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名思想家。在治国理论方面,先秦儒、法两家各执一端。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强调德治而轻视法治的作用;苟子之后的法家,则强调法治而轻视德治的作用。苟子则不然,他从性恶论出发,创立了“隆礼重法”的德法并举的治国思想。他说:“人之性恶,其善伪也。”所有人的本性都是恶的,只有通过外在的“礼义”约束和法律制裁,才能使人为善。要想把国家治理好,就必须采取德法并举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半死桐”是著名的悼亡意象,唐代定型,宋代贺铸《鹧鸪天》“梧桐半死清霜后”促成其流行。“半死桐”意象可以追溯到枚乘《七发》、庾信《枯树赋》;《七发》中的琴声琴韵、《枯树赋》中的人生感怀与《鹧鸪天》中的丧偶悼亡共同构成了“半死桐”的三重内涵。  相似文献   

3.
宋词具有恒久的艺术魅力,与其运用各种各样的意象不无关系。在大量的词作中。作者运用月意象、梧桐意象、黄昏意象、草意象和梦幻意象,构成丰富多彩的意境,表情达意,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包含了独特的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4.
卢照邻是"初唐四杰"之一,也是"四杰"中命运比较凄惨的一个,落得个自尽的下场。他的作品有其独特的"意象"。根据这些"意象",可以发掘卢照邻的"情志"。分析这些意象,卢照邻作品中的意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组。三组意象分别表现了卢照邻孤独寂寞的感受、伤叹衰老的心境和悲哀伤感的情调。究其悲哀原因,一是生不逢时,才高位下;一是病魔缠身。  相似文献   

5.
“舆人”是拥有一种专门技术而社会地位低下的人。“舆人之论”主要包括“舆人之谋”和“舆人之诵”。“舆人之诵”与后世“舆论”存在语源关系,“舆人之论”是后世“舆论”之先声。  相似文献   

6.
欣赏优秀的中国画作品,常常会使人心旷神情,有~种意趣横生、余韵袅袅的艺术享受。中国的传统山水画也是这样,她以自己独具的艺术形式,充满了无穷无尽的诗情画意;具有自然造化之精髓,又有情景交融之意境,使人领略会心,心荡神摇。中国山水画之所以有这种震摄入心的艺术力,其关键在于画家创作艺术作品时,不仅师造化,而且得心源。正是这“得心源”,更使山水画形神兼备、意象合一、处处生发着象外之旨,洋溢着言外之意的艺术力。成为人类艺术摧灿的瑰宝之一。“师造化”是中国山水画的源泉所在,也是中国绘画的一个原则。“造化”即…  相似文献   

7.
杜甫《雕赋》是其求仕的最后一试。其诉求建立在两个支点上,一是光荣的家世,一是非凡的才能。重点在明志。该赋由是摆脱“乞怜之态”。雕的意象是“大臣正色立朝之义”的象征,关键是敢于直言廷诤,致君尧舜。因此该赋属“为情造文”的“诗人之赋”。在语体上则注重多视角、多层次铺叙的赋法及其语词的双指向,并由两组不同指向的语词造成依附性与野性间的张力。雕意象的二重性深刻地体现了杜甫人格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8.
俄国电影大师塔尔柯夫斯基的作品以其深厚的哲学内涵、沉郁的诗意情怀和对现时代人类命运的殷切关注而著称,其强大的精神力量是经由一个独特的、自成一体的电影形象系统体现和传达出采的。这一系统中最重要的基本意象包括:1、梦;2、故乡和家固;3、水与火等,它们都体现了作者强烈的个人风格和复杂深厚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数码图像意象视觉的阐述,探讨意象性图形语言的创意方法,借助视觉理论对视觉意象分类的知识,总结了数码影像行为转变的同时也改变了图形影像的形式与意义,进而试图以视觉意象的设计过程来说明图形被数字技术赋予自创能力之后不再像以往那样拘泥于常规逻辑,现今视觉传达目的性建构塑造的特性已经成为数码方式下表达视觉意象的最适当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席慕蓉早期的乡愁诗弥漫着无根的苦痛与悲叹,其诗在意象的选择上承续了中华民族思乡主题的原型,又从视觉意象、听觉意象与思乡主体意象三个方面彰显出其无根乡愁的深厚感染力。  相似文献   

