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季铵型阳离子淀粉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与阳离子醚化剂和碱性催化剂的混合物进行反应,采用湿法合成季铵型阳离子淀粉。通过对季铵型阳离子淀粉取代度和反应效率等重要指标的分析,着重讨论了合成过程中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醚化剂用量、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取代度及反应效率的影响;确定了用氢氧化钠为催化剂时的最佳反应条件。所得产品适用于造纸工业。  相似文献   

2.
碳催化干法制备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在KOH催化的条件下,以N-(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GTA)为阳离子化剂使其与淀粉反应,干法制备高取代度季铵型阳离子淀粉,分析了催化剂KOH用量、阳离子化剂GTA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体系中水的质量分数等诸因素对取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GTA用量与淀粉用量比为1:1.8、KOH用量与淀粉用量比为1:50,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3h、反应体系中水的质量分数为20%~30%时,阳离子淀粉取代度为0.54。  相似文献   

3.
对DNP-MSBR工艺中生物膜硝化区的挂膜启动、硝化影响因素、出水NO3--N产率、系统中同步硝化反硝化现象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好氧区硝化能力对缺氧区反硝化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保证生物膜硝化反应区氨氮负荷小于0.12 kg/m3.d,COD负荷小于0.5 kg/m3.d,DO为5~6 mg/L时,可以减弱硝化区好氧反硝化脱氮现象发生,保证硝化系统硝酸盐产率,使得DNP-MSBR工艺中缺氧区取得较好的反硝化除磷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乙醇溶液为介质,分析乙醇浓度、乙醇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nNaOH/nAGU 、nMCA/nAGU等因素对羧甲基玉米淀粉取代度的影响.通过Box-Behnken实验设计和SAS确定羧甲基玉米淀粉合成的最佳反应条件:乙醇浓度93.5%、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265min、nNaOH/nAGU =2.6、nMCA/nAGU =1.25,在此条件下合成的羧甲基玉米淀粉的取代度为0.914、原糊质量分数为4%时的黏度为6590mPa· s .  相似文献   

5.
有杆抽油泵沉没度的优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机抽井泵的沉没度是影响泵效和系统效率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有杆泵抽油系统的能耗,以机采系统效率最高为目标,确立了机采系统优化设计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同时分析泵效对机采系统效率的影响以及影响泵效的因素,给出了沉没度和其他抽汲参数的优化设计方法。应用结果表明,以优化设计方法来确定泵的沉没度,可明显降低能耗,提高系统效率和经济效益,为油田生产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6.
聚醚砜的磺化改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聚醚砜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特种工程塑料,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造就了其性能的稳定性。以浓硫酸为溶剂,氯磺酸为磺化剂,对聚醚砜进行了磺化改性,并对磺化时间、反应温度、搅拌速度和氯磺酸与聚醚砜的摩尔比等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磺化温度为10℃左右较好,磺化反应为一平衡反应,搅拌速度对磺化度影响不大,磺化度和氯磺酸与聚醚砜的摩尔比几乎呈一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7.
影响淀粉渣羧甲基化产物取代度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马铃薯淀粉渣与氯乙酸进行羧甲基化反应的一般规律,探讨了配件比例、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各种因素对羧甲基化产物取代度的影响关系,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马铃薯淀粉渣资源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罗斌 《科技资讯》2006,(26):68-68
压实度是公路工程建设当中最重要的质量指标。通过对以上2种方法的检测原理和操作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压实度检测的因素,以便使试验人员能快速准确的检测,为工程提供真实准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9.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氨基磺酸为磺化剂,尿素为催化剂,干法合成了淀粉硫酸酯铵盐.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和催化剂用量对产物磺酸铵基取代度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合成条件为:玉米淀粉、氨基磺酸和尿素的摩尔配比为1.0: 1.1~1.15: 1.5~2.0,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4.5 h.在此条件下,产物磺酸铵基的取代度可达1.0.  相似文献   

10.
氮杂环化合物喹啉在缺氧条件下降解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摇瓶试验研究了缺氧条件下培养驯化污泥缺氧反硝化特性和氮杂环化合物喹啉的去除规律以及pH值、碳氮比和生物铁对喹啉去除的影响,并对喹啉生物降解产物和降解途径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喹啉的去除主要经过吸附-解吸-降解三步;反应的最佳pH值范围为7~9;碳氮比对喹啉的去除影响不大;生物铁法不能提高喹啉的去除;喹啉可以单独作为碳源和氮源进行生物降解.  相似文献   

