效益、可操作性及施工安全等方面的要求,而且在施工过程中还能保证塌方处理不受塌穴内二次塌方的影响,能有效避免二次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针对今后数十年内,我国已经和将要面临着对数量庞大的山岭隧道进行维护管理的艰巨任务,从既有隧道的检测监测、隧道服役性能的评价分级、隧道服役性能的诊断预测、隧道维修对策的开发、隧道维护管理的科学决策等五个方面,系统论述了山岭隧道科学维护管理的研究现状,并指出每方面中将来可能的研究热点或突破点.除了应继续对各方面的研究难点进行深入挖掘探讨外,还应注意将各方面的研究成果有机联系起来,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特点的山岭隧道科学维护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这是一项具有科研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62座初期支护发生破坏的隧道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总结出隧道初期支护破坏的等级,将造成初期支护破坏的原因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2种,统计表明,隧道初期支护破坏的全部影响因素中,人为可控的主观因素的比重占到了25%。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相集成的方法,建立了隧道初期支护安全性综合评判模型,对风险应对措施提出了科学合理的要求,最后通过实际工程验证了该模型评判方法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鸡公山隧道水文地质勘察分析及涌水量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鸡公山隧道为京广铁路信阳至陈家河段改造工程的控制性工程.根据该隧道的水文地质勘察资料,分析评价了其地质构造、地表水的发育、地下水的发育、地表水及地下水的补给等水文地质特征,并采用径流模数法预测了隧道的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预测结果表明,隧道的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分别为860m3/d和1283m3/d,由此确定了隧道全线属贫富水区段、构造带段属弱富水区段,进而提出了隧道的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14.
喷射混凝土超耗会对工程建设带来巨大损失,喷射混凝土超耗量对工程效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控制好喷射混凝土超耗量是一项非常艰难的任务,也是隧道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关键点之一。影响喷射混凝土超耗量的因素有很多,合理控制超耗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唯一选择。在万州北山隧道项目,采用CD法和双侧壁导坑法开挖,针对喷射混凝土损耗控制更为重要。建设初期,经过不断优化方案,针对不同原材料进行了上百次室内试验和现场试喷,发现影响喷射混凝土超耗量的几个主要原因,通过对喷射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机械设备、人为因素等进行控制,可以有效地降低喷射混凝土超耗量。  相似文献   

15.
16.
针对山岭隧道地上地下一体化三维建模效率低、数据融合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一套基于BIM+GIS+倾斜摄影技术的建模方法。以武汉市黄龙山隧道为例,首先,按用途和施工工序对山岭隧道构件进行分类,利用Revit和Dynamo软件,采用参数化建模+自适应拼接的方法构建隧道三维结构模型;其次,通过无人机采用倾斜摄影技术获取地表影像,构建三维实景模型;通过影像匹配和滤波技术处理点云数据,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并结合钻孔数据,采用插值法和约束分区的方法构建三维地质模型;最后,基于MapGIS实现隧道结构模型、地表三维实景模型、三维地质模型的集成。该方法可以优化模型管理方式,减少数据信息的丢失,实现隧道工程信息的集成与共享。  相似文献   

17.
山岭隧道洞口震害因素分析与抗震风险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山岭隧道洞口抗震风险的随机性与模糊性特点,提出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其进行风险评估.通过统计分析汶川地震中山岭隧道洞口段震害资料,总结影响隧道洞口震害的因素,再遴选出主要因素作为模糊综合评价的影响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和隶属函数分别计算隧道洞口段震害各风险因素的相对权重及各风险因素对风险水平的隶属度,将各相关风险因素的权重与风险因素对风险水平的隶属度进行模糊综合运算,得出隧道洞口抗震风险水平.最后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实际工程进行抗震风险评估.研究结果可供高烈度地震区隧道洞口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结合实例提出山岭区二级公路选线的关键是:综合考虑、经济合理、提高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19.
当山岭隧道围岩及覆土层高度较大时,规范地震力计算结果与实际不符。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山岭隧道整体结构有限元模型,进行动力时程计算,与规范结果进行了比较,得出山岭隧道结构动力反应特点,总结了公路山岭隧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规律,研究了围岩高度对衬砌破坏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具有不同围岩高度的隧道横断面,埋置深度越大,内力峰值总体继续增大,但是在超过某数值后,增加的速度会减弱。该研究方法可以应用于公路山岭隧道考虑复杂地基地质条件有明显变化以及覆土层为非对称的情况,为山岭隧道的抗震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山岭隧道塌方风险评价的属性识别模型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塌方是山岭隧道施工中最为常见的事故之一,为确保隧道施工安全,本文基于属性数学理论建立了隧道塌方风险分级的属性识别模型.在综合分析塌方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选取围岩级别、隧道埋深、偏压角度、岩体完整情况、地下水影响和施工因素6个主要因素作为评价指标,结合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对指标进行定量描述,确定各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对评价指标进行属性测度分析,通过构造属性测度函数计算样本的单指标属性测度和综合属性测度;应用置信度准则对隧道样本的塌方风险进行属性识别.在工程应用中,通过属性识别模型并结合超前地质预报数据,对郑家垭隧道进行塌方风险评估,结果与实际施工情况一致;并且与模糊层次分析法和可拓综合评估法的结果吻合性较好,说明建立的属性识别模型对有无地质预报数据的样本都能得出准确的风险评估结果,有更好的适用性,为山岭隧道塌方的风险评估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