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们研究了三元体系(UO_2~(2+),BPR,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四元体系(UO_2~(2+),BPR,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络合物组成、摩尔吸收系数和吸收波长。证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参与三元络合物组成。络合物溶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中,可增加络合物的稳定度和灵敏度。摩尔吸收系数为45×10~4。  相似文献   

2.
普通表面活性剂的疏水基一般是碳氢链,称为碳氢表面活性剂;将碳氢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碳氢链中的氢原子部分或全部用氟原子取代,便成为氟碳表面活性剂(含氟表面活性剂)。由于氟碳表面活性剂以下的独特优点,目前,开发新型氟碳表面活性剂已经成为表面活性剂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以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SAA、NSAA对铜酞菁实施表面处理,观察了表面活性剂类型、添加方式(处理方法)对铜酞菁颜料分散、润湿性能的影响。研究了阴离子型及不同HLB值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α-CuPC改进分散、润湿性的作用,比较了CuPC颜料分散性能与表面活性剂HLB(hydrophile-lypophile balance)值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在合成一系列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基础上,使用表面张力仪和旋转滴界面张力仪考察了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亲水头基、疏水碳链、间隔基团)对其溶液表、界面活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疏水链和间隔基团碳数相同时,磺酸盐双子表面活性剂具有更高的表面活性,羧酸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界面活性更高。间隔基团碳数相同时,随着疏水链碳数增加,双子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能力、吸附效率均先上升后降低,界面活性升高。疏水链碳数相同时,随着间隔基团碳数增加,双子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能力、吸附效率均先上升后降低,界面活性降低。结果表明,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的变化影响到其溶液的表、界面活性,在一定的条件下,调整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可以使其溶液具有较为优异的表、界面活性。  相似文献   

5.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发展及界面张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驱油用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羧酸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阴离子两性表面活性剂、烷基多糖苷表面活性剂、Gemini表面活性剂、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发展,指出Gemini表面活性剂、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在油田中应用需解决的问题和国外近年较重视驱油用非离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趋势;总结了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与降低界面张力性能的关系,指出研究甜菜碱类表面活性剂低界面张力形成机理对指导新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由一种负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两种正离子表面活性剂组成的三元体系,得到了一些相容规律,同时测定了部分二元体系表面张力的下降值.  相似文献   

7.
构建了石油(辛烷)-水-活性剂混合体系与岩石(方解石(110)晶面)构成的界面超分子结构模型,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鼠李糖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六烷基磺酸钠活性剂对石油分子界面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活性剂分子均可降低石油分子在岩石表面的结合能而起到驱油作用;鼠李糖脂可使岩石表面由亲油向亲水转变,具有润湿性反转作用.  相似文献   

8.
实验考察和理论分析了介质酸度对砷、硒、镉和镍的化学蒸气发生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酸性较强的盐酸介质中砷、硒的蒸气发生具有较高的效率,其最佳酸性范围较宽;在弱酸性盐酸介质中,镉和镍的蒸气发生具有较高的效率,其最佳酸度范围较窄.基于过渡中间态理论,探讨了蒸气发生反应历程.考察和比较了络合剂、金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增感效应,提出了8-羟基喹啉、邻菲罗啉、钴离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对原子荧光的增感效应机理.  相似文献   

9.
表面活性剂在我国发展现状及方向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表面活性剂广泛应用于洗涤剂、化妆品、食品、医药、石油和涂料等工业领域。考虑环保、安全和节能等因素,我国研究开发了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特种表面活性剂和生物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将向着多样化、多功能、专用化、天然化和分子设计方向发展。未来几年内,将会出现新一代的系列表面活性剂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0.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以憎水基为体系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较系统地阐述了各类活性物的特性、应用和典型产品的合成。并概要地介绍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发展和齐齐哈尔轻工学院近期的主要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1.
过渡金属硫族化物(TMDCs)是一类类石墨烯材料,具有高近红外吸收率,因此常被用作肿瘤光热治疗(PTT)过程中的光热剂以及光声成像(PAI)中的造影剂.TMDCs大多数情况下以二维纳米片的形式存在,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更多的活性位点,可以通过负载不同功能的纳米小颗粒、药物小分子或生物大分子来赋予材料更多的可能性.文章主要介绍了TMDCs的合成与修饰,总结了常用的几种合成方法及其优缺点,以及该纳米材料在肿瘤诊疗中的一些应用.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几种表面活性剂对馒头体积、硬度等的影响。筛选出了比较适用的表面活性剂并确定了其在馒头中的最佳配比。为馒头工业化生产及馒头保鲜提出了一定的理论及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离体大鼠皮为皮肤模型,自制透皮吸收装置,研究了在欣乐片剂中加入不同比例的透皮吸收促进剂和表面活性剂后,它们对有效成分厚朴酚和和厚朴酚透皮吸收的影响。检测方法为高效液相色谱法。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较高浓度的透皮吸收促进剂和表面活性剂对有效成分的透皮吸收有协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表面活性剂改善硝酸铵吸湿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表面活性剂对硝酸铵进行表面处理,并测定硝酸矮的吸湿性,分析表面活性剂能降低硝酸铵吸湿性的原因,得出了理想的硝酸铵改性的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15.
分别采用一步法和两步法合成了N,N聚氧乙烯松香胺系列化合物(RAXEO) ,研究其作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使用的性能。研究表明,采用两步法合成的产物,其性能优于一步法合成的产物,产物具有优良的表面活性,系列RAXEO 可作为工业和民用表面活性剂使用。  相似文献   

16.
用玻碳电极研究了铜在表面活性剂存在下的电化学成核动力学行为,根据成核模型了其成核速度常数,并讨论了过电位及表面活性剂对电成核过程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7.
抗坏血酸还原法,室温固相反应制备纳米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软模板,用抗坏血酸作还原剂还原二氧化硒,利用室温固相反应技术制备了纳米硒,研究了制备反应的影响因素,得到了多种形貌的纳米硒,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对产物的大小、形貌及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8.
铝粉在环氧丙烷中的乳化分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研究铝粉在环氧丙烷中的悬浮分散情况,选择适当的表面活性剂并确定表面活性剂的用量,以及确定了形成较稳定乳化液的铝含量。文中分析了形成稳定乳状液的机理。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表面张力与浓度关系的新经验公式,借助于计算机可方便、快速、准确地求解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表面过剩及表面活性剂分子的横截面积.  相似文献   

20.
水硬度测定实验方法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测定水硬度的新方法,该方法终点颜色变化敏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