11.
采用碱中和滴定法合成羟基铝的过程中影响十三聚铝[Al_(13)]~(7+)含量的因素较多。选取了总铝浓度、碱化度、反应温度和碱化率等4个主要因素进行了综合优化研究,分析各因素的敏感性影响程度,最终确定合成[Al_(13)]~(7+)的最佳条件组合。对4个因素分别选取了代表性的3个水平,运用正交试验设计原理建立了9组实验方案,根据确立的方案合成羟基铝溶液并进行27Al-NMR检测,然后以各铝形态的含量为指标进行极差分析。分析结果表明,4个因素中碱化度影响最显著,总铝浓度次之,反应温度和碱化率显著性较弱;合成[Al_(13)]~(7+)的最佳因素组合为总铝浓度为0.1 mol/L、反应温度为60℃、碱化度为2.5和碱化率为50 m L/min。  相似文献   

12.
淀粉磷酸单酯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湿法由玉米淀粉和酸式磷酸盐制取淀粉磷酸单酯。探讨了淀粉浓度、磷酸盐的用量、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物取代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反应条件,淀粉磷酸单酯的取代度可达0.184。  相似文献   

13.
以蟹壳为原料,结合数据挖掘技术,利用箱式图、斯皮尔曼相关性和冗余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选择确定甲壳素脱乙酰过程中的反应条件。在此基础上,为了证明此次基于数据挖掘的壳聚糖提取条件设计的合理性,设计了不同反应条件对壳聚糖脱乙酰度影响的响应面实验。结果表明: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氢氧化钠质量浓度0.5 kg/L、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6 h,该条件下脱乙酰度达到89.53%,壳聚糖性能达到商品壳聚糖的要求。实验数据符合数据挖掘的统计结果,可以为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制得了能溶于水的高取代度高粘度的羧甲基淀粉钠,并研究了反应中影响取代度和粘度的主要因素,得出了最佳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5.
对采用血型遗传标记鉴别法准确诊断的27对12~15岁同性别双生子进行了身高、体重、皮褶厚度及无氧功率的测定。数据经遗传统计学处理,估算出体成分及无氧功率的对内相关系数和遗传度。初步探讨了遗传因素对体成分与无氧功率关系的影响,为某些项目运动员科学选材、控制体重及预防青少年肥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研究催化裂化过程中热裂化反应和催化裂化反应的特点,综合分析影响热裂化反应和催化裂化反应的主要因素。分析反应温度、剂油比、反应时间在催化裂化过程对热裂化反应、催化裂化反应的作用规律,从而有效的控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石灰卤水法制备氢氧化镁的反应条件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盐田中度卤水为原料,石灰乳为沉淀剂制备Mg(OH)2粉体。设计正交实验确定改善Mg(OH)2沉降蕊过滤性能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和石灰乳的滴加速度对Mg(OH)2的沉降性能影响最显著,并重点考察了温度和加料两反应因素,进一步探讨了温度对晶体生长和团聚的影响。通过分析传统滴加方式的局限性而设计了新加料方式。结果表明,通过上述反应条件控制,在保证较高的沉降性能的基础上使Mg(OH)2纯度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Hg Cl_2/蛭石催化乙炔氢氯化反应的寿命,考察改性条件对Hg Cl_2/蛭石催化乙炔氢氯化反应催化活性的影响,并用比表面积测试、扫描电镜、热重分析、X射线荧光分析等表征方法对Hg Cl_2/蛭石催化剂失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Hg Cl_2/蛭石催化剂在乙炔氢氯化反应中起始催化活性较高;蛭石成分中的酸性Si O_2、催化剂热稳定性差、积炭和载体导电导热性能差等是其失活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酸性Si O_2对催化剂失活的影响最大。通过炭包覆和炭化硅改性可以延长催化剂的寿命,这为提高催化剂寿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潍坊学院学报》2019,(2):66-69
目的:探讨大学生抑郁症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大学生抑郁症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调查山东某高校2017级全部新生抑郁症患病情况,共计调查4939人,所有参与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生化检查,并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进行抑郁情况判定。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发放问卷6276份,回收问卷5968份,有效问卷4939份,抑郁症的总患病率为14.6%,其中男生为患病率为12.3%,女生患病率为16.2%。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睡眠情况、饮食习惯、性别、血糖。结论:大学新生抑郁症患病率较高,应针对影响因素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卫生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20.
马来酸酐和聚乙烯的接枝反应及与硅灰石共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在甲苯溶剂中以有机过氧化物为引发剂,马来酸酐单体和聚乙烯的接枝共聚反应。用正交设计方案探讨接枝度受单体、溶剂、引发剂、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影响的规律,并用红外光谱证实接枝物的存在。然后将接枝物与硅灰石进行共混,考察接枝度及硅灰石填充量对抗张强度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