11.
《淮南子·地形训》部分语辞的解释或可商榷:“陆径三千里”当作“陆注三千”;“万一千里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不必疑误;“沙棠、琅玕”并为树名;“渤海”为西域塞外之水名;“倍”即“照原数等加”之意,不必训为“陪”;“竹箭”为大名冠小名之例;“蛤”字不必疑误作“蚧”;“菽,豆”之训以汉时语释古语;“菽夏生”之注当作“菽,火也。火旺而生,水旺而死也”。  相似文献   

12.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形象成为宋人抹不去的记忆,菊花,成为陶渊明隐逸生活的象征。崇尚隐逸的宋代词人把陶渊明捧为偶像,因此,宋词中的菊花意象多带着陶渊明的色彩,在《全宋词》中与陶渊明相关的菊意象出现了三百多次,它们以其丰富的意象内涵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宋人隐逸文化图。宋词中高频率出现陶渊明菊花意象也与作家特殊的人生际遇和个人经历有关。  相似文献   

13.
陆游的文学世界是一个博大而纷繁的地理意象世界。具体来说,有地名意象、地形意象、地图意象三个层次。地名意象,一端连接着个人功名,一端连接着偏安王朝的文化怀乡。地名意象以回忆、梦想,甚至是白日梦等想象的方式呈现出来;地形意象则通过迁都观、军事观得以表达;地图意象则折射了陆游的王朝地理情怀。作为时代精神的代言人,陆游的地理意象传达了南宋王朝的政治隐喻,也从而印证了空间是社会化的产物、是权力的伴生物这一后现代地理学理论。  相似文献   

14.
论贾平凹散文的审美意象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平凹散审美意象主要是月、水、石、女人,在这四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月,月是整个意象系统中的主导意象,对水、石起牵引和制约作用。月、水、石则以女人为媒介达到和谐的统一。其散中月象系统呈现出阴柔冷寂、空灵醇美、空幽清静、平凡静谧等多层面、多角度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五行美论在秉承了道、阴阳美论的所有精神的基础上,各具体项循道之展开即能成为其重要特征.以火为例,述及作为五行之一的火的美论有三个层次,它们是意义之美、意象之美以及火事之美.意义美论通达了人的存在,意象美则展示出火独特的美态,至于第三论--火事美则是集中为火在过火之后得以救治从而取得和谐美方面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李白把盛唐的时代精神贯注于山水,对水的气象、气魄、气势进行了创造性地刻画,进行了情感化、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使水意象的观照对象、情感表现方式、表现领域与手法得以扩大与丰富,对中国山水诗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张炜是当代中国文坛上一位颇具人格魅力的作家,他的作品以其独具特色的生存忧患意识和对历史的反思名噪一时。《古船》是张炜小说的代表作,集中体现了他的人文主义精神。应当透过意象的解读,探索张炜隐秘在“古船”意象背后的隐喻含义,进而探索张炜小说的思辨范式。  相似文献   

18.
虽植根于传统的土壤中,道安的“五失本”抓住了涉及翻译的直译与意译、质直与丽、质与量的矛盾和统一;“三不易”涉及了翻译活动的主体性问题,是系统的、辩证的、先进的中国传统译论。  相似文献   

19.
意象是作品瞬间呈现出的理性和感情的复合体,它在描写外物与表达内心的和谐交融中,使文本拥有一个丰富而又自由的文学审美空间。《简·爱》的风景描写较为突出地展现了小说的意象之美。作者夏洛蒂·布朗特以其对自然界的热爱,用敏锐的目光和独有的视觉来捕捉"火""月亮""风""霜""雨""雪""雾"等自然意象,或传达主人公细微复杂的心理感受,或预示人物的命运,或蕴涵宗教文化的象征意义,以丰富的内容与完美的形式,赋予作品永恒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网络购物已成为年轻一代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随着网络科技的普及,创造出新型态的消费模式,消费者不需要在卖场亲自选购商品,透过网络平台的图片、文字信息的提供,能跨越时空限制完成购物行为。在无实体产品的情况下,广告平面编排风格与商品图片意象是否影响消费者对于产品的价值感与喜好,值得进一步探讨。研究旨在探讨消费者对于广告意象与商品造型认知的关联性,系针对年龄20~35岁的网购族群为受测对象,采用8款极简风格手机进行产品意象与产品偏好调查,并探讨平面广告之意象风格对一般消费者于产品意象认知与购买意愿间的关联性,结果显示两者间有着显著的相关性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