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湿陷性黄土是一种十分特殊的土质,俗称大孔土,具有较大的孔隙率和偏低的干密度。在自重压力和土的附加压力共同作用下,受水浸湿时将发生急剧而大量的附加下沉现象。结合郑西客运专线天然黄土地基工后沉降,用分层总和法和平面有限元方法对天然黄土地基工后沉降进行了分析研究,计算了当黄土层厚度为8 m、12 m、15 m,路堤高度为4、6、8 m时,不同天然黄土地基模量下地基的工后沉降量。并于三种工后沉降控制标准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高填石路堤工后沉降分析及工程算法探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以工程界熟悉的分层总和法为基础,分别对路基和填石路堤进行了沉降分析与计算;再借助依托工程的沉降观测资料,提出了高填石路堤工后沉降的工程计算方法,最后给出了计算实例及工程分析。 相似文献
3.
探讨城市高架桥群桩基础沉降量计算评价方法,为桩基沉降安全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在详细总结深厚软土层区群桩基础沉降的影响因素和目前工程中常用的沉降量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具体的工程实例采用等代墩基法、等效作用分层总和法、弹性理论法以及Flac 3D数值模拟方法分别计算了高架桥群桩基础的沉降量和应力位移场变化规律,并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弹性理论法和等代墩基法计算沉降量与实际吻合较好,等效作用分层总和法和数值模拟方法计算结果虽然偏大,但应用的范围较广。至少3种方法得到的沉降量均小于允许值,才能判定沉降量满足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4.
桥头引道工后沉降控制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叶见曙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7(3):12-17
桥头引道沉降控制是防止桥头跳车现象的关键问题,本文在设置桥头搭板时桥台基础和引道土体之间差异沉降分析的基础上,讨论并建议头容许纵坡变化值(△)=0.4%提出了桥头引道容许工后沉降控制标准和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浅谈软土路基工后沉降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软土地基上修建公路、城市道路,如何控制路基的沉降、沉降速率和工后沉降量是影响路面质量、行车安全、使用寿命等的关键性问题;而如何通过现有的实测沉降资料来准确计算和预测工后沉降是我们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东莞西部干道软土路基沉降实测资料采用不同分析方法运用沉降曲线拟合进行工后沉降量推算,从而得到适用软土路基工后沉降的实用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高填方长期工后沉降研究的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中国西部山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迅猛发展,高填方地基日益增多,其长期工后沉降直接关系到上面机场、高速公路和铁路等设施的正常使用,成为困扰工程界的难题。该文分析了各国高填方长期现场监测数据。结果表明:蠕变沉降会在完工后相当长时间内会持续不断的发生,并和工后时间的对数大致成线形关系;而高填方遇水则有可能产生较大的湿陷沉降。室内试验是研究长期工后沉降的有效手段,而工后沉降的机理则和粗粒土的微观力学特性密切相关。因此,有必要对中国高填方工程开展长期监测及微观机理研究。 相似文献
7.
强夯处理软基的工后沉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是否可有效减小软基工后沉降是衡量软基处理方法有效性的重要指标.从工后沉降的角度分析了强夯动力固结法处理深厚软基的有效性.实测结果表明:强夯可在淤泥层中产生较大的孔压增量,且影响深度较大.但强夯所致的孔压增量在瞬间产生,也在很短时间内消散.强夯前后软基的沉降速率相同,强夯对软基的固结沉降基本没有影响,处理后软基的工后沉降仍达360-800mm.在本文所述的工况条件下,强夯动力固结处理淤泥软土是无效的. 相似文献
8.
根据软土地层桥梁群桩基础的沉降特性,推导该地质环境下群桩模型试验相似法则,自行设计带承台群桩基础的室内模型并开展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桩身范围内,附加应力随深度衰减,在分布形式上,附加应力分布形式可近似为三角形;同时,桩侧土体的竖向应力随着桩顶沉降的增加而相应的增加,在接近极限荷载产生较大沉降时也没有表现出明显收敛的现象;群桩在施加荷载时(不同施工阶段),桩周上部分土中产生较大的超静孔隙水压力,随着时间逐渐消散,即土体的固结过程需要一定时间;群桩的荷载与沉降关系明显呈现非线性特性,其P-S曲线大致可以划分为线性阶段、屈服阶段和整体破坏阶段3个阶段;且通过试验可知卸载后,各群桩位移回弹很小,经外荷载作用后,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因而群桩沉降应作为桩基础设计控制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9.
罗顿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9(1):117-120
桩基础是现阶段广泛使用的主要基础形式之一,桩基础焕发着旺盛的生命力,合理使用桩基既能有效地控制建筑物沉降变形,又能够提高建筑物的性能,从而确保建筑物的长期安全使用,所以有必要通过系统学习掌握桩基础的设计施工方法。桩基的竖向承载力和竖向沉降是桩基受力性状的两个重要方面,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文重点介绍桩基的竖向沉降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从减少承台基础的差异沉降观点出发,完成群桩系统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群桩-承台体系共同作用的线性和非线性数值分析方法,将中厚度板理论应用于承台基础的分析中,找出承台厚度的变化对减少基础差异沉降的影响,得到了最佳承台厚度的估算公式。对传统的桩-土体系分析中的有关参数在基础差异沉降中所起的作用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现行复合桩基设计理论进行了分析研究,确立了复合桩基的临界工作状态和主要失效模式,对复合桩基承载过程中的沉降进行了分析与计算,并对其进行了随机性分析。运用可靠度理论建立了以沉降控制为目标的复合桩基可靠性指标计算方法,结合工程实例,探讨复合桩基承载过程的可靠性指标变化规律,取得了一些有实用价值的结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