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危岩是桂林市主要的地质灾害之一,区内降水丰沛,边坡坡度大,地形临空条件好,根劈作用较强,为危岩的发育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系统地研究了该区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危岩特征、破坏模式及形成机理,最终对危岩的稳定性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危岩欠稳定,有滑移和崩塌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司涛  邹喜国 《科技资讯》2010,(25):105-105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对危岩崩塌的勘察经验,从危岩破坏方式、主要影响因素中探索、总结丘陵山区地貌单元危岩的形成机理及危岩稳定性分析方法。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软弱基座型危岩崩塌是贵州省崩塌灾害主要形式。近年来频发,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较大的损失。本文在深入分析其形成机理基础上,提出了其四种破坏方式即:倾倒破坏、座滑、滑移、坠落;同时归纳总结了符合其特点的调查评价方法和防治措施,旨在为实际生产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研究三峡库区危岩崩塌地质灾害的演变机制和规律能帮助采取更合理的治理防护措施。采用地貌学和构造地质学等研究方法,对海螺湾危岩带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据调查,该区的危岩单体和危岩群体均较发育,总面积达4.30×104 m2。根据其失稳模式可将该区的危岩主要分为压剪-滑动型和拉裂-倾倒型两种类型,所占比例分别为93.7%和6.3%。研究发现,海螺湾危岩崩塌的形成属于斜坡自我稳定的平衡发展过程。在河流的下切运动过程中,流水不停地淘蚀岸坡底部。长期的风化卸荷和岩溶作用,使坡体内部近于垂直的4组次生裂隙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并且得到发展,最终贯穿,形成危岩体。研究认为,岩溶作用和大量的人类工程活动对灰岩地区危岩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5·12"特大地震,在观音滩居民后侧山体产生大小不一的危岩体,对当地居民产生威胁,本文通过对危岩体发育特征及稳定性等特点进行研究,提出了地质灾害应急与防治对策,以提高当地居民的防灾减灾能力,减少和避免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合川区磨子岩危岩3个独立危岩W1~W3中,W2 危岩方量最大,岩性齐全,选取 W2 危岩为研究对象,对它的形成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随着采空范围的扩大,陡崖内部各点应力应变增大。模型所示开采条件下,陡崖 X 方向的最大位移达到 0.203 6 m,最大应力为 7.75 MPa,陡崖顶部和采空区上方围岩应力应变变化明显,形成一个临空面附近的应力应变变化集中区;危岩体内部各点应力应变逐渐增大,后部裂缝扩展并贯通成主控结构面,岩体内部各点位移增至 7.091×10-3~19.339×10-3m,应力增至为-1.28~1.73 MPa。数值模拟结果对认识该地采矿活动下危岩的变形破坏特性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峡谷河流区,危岩失稳产生的崩塌堆积体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进而甚至出现溃决行成洪水,是崩塌重要的次生灾害链之一。对特定的某一崩塌而言,分析其未来发生时可能形成的堰塞湖规模及其影响范围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贵州开阳某危岩实例,在阐述危岩所处地质环境条件和危岩特征基础上,计算分析了可能形成的堰塞湖高度、水体体积、回水影响范围,以及一旦溃决形成洪水可能影响的范围,取得的成果可直接用于该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中。  相似文献   

8.
解超  丁坚平 《贵州科学》2015,33(2):48-51
危岩体(崩塌)是贵州红层地区具有典型的代表性的地质灾害。本文以元厚镇危岩带为例,深入分析元厚镇危岩带的破坏特征及形成机制。将红层地区危岩带的变形破坏机制概括为3个阶段,总结贵州红层地区危岩带破坏特点,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采矿区中的露天边坡岩体受到了爆破、边坡开挖等矿业活动对其稳定性的影响.以彭家坡危岩体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考虑爆破、边破开挖等因素的影响对危岩体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计算,旨在为矿区危岩体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贵州科学》2021,39(3)
印江岩口堰塞湖是岩口滑坡地质灾害发生后形成的,通过对岩口堰塞湖的形成地质条件的分析,了解其形成影响因素以及形成机制认为:印江县岩口堰塞湖所处峡谷两岸碳酸盐岩形成高陡凌空的陡壁,由上硬下软的岩性组合与斜穿峡谷的斜向结构面(断层面)的不利组合,以及堰塞湖坝址原左岸坡脚砂石采场对坡脚的破坏是形成印江岩口滑坡而堵塞印江河形成堰塞湖的主要原因。堰塞湖的形成机制可以概括为:高陡斜坡坡体变形—滑坡启动沿断层面滑动—滑坡堆积体阻断印江河—河流水位快速上升—堰塞湖形成。  相似文献   

11.
人工坡脚开挖引发不少滑坡地质灾害,当含有水平软弱夹层时将会进一步加快坡体失稳.为了研究具有此类地层结构黄土边坡在坡脚开挖后变形破坏形成机制和失稳破坏启动角度,以山西省吕梁市临县5·3大型黄土滑坡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调查、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实际滑坡主要由坡脚工程开挖导致关键阻滑块体缺失所...  相似文献   

12.
在亚热带暖温湿润季风气候区,以兴仁围豹滑坡为研究对象,探讨含软弱夹层的顺层滑坡的形成条件及诱发机制。通过实地调查滑坡所在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水文、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地质构造等有直接影响的环境条件,运用理论综合分析探讨围豹滑坡诱发机制,结果表明:围豹滑坡形成原因为特定的环境条件及人类活动,雨水入渗软化滑动面及静水压力相互作用诱发滑坡。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作者通过对和平沟泥石流区域的地理位置及地质环境条件做了全面的阐述。主要就和平沟泥石流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公路陡高边坡危岩的失稳破坏机制,对确保公路交通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针对三峡库区公路陡高边坡中受2组结构面切割控制形成的危岩,分析了首先受控于近水平层状第一条主控结构面逐渐受拉扩展,扩展至一定程度沿陡倾卸荷裂隙面第二条主控结构面滑移变形破坏的拉裂-滑塌型危岩地质模型.考虑危岩块间的相互作用,通过转角判断相邻危岩块的荷载传递;基于断裂力学方法构建了危岩体在 自重与振动荷载作用下第一主控结构面拉断裂方程与破坏判别式,利用极限平衡理论构建了第二主控结构面在自重与振动荷载下的滑塌失稳判别式.通过对发生2007年11月20日三峡库区宜万铁路高阳寨隧道口 20 m外的拉裂-崩塌型危岩破坏,分析了被2组结构面切割面形成的3块近临空面附近的危岩位于国道318线K1405上方,在自重与工程振动荷载作用下危岩失稳破坏机制.[结果]经计算发现,针对水平状第一主控结构面,底部危岩块与中间危岩块层面间受压,不会拉裂,底部与中间危岩块联合与顶部第三危岩块层面间也不会拉裂破坏,3块危岩块联合一体后顶部层面会被拉裂扩展,导致陡倾的第二主控结构面滑塌失稳破坏坠落解体.[结论]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验证了含两条主控结构面的拉裂-滑塌型危岩的稳定性分析法的合理性,为危岩防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华北北部花岗岩风化穴形成机制与环境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华北北部3个地区花岗岩风化穴的调查研究,对其形态类型和成因作了详细讨论。研究区风化穴从形态上可分为底穴型(锅穴)、沟槽型、边墙型以及前三的组合。根据形态特征分析,首次提出锅穴主要与局部岩面上大气降水的长时间停留有关;沟槽型则与岩面流水有关,主要沿岩面半固定流路发育;边墙型大多起源于结构构造引起的岩石抗蚀性能的不均匀性。组合型在成因上则与前述3种机制中的一种或几种有关。风化穴作为裸岩表面差异风化的产物是一种广域型地貌景观,其空间分布并不指示特定的地理环境,但锅穴在形态特征上与环境要素关系密切,具有明显的环境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坝滑坡位于四川地震灾区,为大型深层崩塌堆积体滑坡."5.12"地震后滑体上出现多条地表裂缝,前缘出现坍滑现象.在地质勘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坝滑坡形成机制,对滑坡进行了稳定性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安徽省208省道巢湖大尖山滑坡为研究对象,阐述了该滑坡的现状、特征和形成条件,重点分析了滑坡的运动特征和形成机制.指出在山区公路的新建和改建过程中应充分调查地质环境,盲目的削坡开挖极有可能造成不良的后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公路陡高边坡危岩的失稳破坏机制,对确保公路交通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针对三峡库区公路陡高边坡中受2组结构面切割控制形成的危岩,分析了首先受控于近水平层状第一条主控结构面逐渐受拉扩展,扩展至一定程度沿陡倾卸荷裂隙面第二条主控结构面滑移变形破坏的拉裂-滑塌型危岩地质模型.考虑危岩块间的相互作用,通过转角...  相似文献   

19.
1920年的海原大地震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地震之一,地震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并诱发大量山体滑坡.选取其中较为典型的黄土滑坡群开展调查,通过地质测绘、测量、现场勘探与数据分析等综合手段,对连拱状后壁滑坡群的成因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将此类滑坡的运动特征分解为4个阶段进行分析,总结出此类滑坡的一般发育规律和运动特征.  相似文献   

20.
贵州省凯里市龙场镇渔洞村岔河组老山新村同一位置先后2次发生崩塌灾害,崩塌堆积体灾害导致5人死亡,掩埋6栋房屋,转移安置21户79人。本文针对其高陡斜坡为缓倾坡内上硬下软型,下卧软层薄,采空区距离陡崖面较远的具体特征,通过geo-slope分析软件,结合现场测绘实际情况,建立地质模型并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分析其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